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第六届单细胞技术应用研讨会暨空间组学前沿研讨会
【直播】破卷之战:新修饰战队重燃科研创新力
【直播】解析单细胞时空组学,破译生命空间微密码 —— 从时空组学技术前沿到实战案例

专家访谈

《转》访欧易生物总经理张志明:持续逆势快速增长!破解科研服务"不可能三角"的硬核逻辑
《转》访菲鹏数辉马步勇教授|AI与分子模拟引领生物医药创新,“构象选择机制”开辟药物动态设计新纪元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找到约3210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这个动物模型,对糖尿病研究很有用

2018-05-03

有缘相识!有幸相知!药时代与您共同学习进步! 作者:范俊婉 来源: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 IDF)2017年统计数据,在全球范围内,每6个新生儿中将有1个受到妊娠糖尿病的影响。同时,约有110万儿童患有 I 型糖尿病。20-79岁成年...

超热门!进击2018基因编辑CRISPR系统重磅研究盘点!

2018-05-03

引言 基于CRISPR系统的基因编辑技术无疑是当前最热门的领域之一,上顶级期刊头条也是家常便饭,本文将盘点今年这个领域的重磅研究文章,为读者梳理相关的知识要点。 1 新一代基因编辑工具CRISPR/Cpf1 CRISPR/Cpf1基因编辑系...

上海交通大学冯传良教授课题组在仿生手性水凝胶对细胞选择性黏附领域的研究取得的重要进展

2018-05-03

近日,《德国应用化学》以“The Cooperative Effect of both Molecular and Supramolecular Chirality on Cell Adhesion”为题,在线报道了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冯传良教授课题组在仿生手性水凝胶对细胞选择性黏附领域取得的重要进展(Angew. Chem. Int. Ed., DOI: 10.10...

两篇《Cell》,五篇《Science》从癌症到发育,从衰老到免疫,单细胞研究显神威

2018-05-03

理解任何多细胞生命系统的前提是理解“细胞”,今天单细胞研究已经不再只是纸上谈兵了,全球已经有许多实验室展开了单细胞研究,近期Science,Cell就接连公布了这方面的成果。 免疫细胞是如何衰老的? 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衰老的新奥秘:相比于年轻人,老年人的免疫细胞携带更多的染色质修饰。而且这些修饰差异主要来源于环境。 ...

《转》访余逸群教授:投身嗅觉神经生物学研究,有望突破嗅觉障碍难题!

2018-04-29

独特的花香会唤起一个人久远的美好回忆,难闻的气味会让人对某种食物避之唯恐不及。嗅觉不仅让人的感受更加细致入微,而且对感知周围环境、以至于更好地生存也起着重要作用。临床上却很多人由于嗅觉障碍闻不到气味而误食腐败的食物,因注意不到煤气泄漏的气味而无法预防火灾的发生,种种嗅觉障碍困扰着人类的营养、卫生、安全、生活质量等各个方面。嗅觉障碍到底是如何发生的以及...

《Science》!30年研究解开衰老和癌症的惊天谜团!

2018-04-29

近日,研究者有了一项重大突破,他们首次通过低温电子显微镜观察到端粒酶的结构,从而为人类抗衰老和抗癌的药物研发铺平了道路。 早在1985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Blackburn,Greider和Jack Szosak就发现了端粒酶,这种酶是将DNA加到染色体的末端,继而延长细胞的寿命。当时在业内掀起了一阵热潮。...

以毒攻毒?最新研究发现大麻治疗卵巢癌的潜力!

2018-04-27

虽然大麻类植物(Hemp)是印度大麻属的一部分,但没有任何精神属性或导致上瘾。第一批研究大麻抗癌能力的实验结果显示,大麻类植物未来可能会成为治疗卵巢癌的植物疗法。 卵巢恶性肿瘤是女性生殖器官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仅次于子宫颈癌和子宫体癌而列居第三位。在全球范围内,发达国家的卵巢癌发病率为9.1/10万,发展中国家为5.0/10万。由于...

挑战权威还是偏离主流?颠覆性研究或将证明神经信号是机械波

2018-04-27

就职于哥本哈根尼尔斯·玻尔研究所(Niels Bohr Institute)的托马斯·亨伯格(Thomas Heimburg),是一位研究量子力学和生物物理的物理学家。然而,他却希望推翻很多神经科学教科书上的内容。在亨伯格看来,神经元之间通过类似于声波的机械波通信,而电脉冲只是这个过程的副产品。假如亨伯格的理论得到证实,那将从根本上改写生物学。《...

ctDNA-NGS试剂盒性能验证研究斩获AACR口头演讲,专家解读研究意义

2018-04-26

4月15日,美国癌症研究协会(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Cancer Research,AACR)2018年年会液态活检分论坛(mini symposium: liquid biopsy1) 现场,聚集了诸多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Guardant Health、Inivata、Dana-Farber Cancer Institute等知名企业...

研究生患抑郁和焦虑几率比一般人群高六倍|《自然-生物技术》调研

2018-04-26

心理疾病成为研究生教育中越来越令人担忧的问题,最近一项调查的数据可能会促使学术界和政策制定者考虑采取干预措施。 全世界因严重心理健康问题而寻求帮助的研究生越来越多。尽管对这个问题的讨论有所增加,但我们对研究生群体心理健康问题的了解依然极其匮乏。 图源:Pixabay 近年来关于研究生群体心理健康的研究集中在研究...

逾10万研究表明:这种降压药会大大增加胰腺癌的发病率!

2018-04-25

胰腺癌作为恶性程度极高的肿瘤,多年以来,关于其病因的探寻从未中断。近日,研究人员选取了145,551名绝经后妇女,通过长达14年的随访,得出以下数据,服用短效钙通道阻滞剂的4,338名女性中,有45名(约1%)被诊断患有胰腺癌。而服用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或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的36,594名妇女中,212名(或0.57%)被诊断患有胰腺癌。该结果表...

爱抚改变基因?!欧美研究:低能怪癖都怨爸妈抱得少

2018-04-20

新生儿留给人们的印象,似乎除了吃奶、换尿片,就是在睡觉。由于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年轻的爸爸妈妈们越来越繁忙,不能抽出太多的时间来陪伴自己的宝宝。大多数家长可能虽然知道这样可能对孩子的成长有一定的影响,但是没有对此予以足够的重视。 其实婴儿的世界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在英国,科学家们会用一种类似泳帽的东西来研究婴儿的世界。据说这是当今婴儿研究界最先进的...

Science:李旭日教授与比利时鲁汶大学 Peter Carmeliet院士联手揭示血管研究新策略

2018-04-19

Science:李旭日教授与比利时鲁汶大学 Peter Carmeliet院士联手揭示血管研究新策略 《SCIENCE》杂志2016-2017最新影响因子为37.205 2018年3月23日,中山眼科中心眼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李旭日教授联合比利时鲁汶大学血管生物学及...

【科技前瞻】Nature:研究人员揭示调控多能性干细胞发育的关键基因

2018-04-19

为了让细胞和组织正常地发挥功能,某些基因需要在正确的时间开启和关闭,以响应来自细胞外的生长因子信号。已知SMAD2和SMAD3(SMAD2/3)蛋白是这个细胞信号转导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细胞内部被激活,是开启和关闭许多不同生物过程所需的基因,包括胚胎发育和生长、免疫系统的激活等。从控制某些细胞类型生长到控制其他细胞类型对应激作出反应,它们与某些被称为转录因子的DNA结合...

新加坡国立大学癌症研究所 Goh Boon Cher 教授在STTT上发表文章发现Pan-CDK抑制剂可与顺铂联合用药治疗鼻咽癌

2018-04-18

新加坡国立大学癌症研究所Goh Boon Cher教授在自然出版社与川大华西医院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主办的《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STTT)上发表研究论文,发现Pan-CDK抑制剂roniciclib(BAY1000394)和顺铂的联合用药是高度协同的,比单独给予任何药物都更大程度地抑制肿瘤生长,值得在临床...

早睡保命!最新研究表明“夜猫子”有更高的死亡风险!

2018-04-15

人们固有的生活方式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然而,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加班,熬夜于不知不觉中充斥了我们的生活,慢慢地许多人也就变成了“夜猫子”,晚睡而不愿早起。 近日,英国萨里大学和西北大学的一项新研究发现: “夜猫子”与早睡早起的“百灵鸟”相比,...

好消息!GVT阻断线粒体遗传病临床研究对象火热招募啦!

2018-04-13

目前已发现100多种线粒体遗传病,发病率约为1/(5000~10000)。对于线粒体遗传病患者,只能依靠药物适当缓解病症,无法治愈。 2016年4月世界首个“一父二母”的试管婴儿诞生,这是人类第一次一个生命由三个人的遗传物质结合起来,是试管婴儿技术的一项新的突破。这标志第四代试管婴儿核质置换技术(GVT)成功运用于阻...

国家政策能改善癌症生存率吗?英国350万大数据研究告诉你答案!

2018-04-09

2000年英国提出了面向癌症的全面详细策略-NHS癌症计划。该计划阐述了政府的癌症投资和改革计划,旨在改善癌症预防、提供护理并加深癌症研究。2001-2004年间,英国癌症服务的年度支出增长率达35%,其主要目标是将癌症生存率提高至欧洲水平,并减少社会经济差异。 研究人员调查了在2010年以来NHS发生重大变化的背景下,在癌症计划推出后长达14年的时间...

重大突破!上海研究团队升级dCas9单碱基基因编辑技术!

2018-03-28

基因编辑技术自问世以来,受到各国顶尖科研人员争相研究,特别是在哈佛大学David Liu的科研团队开发出基于基于CRISPR-Cas9的基因编辑技术的单碱基编辑技术(Base Editing)后,更是引发了全球的研究热潮。在3月19日的Nature Biotechnology杂志上来自上海科技大学的黄兴许、陈佳以及中科院计算研究所的杨力三支科研团队发表了这一领域最新的研究...

CFDA发布细胞治疗产品申请临床试验药学研究和申报资料的考虑要点

2018-03-15

  近年来,肿瘤免疫治疗技术突飞猛进,以嵌合抗原受体修饰T细胞(CAR-T)为代表的基因修饰细胞产品陆续进入临床。细胞治疗类产品获得的突破性进展和国外CAR-T细胞治疗产品的批准上市,为晚期肿瘤患者的治疗带来新希望。CAR-T细胞产品属于“活”的细胞药物,且不能耐受病毒灭活/终端灭菌处理,产品本身具有高度的“个性化”和“异质性”,生产工艺与质量控制具有较强的“复杂性”和“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