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第七届上海国际癌症大会
第六届单细胞技术应用研讨会暨空间组学前沿研讨会

专家访谈

《转》访欧易生物总经理张志明:持续逆势快速增长!破解科研服务"不可能三角"的硬核逻辑
《转》访菲鹏数辉马步勇教授|AI与分子模拟引领生物医药创新,“构象选择机制”开辟药物动态设计新纪元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找到约12872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Nature子刊:用CRISPR-Cas9编写抗癌药物靶点目录

1970-01-01

   想象一下如果有一份击中某种特别致命癌症形式的最佳药物靶点完整目录,或是针对所有主要癌症类型和亚型的最佳药物靶点主目录会怎样。来自冷泉港实验室的科学家们在今天的《自然生物技术》(Nature Biotechnology)杂志上发布了编写这样的目录的一种方法,他们称利用了称作为CRISPR-Cas9的革命性基因编辑技术。 CRISPR使得生物...

Nature揭示多种癌症通用免疫逃逸通道

1970-01-01

    弄清楚如何可以打败在转移性黑色素瘤患者中导致治疗失败的一种信号通路,应该可以帮助医生扩大最近获得批准的一类增强免疫力的药物――检查点抑制剂的疗效,让更多患者受益。 在5月11日的《自然》(Nature)杂志上,来自芝加哥大学的研究人员揭示出了这些肿瘤通过生成高水平的细胞内信使β- catenin,保护自身免受免疫系统第一线抗癌武...

PNAS:人类的第三种独特“指纹”

1970-01-01

 一项新研究表明,我们的体内及体表携带的微生物群落――称作为人类微生物组,有潜力像指纹一样独特地识别个体。 哈佛大学T.H. Chan公共卫生学院的研究人员及同事们证实,个体微生物组中包含有一些显著特征,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从研究中的数百人中将某一个体识别出来。这项研究第一次严格证实了根据微生物组数据来识别个体是可行的,表明我们具有惊人独特的微生物居民,但...

Science:制药之王,从学术牛人到超级富翁

1970-01-01

   埃默里大学的Raymond Schinazi教授是开发抗病毒药物的专家,也是学术界少有的超级富翁。本期Science杂志的人物特写介绍了这位传奇人物的人生经历和成功之路。 Schinazi教授现年65岁,他在数十年的学术研究生涯中获奖无数,先后发表五百多篇论文和多本专著,并于2013年1月当选美国发明家学院院士。他拥有九十多项专利,并且先...

DiabetesCare:合理饮食结合适当锻炼可有效降低个体糖尿病风险

1970-01-01

近日,一篇发表于国际杂志Diabetes Care上的研究论文中,来自圣路易斯大学(Saint Louis University)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尽管人们通常认为锻炼对机体的益处、能量限制及体重减少之间可以互换,但当进行2型糖尿病风险的管理控制时,上述三种活动均可提供不同的累积效益。 文章中,研究者招募了喜欢静坐且过重的中年男性及女性个体,将其分为三组,让...

PNAS:科学家阐明母乳中钙质来源之谜

1970-01-01

近日,刊登在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上的一篇研究报道中,来自昆士兰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揭开了母乳喂养对新生儿必不可少的原因。 文章中,研究人员通过研究解释了孕妇机体的钙质向母乳中转移的分子机制,而该研究对癌症疗法的开发或许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研究者Davis教授表示,利用对啮齿类动物模型进行研...

艾伯维治疗白血病新药venetoclax获FDA突破性药物认证

1970-01-01

艾伯维公司最近宣布公司开发的治疗白血病新药venetoclax获得了FDA的突破性药物认证。FDA认为这种药物在治疗带有17p基因缺失突变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方面有着显著疗效。数据显示,目前约有3%-10%的一线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都带有这种基因突变,而在出现抗药性的慢性白血病患者中,这一比例更是高达50%之多。 在去年年底召开的美国血液学会年会(ASH)上,ve...

Nature:精准药物开发面临哪些真实的困境?

1970-01-01

《自然》(Nature)杂志英文版日前发表文章称,要想把靶向疗法用于更多患者,需要将基因组数据与临床数据相整合,让这些信息能够被广泛接入。 10个月前,来自新泽西的一位76岁尿道癌晚期患者的医生们决定为她尝试一种非传统疗法。几周前,他们把这位患者的肿瘤样本发给威尔康奈尔医学院(Weill Cornell Medical College)精准药物(Precision...

肿瘤免疫疗法市场火热依旧 Adaptimmune IPO融资1亿9千万美元

1970-01-01

如今肿瘤免疫疗法已经成为生物医药产业的新宠儿。许多分析人士都认为这一疗法将成为人类对抗癌症病魔最有力的武器之一。而这一积极情绪也早已传染了华尔街的投资者。最近,生物医药公司Adaptimmune进行了一项总额达到1亿9千万美元的IPO,证明市场对这一疗法的信心依旧。 总部位于英国牛津的Adaptimmune公司此次以每股17美元的价格发型了1125万股股票,同时预...

Cell惊人发现:抑癌的tRNA片段

1970-01-01

   多年来,科学家们一直对漂浮在从细菌到哺乳动物,包括人类在内各种细胞中的一些遗传物质短片段感到困惑。它们是细胞利用来生成蛋白质的一些遗传指令的片段,但由于长度太短而无法实现它们通常的用途。在本周的《细胞》(Cell)杂志上,来自洛克菲勒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了有关这些片段在人体中所起作用的一个重大线索,有可能为对抗乳腺癌开辟全新的领域。 具体说来...

老年痴呆症致病蛋白Aβ42结构得以解析

1970-01-01

   β-淀粉样蛋白(Aβ),39-43个氨基酸组成,是大脑皮质老年斑的主要成分。可溶性二聚体可以有效削弱突触结构和功能。这种二聚体是最小的突触毒性物质,是引起阿尔茨海默病的重要物质。 APP序列断裂形成的Aβ是一种未确定功能的跨膜糖蛋白。APP可以被α-, β-γ-蛋白酶分解;Aβ由β-蛋白酶和γ-蛋白酶的连续作用分解产生。γ蛋白酶产生Aβ的C...

Cell新文章平息CRISPR-Cas长期争议

1970-01-01

   我们躯体内外的每一寸都布满细菌。事实上,人体携带细菌细胞的数量是人体自身细胞的10倍。许多细菌都是我们的朋友,帮助了我们消化食物和抵抗感染。但对于我们生命所依赖的这些丰富的生物体,还有很多仍有待去了解。在发布于5月7日《细胞》(Cell)杂志上的一项研究中,洛克菲勒大学的科学家们最终破解了细菌利用来保卫自身对抗入侵者的基本过程的密码。 多年来,研究人员对于存在...

转化医学的核心"利器":IBM-Watson开启了具有认知功能的机器人时代

2015-05-10

  超算与认知功能正在改变我们的今天和明天   今天,我们对疾病的认知和生命科学研究实践仍沿用着19-20世纪的模式。而Watson的功能已经完全超越了人类的计算功能和决策概率模式。   首先,它能接受任何数量级、甚至无限量级的相关信息(人类大脑牢记1000份文献的信息量估计就崩溃停摆了)。然后,通过定义信息含义和相关性,再现更...

靠DNA吃饭,就是拿青春在赌明天

2015-05-10

  MIT Technology Review爆出苹果正在与多家研究机构合作开发应用,意在通过ResearchKit的App来搜集和整理用户的基因数据。苹果也表示,并不会直接参与测序和搜集结果环节,而是交给合作伙伴完成。而测试结果虽然会在App里显示,却是由用户自己来决定是否与第三方分享,并不存储在Apple服务器里。   基因数据显然是人类健康数据中异常...

美国双胞胎DNA检测并非同一父亲所生 令人匪夷所思专家称极为罕见

2015-05-10

  这桩案件源于新泽西州帕塞伊克县一名女子为寻求一对双胞胎女儿的抚养费,把一名她认为是孩子父亲的男子告上法庭。法院文件中,这名女子以T·M代指,被告的代称是A·S,这对双胞胎于2013年出生。据媒体7日报道,法院法官苏海尔4日宣布判决结果,DNA检测结果显示,这对双胞胎属异卵双生,被告男子仅是其中一名女孩的父亲。   法官在判词中写道:“这名(原告)母亲证实,她曾在一周内与两名男子、即A·S和另...

吴瑞先生:DNA测序之父,比Sanger提出测序法还早!

2015-05-10

  第一次知道吴瑞先生 (图一) 的名字,是看了饶毅老师写的博文《君子爱“生” 得之有道》,这篇博文后来收录在《饶议科学I》里,过年期间又读过一遍。其中有一句写的很有意思:“1971年吴瑞的引物延伸,是测序的一个关键步骤,给奖是可以的”。看到这儿我笑晕了:这都哪儿跟哪儿啊?所有课本上讲的都是Sanger测序法,所以显然是Sanger的贡献最大,况且诺奖都发了,还争这个有意思吗?另外,中国的语...

Nature:科学家发现治疗致命性小儿脑瘤的新疗法

2015-05-08

  “我们的结果,为这一令人心碎的疾病提供了一线治愈的希望,”该研究的资深作者和DIPG专家,加利福尼亚州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精神科学与神经病学教授Michelle Monje博士这样说。“对于DIPG病人的关心,使我努力来寻找新的方法治愈他们。”   DIPG通常发生在4到9岁的儿童中。这些孩子会逐渐失去对肌肉的控制,因为肿瘤会快速的入侵到脑桥,这个区域位于大脑深处,负责连接大脑和脊髓,因此难以通...

李国红研究组:表观遗传因子CENP-A介导着丝粒功能机制

1970-01-01

     着丝粒是染色质上一段结构与功能高度特化的区域,在细胞分裂期指导动粒的组装,并在纺锤体的牵拉下实现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CENP-A是组蛋白H3在着丝粒区的变体,是着丝粒区建立和发挥功能的关键性的表观遗传因子。CENP-A通过招募下游CCAN蛋白家族发挥其功能。CENP-N是CCAN蛋白家族中最重要的成员之一,处在CCAN蛋白家族中...

华东理工大学特聘教授Cell子刊发表癌症研究新成果

1970-01-01

   来自华东理工大学的研究人员报告称,他们开发出了一种高度敏感的NAD+/NADH检测探针,可基于细胞代谢对抗癌药物进行高通量筛查。这一重要的研究成果发布在5月5日的《细胞代谢》(Cell Metabolism)杂志上。 领导这一研究的是华东理工大学特聘教授杨弋(Yi Yang)。其主要研究方向为为利用合成生物技术控制与监测细胞内分子过程;蛋白质...

多篇文章告诉我们miRNA与癌症的相爱相杀

1970-01-01

   本世纪初,科学家们第一次发现一种微小的非编码RNAs:microRNAs与癌症有关,当时来自耶鲁大学的发育生物学家Frank Slack与他的同事发现let-7 米RNA基因突变会导致细胞分裂增加。其后在2002年,另外一组研究人员又在他们的实验中发现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样品中常见的基因缺失位于两个miRNA基因座:miR15 和 miR16上。 时隔十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