用户登录转化医学是什么?
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找到约54640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快讯】吉利德CAR-T疗法先于百时美施贵宝,获批成为首款大B细胞淋巴瘤二线治疗产品!
吉利德表示,这一批准将使Yescarta在美国的市场规模扩大一倍。Kite的首席执行官Christi Shaw也表示,这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并且这一计划已经“酝酿了数年”。 对于那些一线化疗无效,或化疗12个月内复发的患者,现在可以直接使用Yescarta。Shaw表示,随着这项新的批准,公司将加大广告力度,直接面向消费者。就在Yescarta 2017年获得批准后,Shaw在接...
上海推动新冠病毒疫苗注册上市 ,序贯接种国产mRNA疫苗何时成真?
在最新发布的《上海市全力抗疫情助企业促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下称:《措施》)中,上海将举措支持新冠病毒防控创新产品研发及产业化备受关注。 记者29日走访中国率先开展mRNA疫苗研发的斯微(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公司CEO李航文告诉记者,该企业自主研发的新冠mRNA迭代疫苗正在老挝开展2期临床试验;在巴西,斯微生物已经获得临床1、2期、3期的批件。目前斯微生物已向国家药监局递交...
【Nature子刊】确定限制转移性癌症生长的方法!
肿瘤干细胞(CSCs)是恶性癌症进展背后的关键驱动因子,具有自我更新、高转移性和治疗耐药性。随着癌症的进展,癌细胞在干细胞样和分化亚群之间表现出表型可塑性,每个亚群都可以重建亲代细胞的组成。然而,这种可塑性的机制和功能在很大程度上仍是未知的。 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的一项研究“Cancer stem cell regulated phenotyp...
直播预告|华大智造C4-CellforAll线上研讨会系列之“Nature作者面对面”
2022年4月8日15:00-16:30,华大智造将举办C4-CellforAll线上研讨会系列第一期:“Nature作者面对面”。 1、文章题目:Rollingbackofhumanpluripotentstemcellstoan8-cellembryo-likestage 2、发表时间:2022年3月22日 3、主要研究团队:中国科学院广州生...
【快讯】现实版“绝命毒师”!一名生物技术研究人员意图提取蓖麻毒素并妨碍司法,被判3年缓刑及6个月软禁
Ishtiaq Ali Saaem是生物医学工程博士,曾任马萨诸塞州一间不知名生物技术公司的“高级研究主任”。2015年,他首次引起FBI特工的注意。当时,他在网上下单了100包蓖麻籽,每一包装有8颗蓖麻种子。 当被问及为什么要购买这些蓖麻籽时,来自孟加拉国的Saaem向执法机关表明这是个意外,他原本只想买一包来装饰一下房间。 显然,他在说谎。检察官表示,他注意到Sa...
【快讯】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哈佛大学教授Charles Lieber向法庭申请无罪释放,律师表示他是“中国行动计划”的受害者!
去年12月,Lieber被判有罪,罪名是他向联邦政府撒谎。“中国行动计划”号称是为了抵制所谓的“中国政府窃取美国知识产权”的传言,而Lieber教授也受此波及,于2020年被逮捕。 Lieber教授曾任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是国际纳米技术领域的领军人物。他在哈佛大学工作约30年,斩获荣誉无数。2017年,他被哈佛大学授予最高级别荣誉教授的称号。同年...
【Cell子刊】从单细胞中学习:解开基因调控的新技术
DNA包装如何调控基因的活性?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来自Jop Kind(Hubrecht研究所组长和Oncode研究者)小组的研究人员Franka Rang和Kim de Luca开发了一种同时测量基因表达和DNA包装的技术。这种方法——EpiDamID确定了DNA包裹的修饰蛋白的位置。收集关于这些修饰的信息非常重要,因为它们影响DNA的可及性,从而影响基因活性。因此EpiDamID对生物体早...
【快讯】美司法部宣布停止对干细胞领域先驱人物、耶鲁大学林海帆教授的调查!
林教授的律师Abraham Rein在一份电子邮件声明中表示:“2022年3月30日,美国司法部代表告知林海帆教授的辩护律师,司法部已经停止了对林教授的调查,同时,司法部也已将这一决定告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 林海帆教授是干细胞生物学领域的先驱,耕植于该领域数十年。198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之后,于1990年获得康奈尔大学博士学位。1994年他在杜克大学医学院任教,在此...
【Science】第一个完整的人类基因组序列!
新完成的基因组,被称为T2T-CHM13,代表了当前参考基因组GRCh38的一个重大升级,医生在寻找与疾病相关的突变时,以及科学家观察人类遗传变异的进化时都会使用它。 其中,新的DNA序列揭示了关于着丝粒周围区域的前所未有的细节,着丝粒是在细胞分裂时抓取和拉开染色体的地方,确保每个“子”细胞继承正确数量的染色体。该区域内的变异性也可能为我们的人类祖先如何在非洲进化提供新的证据。 ...
直播预告 | 第四期全新来袭!药企大咖共话创新药研发与发展,欢迎观看!
《药精准》是由泛生子联合转化医学网共同推出的“聚焦药靶,精准伴随”系列直播栏目,精准医疗,诊断先行,助力创新药高质量研发。 第四期 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的倾斜、科研经费和资本的投入,都在助力中国新药源头创新的快速发展。加快新药研发模式转型,提高新药研发领域技术和产业化水平,降低新药研发风险是中国制药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我国要从医药大国走向医药强国,创新药...
【Nature】药物开发新时代——RNA作为靶标
RNA(核糖核酸)在人类健康中发挥着许多作用,现在《Nature》杂志上的一项研究“Targeting Xist with compounds that disrupt RNA structure and X inactivation”提供了有力的证据,证明RNA也可能是药物开发的可行靶标。这项由马萨诸塞州总医院(MGH)的研究人员领导的工作表明,一种数以千计的新类型的生物因子可以被靶向,从...
【快讯】防止过度依赖中国?美国参议院最新法案矛头指向中国的制药行业
在过去的十年里,中国迅速跻身于世界原料药(API)和仿制药生产的前列,这在某种程度上归因于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据FDA的数据显示,从2010年至2019年,中国注册生产原料药的工厂数量翻了一番,甚至更多。 国会两院的议员们发出了警告,过度依赖中国生产的原料药和药品将会对国家安全产生影响。尤其是在供应链审查之后,安全问题已经浮出水面。 不过,美国也同样依赖于印度生产的原...
【直播倒计时1天】“共享全球科技”肿瘤精准诊疗创新与发展
癌症是全球范围内影响人类健康与生存的疾病之一,每年由恶性肿瘤引起的死亡病例一直上升。随着中国将精准医疗纳入“十三五”规划,精准医疗研究的概念逐渐普及。各研究机构以及医院单位建立了从肿瘤风险评估、早期筛查、个性化治疗、疗效监控等方面的精准诊疗方案和临床决策系统。普及精准医疗,引进新的诊断技术,对于人类抗癌健康事业将是重要的一环。 丹纳赫生命科学将携旗下IDT、贝克曼库尔特、SC...
【Nature子刊】24小时生成CAR-T细胞,造福更多患者!
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Penn Medicine)研究人员的一种新方法可以缩短改变患者免疫细胞回输到体内发现和攻击癌症所需的时间。在Penn首创的这类免疫疗法的细胞制造过程——CAR-T细胞疗法——通常需要9到14天。在一项发表在《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上的临床前研究“Rapid manufacturing of non-activated potent...
【快讯】IGM与赛诺菲达成60亿美元的合作后股价飙升!双方将在肿瘤、免疫和炎症治疗领域开发IgM抗体疗法
IGM不会放过任何一个为其股市争取关注度的机会。就在赛诺菲宣布了价值61.5亿美元的交易(包括1.5亿美元的现金)之后的几个小时,IGM就打算通过公开募股筹集2亿美元。 随后,IGM的股价猛涨64.23%,在周二上午晚些时候达到24.62美元。 IGM公司致力于开发IgM抗体,并因此得名。该公司表示,这笔收入将用于资助临床工作、新的研究探索与生产建设。该公司还提到,赛...
“单精揭律”—鹿明生物单细胞蛋白组学云学术研讨暨新品发布会
单细胞蛋白质组可实现低至单个细胞蛋白表达量分析,揭示细胞个体之间的精细差异,对细胞及肿瘤异质性分析、特定细胞类型分析、循环肿瘤细胞(CTC)分析、免疫研究、遗传发育细胞周期和微量/珍稀样本研究提供了强大的分析方法。 特别是近几年,随着质谱技术的飞速发展,打破了基于质谱的蛋白质组学研究的瓶颈,大幅度的提高扫描速度和检测灵敏度,为极微量蛋白样本检测提供了全新的研究手段。鹿明生物...
【直播倒计时1天】蛋白质组学前沿进展和创新技术展望在线研讨会
会议背景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规律的物质基础,而蛋白质组学,是当前生命科学和转化医学最热门的研究领域,也是实现精准医疗的重要突破口,蛋白质组学研究为众多种疾病机理的阐明及攻克提供理论根据和解决途径。更具丰富价值的蛋白组学数据,从而将“基因”和“表型”彻底串联,对肿瘤早筛,体液活检,标志物新发现,药效安全性评价等前沿领域提供有益的帮助。 春光明媚,万象更新,为促进蛋白质...
【Nature】康奈尔大学和UBC的研究团队发现能抗击所有病毒变体的物质,或将成为对抗新冠的最新方案!
目前获批可直接作用于新冠病毒的三种抗病毒药物是:吉利德的Veklury,辉瑞的Paxlovid和默沙东的molnupiravir,这三种药可以抑制病毒一个关键成分的活性。到目前为止,它们对每一种相关变体都有效。但是研究人员警告说,随着药物的广泛使用,耐药性会成为一个问题。因此,研究人员一直在寻找能对人体蛋白质(而不是病毒)产生影响的小分子。 病毒需要依附于人体细胞的一些蛋白质,才...
【Nature子刊】技术的超越,传统活检或将成过去!
哥伦比亚大学工程团队开发了一种技术,可以用活体内的实时成像取代传统的活检和组织学。发表在《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上的一篇新论文“High-speed light-sheet microscopy for the in-situ acquisition of volumetric histological images of living tissue”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