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转化医学是什么?
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找到约12884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Nature:基因组与临床数据整合,推动癌症领域精准医疗
10个月前,来自新泽西的一位76岁尿道癌晚期患者的医生们决定为她尝试一种非传统疗法。几周前,他们把这位患者的肿瘤样本发给威尔康奈尔医学院(Weill Cornell Medical College)精准医疗研究所。基因测序数据显示,她拥有比正常人更多的HER2基因拷贝。 经过多年的手术、化学疗法和放射疗法治疗失败后,医生...
Nature:个性化免疫疗法新突破
领导这一研究的是美因兹约翰尼斯古腾堡大学的癌症研究员Ugur Sahin教授。相关研究结果发布在近期的《自然》(Nature)杂志上。 不同于手术、化疗和放疗等传统的癌症治疗方法,癌症免疫疗法利用了免疫系统来对抗癌症。Ugur Sahin教授说:“我们现在知道了,我们的免疫系统自身能够识别癌症,并采取措施来对抗它。不幸地是,它通常无法控制住肿瘤。因...
MIT2015十大创新技术:液态活检和 DNA互联网榜上有名
自2001年以来,美国的《MIT技术评论》每年都评选出十大技术榜单,关注最有可能改变世界的创新性技术。去年的评选结果包括农业无人机、脑图技术、基因编辑技术、神经形态芯片、微型3D打印技术等。近日,该刊评选出了2015年最激动人心的十大创新技术: -- Magic Leap虚拟现实技术:传统的3D成像技术会引起人的眩晕,而Magic Leap公司的最新成像技术直接将影像投射到视网膜上,带来令人...
苹果抢滩登陆基因检测产业 万亿蓝海渐行渐近
有海外媒体日前报道称,苹果正在与美国多家研究机构合作开发应用,收集并整理用户的基因数据。这些应用将向一些iPhone用户提供机会,帮助他们进行基因检测。其中,许多人将是首次进行基因检测。这些新应用将基于苹果的ResearchKit。这一数据整合平台可以收集来自用户设备的信息,将信息进行打包用于医学研究。医院和其他研究人员可以连接至ResearchKit平台,从而迅速获得大量...
Nature子刊:基因组编辑终结贫血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改变红细胞中DNA的单个碱基,可提高它们生产携氧血红蛋白的能力。这项成果于5月14日在线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有望带来镰状细胞贫血及其他血液疾病的治疗。 研究人员利用TALENs基因组编辑技术,将一个有益的、天然存在的遗传突变引入细胞中,从而打开了一个睡眠基因。对于大...
PNAS:肝癌早期诊断获突破
最近,美国乔治亚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首次开发出一种有效的、非侵入性的方法,可诊断早期肝癌和肝转移,以及其他肝脏疾病,如肝硬化和肝纤维化。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五月十三日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 根据美国癌症协会资料显示,每年有超过700,000人被诊断为肝癌,是全球癌症死亡的首要原因,导致每年超过600,000人死亡。在美国,由于...
Nature大型访谈:中国科学家众说CRISPR
近日,《自然生物技术》(Nature Biotechnology)联系了全球社区的50名研究人员、伦理学家和商业领袖对CRISPR改造人类生殖细胞会引发的问题发表评论。在这些联系人中26人对Nature Biotechnology给予了回复,其中不乏我们熟知的中外华人科学家:麻省理工学院的张锋(Feng Zhang)博士、冯国平(Guoping Fen...
从心脏病到癌症—长非编码RNA到底发挥了什么作用?
直到近几年才发现人类基因的70%是非编码RNA,非编码RNA不能翻译为蛋白质,但仍在人体中发挥重要作用。Stefanie Dimmeler是首批发现一个microRNA亚群在血管再生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研究人员之一,她最近获得了欧洲研究委员会(ERC)的ERC高级研究员资助,这使她能够对另一群非编码RNA进行相关研究。Stefanie Dimmeler相信这一群非编码RN...
ScienceCareer:给青年科学家的建议
在竞争日益激烈和学术界职业前景并不明朗的日子里,很容易让年轻科学家忘记他们当初为什么把科研摆在首位。过分焦虑的职业生涯可能适得其反,让年轻的科研人失去科学的乐趣,并丢掉了成功的机会。“今天,年轻的科学家必须不断证明他们在做正确的事情。他们有很大的压力,但这对发挥创造力没有好处,而创造正是科学的本质”。 凝聚态物理学家Pedro Miguel Echeni...
治疗结肠癌的新型药物组合
近日,一项刊登于国际杂志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上的研究论文中,来自美国达纳-法伯癌症研究所(Dana-Farber Cancer Institute)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仅给予名为TAS-102的单一药片药物组合,就可以不仅延长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的生存率,而且还可以减缓患者疾病的进展,而且对患者副作用较小。 ...
孕妇患上肾损伤对新生儿的健康影响
一项新的研究表明,怀孕期间患上严重的肾损伤是非常罕见的,它通常发生在原本健康却突然出现妊娠相关并发症的妇女身上。《美国肾脏病学会》杂志(JASN)将在下一期发表一项研究,它将揭示了怀孕期间患上严重肾损伤的母亲和她们的婴儿的健康结果。 急性肾损伤(AKI),指的是肾功能的突然或快速下降,是一种罕见的但非常严重的妊娠并发症。虽然以前被认为是消失的实...
爆料:第51届ASCO年会将宣布四项癌症治疗重大进展
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于5月14日宣布,将于5月29日-6月2日在芝加哥举办ASCO第五十一次年会,会上将宣布四项主要研究的成果。研究结果包括:使用一种广泛饮用的维生素药丸会降低患非黑素瘤皮肤癌的风险;早期化疗可以延长患晚期前列腺癌的男性患者的生命;新疗法可以改善患有一种罕见的肾脏肿瘤的儿童的治疗结果;改善患复发性多发性骨髓瘤的成人患者的治疗结果。 ...
清华陈晔光Nature子刊发表干细胞研究新发现
来自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的研究人员证实,非平滑肌肌球蛋白(NMII)重链Myh9可通过限制Lgr5+干细胞介导结肠炎诱导的肠上皮细胞损伤。这一重要的研究发现发表在5月13日的《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 领导这项研究的是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陈晔光(Ye-Guang Chen)教授,自2002...
Cell Stem Cell十大热点文章(5月)
报道:《Cell Stem Cell》杂志是2007年Cell出版社新增两名新成员之一(另外一个杂志是Cell Host & Microbe),这一杂志内容涵盖了从最基本的细胞和发育机制到医疗软件临床应用等整个干细胞生物学研究内容。这一杂志特别关注胚胎干细胞、组织特异性和癌症干细胞的最新成果。《Cell Stem Cell》自创刊以来就倍受关注,影响因子迅速提升,从0一冲至...
曹务春、贺福初、高福Nature携手发表基因组研究重大成果
由来自中国的科学家领导的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对2014年秋天在塞拉利昂收集的一些埃博拉病毒分离株进行了基因组序列分析,追踪了埃博拉疫情后期阶段这一病毒的多样性和进化。埃博拉的疫情是在去年的春天首次发现在西非国家几内亚多地集中爆发,后逐渐蔓延到邻国。 在5月13日的《自然》(Nature)杂志上,研究人员报告称对去年秋天在塞拉利昂5个地区收集的...
改造型Cas9:RNA病毒的新杀器?
Cas9是一种特殊的核酸内切酶,已经迅速成为了基因组编辑时代的革命性的新工具。通过小的RNA作为引导序列,Cas9能够特异性结合到DNA上我们感兴趣的区域,然后切割DNA双链。 《美国科学院院刊》近期发表了一篇关于改造Cas9系统的文章。来自一种革兰氏阴性细菌(Francisella novicida)的FnCas9能够通过重编程后(即改变引导RNA的序列),能够结...
非编码RNAs的新角色
我们机体中大约70%的基因都可以为生物活性分子提供一定的蓝图,而如今研究人员通过解析一种名为非编码的RNAs就可以帮助阐明生物活性分子的功能了,非编码的RNAs并不会翻译成为蛋白质,其似乎在机体中行使着控制的作用。 研究者Stefanie Dimmeler是第一批证明micro-RNAs亚群在血管再生过程中扮演重...
你未来的Bra,可能就是你的医生
你想随时随地的了解自身的健康状况吗?如果有需要,其实可以不需要去医院看医生,你需要做的就是穿好你的衣服,特别是内衣。 随着智能服装市场的蓬勃发展,衣服可以全天候监控患者的身体状况,收集呼吸和心率等数据来为患者制定医疗服务,像一个随叫随到的医生一样。美国诺贝尔纤维科技公司(Noble Biomaterials)研发了该技术——CircuiteX智能面料。 ...
Nature Biotechnology:利用CRISPR系统筛选癌症药物靶向目标
近日,来自美国冷泉港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在国际学术期刊nature biotechnology在线发表了一项最新研究进展,他们应用CRISPR-CAS9技术靶向编码蛋白功能性结构域的外显子对癌症药物作用靶点进行大规模筛选,克服了CRISPR-CAS9技术在该方面的技术障碍,对于癌症药物靶点筛选有重要意义。 CRISPR-CAS9基因组编辑技术在发现癌症...
药品审批新趋势!FDA将推行新药申请无纸化
谈到药品审批,许多医药产业人士首先想到的就是那堆积如山的材料。可以说,每一次临床研究的申请、每一项新药的申报背后都有成千上万页的纸质材料被提交到药品管理部门。更令人头痛的是,一旦一种新药想要进入一个新的市场,那么医药公司的申报人员不得不重新进行这项繁琐的工作。然而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这一做法变得越来越不合时宜。 2003年起,美国FDA就采用了国际通用的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