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转化医学是什么?
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找到约10094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华人女教授Nature:梦的神经开关
最近,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神经学家,能够使一只沉睡的小鼠快速进入梦境。研究人员在位于大脑髓质(大脑的一个古老部分)的一组神经细胞中,插入一个光遗传学开关,从而能够用激光来激活或抑制这组神经元。 当这些神经元被激活时,睡眠的小鼠在几秒钟内就进入了快速眼动睡眠(REM)。快速眼动睡眠的特征是快速眼球运动,是哺乳动物的梦境状态,伴随着...
环状RNA研究培训班华东站—晶能生物为您科研添能量!
环状RNA测序是新兴的转录组测序技术。过去普遍认为细胞内的非编码RNA多以线型存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环状RNA在哺乳动物细胞内的表达量远高于普遍认识水平。环状RNA可以参与基因的表达调控,例如封闭miRNA的作用、调节本位基因的表达等,是非编码RNA研究中的一个新的研究热点。 晶能生物作为国内高通量测序的先行者,一直...
DNA检测以后半天能出结果
吞一颗2.5厘米的胶囊下肚,15分钟就能完成胃部检查;刺破手指滴一滴血,半天就能出DNA检测报告。昨天,这两项高精尖技术的生产线落户光谷生物城,预计明年上半年能实现量产,改善武汉市民的就医体验。 现阶段,做胃镜检查需要通过打麻药来止痛,然而对于幼儿、老人以及严重的心脑血管、肺部疾病患者来说,插管做胃镜有引起感染的风险。昨天签约的...
Science发布端粒酶重大发现
端粒酶在衰老和大多数癌症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但直到现在都无法清楚地看到端粒酶结构的许多方面。 现在,来自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和伯克利分校的科学家,以比以往更高的分辨率生成了端粒酶的图像,提供了有关该酶的一些重要新认识。他们的研究结果发表在10月15日的《科学》(Science)杂志上,有可能最终将人们带入新方向治疗癌症及预防早衰。...
谢晓亮院士Science子刊:开发先进肿瘤检测技术
来自哈佛大学、密歇根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证实,可以采用定量受激拉曼散射(Stimulated Raman Scattering, SRS)显微镜来检测人类脑肿瘤浸润。这一研究成果发布在10月14日的《科学转化医学》(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杂志上。 哈佛大学谢晓亮(X. Sunney Xie) 教授和密歇根大学的Daniel Orr...
Nature子刊:睡眠不足对干细胞影响很大
斯坦福医学院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睡眠不足对干细胞功能有严重影响。如果骨髓移植供体缺乏睡眠,移植效率就会大打折扣。 骨髓移植也称为造血干细胞移植,这一过程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不过人们对此还知之甚少。研究人员发现,剥夺小鼠供体四小时的睡眠,就会使供体干细胞的再生能力降低一半以上。这项研究发表在十月十四日的Nature Communi...
估值11亿,23andMe又敲定1.15亿巨资
尽管两年前FDA叫停了23andMe推出的直接面向普通消费者的超低价个人基因报告服务,23andMe仍旧是个性化医疗领域相当活跃和备受关注的创业公司之一。继23andMe于7月展开的E轮融资获得7900万融资之后,23andMe仍正继续为次轮增资。10月14日23andMe宣布敲定了一笔1.15亿美元的巨资,该笔融资由Fidelity领投,Google、...
PNAS:致死性前列腺癌细胞或具有干细胞样特性
近日,来自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等处的科学家通过研究表明,引发致死性前列腺癌的细胞或许同正常前列腺组织中的组织特异性的干细胞共享了某些遗传特质,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上。 研究者Owen Witte教授指出,揭露癌症的细胞特性,即阐明癌细...
2015 EMN指南:多发性骨髓瘤相关性并发症的管理(指南可下载)
2015年10月,欧洲骨髓瘤网络(EMN)发布了多发性骨髓瘤相关性并发症的管理指南。 指南下载:2015 EMN指南:多发性骨髓瘤相关性并发症管理.pdf 骨相关病变 推荐意见:WBLD-CT是诊断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细胞溶解性疾病的最新标准流程(1A级)。如果WBLD-CT不可用,那也可以使用常规放射。对于WBLD-CT检测中无溶解性疾病的无症状患者...
Nature:抗氧化剂不防癌,反促癌
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儿童研究所(CRI)的一个科学家小组获得的一项发现表明,相比正常细胞,癌细胞从抗氧化剂中受益更多,由此对癌症患者服用膳食抗氧化剂提出了担忧。这些研究是在移植人类患者黑色素瘤细胞的特殊小鼠身上完成。以往的研究证实,人类黑色素瘤细胞在这些小鼠体内转移可以预测出它们在患者体内的转移情况。 转移是指癌细胞从原发...
范德堡大学同BioReference实验室合作开展肿瘤测序研究
今日,美国范德堡大学大学医学中心(Vanderbilt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表示,他们将同BioReference实验室合作开展癌症患者肿瘤特性分析研究。 根据多年的合作协议,合作双方将开发出一种针对肿瘤和恶性血液病的新一代测序检测板,并且使其在2016年在临床肿瘤研究中投入使用,这种检测板预计将包含超过300个基因,同时还可以靶向SN...
Science:科学家研发出新型艾滋病疫苗
(HIV的gp120蛋白(棕色三角形结构)结合在CD4受体(灰色手指状结构)表面 自从1984年免疫缺陷病毒(HIV)是造成艾滋病的原因以来,已经有超过100次艾滋病疫苗进入了临床试验阶段,然而皆以失败告终。Robert Gallo在国家癌症研究所工作时在《science》上发表了4篇文章利用严格的数据论证...
清华高宁研究员连发多篇Nature及子刊文章
清华大学生科院的高宁研究员本季度已经在Nature杂志上发表了两项重要成果。日前他又和雷建林教授、Uppsala大学的Suparna Sanyal合作,在Nature Structural & Molecular Biology杂志上揭示了一种重要的核糖体分解因子。不利的细胞条件往往会使核糖体在mRNA上出现与生产无关的停滞,而这种因子能够在压力条件下挽救这些核糖体。 ...
RNA编辑技术治疗严重罕见病
肌肉萎缩症目前还没有治愈的方法,患有这种疾病的儿童在早年失去了重要的肌肉力量。根据来自美国西北大学医学院和芝加哥大学的一项最新研究,一种被称为“外显子跳跃(exon skipping)”的RNA编辑技术,在治疗一种罕见而严重形式的肌肉萎缩症的过程中,已经取得初步成效。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十月十二日的《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
华人学者Cancer Cell:首张人类癌症非编码RNA综合图谱
随着对重要但知之甚少的基因组部分——“DNA暗物质”的认识日渐增加,从根本上改变了科学家们研究疾病的方式。人类基因组中包含有大约2万个蛋白质编码基因(占总数的不到2%),而70%的基因组被转录为非编码RNA(延伸阅读:Cell惊人发现:谁说非编码RNA不编码? )。但当前仍尚未系统地调查过这些称作为长链非编码RNAs (lncRNAs)的片段以及它们发...
Nature新闻:纳米孔测序仪进军太空
科学家们在失重环境下进行实验,首次证实掌上测序仪MinION可以在太空中使用。 Johns Hopkins大学的遗传学家Andrew Feinberg和Lindsay Rizzardi登上了NASA的低重力飞机,在模拟的失重环境下完成了遗传学实验。“我非常享受这种体验,感觉就像置身天堂,”Feinberg说。 &e...
Nature:世界第一个CRISPR宝宝会诞生于何处?
他们在中国开会;他们在英国开会;上周他们还在美国碰过面。在世界各地,科学家们正汇聚一堂讨论编辑人类胚胎基因组的希望与隐忧。是否应该允许这样做——如果允许的话,是在什么情况之下? 人们对于CRISPR/Cas9的兴趣呈爆炸式增长促成了这些会议的召开,这一强大的技术为遗传工程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简便和精度。这一工具以及其他与之类似的技术可被用来在培养皿中操控胚胎DNA以了解人...
Sequenom同汉堡-埃彭多夫医学中心合作开发结直肠癌液体活检新技术
今天,Sequenom公司宣布,他们将同汉堡-埃彭多夫医学中心(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 Hamburg-Eppendorf,UKE)进行合作来评估液体活检技术在结直肠癌诊断治疗中的临床效用。 目前Sequenom公司正在开发一种循环肿瘤DNA的检测技术,最初的目的在于对不易获得或风险性较高的组织样本中的晚期非血液性的恶性肿瘤进行检测并且进行...
美院士首次揭示DNA超螺旋的三维结构
最近,美国贝勒医学院的研究人员,使用一种多学科的方法,以前所未有的细节,揭示了超螺旋DNA的三维结构影像图,从而发现它的形状比著名的双螺旋更加动态。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最近的《Nature Communications》。 分子病毒学和微生物学系的Lynn Zechiedrich教授和美国科学院院士、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系的W...
Nature里程碑成果:世界上最大的人类基因组变异目录
由千人基因组计划协会领导的一个国际科学家小组,构建出了世界上最大的人类基因组变异目录,可为研究人员提供有价值的线索帮助他们确立一些人容易罹患各种疾病的原因。尽管大多数的人类基因组变异都是无害的,一些甚至是有益的,但也有些变异却可导致疾病,造成认知障碍,影响癌症、肥胖、糖尿病、心脏病和其他疾病的易感性。了解基因组变异导致疾病的机制或可帮助临床医生改进诊断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