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转化医学是什么?
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找到约15152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Nature:华裔新锐将单细胞成像和CRISPR结合揭示细胞历史
研究者们已经开发出了一种新的方法来阅读细胞的历史和“家谱”。这种方法的英文缩写为MEMOIR,即Memory by Engineered Mutagenesis with Optical In situ Readout(通过基因工程诱导突变与光学原位读出的记忆)。该技术可以记录动物细胞的生活史,它们与其它细胞的关系、通信模式和塑造了它们的重要事件。相关文章11月21日在线...
华人博士发表Cell最新成果:致死癌细胞为什么能扩散
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 multiforme)是最为常见的高度致命性脑癌,而且因它的复发能力而闻名于世。近期来自得主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员发现了这种癌细胞在大脑中侵袭性地生长和扩散的一条关键途径,这为研发新的治疗方法开辟了道路。 这一研究成果在线公布在11月17日Cell杂志上,领导这一研究是国际知名肿瘤学家Ronald A. DePinho,其研究组主要研...
最新《Cell》: 寨卡病毒可能导致男性不育?男人不哭
寨卡病毒可由由蚊子传播引发寨卡热,同时感染寨卡病毒的孕妇可能发生诱发流产、死胎及婴儿小头等严重问题。2015-2016年期间,寨卡病毒肆虐南非20多个国家和地区,造成全球危机,直接导致世卫组织在今年2月宣布寨卡病毒疫情进入紧急状态,尽管11月20日世卫组织宣布解除寨卡病毒的紧急状态,但是它仍然是全球公共卫生方面显著而持久的挑战。 寨卡病毒还是一种性传播病毒,据报...
国际合作项目刊登两篇Cell分析17万人血细胞遗传差异与疾病关系
11月18日在Cell上,2篇 BLUEPRINT 和 IHEC consortia项目支持的里程碑式研究文章显示血细胞与三大免疫细胞的特性和数量如何变化以至于影响一个人出现复杂疾病如心脏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哮喘、腹腔疾病和1型糖尿病这些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风险。 连同其它发表在别的高影响力期刊的文章,这是一个为期五年研究带来的高潮,£2500万(€3000万)的项目...
Napabucasin:胰腺癌的明日之星?FDA授予孤儿药!
目前,Napabucasin药物还在研发阶段,不过已经在胰腺癌、胃或者食管交界处肿瘤、三阴乳腺癌、卵巢癌和非小细胞肺癌有了初步的临床数据。 Napabucasin是一种口服的靶向药,抑制的靶点据说是STAT3,具体的作用机制据说是抑制了肿瘤组织里面的一群地位最高的细胞——肿瘤干细胞。 肿瘤干细胞是什么鬼?做个比喻,肿瘤干细胞可以简单理解为蜂巢里面的蜂王,负责产...
Cell:新技术揭开基因远距离调控与疾病关系
来自英国Babraham研究所的科学家发现了我们基因组中的结构与常见疾病的内在联系。利用Babraham研究所开创性的技术,研究结果能够解释大量遗传数据的生物学意义,将DNA序列的微小变化和疾病风险连接起来。发现这些未知的联系,将为设计新的药物和未来治疗包括类风湿关节炎和其他类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范围的疾病提供信息。 与成千上万的患者和健康志愿者的基因组序列进行比较,...
Cell:缺乏膳食纤维,肠道细菌会反过来“吃你”
膳食纤维对于人体健康至关重要,有着治疗便秘、预防胆结石、控制体重等好处,被营养学界认定为第七类营养素,与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与水6大营养素并列。一旦膳食纤维摄取过少,易增加肠癌、便秘等疾病的发病率。 除了我们自身,缺乏膳食纤维,对寄生在我们肠道内的微生物群会产生什么影响呢?最新一篇发表在《Cell》期刊的文章证实,缺乏纤维会导致肠道微生物处于“饥饿”状态,从而迫使它们吃我...
Cell:为什么年龄越大,伤口愈合越慢?
众所周知,伤口愈合快慢与年龄有关,年龄小或正值青壮年,那恢复得就快,反之就慢。这是为什么呢?最新一期的《细胞》(Cell)的一篇研究解开了这个谜底。 11月17日 ,《细胞》(Cell)上发表了洛克菲勒大学通过检查衰老小鼠皮肤上分子变化的试验,并描绘了身体愈合伤口的过程。 洛克菲勒大学细胞生物学教授、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研究员Elaine Fuchs表示,数...
继全球首次人体临床实验后,川大华西CRISPR研究再获新进展
《自然》杂志关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卢铀教授首次利用CRISPR技术编辑T细胞并回输至病人体内进行肿瘤治疗的报道想必大家都看到了(详见转化医学网报道 Nature:华西医院全球首例CRISPR临床人体实验,领先美国!),惊叹于卢铀教授的勇气与先见的同时,笔者发现最近华西医院还有一项CRISPR应用研究也取得了新进展,来自华西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魏...
CRISPR基因编辑将引发新风险?技术发展路在何方
在给总统的一封信中,美国政府咨询机构PCAST成员提出生物技术的发展“指数”已经为恐怖分子创造了强大的工具。同时他们提出警告:美国迫切需要一个新的生物防御战略。 PCAST成员敦促政府在6个月内要建立一个新的以发展国家生物防御战略为主的实体。“像这样的战略早已在2009年就提出,一直在几个政府机构的操纵下不协调的执行着。”威尔逊中心的生物恐怖专家Pie...
韩春雨势危! 20专家Protein Cell联名发文攻扼NgAgo基因编辑
距离Cell Research的那篇斑马鱼否定NgAgo基因编辑功能文章上线不到一周,国内另一份期刊Protein Cell又迅速发表了质疑Letter“Questions about NgAgo”。围攻之势明确,这篇Protein Cell对应的项目在立项之初便联合了国内外包括13位实名呼吁对韩春雨启动调查的学者之一,温州医科大学谷峰教授在内20名学者共同署名于文章末...
Nature:华西医院全球首例CRISPR临床人体实验,领先美国!
近日来自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团队全球首次使用革命性的基因编辑技术CRISPR Cas9编辑癌症病人T细胞并回输到病人体内进行癌症治疗。10月28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肿瘤学家卢铀教授对首位晚期肺癌患者进行了基因编辑T细胞的回输注射,目前进展顺利。 此前回输不同基因编辑技术编辑的细胞的临床实验结果已经使临床医生兴奋不已,医学界一下子炸开了锅。...
Nature:中国进行全球首个CRISPR技术人体应用,治疗肺癌
今年7月21日,《自然》杂志曾报道成都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有望率先将CRISPR基因编辑技术应用到人体,这使得中国科学家成为全世界首个把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修饰的细胞注入人体的团队。 今日,《自然》杂志进行了后续报道,并确认全球首个CRISPR技术的人体应用已在中国启动。 CRISPR基因编辑技术是近年生物技术领域的热点。在科研领域,它已展...
Cell Rep:美学者介绍DNA序列对肿瘤新作用
2016年11月1日, 国际著名学术杂志《Cell》子刊《Cell Reports》杂志在线发表了美国北卡罗来那大学Ian J. Davis研究员的一篇研究论文,研究报道某些短的DNA重复序列,或“垃圾DNA”,在尤文肉瘤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这是一种罕见的骨与软组织肿瘤,在儿童和青少年中最常见。 Ian J. Davis博士说:“有些人可能仍然认为这些非编码序列是垃圾序列;它...
循环MicroRNA:下一代肿瘤生物标志物
对于不同癌症患者,已有研究发现其血液循环中的游离核酸存在肿瘤特异或相关改变。微小RNA(miRNA)是一类转录后调节基因的短非编码RNA,其在发育和正常生理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可作为致癌或肿瘤抑制性调节因子。 近些年,循环血液中miRNA表达与肿瘤相关性的研究越来越多。2008年美国研究者首次报道了循环miRNA有潜力成为实体瘤的新型标志物。之后通过血浆或血清非侵入性获取循环miRNA激...
今年的“11.11”注定不平凡:Cell Research 报道 NgAgo 有效…
11月11日晚上,光棍节,你在干嘛? 剁手党们:我在目不转睛的刷淘宝,抓住双十一的尾巴,屯上一年的货…… 马云:今年的双十一再创新高,我在想明年怎么搞出新花样,让大家继续剁手…… 韩春雨:我在想怎么解释下面的事情…… 11月11日晚上8点左右,Cell Research杂志以Letter to Editor形式在线发表了来自南通大学和复旦大学研究人员合作完成的题为“NgAg...
eLife:TCR基因疗法或可有效改善癌症免疫疗法安全性
人类机体能够产生T细胞来识别并且抵御疾病,每个T细胞在其表面都有着特殊的T细胞受体(TCR),这些受体能够实时监视来自别的细胞呈递的蛋白质小片段,当检测到癌症或感染时,一类T细胞就会同疾病细胞结合并且促进这些细胞被清除,当肿瘤和感染不能够被自然消除时,研究者们就会采用免疫疗法来增强免疫系统的效力。 通过将编码肿瘤特异性TCR的基因插入到患者机体的T细胞中,研究者就开...
Nature:CRISPR治疗镰刀形细胞贫血症临床前试验成功
镰刀形细胞贫血症是一种隐性基因遗传病:患病者的血液红细胞表现为镰刀状,其携带氧的功能只有正常红细胞的一半。迄今为止还没有能真正治愈的药物。目前唯一批准用于治疗镰状细胞疾病的药物是hydroxyurea(羟基脲),该药物只能用来缓解症状,并不能治愈该疾病。 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研究团队利用CRISPR基因编辑技术,在人体干细胞中修复了造成镰状细胞贫血病的基因,这是在研发针对...
系统生物学的前世今生--P4 China北京2016国际精准医疗大会
系统生物学的前世今生--P4 China北京2016国际精准医疗大会 www.bmapglobal.com/p4china2016 系统生物学是以一种新角度从生物动力学系统出发进行研究的,其具有信息学科特点。在医药方面,它以生物网络角度来分析疾病的原因。系统生物学使我们获得了以前未知的信息。事实上,系统生物学和人类基因组计划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基因组...
肿瘤领域免疫疗法利好不断、PD-1/L1三足鼎力更有插足者,市场强劲呈燎原之势(P4 China北京2016国际精准医疗大会)
肿瘤领域免疫疗法利好不断、PD-1/L1三足鼎力更有插足者,市场强劲呈燎原之势(P4 China北京2016国际精准医疗大会) www.bmapglobal.com/p4china2016 近几年,生物药在市场和研发上表现异常活跃。2015年全球销售排名前十的药物中,有8个是生物药。预计2021年全球销售前十的药物中,生物药仍将占据半壁江山;而处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