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转化医学是什么?
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找到约3210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上海大学最新研究:冠心病竟由这些基因突变引起!|Nature子刊
最近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已经确定了超过100个与CAD心血管疾病相关的易感位点。然而,这些遗传基因位点对CAD易感的潜在机制尚不明确。研究人员使用全基因组关联研究之一的数据对CAD进行了组织特异性网络分析。该网络包含102个基因,其中53个基因与CAD显着相关。网络中的许多基因参与外周动脉的调节,因此外周动脉异常可能是CAD发病机制的重要机制。该文章发...
诺贝尔奖最新研究,干细胞治疗帕金森,今天正式开展临床试验!
日本政府批准启动了一项临床试验,日本京都大学研究,利用诱导多能干(iPS细胞)治疗帕金森病,这是首次iPS细胞被用于治疗人类帕金森。研究人员利用iPS细胞培养神经前体细胞,再将这些能分化成神经细胞的前体细胞移植到帕金森患者脑部,以试验这种方法治疗帕金森的有效安全性。 诱导多能干细胞是通过对成熟体细胞重新编程培育出的干细胞,拥有与胚胎干细胞相似的分化潜力...
北京生科院在甲状腺乳头状癌预后及诊断的分子标志物研究中取得进展
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生发展的转录组学特征研究概要(图片来源于网络) 7月30日,中国科学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孙中生研究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以Transcriptomic signature associated with carcinogenesis and aggressiveness of 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为题,在...
张力教授分享全球和中国免疫治疗临床研究进展
来自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的张力教授将从四个方面介绍中国免疫治疗临床研究。 一、全球肿瘤免疫治疗临床研究概况 二、进口肿瘤免疫治疗药物中国研究现状与策略 三、国产肿瘤免疫治疗药物中国研究现状与策略 四、中国免疫治疗临床研究存在的问题与机遇 今天就前两项给大家做整理和介绍,明天介绍国产肿瘤免疫治疗药物和临床研...
有效率达88.9%!我国首个干细胞新药完成临床研究,即将申请新药证书!
北京协和医院“干细胞的新药研发及临床转化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团队历经14年临床试验,先后在国家临床药理基地完成了多次安全性、有效性临床试验,充分证明了该新药在临床上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技术上的先进性和工艺上的稳定性,最终的新药临床数据已经形成总结报告材料,将向国家药监局递交申请我国第一个干细胞新药证书。 团队基于其自主知识产权的干细胞核心技术在国内率先创举性地开启了干细胞创新药物...
"C位出道",IDH研究"集大成"文章亮相国际权威学术期刊Cancer Cell
图片来源于参考文献 下面就让我们来详细解读这篇IDH"百科全书"。 本篇综述对IDH抑制剂在脑胶质瘤和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中的临床前及临床研究进行了详细总结,另外对携带IDH1/2突变肿瘤的其它潜在替代治疗方法和免疫治疗情况进行了描述。 文章通过大量的临床前及临床证据表明:针对IDH突变治疗策...
潜心研究ZFN基因编辑技术20年,Sangamo公司成为行业领导者丨医麦猛爆料
最近,小编发现了一家在基因治疗领域相当活跃的制药公司,他正是前不久以8400万美元收购Txcell的Sangamo公司。 20年来,Sangamo一直是基因编辑的领导者,其开发的ZFN平台是一款强大的基因编辑技术,可用于特异性敲除基因或将治疗基因插入到精确位置,更是目前基因编辑的三大技术之一。 据我...
新研究有望拯救千万乳腺癌患者!新靶点被发现!|《Nature》子刊
三阴性乳腺癌(TNBC)一直是医学界难以对抗的肿瘤之一。由于肿瘤表面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均为阴性,所以患有该种乳腺癌的患者难以从常规的内分泌治疗和分子靶向治疗中获益,所以目前临床主要依赖于化疗。而在近期的研究中,Aurélie S. Cazet等人将目光转向三阴性乳腺癌肿瘤的基质细胞,努力探索出利...
孕妇试验致11名胎儿死亡!荷兰终止辉瑞“伟哥”新适应症研究 | 默沙东Keytruda在中国...
孕妇试验致11名胎儿死亡!荷兰终止辉瑞“伟哥”新适应症研究。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停止一项临床试验,因该试验导致11名孕妇子宫内的胎儿死亡。试验中,孕妇被给予辉瑞(Pfizer)公司的勃起功能障碍药物Viagra(万艾可,被称为“伟哥”)口服,试图利用该药扩张血管的能力,为胎盘创造更好的血液流动,以促进胎儿(本身存在宫内生长受限)能在子宫内更好地生长。分析人士认为,该药可能会在胎儿的肺部引起一种...
肠道微生物加入抗癌斗争——研究显示似乎影响某些癌症药物疗效
2015年,Bertrand Routy还是法国古斯塔夫·鲁西癌症中心的一位博士生,他常去医院收集癌症患者的粪便样本。医生嘲笑他,甚至给他取了个外号:便便先生。 但Routy的研究结果发布后,人们停止了对这类研究的嘲笑。研究表明,某些肠道细菌似乎可以提高人们对抗癌治疗的反应。医生也盼望研究者能分析患者的粪便样本,以预测他们是否对抗癌药物产生反应。 现在供职于加拿大蒙特...
微卫星不稳定,肿瘤研究领域的又一把刷子
浩瀚宇宙,行星围绕着恒星转动,或多或少的卫星又围绕着行星沿着轨道运行,犹如一群忠诚的卫兵护卫着自己的主人。 >>>> 小细胞,大宇宙 如果将真核生物的细胞比作一个微小宇宙的话,呈现双螺旋的DNA或许可以算是太阳系。编码蛋白质(酶)的结构基因只占很...
基因编辑疗法是“神药”吗?—从亨廷顿舞蹈症看罕见病研究与治疗的“突围之路”
有关亨廷顿舞蹈症的系列观察,本周来到最后一期。此前的《从亨廷顿舞蹈症看罕见病研究与治疗的“突围之路”》,我们讲述了一位与此为伴的外国病友故事,并谈到了科研工作者在探究此疾病时遇到的“迷之困惑”,介绍了反义寡核苷酸(ASOs)疗法。 我们希望通过对亨廷顿舞蹈症的多维观察,深化大家对于罕见病的认知,了解罕见病研究与治疗的前沿动态。本期我们继续介绍这一罕见病在医疗层面的突破——CRIS...
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
小细胞肺癌(SCLC)是肺癌中侵袭性强,生长速度快,早期易远处转移的神经内分泌肿瘤,约占肺癌患者10%~15%。虽然一线化疗对80%SCLC患者有效,但终将出现疾病进展,二线治疗后暂无指南推荐的标准治疗药物。免疫治疗是依靠肿瘤患者自身免疫系统清除肿瘤细胞。此研究机制给SCLC患者带来了希望,本文将对SCLC免疫治疗机制、最新临床试验结果及免疫治疗的不足之处加以综述。 ...
中国罕见病研究报告(2018)公开发行新闻发布会暨罕见病论坛在京召开
人民网北京7月23日电 今日,由人民网·人民健康、北京医学会罕见病分会共同主办的“中国罕见病研究报告(2018)公开发行新闻发布会暨罕见病论坛”在京召开,论坛上发布了《中国罕见病研究报告(2018)》。 论坛现场 来自北京大学、中华医学会、北京医学会、北京医学会罕见病分会、上海医学会罕见...
一文了解DNA甲基化与肺癌诊疗及预后评估的研究进展
截至2017年11月,中国肺癌发病率已经上升到80万例,死亡人数达到70万例。若从过去三十年算起,中国肺癌的发病率增长了465%,成为发病率和死亡率第一的疾病。而更惊人的现象是,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几乎接近。究其原因,很大程度是由于缺乏有效的早期诊断方法。 DNA甲基化异常是肿瘤发生最常见的表观遗传变化之一,研究已经证明,肿瘤的...
鲸准研究院丨2018肿瘤基因检测市场研究报告
JINGDATA REPORT 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的快速发展,国内基因检测行业自2015年迎来高峰,随即市场竞争不断加剧,基因检测应用范围也逐渐拓宽。目前华大基因、贝瑞基因依靠无创产前筛查等生育健康类基因检测服务,已于2017年相继上市并成为该细分领域头部公司。但肿瘤基因检测领域市场格局仍未稳定。 全国每年约400万肿瘤新增病例,根据疾病...
好消息!我国干细胞技术治疗糖尿病足临床研究项目即日启动!
日前,希瑞生命集团与同济大学附属上海第十人民医院对外宣布:双方自即日起深化产学研合作,共同开展“干细胞治疗糖尿病足”临床研究项目。 糖尿病是由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功能障碍引起的代谢紊乱,伴随严重的肾衰竭、失明、糖尿病足、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等并发症,是导致死亡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事实上,由糖尿病病变转变而来的糖尿病并发症,危害比糖尿病更甚。由于合并神经病变及各种程度的...
【LANCET】BENEFIT研究在线发表:基于ctDNA 液体活检的EGFR检测可指导肺癌靶向治疗
近日,Lancet Respiratory Medicine杂志(影响因子21.466)在线发表了由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王洁教授牵头、全国多家医院及阿斯利康公司、艾德生物共同参与的前瞻性临床研究——BENEFIT研究的成果。 BENEFIT研究是一项单臂、多中心、前瞻性 II 期临床研究,旨在评估血液ctDNA检测 EGFR 突变结果能否决策吉非替尼(易...
研究揭示:如何利用肠道微生物提高癌症免疫治疗效果!
在“临床调查期刊”上报道的一个由资深作者,放射肿瘤学和妇产科研究助理教授Andrea Facciabene博士领导的研究小组发现,过继性T细胞疗法(ACT)在癌症小鼠中的有效性显著受肠道细菌自然构成和抗生素治疗差异的影响。该团队还发现,使用粪便移植 - 越来越多地用于治疗复发性艰难梭菌性结肠炎 - 影响ACT在不同实验室啮齿动物品系之间的效力。ACT考虑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以对抗疾病,如癌症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