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转化医学是什么?
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找到约4736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如何使基因测序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精准医疗
柴映爽,前Life Technologies(现为赛默飞公司收购)公司全国临床与科研事业部销售总监、前赛默飞公司全国临床市场战略总监。 如何在诊疗过程中根据人文、伦理、政策、经济等因素,平衡有用和无用信息,并确保这些信息的准确可靠,是目前基因测序在推动精准医学发展时需要解决的自身问题。 基因测序和精准医疗是近年来...
预见未来,11.23 基因节,等你来!
预防,预测,预见未来! 伴随着精准医学的浪潮,基因检测在争议中不断前行,如今基因检测已经逐步走进临床,进入大众。如今的基因检测已经和遗传病、肿瘤、儿科、内科、妇产科等多个学科产生了密切的关系,在大众领域,基因检测DTC模式也开始了不断的探索,目前国内已经出现了做得非常优秀的基因检测品牌。基因大潮呼之欲出,基因时代已经来临! 转...
七夕攻略:基因告诉你为什么找个好女人那么重要?
今晚,实验室属于你们! 到处一片撒狗粮的声音,我默默关上实验室的大门,一个人在想——静静。 导师已经说了,“如果今天不把论文交给他,他保证我看不到明天凌晨4点的太阳。七夕算个球。” 我清楚面试的时候,他已经查过了我曾曾曾曾曾曾曾曾祖父在大庭广众之下抠脚皮的黑历...
NEJM:人类基因疗法监督的下个阶段是什么?NIH主任和FDA局长给你答案!
作者:Michael,Zoe 导 读 近几年,基因疗法领域发展迅猛,从最初的CIR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的发现再到前几天通过基因编辑技术成功修复哺乳动物遗传缺陷,这一先进的科研技术一直受到各界研究人员的高度关注。而基因编辑技术等应用于人体的基因疗法则一直受到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和食品药品管理局(FDA)的监...
人类胚胎基因编辑—Nature的质疑与回应!
2017年8月,俄勒冈国家灵长类动物研究中心Shoukhrat Mitalipov等利用CRISPR-Cas9 基因组编辑技术修正了未被植入子宫前的人类胚胎中一种和遗传性心脏疾病有关的变异,并进一步证实编辑人类生殖细胞系(卵子、精子或早期胚胎)的DNA是安全有效的。该文章发表后不久,六位科学家联名在预印本杂志bioRxiv上发表文章质疑Nature文中的一个关于“细胞主要利用自身序列进行修复...
基因编辑新台阶,浙大韩峰课题组揭示一种提升CRSIPR系统精确度的新途径
2018年7月24日,浙江大学药学院韩峰课题组联合耶鲁大学在Cell Discovery上发表了题为“Programmable DNArepair with CRISPRa/i enhanced homology-directed repair efficiency with asingle Cas9”的文章。该研究试图提供了一种有效,灵活且可能更安全的途径,即使用CRISPRa /i进行可...
【干货】NGS多基因检测试剂盒获批上市,大步迈入精准医疗时代!
7月23日,广州燃石医学检验所宣布获得CFDA批准基于高通量测序(NGS)以及伴随诊断标准审批的多基因突变联合检测试剂盒(EGFR/ALK/BRAF/KRAS基因突变联合检测试剂盒可逆末端终止测序法),将用于帮助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精准选择靶向药物治疗。 8月13日,CFDA通过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通道,批准了诺禾致源人EGFR/...
肿瘤甲基化:尘封基因的锁,蕴藏宝藏的矿
它轻轻地给基因戴上了一顶美丽的帽子。这顶帽子如乐章的修饰音一样,让基因更加迷人,引无数科学家夜不成寐,相思断肠。 1953年,美国人沃森和英国人克里克怀着激动的心情,狠狠地掐了一下自己。在确定不是做梦以后,他们就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一份研究成果:双螺旋模型是DNA分子的存在形式,还是DNA自我复制的途径。 ...
高光坪教授《Nature》子刊提出CRISPR无疤基因编辑:再次证明可以纠正遗传病中的DNA突变!
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8月13日Nature Biotechnology杂志上,领导这一研究的是麻省大学医学院的高光坪教授。高教授是当今全球基因治疗领域的领导者之一,他早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从事基因治疗研究20余年,特别是在腺相关病毒(AAV)基因治疗研究领域取得了杰出成就。文章的第一作者为王丹(Dan Wang,音译)博士。 高光坪教授 ...
《峰客》专访博雅辑因首任CEO魏东博士:以审慎的态度做基因编辑技术转化
近年来基因编辑领域连续取得突破性进展,尤其2013年,基因组编辑技术CRISPR/Cas9被《科学》杂志列为年度十大科技进展之后,其研究和应用转化的热度获得了进一步提升。国内外公司纷纷布局,共同跻身于这场“基因革命”的浪潮之中。 博雅辑因(EdiGene Inc.)成立于2015年,是中国基因组编辑领域的先行者,现已开发出针对多种遗传性疾病及肿瘤的疗法,首款治疗产品...
行业 | 基因检测行业发展新阶段 合作化浪潮席卷而来
一直以来除了在生物信息这一块与IT企业的合作较多,国内大多数基因检测中游服务企业基本处于寻求融资、购买测序仪、建立实验室、进行技术研究的大生产阶段,大规模的外部合作不多,而近期,行业内突然掀起了密集的合作化大潮: 华大基因布局农业合作,强化农业领域的霸主地位 作为国内基因检测行业的龙头,全球基因检测企业三强之一的华大基因,不仅仅在无创产...
Cas9和AAV一相逢,便创造出许多奇迹,华人科学家高光坪在基因治疗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BioWorld: CRISPR/Cas9基因编辑在治疗遗传病上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腺相关病毒(AAV)由于其高安全性以及稳定长效表达,被视为最有前景的基因治疗载体。基于CRISPR/Cas9的AAV载体无疑是体内基因治疗最理想、最具前景的方式。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8月14日,麻省大学医学院高光坪教授团队在Nature Biotechnology杂志发...
Nature子刊:新研究有望使2500万人获益!科学家建立数百万人基因库!
公共卫生管理一大需求是能够及时及早的预测个体罹患疾病的风险,以此进行提早的筛查与疾病干预。由于大多数常见疾病均存在遗传的影响且大多数常见病由多基因影响,因此实现多基因预测风险评估体系至关重要。来自麻省总医院的Sekar Kathiresan教授率领其研究团队开发了5种常见疾病-冠心病、房颤、2型糖尿病、炎症性肠炎和乳腺癌的全基因组多基因组评分。其最新的研究成果...
蛋白质组学:后基因组时代精准医疗的擎天巨臂
了解疾病,我们不仅仅需要了解基因,了解转录,更需要了解蛋白质。 虽然人类基因组包含了人体的全部遗传信息,但蛋白质是完成生命活动的终极执行者,也是机体各种细胞之间差异的决定因素。不同细胞,活跃基因不同,合成的蛋白质也不同,这也包括肿瘤细胞。我们通过了解细胞了解了疾病,但这远远不够,我们还需要了解基因,了解转录,更需要了解蛋白质...
CFDA:诺禾致源首个NGS多基因肿瘤突变联合检测试剂盒获批!
2018年8月13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天津诺禾致源生物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津诺禾致源)“人EGFR、KRAS、BRAF、PIK3CA、ALK、ROS1基因突变检测试剂盒(半导体测序法)”(下文简称“多基因检测试剂盒”)的III类医疗器械产品上市。该产品批准用于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肿瘤组织中与靶向治疗密切相关的6个基因的突变状态,筛选适合接受靶向药物治...
【快讯】诺禾致源肿瘤NGS多基因检测试剂盒获CFDA审批通过
2018年8月13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通过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通道,批准天津诺禾致源生物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津诺禾致源)“人EGFR、KRAS、BRAF、PIK3CA、ALK、ROS1基因突变检测试剂盒(半导体测序法)”(下文简称“多基因检测试剂盒”)的III类医疗器械产品上市。该产品批准用于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肿瘤组织中与靶向治疗密切相关的六个基...
寄生虫全基因组测序:为寄生虫疾病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我们一直没什么办法研究顶复门寄生虫所有基因的功能,”Whitehead研究所的Sebastian Lourido说。“现在我们找到了一个好方法。这种方法可以研究寄生虫的各种问题,从获取营养、应答免疫压力到遗传学互作,是相关领域的一次重要飞跃。” 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是一种寄生在细胞内的病原体,可以感染包括人在内的几乎所有的温血动物。弓形虫感染引起...
晚期NSCLC,多基因测序能否带来生存获益?
背景 针对晚期NSCLC患者EGFR突变和ALK重排的靶向治疗相比于化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OS。因此,对于晚期NSCLC患者,应该常规检测EGFR突变和ALK重排。广谱基因测序不同于EGFR/ALK检测,采用NGS可以同时检测30至上百个基因。目前,NCCN指南推荐对患者进行广谱基因测序,以发现少见驱动突变,并寻求参加其他靶向治疗的可能性。然而,目前关于广谱基因测序也存在争议,...
基因编辑公司博雅辑因(EdiGene)宣布 完成亿元PRE-B轮融资
中国北京,美国剑桥-(2018年8月13日)-博雅辑因集团(EdiGene Inc.)宣布完成亿元Pre-B轮融资。本次融资由礼来亚洲基金领投、华盖资本跟投,公司A轮领投方IDG资本、中经合及龚洪嘉等投资人继续跟随投资。 中国北京,美国剑桥-(2018年8月8日)-博雅辑因集团(EdiGene Inc.)宣布完成亿元Pre-B轮融资。本次融资由礼来亚洲...
颠覆认知!著名癌基因竟是肿瘤克星!还是乳腺癌极佳预后指标!|Nature子刊
作者:Ruthy,Zoe 导 读 众所周知,癌基因普遍存在,正常情况下不出现致癌活性,抑癌基因可与癌基因相互制约,维持正负调节信号的相对稳定。当这两类基因发生突变、缺失或失活时可引起细胞恶性转化,导致肿瘤的发生。癌症相关基因的定性决定了研究的方向,因此,科学家们逐步梳理出这些基因的分类并以此为研究导向。然而,近日,西班牙国家癌症研究中心(CNI...
腾讯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