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转化医学是什么?
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找到约54639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惊!新证据再次表明“夜猫子”将面临更高癌症风险
近日,美国斯克利普斯研究所(TSRI)的科学家们做了一项研究,研究表明与人体生物钟相关的某蛋白在肿瘤生长的过程中发挥了意想不到的作用。 这项研究成果已发表在了“分子细胞”杂志上。该研究指出人体生物钟紊乱会导致一种与癌症相关的重要蛋白分泌失衡,这种蛋白称之为cMYC。TSRI的生物学家兼本文章的资深作者Katja Lamia说:“...
免疫治疗的下一个靶标: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大量研究表明,肿瘤可以通过一系列机制创造一个免疫抑制环境,而清除免疫抑制因子可以增强免疫系统抗癌活性,目前常用的免疫疗法大多基于这一原理,而且已经取得了不少令人兴奋的临床结果。迄今为止最成功的免疫疗法莫过于抑制T细胞功能抑制因子,如临床使用的PD1、CTLA4信号通路抑制剂在黑素瘤及霍奇金氏淋巴瘤等肿瘤治疗中均表现出了较好的疗效。尽管如此,不少肿瘤对这类...
品牌八年,单单有礼! 感恩回馈,豪礼送不停
品牌八年,单单有礼! 感恩回馈,豪礼送不停 活动时间:2016年11月21日-2016年12月31日 八周年大礼包 活动期间签订合同,即可获得八周年大礼包一份。包括:2017年伯豪生物定制台历一本+2017年伯豪生物国自然工具包一套 抽奖大礼包 凡在活动时间内订购伯豪服务,签订合同并全额支付的客户,均有机会赢取以下奖品: 特等...
诺禾致源完成B轮5亿元融资
近日,北京诺禾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招银国际资本管理(深圳)有限公司(简称“招银国际”),国投创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简称“国投创新”),及上海方和投资中心(有限合伙)(简称“方和资本”)达成战略合作协议,获得5亿人民币战略投资,完成B轮融资。 诺禾致源创立于2011年3月,专注于开拓生物学、计算机科学和信息技术在动植物研究以及人类健康领域的应用。公司目前已建成亚太地...
《转》访血液病专家肖志坚教授:谈髓系肿瘤的精准治疗
2016国际精准医疗学术及产业论坛在上海成功召开,转化医学网作为特约媒体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期间,我们有幸邀请到演讲嘉宾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副院长,实验血液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肖志坚教授进行访谈。 转化医学网:肖教授,您好!感谢您能接受转化医学网的访谈。了解到您对于急性髓系白血病治疗及诊断有着丰富的经验,能谈谈您在这方面的研究吗? 肖教授:我在早期曾进行过分子病因学的研究。生活中...
台大校长回应论文涉嫌造假遭撤稿:痛心难过
台大校长杨泮池出席活动。台湾《联合晚报》记者程宜华/摄影 据台湾《联合晚报》报道,台大医生研究论文涉及违反学术伦理而撤稿的事件越滚越大,一篇台大校长杨泮池2006年与郭明良共同合作发表,有关癌症转移的研究论文也将撤稿。杨泮池表示,“自己当时根本不知道,也不知道论文被撤下”,他对发生这样事情感到“很痛心,很难过,要跟大家说抱歉。” 郭明良带领的研究团队,上月宣布成...
你的鼻子长啥样?这几个基因来控制
为什么有些人的鼻子又尖又窄,而另一些人却是宽鼻梁或大鼻孔?科学家们扫描了约6000个不同个体的基因组来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 在一项针对人类面部特征的研究中,一些调控人类鼻子形状的决定性基因浮出了水面。 为什么有些人的鼻子又尖又窄,而有些人是宽鼻梁或大鼻孔?科学家们扫描了约6000人的基因组,从中找到了4对参与调控鼻子形状的基因和一对影响下巴突出程度的基因。 研究者相信,这些发现将...
“咳嗽病毒”可以帮助杀死肝癌细胞和肝炎病毒
研究表明:一种可以造成儿童咳嗽和感冒的病毒可以帮助我们抵抗原发性肝癌。 利兹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呼吸道肠道病毒(呼肠病毒)能够帮助激活我们的免疫系统,从而杀死癌细胞。另外,呼肠病毒能够杀死丙肝病毒(丙肝病毒的慢性感染是肝癌的常见原因)。 肝癌是世界上第三大癌症,如果失去了手术机会,那么肝癌治疗方法就十分有限,所以这项研究发现具有很大的意义。 利兹大学研究病...
一进入肿瘤内,我们的免疫细胞就叛变
新研究已发现一部分我们的免疫细胞(被称作调节性T细胞)在肿瘤微环境中高丰度存在,而且特别擅长抑制抗癌免疫反应。在两项独立地发表在2016年11月15日那期Immunity期刊上的研究中,研究人员描述了相对于正常的组织,人乳腺瘤、结肠瘤和肺瘤内的调节性T细胞在分子表达上的独特特征和差异,这可能是潜在的生物标志物或治疗靶标。 这两组研究人员希望利用他们对调节性T细胞在肿瘤...
Immunity:T细胞差异或可反映人的年龄和疾病易患性
人体的不同细胞在结构和功能上存在极大的差异。然而,甚至在一种类型的细菌之间,差异也存在。来自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的一项新的研究提示着T细胞之间这些差异的大小可能表明一个人的年龄和疾病的遗传易患性。更多地了解所谓的细胞间表达变化(cell-to-cell expression variation, CEV)可能进一步揭示免疫系统如何发挥功能,而且有朝一日作为一种诊断工具有助执行个人化治疗。相...
验一次血:发现你的“生物年龄”
“你今年多大了?”回答这个问题,当然要用“身份证年龄”。但是现代社会里,这种情况已经越来越普遍:有的人年纪还小,但身体已经老了;有的人上了岁数,身体仍然很年轻。 当下一些传统观念中的老年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呈现年轻化的趋势。以时间为尺度的“身份证年龄”已经不能充分反映真实健康状况,因此,“生物年龄”这一更能准确反映机体实际健康状况的概念,逐渐进入医学研究的视野。...
2021年,免疫疗法市场或达1200亿!想“赚钱”?先“砸钱”
这两个月,PD-1/PD-L1抗体连续取得了多个好消息。首个治疗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PD-L1抗体Tecentriq获批,PD-1抗体Keytruda正式被批准用于NSCLC一线治疗,PD-1抗体Opdivo拿下头颈癌适应症,且晚期胃癌III期临床获得成功,这些消息都再次力证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颠覆性的抗癌效果。 优秀“选手”:PD-1/PD-L1抗体家族...
光明网:加拿大男孩自体脐带血治疗脑损伤 专家预言干细胞治疗脑功能障碍新时代来临
据加拿大全国邮报近日报道,加拿大一位出生仅12天的小男孩杰克接受了自身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由此成为加拿大使用自体脐带血移植的最小的患者。加拿大干细胞专家预言说,干细胞治疗缺血性脑损伤、自闭症以及其他脑功能障碍的新时代已经来临。 这位名叫杰克的小男孩出生于加拿大西奈山医院,刚出生时就不能呼吸。经过医生的抢救,杰克虽然保住了性命,却由于大脑缺氧和主要器官的血流量供应不足导致低氧缺血性...
韩春雨势危! 20专家Protein Cell联名发文攻扼NgAgo基因编辑
距离Cell Research的那篇斑马鱼否定NgAgo基因编辑功能文章上线不到一周,国内另一份期刊Protein Cell又迅速发表了质疑Letter“Questions about NgAgo”。围攻之势明确,这篇Protein Cell对应的项目在立项之初便联合了国内外包括13位实名呼吁对韩春雨启动调查的学者之一,温州医科大学谷峰教授在内20名学者共同署名于文章末...
《转》访中国医科大学刘云鹏教授:精准医疗刚刚起步,仍需不断向前推进
11月11日,第一届肝胆胰恶性肿瘤个性化诊疗国际论坛在上海成功举办,转化医学网作为特约媒体参加了本次论坛,会议期间有幸对演讲嘉宾中国医科大学刘云鹏教授进行了访谈,以下是访谈内容: 转化医学网:刘教授,您好!非常感谢您能接受转化医学网的访谈。今天恰逢“第一届肝胆胰恶性肿瘤个性化诊疗国际论坛”的举办,我们都知道胰腺癌相对于其它癌症来讲非常棘手,您认为未来如果能够改善胰腺癌的治疗,方向应该是怎样的...
惊人!免疫紊乱引起糖尿病的幕后真凶竟然是!?
近日,一个来自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和其他科研机构的研究团队发现了人体免疫系统,肠道微生物与机体糖代谢的重要联系,这种“交叉对话”与多元互作的错乱在很多情况下直接导致了人体2型糖尿病和相关代谢综合症的发生。 该研究对应的论文发表于最新出版的Nature Communications,揭示了尚未被学术界阐明的哺乳动物体内各功能系统相互影响。研究人员认为对人体免疫系统与肠道微生物组的深入研究将帮...
诺华将出售510亿美元买来的爱尔康 拟80亿美元收购Amneal
近日,有消息称,因为持续下跌的销售额,诺华已有意出售爱尔康止损,并收购美国仿制药公司Amneal,以加强旗下山德士公司的实力。 瑞士医药行业巨头诺华公司(Novartis)拥有多元化的产品组合,旗下业务部门包括创新药品(诺华制药)、眼科保健(爱尔康)、非专利药(山德士)、疫苗及动物保健产品等。 2014年起,诺华与业内公司进行了大规模的资产互换,以做强各自表现...
Nature:华西医院全球首例CRISPR临床人体实验,领先美国!
近日来自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团队全球首次使用革命性的基因编辑技术CRISPR Cas9编辑癌症病人T细胞并回输到病人体内进行癌症治疗。10月28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肿瘤学家卢铀教授对首位晚期肺癌患者进行了基因编辑T细胞的回输注射,目前进展顺利。 此前回输不同基因编辑技术编辑的细胞的临床实验结果已经使临床医生兴奋不已,医学界一下子炸开了锅。...
女性福音:维生素D竟可能预防乳腺癌
近日JAMA Oncology上的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成果显示:体内高水平的维生素D能够大大降低乳腺癌的发病率和致死率,这种现象在绝经前期的妇女身上表现的尤为显著。而体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低的女性患上晚期肿瘤和三阴性癌症的风险增高。 多种癌症的发生与维生素D缺乏相关 。然而,相关研究人员对维生素D水平与乳腺癌发生率的相关性进行了流行病学研究和荟萃分析,其结果的出入相差很大。...
新研究称吃盐多是天生的 由基因决定 改不了
据国外媒体报道,新研究指出,人们对食物咸度偏好不同并不是后天养成的习惯,而是先天基因的影响。 一项新研究表明,特定的基因会使部分人的味蕾对苦味特别敏感,从而导致这部分日常消耗的食盐量是建议摄入食盐量的两倍。 研究人员指出,人体摄入过多的钠会导致高血压、心脏病和中风等疾病发生的风险增加。此前有研究指出,携带TAS2R38基因共同变异体的人会排斥诸如西兰花以及黑叶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