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第六届单细胞技术应用研讨会暨空间组学前沿研讨会
【系列直播】多组学解码,全链条破译生命密码--构建单细胞-时空多组学-精准代谢-高深度蛋白全链条深度挖掘
【直播】解析单细胞时空组学,破译生命空间微密码 —— 从时空组学技术前沿到实战案例

专家访谈

《转》访欧易生物总经理张志明:持续逆势快速增长!破解科研服务"不可能三角"的硬核逻辑
《转》访菲鹏数辉马步勇教授|AI与分子模拟引领生物医药创新,“构象选择机制”开辟药物动态设计新纪元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找到约12884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曹义海教授PNAS揭示癌症转移新机制

1970-01-01

   来自瑞典卡罗林斯卡(Karolinska)研究院、同济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证实,VEGF-B通过一种独立于VEGF-A的机制促进了癌症转移,可以作为癌症患者不良预后的一个标记物。这些研究结果发布在5月19日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 瑞典卡罗林斯卡研究院微生物和肿瘤、细胞生物学系的曹义海(Yihai Cao)教授是这篇论文的通讯作者。曹教授是血管...

Nature关注:重大“DNA元件百科全书”项目成果遭受质疑

1970-01-01

   去年年底,小鼠ENCODE(DNA元件百科全书)研究团体的成员在PNAS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重要的论文,报告称在各种不同的组织中基因表达更有可能遵循了一种物种特异性模式,而非组织特异性的模式。例如,对比人类心脏,小鼠心脏中一些基因的表达模式与小鼠其他组织,如脑或肝脏中基因表达模式更为相似。 而在本月早些时候,芝加哥大学的Yoav Gilad在推特(Twitter)...

第二军医大成果入选Cancer Cell 2014最佳论文

1970-01-01

   Cancer Cell最近选出了2014年最受欢迎的研究论文、观点和综述性文章。这些文章分别代表了癌症生物学的不同领域,涵盖了p53、内质网、lncRNA、miRNA、免疫、代谢等多个研究热点。值得注意的是,第二军医大学孙树汉课题组的研究成果入选了最佳研究论文。 最佳Articles A Long Noncoding RNA Activated...

Nature杂志发布系统结直肠癌专题

1970-01-01

Nature杂志于5月13日发布了结直肠癌专题,推出的九篇文章分别论述了结直肠癌疾病的发病趋势、预防、筛查、药物研究进展、及与微生物组的关系等方面的内容。本文带您来看看这篇专题的大致内容: 1. 发病率将增加 在总论中,作者表示,结直肠癌是世界第四大致死疾病(排在肺癌,肝癌及胃癌之后),每年死于结直肠癌的人数高达700,000。结...

Appetite:人们如何来捍卫“吃肉”是合理的?

2015-05-20

  近日,刊登于国际杂志Appetite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兰开斯特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表示,证明自身饮食习惯的食肉一族或许自身感觉并不是那么内疚,而是对社会不平等变得更加宽容。   文章中,研究者就检测了食肉一族们“捍卫”吃肉的众多途径,研究者发现,大多数杂食者都会利用四种合理化规则中的一种来通过规范他们的行为,从而保护其动物肉制品的消费;Jared Piazza教授...

Naturecommunication:巨噬细胞促进慢性胰腺炎发展

1970-01-01

近日,来自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在国际学术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在线发表了一项最新研究进展,他们发现选择性激活的巨噬细胞在慢性胰腺炎的胰腺纤维化过程中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并且这种作用是通过胰腺星状细胞释放的IL-4/IL-13实现的。 慢性胰腺炎是一种逐步发生的不可逆的炎症性和纤维化疾病,会对胰腺造成不可逆的损伤,最终导致胰腺内...

Affymetrix1500万美元收购Eureka Genomics

2015-05-19

  据美国昂飞公司称,Eureka中低簇基因分型检测采用普通的新一代测序技术平台实现信号读取,并使成百上千的基因标记在作物和动物基因组学测试的检测得以实现。   Affymetrix表示,他们将立即启动Eureka基因分型结果解决方案和早期存取程序服务等Eureka技术。   “我们的一些新客户呼吁价比高、...

美国国家科学院(NAS)和国家医学院(NAM)为人类基因组编辑制定指导准则

1970-01-01

   5月18日,《自然》(Nature)网站发布了一条爆炸性新闻(breaking news)称,美国国家科学院(NAS)和国家医学院(NAM)宣布,将推出重大的举措为人类基因组编辑制定指导准则。 此前,在今年的4月来自中山大学的研究人员报告称,他们利用称作为CRISPR-Cas9的基因编辑系统除去了人类胚胎中的一个突变基因。这项研究工作采用了...

NantWorks以最高超过13亿美元的代价收购Cynviloq

1970-01-01

Sorrento Therapeutics, Inc. (NASDAQ: SRNE)(简称“Sorrento”)今天宣布,由黄馨祥 (Patrick Soon-Shiong) 博士和 NantWorks 企业集团生态系统中的一位成员创立的 NantPharma,已经同意通过收购 Igdrasol, Inc.(Sorrento 下属全资子公司,一直在生物等效性试验中从事 Cyn...

热点前瞻:ASCO发布4项重点研究结果

1970-01-01

当地时间5月13日中午12点,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在为第51届ASCO年会(5月29日至6月2日,芝加哥)举行的第一次新闻发布会上,公布了4项重点研究结果。这4项研究结果分别证实,应用易于获取的维生素制剂可降低非黑色素瘤皮肤癌风险;早期化疗可延长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生存时间;新型治疗可改善罕见肾癌患儿和复发性多发性骨髓瘤成人患者的转归。ASCO主席Peter Paul Y...

除了BAT有一个医疗梦,请不要忘了它—百年巨人IBM

1970-01-01

2014年互联网医疗的迅速崛起吸引了各行各业各界的关注,BAT、苹果、谷歌等巨头纷纷布局这个领域,收获了大家满满的关注与视野。然而跳出这个圈圈外,其实还有许多值得借鉴、参考的明星企业,比如本篇将要提到的百年风云企业――IBM。以硬件起家,靠服务与软件为主营业务的老大哥,实际上它的医疗梦更久远。本篇将以时间为序,来看看它在医疗领域的自有项目、投资收购动作和合作布局措施。 ...

日本远藤80.5亿美元收购ParPharmaceutical

1970-01-01

日本远藤工业有限公司(Endo International Plc)本周一决定收购美国第六大仿制药制造商Par Pharmaceutical以扩展其相关业务。 本次收购将通过私募股权融资公司TPG完成,交易额达80.5亿美元。 远藤公司CEO Rajiv De Silva 评论:“本次收购是建立在自身仿制药业务快速增长的基础之上的。我们将通过本次收购提高融资门槛,...

《转》访卢煜明:开创无创DNA产前检测之先河

2015-05-19

  【导读】 2015年第二届中国母胎医学大会暨新进展培训班在北京盛大开幕,转化医学网编辑部全程参与了此次盛会。在贝瑞和康学术交流酒会上遇到了无创DNA产前检测的首创者-卢煜明教授,转化医学网就“无创DNA产前检测”这个话题对卢煜明教授进行了专访。   转化医学网:无创DNA产前检测(NIPT)一经进入临床就引起广...

第二军医大学Hepatology解析癌症中的非编码RNA

1970-01-01

   来自第二军医大学、复旦大学和中科院的研究人员发现,一种叫做DANCR的长链非编码RNA通过解除对CTNNB1的抑制增强了肝癌的干性特征。该研究成果刊登在国际权威杂志Hepatology(影响因子11.665)。 第二军医大学的周伟平(Wei-Ping Zhou)教授、孙树汉(Shuhan Sun)教授和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的刘雷(Lei ...

Nature子刊:癌症研究的突破性技术

1970-01-01

   最近,美国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微流控芯片,可以捕捉罕见的循环肿瘤细胞(CTC)群,这会对“癌症如何扩散”产生新的重要认识。这项工作是由美国国家生物医学成像和生物工程研究所(NIBIB,国立卫生研究院的一部分)资助。 循环肿瘤细胞(CTCs),是从实体瘤中脱离出来并进入癌症患者血液循环的细胞。单个CTC是极为罕见的,通常10亿个细胞中只有不到1...

Nature揭示MYC的致癌之谜

1970-01-01

   根据新加坡科技研究局(A*STAR)的一项最新研究工作,称作为MYC的广泛致癌蛋白部分程度上是通过确保RNA转录物正确拼接,促进了肿瘤细胞的生长。阻断细胞剪接机器组成元件的一些药物,或许可以提供一条的新途径来阻止MYC驱动的癌症增殖。他们的研究结果发布在5月11日的《自然》(Nature)杂志上。 研究的领导者、A*STAR分子和细胞生物学...

Nature揭示男人存在的意义

1970-01-01

     来自英国东英吉利亚大学的一项新研究表明,称作“性选择”的一种进化动力可以解释,性作为繁衍后代的主导机制延续下来的原因。   生物学家们长期以来感到困惑:以无情追求效率而著称的进化选择,是如何允许雄性存在的――在那么多的物种中他们对于生殖的唯一贡献就是提供了精子。   发表在5月18日《...

TheAnalyst:仅用单一指纹就可以测出个体是否吸食可卡因

1970-01-01

近日,来自英国萨里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国际杂志The Analyst上刊登了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新型非侵入性的检测手段,其仅通过单一的指纹就可以检测可卡因,而这种指纹方法也是首次被用于确定个体是否进行了可卡因的摄入。 文章中研究者利用了多种化学分析技术,比如质谱法,分析了参与药物治疗服务的病人的指纹,同时研究者对患者的唾液样本也进行了检测来确定是否这...

Natue系列综述:线粒体蛋白酶在人类健康衰老和疾病中的新作用

1970-01-01

近日,来自西班牙的科学家Carlos López-Otín在国际学术期刊发表了一篇综述性文章,就线粒体蛋白酶在人类健康,衰老和疾病中的新作用进行了总结讨论。 作者在文中指出,最近一些关于线粒体生物学的研究发现调节线粒体功能的蛋白水解酶存在高度多样性和复杂性。科学家们将线粒体蛋白酶根据其功能和细胞内定位进行了归类,将人类基因组编码的人类线粒体降解组定...

NatureNanotechnology:DNA环状分子的自主复制

1970-01-01

生物系统中存在很多的自主复制的例子。然而,人工制造这样的生物系统的自主复制系统却是相当困难,这是因为生物系统很复杂。在其他领域,人类可以创造某些自我复制系统,比如磁场系统以及模块化机器人等等。我们很少将这些人造的自我复制系统和生物系统中的自我复制系统进行比较。因而,如果能从理论上将人工的自主复制系统和生物细胞系统中的复制进行比较,这对于设计新型自主复制系统具有很大意义。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