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第七届上海国际癌症大会
第六届单细胞技术应用研讨会暨空间组学前沿研讨会

专家访谈

《转》访菲鹏数辉马步勇教授|AI与分子模拟引领生物医药创新,“构象选择机制”开辟药物动态设计新纪元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我的2022】司羿智能科技创始人尹刚刚:以人为本,用科技传递温度,让老百姓用得起实用有效的创新康复产品!

找到约12824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邀请函】2021医疗器械产业趋势及创新发展论坛

2021-05-31

由泰格捷通联合贝壳社、青蓝港湾主办的2021医疗器械产业趋势及创新发展论坛将于2021年6月10日在杭州滨江隆重举行。论坛将聚焦政策解读、风险应对与实操策略,帮助企业理解条例修订背景、政策变化,及时掌握监管趋势,调整公司策略。同时,论坛汇集行业资深专家,着眼数字医疗以及癌症早筛热门课题,结合杭州数字经济优势,展望下一个医械风口,共促医械产业的高层次人才及创新项目发展,推动...

【Science子刊】时隔153年!新发现人体“长寿”型树突细胞亚群,“哨兵”从未离开!

2021-05-31

1868年,科学家们首次发现树突状细胞,当时其被错误地归类为神经系统的成员。现在,免疫学家知道这些细胞相似,但是类型不同,并且作为免疫系统的“哨兵”有着大致相同的工作——“全天候巡逻”,寻找感染和疾病的渗透原因。 树突状细胞(DC),是抗原呈递群体;也就是说,它们吞噬入侵者的样本,并迅速将其呈递给适应性免疫系统的“抗病战士...

【新研究】胖得没天际,瘦得没天理,为啥有的人始终如一的苗条?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研究,约1.4万人的DNA研究告诉你原因!

2021-05-31

这世上有一种没天理的事实就是:有的人怎么吃都不长胖,有的人随随便便体重就狂飙! 肥胖相关疾病是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主要原因之一。大家都知道,体重有遗传原因,也有后天原因。大多数全基因组关联研究都集中在体重指数,虽然许多基因位点赋予肥胖易感性,但对健康苗条的遗传结构知之甚少,迄今为止还没有瘦弱和健康个体的遗传关联研究。 ...

【Nature子刊】衰老是怎样的过程?科学证实:120-150岁是人类寿命的极限

2021-05-28

你知道吗?我们做的每一个动作,外界的每一次刺激,都会使器官、骨骼、肌肉、细胞和皮肤发生反应。5月22日,袁隆平先生就因多器官功能衰竭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我国65岁以上老人因衰老造成的意外死亡数不胜数。 衰老是一个复杂的、多阶段的过程。不同生命的年岁也各不相同,有的昙花一现,有的千古不朽。因此,很难将衰老过程压缩为一个单...

播倒计时1天 | 多组学在肿瘤精准医疗中的应用

2021-05-26

肿瘤是一种基因病,其特征在于基因组中的突变或其他改变导致细胞的生长不受控制。针对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关键基因来开发相应的药物和治疗方法,包含靶向治疗、抗血管治疗和免疫治疗等单一或联合治疗手段,在精准诊疗理念指导下,极大地改善了多种实体肿瘤患者的预后,为恶性肿瘤的治疗带来了革命性的进展。 而通...

Bio-Rad诚邀您参加Droplet Digital PCR 2021国际研讨会

2021-05-24

(转化医学网360zhyx.com) ...

12个优秀项目+重磅点评嘉宾,细胞与基因治疗项目路演参会报名

2021-05-24

2021年6月3-5日,“2021张江细胞产业国际峰会 中国细胞治疗第二届年会”将于上海市召开。本次峰会邀请国内细胞-基因治疗领域杰出科学家、医学专家、企业家和青年学者开展学术和产业交流,深入探讨细胞前沿问题和最新研究技术,包括标准化细胞制备、细胞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等,以推动中国细胞治疗领域研究与转化应用发展。 为了挖掘细胞治疗领域创新创业项目,展现细胞领域...

2021张江细胞产业国际峰会|中国细胞治疗第二届年会会议通知

2021-05-24

为进一步推动中国细胞治疗领域研究与转化应用发展,展示细胞治疗的最新成果和重要进展,促进细胞治疗研究和产业交流合作,“2021张江细胞产业国际峰会”、 “中国细胞治疗第二届年会”将于2021年6月3-5日在上海召开。 大会主题为:细胞与基因治疗方兴未艾。 本次大会将邀请国内细胞-基因治疗领域杰出科学家,医学专家、企业家和青年学者开展学术和产业交流,探讨前...

【Nature】12年时间!神秘古菌终被培养出来,揭开细胞进化历程

2021-05-24

古细菌(简称古菌)作为生物三界之一(另外两界为细菌和真核生物),起源比细菌更为古老,其通常存在于深海、高温等极端环境中。而且,它们可能是地球上复杂生命进化的关键。尽管真核生物和古菌可能都起源于共同的祖先,但是许多科学家怀疑是古菌促进了真核生物群的产生,例如变形虫、蘑菇、植物和人等。 一种流行的进化理论表明,真核生物就是起源于古菌,古菌在此过程中与其...

是医生,也是发明家———2021年复旦中山25项专利转化项目联合签约

2021-05-21

今天(5月20日)下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隆重举行第二期“专利沙龙”。截止活动当日,2021年中山医院已经成功转化专利25项,签约项目涵盖肝外科、心内科、内镜中心和内分泌科等学科领域,均为相关科室专家团队的创新发明成果。在沙龙活动中,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院长樊嘉代表医院与专利受让企业举行现场联合签约。 近年来,我国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

【日程公布】2021大数据助力精准医疗产业沙龙(北京站)

2021-05-13

2021大数据助力精准医疗产业沙龙 视频介绍 会议背景 近代生物医学革命性的变化就是得到了以遗传密码为基础的大数据。在临床医学中,获取肿瘤、遗传、病原微生物等方面的组学数据,有效的进行分析和挖掘,进而指导医学诊断和治疗,是提升医疗过程的效率,实现精准医疗的坚实基础。 精准医学的本质是组学大数据与医学的结合,随着...

【快讯】2021大数据助力精准医疗产业沙龙在上海成功举办!

2021-05-13

2021年5月12日,大数据助力精准医疗产业沙龙在上海国际医学园区站成功举办。会议围绕“大数据助力精准医疗”这一主题开展,吸引了100多位大数据相关领域的专家、企业家和从业者参与,会场座无虚席。 本次会议由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基因检测技术分会、上海市浦东新区生物产业行业协会、中国遗传学会遗传诊断分会、长三角一体化基因检测联盟、转化医学...

【Nature子刊】哈佛科学家探索食道癌与古老病毒的奥秘,阻断ADAR1酶原来这么重要!

2021-05-12

食道癌是发生在食管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中国是食道癌的高发区,吸烟、喝酒是引起食道癌常见病因,其中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最为常见。 早在2009年,哈佛大学医学院Dana-Farber癌症研究所Adam Bass教授就确定了以转录因子SOX2为靶点的染色体3q反复扩增是ESCC存在的重要原因。 2021...

MSI规范化检测的终局:从2021更新的4大指南/共识,谈MSI检测的位点选择

2021-05-11

众所周知,在微卫星不稳定(MSI)规范化检测的过程中,检测位点的选择至关重要。因为,MSI是检测微卫星的状态,而人类有1900万个微卫星位点,挑选的位点多了检测起来比较困难,挑选的位点少了则不具备代表性。 国际上,MSI位点的选择其实早在30年前已经有定论,30年的过程中虽然修修补补“新人”辈出,但是,最终的代表性位点,从未有过变化——那就是5个位点的检测Panel...

【参会提醒】2021大数据助力精准医疗产业沙龙(上海站)

2021-05-10

参会提醒 2021大数据助力精准医疗产业沙龙(上海站)将于5月12日在上海国际医学园区举办! 签到时间:5月12日13:30-17:30 签到地点:上海市浦东新区芙蓉花路500弄1号楼丹空间(门口和园区内可停车),现场扫码签到! 目前活动报名已满,不再接受新的报名申请。 【声明】如...

二轮通知 | 2021中国肿瘤标志物学术大会暨第十五届肿瘤标志物青年科学家论坛

2021-05-10

01大会主席 02大会组织机构 (按姓氏拼音排序,名单持续更新中) 03 大会名家讲坛拟邀请嘉宾 (按姓氏拼音排序,名单持续更新中) 04 大会日程 05 主题论坛 (持续更新中) 06 论坛主席团 (按姓氏拼音排序,名单...

【邀请函】2021大数据助力精准医疗产业沙龙(北京站)

2021-05-09

会议背景 近代生物医学革命性的变化就是得到了以遗传密码为基础的大数据。在临床医学中,获取肿瘤、遗传、病原微生物等方面的组学数据,有效的进行分析和挖掘,进而指导医学诊断和治疗,是提升医疗过程的效率,实现精准医疗的坚实基础。 精准医学的本质是组学大数据与医学的结合,随着基因组、代谢组、蛋白组等技术飞速发展,海量的生命组学数据不断积累。如...

《肿瘤早筛系列访谈》第1期 | 复旦生物医学研究院于文强教授:将研究真正转化成临床应用,让老百姓更愿意,更放心的做肿瘤早筛检测!

2021-05-08

导语:随着人口增长和老龄化程度加剧,我国肿瘤患者发病率和死亡率持续走高,恶性肿瘤已经成为严重威胁人群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对于肿瘤来说,目前最好的防治策略就是早筛早诊,即早筛查、早治疗。 肿瘤是威胁人类健康与生命最严重的疾病之一。在我国,大部分肿瘤患者在确诊时病情已进展至中晚期,错过了治愈的最佳时机,这不但给许多家庭平添不幸,而且为社会造成了沉重的经...

【新研究】13岁-18岁期间,每天喝一杯约236ml含糖饮料,50岁以前患大肠癌的风险将增加32%!

2021-05-07

糖的发展历史可追溯到三千年前,中国古书上出现“饴”字是在汉代,饴糖(即麦芽糖)可能是最早的硬糖。公元前一千多年前,古埃及人利用蜂蜜、椰枣和无花果做成甜食;大约在周朝周宣王时,甘蔗传入中国南方并开始种植;十六世纪末期至十八世纪中期法国人从甜菜中提出结晶糖;十六世纪欧洲人发现可可,十九世纪才把可可制成巧克力;十九世纪后期糖果生产工艺才逐步形成。 著名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