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转化医学是什么?
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找到约1541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日本研发新技术可便捷检测DNA甲基化
日本东京工科大学的研究小组于2016年7月25日宣布,他们成功研发出新方法能够便捷检测出DNA甲基化。DNA甲基化可作为生物标志物用于肿瘤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这项技术将有助于研发新型癌症诊断法。 东京工科大学应用生物学教授轻部征夫等人所带领的团队完成了相关研究,具体成果已于6月28日刊载在美国知名科学杂志《Analytical Chemistry》上。 ...
基因检测离你还远吗
基因是DNA分子上的一个功能片段,是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是决定一切生物物种最基本的因子;基因决定人的生老病死,是健康、靓丽、长寿之因,是生命的操纵者和调控者。因此,哪里有生命,哪里就有基因,一切生命的存在与衰亡的形式都是由基因决定的,包括您的长相、身高、体重、肤色、性格等均与基因密不可分。 基因检测是通过血液、其他体液、或细胞对DNA...
如何给基因检测打上一支强化针?
近几年,生物行业一直发展不错,虽不能与互联网相提并论,但不可否认它确实在高速发展。尤其在安吉丽娜·朱莉根据基因检测结果和医生建议,毅然决然切除乳房,奥巴马提出精准医疗的倡议,拜登副总统提出癌症登月计划,美国前总统卡特在接受黑色素瘤靶向治疗,以及我国“十三五”计划明确提出优先发展精准医学的计划后,基因检测被持续推向了高潮。然而,基因检测在面向大众健康时,也同样遇到很多的问题和...
77次徒劳就诊,发现早期肺癌真有那么难? 唯一CFDA批准肺癌临床CTC检测试剂盒助力发现早期肺癌
患者之怨:查出小病漏了癌症 浙江绍兴市48岁的潘先生有咽不下食物、胸闷、咳嗽的症状,在约一年半的时间里,去当地一家医院就诊了77次,中医科、神经内科、精神科、耳鼻喉科、皮肤科、消化内科、骨科、呼吸内科……他几乎跑遍了所有的科室,虽然被诊断出17种“小病”,但治疗后症状都没改善。最后他来了上海,被确诊患有小细胞肺癌 。这个病人情绪很激动,因为之前的检查都是“无用功”,...
【研究】临床基因检测助力智障诊断
日前,费萨尔国王专科医院及其研究中心的研究者团队称,临床基因组学可以提高对智力障碍者的检出率。在对300余智障人士进行传统临床诊断方法的同时,该团队前瞻性的使用基因组学方法对其进行诊断。 研究人员Fowzan Alkuraya和他的同事本周在《分子精神病学》杂志上发表文章称,基因组方法可以对60%的病例给出结果,而传统方法只能对其中的16%进行判断。与...
泛生子获批发改委基因检测示范中心 领军癌症精准医疗
2016年7月,由国家发改委牵头、浙江省发改委发布了《浙江省基因检测技术应用推广示范中心建设方案》(浙发改高技[2016]65号,以下简称《示范中心建设方案》),正式批复“泛生子基因检测技术应用”等示范中心的建设,并计划于2017年完成建设。该方案的出台,代表了国家层面对基因产业规范化、跨越式发展的信心,也标志着基因检测产业、健康服务业和健康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将成为我国健康产业...
无懈可击的DNA检测技术 为何频频制造冤假错案?
在不少人眼中,脱氧核糖核酸(DNA)检测技术简直就是破案终极神器。案件每到山穷水尽之际,一根毛发、一滴血、一点体液……但凡可能带上案犯一丁点生物信息,这些看似不起眼的证据都能化腐朽为神奇,拨开茫茫人群、直指凶手。 但问题是:DNA检测技术到底能有多靠谱?它难道不会犯错吗? “铁证”下的冤案 &emsp...
8人公司开启微生物检测新领域
Trace Genomics公司称已获400万美元的种子投资,将开始启动第一项检测服务。其内容为对12种会导致莴苣、草莓等作物生病的土源性病原体进行检测分析。 Trace Genomics介绍 Trace Genomics公司是一家专门针对土壤微生物检测的公司,其最初的目标是服务加利福利亚州中央谷的种植者,但后面发现这些检测也能为更多的人所用...
陈耀勇教授:无创DNA产前检测技术将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2016年6月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主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承办的2016浦江儿科论坛在上海浦东隆重举行。来自国内外的众多教授和临床医生共1400余人一同见证了大会的盛大开幕。转化医学网重点关注了出生缺陷分子诊断新进展分论坛。并对陈耀勇教授进行了访谈。 转化医学网:您参加浦江儿科论坛重点关注哪一领域,谈一谈对这领域的看法。 陈耀勇...
新一代CTC纳米检测技术致力于早期肿瘤精准发现
肿瘤领域的市场空间已无需赘言,存量空间和增长空间都很大。从患者角度来说,最大的需求是找到好的医生和适当的治疗方案,而医生的需求除了找到需要的患者外,还有在科研方面的数据积累和挖掘。从这两个方面出发产生了不少创业公司,如抗癌卫士、抗癌圈、优医care、医瘤助手、新屿信息、思派网络、零克科技等。 不过,影响肿瘤治疗效果的关键因素是,如何能够在早期恰当的时机发现肿瘤的存在。在这方面,液体活检技术目...
通过验血检测肺癌的基因突变
一项简单的血液检验能快速准确地检测非小细胞肺肿瘤两条关键基因的突变,表明该检验可作为一件临床工具,甄别哪些患者将得益于靶向这些突变的药物。 非小细胞肺肿瘤(NSCLC)是最常见的肺癌,美国每年有20多万人确诊非小细胞肺肿瘤。据最近的一项研究估计,30%的NSCLC患者这两条基因其中之一有突变,经常可用靶向疗法治疗。 血滴数字...
卵巢癌基因检测已在普通门诊得到推广,或将取代现行标准检测法
一种精简的基因检测新方法为患卵巢癌的女性提供了快速而经济实惠的检测方法,让更多的病人能受益于个性化的癌症管理,让他们的亲属能受益于癌症预防策略。 这种新方法为癌症患者提供了在日常癌症筛查就能进行基因检测的机会,而不必非得去专门的基因检测诊所。 该方法不仅能提供更精简的就医体验、降低卫生系统资源损耗,如果全国实行的话,还能为NHS省下百万英镑/年。 该检测方法由伦敦癌症研究所...
未来可分析外星生命?太空测试基因测序装置
据每日邮报报道,最近到达国际空间站的美国宇航员凯特·鲁宾斯(Kate Rubins)将使用Oxford Nanopore Technologies研发的基因测序装置MinION,在太空环境下首次完成基因测序工作。这种口袋大小的测试工具可以帮助深空宇航员生存下来,将来或可被用于解析外星生命。 未来可分析外星生命?太空测试基因测序装置 鲁宾斯在成为宇航员之前,主要...
【视频专访】吕时铭教授: 针对不同类型的高龄孕妇的制定相应的产前诊断策略
2016年6月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主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承办的2016浦江儿科论坛在上海浦东隆重举行。来自国内外的众多教授和临床医生共1400余人一同见证了大会的盛大开幕。转化医学网重点关注了出生缺陷分子诊断新进展分论坛。并对演讲嘉宾进行了访谈。 转化医学网:如何看待高龄孕妇增加带来的挑战? 吕时铭教授:根据国家的相关政策,35岁以上的...
视频专访:鹍远基因张鹍&刘蕊 强大的技术储备是企业发展的助推力
近日,在两篇文章引起了学术界的极大关注,一篇是发表在Science的《Neuronal subtypes and diversity revealed by single-nucleus RNA sequencing of the human brain》,另一篇是发表在Nature子刊的《Quantitative comparison of DNAmethylation a...
NEJM: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可从基因检测中获益
最新一项研究表明,超过10%的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的DNA修复基因(例如BRCA2)发生胚系突变。专家表示,不论年龄和家族史,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都应该接受对DNA修复基因的生殖细胞基因检测,这对患者及其亲属都有重要意义。 美国和英国的研究人员收集了约700个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利用下一代测序技术评估这些患者的DNA修复基因是否出现了胚系突变。其中82人发生了这类突变,频率超过了局限性前列腺癌患...
医生用基因检测 破解困扰百年的“诅咒”
宁波市某医院手外科的一名医生这两天的心情,又踏实又沉重。他刚刚花了48个小时,往返奔波3000公里,从湖南的一个村庄里,带回了19份血液样本。这些样本,来自同一个家族。这是一个自认被诅咒了的家族,族中传说:很多很多年前,家族被一个风水先生陷害,代代都会出现手指畸形的不吉之相。家族成员中,出现手指不同程度畸形的有11人。 “诅咒的说法,当然不可信。但...
问题来了:中国基因检测哪家强?
近日,国家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发布了《全国肿瘤诊断与治疗高通量测序检测(胚系突变)室间质量评价调查活动结果报告》,本次质评活动共有60家实验室提交结果,其中有效结果44份。报告公布了本次满分通过室间质量评价活动的34家参评实验室名单。 满分实验室列表如下: 实验室质量保证对任何检测项目都非常重要,如实验室设计、标准操作流程、室内质量控制、试剂...
72小时完成疾病诊断——线粒体基因检测
7月7日,《American 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杂志上的研究表明,纽卡斯尔大学Wellcome Trust中心线粒体研究团队与国际研究人员合作开发了一种新型基因检测技术,可快速诊断线粒体疾病。 研究人员发现一种基因突变——TMEM126B与患者的肌肉能源供应障碍有关。利用下一代测序技术,研究人员开发出了耗时仅为2-3天的线粒体疾病快速诊断方...
洪国藩院士成功研发出低温封闭多级PCR技术 我国病原体基因检测精度达最高标准
中科院院士、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生化与细胞研究所研究员洪国藩经过长期DNA基础理论的潜心研究,成功研发出了低温封闭多级PCR(Lcn-PCR)技术,克服了普通PCR技术的自身缺陷,同时具有超高的灵敏度和准确性,并能排除环境的交叉污染。 据悉,该项发明成果已经以1000万的价格授权中瑞智慧国际控股有限公司独占使用。 聚合酶链反应(PCR)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一项...
腾讯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