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转化医学是什么?
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找到约12868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研究】英国伦敦大学研究表明ctDNA检测能指导膀胱癌术后治疗
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的临床研究人员报道,Natera公司的肿瘤检测技术ctDNA检测显示出了检测膀胱癌复发风险和指导手术后精确治疗的潜力。该项研究最近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研究人员使用血液检测来检测癌症复发的风险,并指导阿特珠单抗免疫疗法(基因泰克公司的阿特珠单抗)的治疗。 他们看到一些患者患膀胱癌的一组特定DNA血液中的生物标志物,于术后移行细胞癌肿瘤切除后使用阿...
【研究】GWAS分析发现与偏头痛密切相关的几十个基因位点,女性患偏头痛的几率往往更高
最近,一项新的GWAS发现了几十个位点,这些位点与偏头痛风险之间的联系此前从未被重视。GWAS被常常用于预测健康风险,它是指在全基因组层面上,利用现代基因芯片技术,通过对大样本人群DNA进行高密度遗传标记的分型检测,从而寻找多基因复杂病的遗传因素的一种研究方法,能够发现与疾病发生、发展相关的基因变异位点。 第一作者Hélène Choquet,也是北加州凯撒医疗机构...
【研究】Nature热议:令人愤怒的不平衡全球疫苗分配!
以色列宣布计划下周开始给老年人注射新冠疫苗第三剂加强针,希望增加他们对COVID-19的防护——其他一些富裕国家也在考虑同样的做法。但全球健康研究人员警告说,这种策略可能会使结束疫情的努力受挫。每一种增强剂都代表一种疫苗剂量,这些疫苗可以用来帮助那些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那里大多数公民根本没有得到保护。而且随着病例激增,危险的冠状病毒变种可能会随时出现。近期,有研究人员在Nature上发表了...
【快讯】大橡科技完成数千万A+轮融资,洪泰基金领投
近日,北京大橡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大橡科技”)宣布获得数千万A+轮融资资金支持。据了解,本轮融资由洪泰基金领投、仁爱资本跟投,老股东鼎晖VGC及复容投资继续加码。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国内类器官芯片(Organoid-on-a-Chip)领域的先行者,大橡科技刚刚在今年5月完成数千万元的A轮融资。不到两个月后,投资机构再次加码,资本青睐程度可见一斑。 ...
【研究】后起之秀——被忽视的mRNA疫苗的强大力量!
面临COVID-19的威胁,人们可能最关心的是疫苗预防可能导致住院或更糟的严重疾病的能力。许多疫苗都能很好地完成这一关键任务,包括Johnson & Johnson和AstraZeneca的疫苗,它们基于基因工程流感病毒,以及Novavax尚未授权的蛋白疫苗。但是,对于试图阻止一场全球流行病的公共卫生专家来说,阻止哪怕是最温和的感染也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在造成了数十个国家病例激增、传...
【快讯】PacBio公司8亿美元收购Omniome,整合短读长读测序技术
早在2018年11月,测序巨头Illumina (NASDAQ:ILMN)出价12亿美元收购太平洋生物科技Pacific Biosciences (PacBio) (NASDAQ:PACB),但由于联邦贸易委员会的审查,合并计划最后失败告终。仅仅一年半后,PacBio再次与FTC正面交锋,但这次是作为圣地亚哥测序初创公司Omniome的收购方。 7月20日,PacBio宣布与Om...
权威认证丨领星医学满分通过2021 CAP RNA-A室间质评!
近日,领星医学满分通过美国病理学家协会(College of American Pathologists, CAP)组织的2021年上半年CAP-PT(Proficiency Testing,PT)的RNA融合基因测序(Fusion RNA Sequencing RNA-A 2021)室间质评! 领星医学检验实验室检验结果与官方结果完全一致,获得最高等级评分! ...
吴思涵国内首场肿瘤ecDNA学术报告|深度揭秘半个世纪ecDNA的研究成果及突破性进展
人类在130多年抗癌历史中,癌症治疗手段历经了3次革命,第一次革命:放疗和化疗;第二次革命:靶向疗法;第三次革命:免疫疗法。 直到近年来,染色体外DNA(ecDNA)再次被科学家发现及研究,有了第四次癌症治疗革命的说法。 科学大咖演讲 邀请到知名华人科学家、肿瘤ecDNA研究专家——吴思涵教授,举办国内首场肿瘤ecDNA学术报告,首次对外系统性梳理ecDNA50多年的...
【快讯】mRNA疫苗制备,原料质量是关键
截止到7月14号,全球共接种超过35亿剂次的COVID-19疫苗,其中,中国接种超过14亿剂次,美国接种量超过3.3亿剂次(数据来源: ourworldindata),基本都达到总人口的半数免疫。 在美国接种的疫苗种类中,超过96.5%接种疫苗为新一代的核酸疫苗——mRNA疫苗,该类型的疫苗供应均来自美国辉瑞(与BioNTech合作生产)和美国Moderna两家公司。辉瑞与BioNTech...
【进展】10 秒区分正常组织与肿瘤组织!神笔MasSpec Pen临床数据首次正式发表
病理检测是癌症诊断的金标准,找到一种实时评估组织样本的更有效的方法,可为外科医生提供关于切割或保留的组织的精确诊断信息,有助于改善治疗并降低癌症复发的机会。 最近发表在《The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德克萨斯大学、贝勒医学院研究人员首次展示在实际癌症患者手术中使用MasSpec P...
【Nature子刊】新发现!类似淋巴结的结构可对抗脑癌
胶质瘤是一种致命性脑瘤且存在预后不良。脑肿瘤很难治疗的一个原因是,我们的免疫系统负责检测和破坏包括癌细胞在内的外来细胞,由于大脑周围的屏障,免疫细胞无法轻易到达肿瘤部位。 乌普萨拉大学(Uppsala University)研究人员在脑癌患者身上发现靠近肿瘤附近存在类似淋巴结的结构,免疫细胞在此被激活去对抗癌细胞。同样,在小鼠模型中,他们发现这种免疫疗法同样增强这些结构的形成。这次发现为免疫系统...
【快讯】星荣誉丨领星医学连续四年满分通过NCCL的ctDNA基因突变室间质评!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临床检验中心(NCCL)公布了《2021年全国肿瘤游离DNA(ctDNA)基因突变高通量测序检测室间质量评价》结果,领星医学检验实验室再次满分通过! 这是领星医学连续四年满分通过国家卫健委临检中心组织的ctDNA基因突变检测室间质评项目,是国家卫生健康领域权威机构对领星医学检测能力的充分肯定! ▲ 领星医学满分通过N...
【Nature子刊】50年代抗生素与癌症还有这样的联系......
新生霉素于1955年被发现,对DNA回旋酶有很好的抑制作用,能对多种癌细胞有抑制作用,并能与抗癌药联合应用。 在2015年发表的一项研究中,D’andrea和他的同事们发现,BRCA1和brca2基因功能不佳的肿瘤的生长和生存过度依赖一种被称为POLQ的酶。在新的研究中,他们筛选了数以千计的分子一些是新的,一些用于已批准的药物中,用于brca缺陷肿瘤,看看是否有任何...
【Nature子刊】权威!环境如何为一个活跃的大脑提供保鲜养料?
为什么一个充满活力、变幻多姿的生活能让人们在年老时仍然保持精神健康矍铄呢?近期,科学家在给小鼠做的实验研究中得出了一些新的结论,经过对比分别在高刺激和低刺激的同龄老年鼠的海马体活跃度,发现来自高刺激环境的记忆力远远强过低刺激环境的老年鼠。这种原理也许同样可以适用人类。 近期,来自DZNE和德累斯顿理工大学德累斯顿再生治疗中心(CRTD)的研究人员,在《Nature...
【快讯】最新影响因子超11 | Wiley医学期刊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Medicine增长45%
我们非常高兴地宣布,根据科睿唯安2021年6月30日公布的Journal Citation Reports(JCR)最新数据,由Wiley出版的开放获取(open access)医学期刊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Medicine(CTM)2020年影响因子攀升至11.492,比2019年获得的第一个影响因子7.919高45%。在JCR的140本Me...
【直播】空间多组学及癌症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第五届Nanostring大中华区用户会
冷泉港生物科技股有限公司和Nanostring将于2021年7月7日下午,举办“空间多组学及癌症研究学术研讨会暨NanoString第五届大中华区用户交流会”。届时将邀请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的知名肿瘤研究的专家进行技术研讨,将围绕目前肿瘤基础研究,血液肿瘤和实体瘤的分子分型和临床标志物开发及肿瘤空间组学研究进行技术研讨,共同探索荧光条形码技术和数字式空间多组学技术如何改变和...
QIAGEN(凯杰)获“卓越口碑雇主”奖,标志着在华跨国公司成功适应中国文化
2021年6月27日,QIAGEN(凯杰)成功获得由医趋势与医人才共同携手怡安翰威特、中欧商业评论联合颁发的“2021年大健康领域T+Employer™-Power卓越口碑雇主”。这意味着QIAGEN(凯杰)在为员工打造更好职场上的努力获得了权威机构的高度肯定,同时标志着跨国企业在中国建立正确文化的道路上迈出了成功的一步。 秉承QIAGEN(凯杰)企业的优良传统...
细数“医疗AI龙头”鹰瞳Airdoc五大国际影响力事件
招股书显示,该公司是一家成立于2015年的医疗健康AI公司,提供人工智能视网膜影像的早期检测、诊断及健康风险评估的解决方案。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鹰瞳Airdoc是全球视网膜影像识别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导者和先行者。 自2020年下半年以来,医疗公司相继南下赴港IPO,港股迎来医疗板块IPO热。业内人士分析,这是因为港股上市条件较为宽容,可以加快...
【快讯】阿斯利康与和黄医药的MET抑制剂Savolitinib在中国获得首批,可用于METex14突变非小细胞肺癌
2011年,和黄医药与阿斯利康就Savolitinib签订了全球专利许可、合作开发及商业化协议。 赛沃替尼(Savolitinib上 近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1类创新药赛沃替尼片(商品名:沃瑞沙/Orpathys)上市,该药为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药,用于含铂化疗后疾病进展或不耐受标准含铂化疗的、具有间质-上皮转化因子(MET)外显子14跳变(MET...
领星生物CEO许强博士受邀出席2021 AI助力新药研发高峰论坛!
2021年5月28日,华兴资本首届2021AI助力新药研发高峰论坛在北京圆满落幕。 领星生物创始人兼CEO许强博士受邀出席并参与话题为“制药行业新范式,新力量引领技术创新”的圆桌讨论,分享了领星生物利用人工智能算法等创新技术助力新药研发的探索经验。 新药研发面临投入高、整体研发周期长以及研发风险攀高的困境。随着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