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第七届上海国际癌症大会
第六届单细胞技术应用研讨会暨空间组学前沿研讨会

专家访谈

《转》访欧易生物总经理张志明:持续逆势快速增长!破解科研服务"不可能三角"的硬核逻辑
《转》访菲鹏数辉马步勇教授|AI与分子模拟引领生物医药创新,“构象选择机制”开辟药物动态设计新纪元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找到约54639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长痤疮就哭?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晕倒在地铁站——表观基因组靶向治疗带来新希望

2016-11-15

就在上个月末,湖南有位姑娘因长痤疮影响了美丽容颜而在地铁站伤心大哭,围观群众叫来了警察叔叔对其安抚才使姑娘停止哭泣。看完新闻的小编愁眉苦脸地轻抚自己坑坑洼洼的脸,不由得想对警察叔叔说:“对不起!我们月球表面少女给您添麻烦了!”但是小编也同样清楚,作为女性,何止会受到痤疮的威胁,还有很多远比痤疮更可怕的疾病,比如乳腺癌。可是,您听说过三阴性乳腺癌吗?表观遗传学又跟它有什么关系呢?...

长岭资本完成首期1.25亿美元募资 专注A轮和B轮投资健康服务和消费服务领域

2016-11-15

2016年11月15日,长岭资本(Long Hill Capital)宣布已于今年10月成功募集总计1.25亿美元的首期基金,该资金将用于投资国内技术驱动的健康服务和消费服务领域的早期公司。团队成员来自NEA、经纬创投、晨兴创投等国内外顶级创投基金,拥有合计超过30年的中国本土创投经验。 长岭资本是新一代主题驱动的创投基金,总部位于中国上海,致力于投资为每一个中国人带来健康和品质生活...

阿尔茨海默病会传染?

2016-11-15

一项最新研究首次向人们展现了一类可自我复制的致病蛋白,在人与人之间进行传播的可能。      当人类感染了引发疯牛病的病毒后,就会患上克雅病,具体症状为大脑逐步萎缩退化,导致患者智力迅速减退。从该病已有的案例看,90%的患者会在出现临床症状后一年内死亡。这一疾病的罪魁祸首即为朊蛋白,一种发生错误折叠的蛋白,它能诱导周围的正常蛋白质也发生同样的错误折叠,...

机器人能取代外科医生吗

2016-11-15

手术机器人的历史,要从工业机器人说起。 早在31年前,洛杉矶医院的Kwoh在CT引导下应用工业机器人PUMA560,完成了一例脑组织活检的置针过程。 但当时的生产厂家Westinghouse公司因为安全原因阻止把机器人用于医学用途,因为工业机器人在使用中还被围起来禁止与人接触。随后到1988年,PUMA560又被用于良性前列腺肥大的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 ...

Cell Rep:美学者介绍DNA序列对肿瘤新作用

2016-11-15

 2016年11月1日, 国际著名学术杂志《Cell》子刊《Cell Reports》杂志在线发表了美国北卡罗来那大学Ian J. Davis研究员的一篇研究论文,研究报道某些短的DNA重复序列,或“垃圾DNA”,在尤文肉瘤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这是一种罕见的骨与软组织肿瘤,在儿童和青少年中最常见。 Ian J. Davis博士说:“有些人可能仍然认为这些非编码序列是垃圾序列;它...

研究人员发现外泌体与胰腺癌之间的神秘关系

2016-11-15

  圣母大学 (University of Notre Dame)研究人员表示,他们已发现了一种治疗胰腺癌的新方法。   据《合众国际社》报道,领导此次研究的是圣母大学的伊尔(Reginald Hill)教授,他的团队希望能揭示FDA批准的癌症药物中一些并不对胰腺癌产生效果的原因。研究小组发现,通过阻断细胞外泌体 (exosomes)的释放可...

中国医药电商路在何方 多方博弈开始进入下半场

2016-11-15

根据公开资料和媒体报道整理了中国医药零售电商的发展历程,我们发现既有药企和药店的积极尝试,也有电商平台对医药零售的青眼有加,加上移动医疗、送药O2O等创业公司的拼杀,医药电商规模不断壮大的同时,竞争态势也越来越激烈。 但是,由于医药领域政策依赖的特殊性,每有政策出台医药行业都要经历不小的“地震”,在新医改背景之下,药品从生产到流通的“两票制”、专利药价格谈判、不禁止处方药外流、...

新标准!中国原创方案突破白血病世界性难题

2016-11-15

11月13日,中国医学团队的原创方案成功突破了白血病骨髓移植供体不足的世界性难题,成为全球一半以上单倍体骨髓移植5患者的首选方案。 13日在京闭幕的第七届亚洲细胞治疗组织年会上,与会各国专家肯定了该方案对全球作出的贡献。 作为一种恶性血液疾病,白血病的死亡率占儿童恶性疾病死亡率的第一位、成人恶性疾病死亡率的第六位。治疗该病的最有效方法是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即骨髓...

循环MicroRNA:下一代肿瘤生物标志物

2016-11-15

对于不同癌症患者,已有研究发现其血液循环中的游离核酸存在肿瘤特异或相关改变。微小RNA(miRNA)是一类转录后调节基因的短非编码RNA,其在发育和正常生理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可作为致癌或肿瘤抑制性调节因子。 近些年,循环血液中miRNA表达与肿瘤相关性的研究越来越多。2008年美国研究者首次报道了循环miRNA有潜力成为实体瘤的新型标志物。之后通过血浆或血清非侵入性获取循环miRNA激...

2016年基因编辑市场将达6.08亿美元!“大玩家”都有谁?

2016-11-15

近几年,“魔剪”CRISPR已成为生命科学领域炙手可热的基因编辑工具。上周,GEN网站发表了题为“User-Friendly Technology the Key to Gene-Editing’s Bloom”的报道,分析了近几年的基因编辑市场。文章称,2016年,基因编辑市场将达6.08亿美元。 基因编辑技术(包括ZFNs、TALENs和CRISPR-Cas9...

中国很快将成基因检测第一市场

2016-11-15

相信大家都知道“知识改变命运”,的确,知识的重要性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但在生命医学领域还有一句话“基因决定未来”。基因决定了我们先天的身体状况,比如体格,脸型,本底免疫力;某些基因的多余将导致你易患癌症;而某些基因缺陷则会造成一些无法治愈的遗传疾病。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开始掌握操控基因的技术,通过这些技术,对人的基因进行检测,从而检测出个人患某项疾病的风险...

真实体验五家基因测试公司,DNA数据库错误信息可能给精准医疗带来噩梦!

2016-11-15

当你参与基因测试后,如何获取有价值的数据,遗传基因分析与某些特定的功能到底有何联系?美国知名记者 REBECCA ROBBINS体验了DNAFit, Genomic Express, Kinetic Diagnostics, Orig3n, 以及Simplified Genetics五家公司的基因测试服务,价格从154美元到400美元,帮助我们对于这个行业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我...

精准医疗陷入尴尬局面,等着人工智能来救场?

2016-11-15

在日前的Fast Company Innovation Festival活动上,医疗行业的一批专家就精准医疗这种个性化、有针对性的医疗保健新模式的发展潜力以及存在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生物制药公司伯格健康首席执行官Niven R. Narain与来自西奈山以及哥伦比亚大学的行业专家进行了交流。事实上,精准医疗是一个包罗万象的术语,广义上是指通过更为个性化、有针对性的...

IBM、MIT和哈佛发起新基因组计划:用AI研究癌症

2016-11-15

近日,IBM公司的“沃森”人工智能将与麻省理工学院(MIT)及哈佛大学布罗德研究所的科研人员携手,研究数千个对癌症药物产生耐药性的病例,希望通过厘清耐药性产生的机理,研发新一代抗癌药物和疗法。 布罗德研究所基因组学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解释称,尽管有越来越多的疗法能抑制癌症数月甚至数年,但大多数癌症最终仍会卷土重来,部分原因在于肿瘤发生了变异,产生了耐药性。该研究所负...

Nature:科学家对美国大选结果持悲观态度

2016-11-14

共和党人特朗普,在11月8日的民意调查中已经落后于他的民主党对手Hillary Clinton(希拉里),但却出人意料地获得了美国总统大选胜利。《Nature》杂志收集了科研人员对“特朗普当选为下一任美国总统”的不同反应。 一些在美国工作的外国研究人员开始考虑离开这个国家。 @NatureNews这对于科学、研究、教育以及我们地球的未来,都是非常可怕的。我想是我回到...

数问生物与芝加哥大学达成全球独占专利许可协议

2016-11-14

导读:重组修复功能评分(RPS)是能够检测DNA损伤类化疗药物、PARP抑制剂和放疗敏感性的新型个性化诊断技术。目前,该项技术已经落地中国,并由数问生物独家开发,旨在为临床医生靶向用药和放化疗方案的选择提供明确指导。 近日,浙江数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正式宣布与芝加哥大学达成RPS专利独占许可协议,从而获得该专利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独家开发、转化和推广权利。 重组...

胃癌肿瘤免疫治疗新突破!百时美Opdivo治疗晚期胃癌III期临床获得成功

2016-11-14

肿瘤免疫治疗巨头百时美施贵宝(BMS)近日宣布PD-1免疫疗法Opdivo(nivolumab)治疗晚期胃癌的一项III期临床研究ONO-4538-12达到了主要终点。 该研究是一项多中心、双盲、随机、安慰剂对照III期临床研究,在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开展,旨在评估Opdivo在不可切除性晚期或复发性胃癌(gastric cancer,GC)患者中开展,包括对标准疗...

对“精准医学”要精准理解

2016-11-14

“精准医学”这一概念,自2015年年初被美国总统奥巴马重提以来,一直被广泛推崇,成了医学未来发展趋势的代名词。不过,也是自那时起,大家做什么都想要与它挂钩,商家更是喜欢炒作这个概念。最近《自然》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分别发表的有关精准医学评论文章引发了不小的争论,让人不得不认真地思考“到底应如何看待精准医学”这一问题。 “精准医学不能惠及大部分患者”?...

IBM、MIT和哈佛发起新基因组计划:用人工智能研究癌症

2016-11-14

据计算机世界网站近日报道,IBM公司的“沃森”人工智能将与麻省理工学院(MIT)及哈佛大学布罗德研究所的科研人员携手,研究数千个对癌症药物产生耐药性的病例,希望通过厘清耐药性产生的机理,研发新一代抗癌药物和疗法。 布罗德研究所基因组学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解释称,尽管有越来越多的疗法能抑制癌症数月甚至数年,但大多数癌症最终仍会卷土重来,部分原因在于肿瘤发生了变异,产生...

震惊!巨噬细胞竟然可以帮助肿瘤生成血管!

2016-11-14

   一项最新研究表明巨噬细胞可以在肿瘤中穿梭形成一种类似血管的结构,这种结构可以为肿瘤生长提供氧气和养分,从而促进肿瘤生长,而干预巨噬细胞的功能,防止其产生这些管道也许有利于增强抗血管生成药物的肿瘤治疗效果。这项研究于11月11日在线发表在《Scientific Reports》上,斯克里普斯研究所(TSRI)的Martin Friedlander教授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