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第六届单细胞技术应用研讨会暨空间组学前沿研讨会
【直播】 解密顶刊文章——时空组学驱动精准发现引擎
【直播】破卷之战:新修饰战队重燃科研创新力

专家访谈

《转》访欧易生物总经理张志明:持续逆势快速增长!破解科研服务"不可能三角"的硬核逻辑
《转》访菲鹏数辉马步勇教授|AI与分子模拟引领生物医药创新,“构象选择机制”开辟药物动态设计新纪元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找到约436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新进展】转移性结直肠癌新药进入3期试验

2020-11-28

  医学博士Cathy Eng,范德比尔特大学外科和医学肿瘤学系主任David H. Johnson,美国高级国家首席研究员,范德比尔特-英格拉姆癌症中心胃肠道癌研究计划的联合负责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临床试验,针对已经接受(或不耐受)先前三项化疗的患者;患者必须接触过瑞格非尼和/或lonsurf。   该试验正在测试的药物是氟喹替尼,它...

【快讯】诺辉健康大肠癌甲基化试剂盒获NMPA批准

2020-11-10

受理号:CSZ2000050 注册证编号:国械注准20203400845 批准日期:2020-11-09 产品名称:KRAS基因突变及BMP3/NDRG4基因甲基化和便隐血联合检测试剂盒(PCR荧光探针法-胶体金法) 申请人:杭州诺辉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

【Gut】和肠镜说拜拜!一种简单的家庭肠癌测试准确率近100%!

2020-10-26

  结肠镜是一种临床常用的纤维内窥镜,是目前检测结直肠癌的金标准,但由于结肠较长,皱褶多,镜子通过有难度,检查时费力、费事且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痛苦。而这项研究表明FIT与结肠镜检查一样灵敏,可有效检出结直肠癌,有望代替结肠镜。   该研究由克罗伊登大学医院结直肠外科的顾问Muti Abulafi领导,并发表在英国胃肠病学会的...

【Cell子刊】汤富酬团队利用单细胞多组学测序 证实结直肠癌基质细胞中普遍的基因组变异

2020-10-23

     肿瘤微环境中的细胞可能通过与癌细胞的相互作用而促进疾病的进展,但是对于这些非癌性细胞被癌细胞转化的程度人们还知之甚少。为了剖析这些非癌性细胞的变化,汤富酬等人通过单细胞多组学测序技术,揭示了结直肠癌基质细胞中普遍存在的基因组变异,并鉴定出CRC中显示预后不良的特异性标志物。   该研究于10月2...

【BMJ】哪些食物可以预防肠癌?看这篇就知道了!

2020-09-29

         在美国,每20个人中就有1个人患上肠癌。尽管像加拿大、英国和荷兰大多数发达国家CRC的死亡人数正在下降,但新增病例却在增加。预计到2030年,全球每年有超过220万CRC新病例和110万人死于该疾病。   由于肠癌的发展过程漫长,甚至超过15年的时间,所以健...

【JAMA子刊】为咖啡正名!达纳法伯研究表明:每天喝咖啡可提高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生存率,四杯及以上效果更佳!

2020-09-18

  结直肠癌的根治性治疗方法迄今仍首推外科治疗,近50年来,尽管外科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但结直肠癌的手术治愈率、5年生存率始终徘徊在50%左右。近日,达纳-法伯癌症研究所和梅奥诊所医学院等多个组织的研究团队报告,对于晚期或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每天喝几杯咖啡与延长生存期和降低癌症恶化风险有关,每天喝四杯以上则受益更大。   该研究于9月17日发表在《JAMA肿瘤学...

【Nature子刊】类器官有助于缩小实验室研究和大肠癌动物模型之间的差距

2020-08-13

  肿瘤细胞系和动物模型通常作为结直肠癌研究的重要手段。肿瘤细胞系在培养过程中会出现很多额外的突变,不能忠实地表现出肿瘤中原有特性;动物模型有很广泛的应用,但不能完全反映出人类肿瘤的发生过程;而类器官培养能保持肿瘤原有的基因型和生物学特性,可以稳定传代,操作相对简单,培养周期短。   维克森林再生医学研究所(WFIRM)的科学家们开发了人类...

【新发现】警惕!夜间暴露于蓝光会增加结直肠癌的风险!

2020-08-02

  先前有研究发现,夜间暴露于人造光(尤其是蓝光)与各种不良健康影响之间存在关联,包括睡眠障碍、肥胖症和各种类型的癌症风险增加,尤其是在夜班工人中。蓝光是大多数白色LED以及许多平板电脑和手机屏幕发出的可见光谱范围。ISGlobal早前的一项研究发现,夜间暴露在蓝光下与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的风险增加之间存在联系。最近,他们的研究发现,蓝光可能会增加患结直肠癌的风险。   该研究发表在...

【Science子刊】《科学信号》封面文章,揭示口腔细菌导致结直肠癌扩散的机制

2020-07-22

  先前有研究表明,严重牙龈疾病和结直肠癌之间存在联系,口腔细菌主要通过血液传播到身体的不同部位,并与大脑、肝脏和心脏的严重感染、孕妇早产有关,且在结肠肿瘤中含量很高。近日,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一种常见的口腔细菌会导致结直肠癌细胞扩散,并揭示了其中的机制。研究人员表示,90%的癌症相关死亡是由于非原发性肿瘤或转移到身体其他部位的肿瘤引起的,因此这一发现...

【新发现】回顾性队列研究:普通的高血压药物可降低结直肠癌的风险

2020-07-07

  美国心脏协会期刊《高血压》(Hypertension)7月5日发表的一项新研究表明,通常用于治疗高血压的药物也会降低患者患结直肠癌的风险。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的药物被用于治疗如心力衰竭,高血压或心脏病等疾病。这些药物可以抑制或阻断血管紧张素,一种导致动脉狭窄的化学...

【Nature子刊】维也纳医科大学:科学家确定一种新肠癌治疗方法

2020-06-22

  医疗科技在发展,而我们的敌人——癌细胞也在不断进化。已有研究发现,癌细胞已经进化出不被人体免疫系统发现的机制,从而躲避免疫系统的攻击。因此,提高癌细胞对免疫攻击的敏感度是确保免疫治疗技术成功的重要策略。然而,目前人们对这种潜在机制知之甚少。但近日,奥地利的一个研究小组新发现了一个与肠癌细胞躲避免疫系统有关的机制,并确定了肠道肿瘤免疫治疗的一种新靶细胞。 &...

【Nature子刊】新发现:结直肠癌的发病与肠道微生物密不可分

2020-06-19

  来自VIB-UGent炎症研究中心和根特大学(Then University)的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联合研究,揭示了导致结肠直肠癌的一种新机制。研究人员发现,Zeb2蛋白的异常表达会影响肠壁或“上皮”的完整性。通常情况下,这种上皮细胞起到屏障的作用,防止肠道微生物渗透。Zeb2蛋白破坏了这一屏障,允许渗透的细菌引起炎症,从而导致癌症的进展。  &e...

CTM期刊 |建立并外源性佐证针对T1-2期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患者的预测评

2020-05-25

  在过去的三十年间,结直肠癌(CRC)的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持续增加,在所有恶性肿瘤引起的死亡中占第三位,这对于人类健康来说是一个极其严重的问题。淋巴结转移(LNM)的状态可以为CRC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有意义的信息,进而对CRC患者的预后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根据肿瘤第七版TNM分期系统,I期CRC患者分为T1和T2两种,LNM发生率在8.4%至23.5%之间。T1-2...

CTM期刊 |放射组学CTM期刊 |放射组学对I-III期结肠癌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对I-III期结肠癌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

2020-05-25

  结直肠癌(CRC)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CRC患者一旦出现转移,预后极差。因此目前急需找到对预后有评估价值的指标,从而帮医生筛选出适于接受强力治疗的CRC患者。   2020年4月30日,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Medicine杂志在线发表了复旦大学蔡国祥教授团队的最新成果 “ Prognostic an...

CTM期刊 |预测结直肠癌患者特定位点远处转移和总体生存的列线图:大规模人群研究

2020-05-21

  在美国仅2019年就有148000名新结直肠癌(CRC)患者,其中每天有146名患者死亡,占所有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三位。在过去的30年间,CRC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发病率和总体生存率(OS)一直在升高。5年CRC的OS大约是65.2%。影响CRC生存率的主要原因是远处转移,包括肝,肺,脑和骨转移。   2020年4月29日,Clinical...

CTM期刊 |血根碱通过Wnt/ β –catenin信号通路逆转EMT现象从而抑制结直肠癌的迁移和转移

2020-04-26

  2020年4月14日,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Medicine杂志在线发表了西安交通大学Yanmin Zhang教授团队的最新成果“ Sanguinarine suppresses migration and metastasis in colorectal carcinoma associated with the inversion ...

【Nature子刊】手术前的免疫疗法对结肠癌有效

2020-04-07

荷兰癌症研究所的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NICHE研究的新发现,是一项创新的II期临床试验。医学肿瘤学家Myriam Chalabi及其同事在4月6日将研究结果发表在《自然医学》杂志上。研究发现,患有结肠癌但远处无转移的患者可以在等待手术的同时接受短期免疫治疗,患者自身的免疫细胞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缩小或清除癌细胞。在患有特定亚型结肠癌(MSI)的患者中,有100%的患者从治疗中受益。MSS类型患者...

“神药”阿司匹林能抑制结直肠癌生长,副作用很小,已开展临床试验

2020-01-09

阿司匹林(Aspirin)是一种非甾体类抗炎药,经近百年的临床实践,阿司匹林似乎成了一种灵丹妙药,它可以止疼、退热、预防心血管或脑血管疾病,如果将一片溶于水,它甚至可以使鲜花保持娇艳。新兴的流行病学和临床证据表明,长期定期使用阿司匹林还可以降低患结直肠癌的风险。此外,一些研究表明,诊断前或诊断后使用阿司匹林可提高结直肠癌患者的生存率。 尽管阿司匹林的抗肿瘤特性已有数十年的历史了,但人们对这...

《科学》子刊:徐瑞华团队发现全新肠癌血检标志物,检测准确性超临床唯一血检方法

2020-01-04

结直肠癌是全球致死率排行第三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我国每年新发病例约40万,并且发病率逐年上升。结直肠癌的早期症状不明显,容易归结于生活习惯而被忽视,多数患者诊断时已为中晚期,手术和化疗后存活率依然较低。因此,高效普遍的结直肠癌诊断手段对疾病的预后和治疗至关重要。 目前,肠镜是临床检查结直肠病变最直观有效的方法,但这种侵入性的检测具有费时、昂贵、患者依从性低等缺陷。...

【Nature子刊】结直肠癌免疫治疗新发现:CD20+B淋巴细胞有效改善预后!

2020-01-02

免疫治疗作为肿瘤治疗的新兴策略之一, 已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结直肠癌因其复杂多变的遗传分子学机制得到了诸多研究人员的青睐。对于结直肠癌而言,免疫微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治疗难度及患者的生存预后等。 近日,一篇发表在Scientific reports的研究发现:肿瘤浸润性CD20+B淋巴细胞在结直肠癌(CRC)患者预后中展现出积极作用。此外,CD20+B淋巴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