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第七届上海国际癌症大会
第六届单细胞技术应用研讨会暨空间组学前沿研讨会

专家访谈

《转》访欧易生物总经理张志明:持续逆势快速增长!破解科研服务"不可能三角"的硬核逻辑
《转》访菲鹏数辉马步勇教授|AI与分子模拟引领生物医药创新,“构象选择机制”开辟药物动态设计新纪元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找到约54639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张玉蛟教授解密:美国癌症生存率为何高达60%?

2016-11-23

“我国的癌症治疗战场上有一个长期被忽略的重要武器,放疗!” 张玉蛟教授的行程很紧,早上刚下飞机就被团团围住,录制“泰和健康大讲堂”的科普视频、回答记者提问、进行学术讲座,除去短暂的间歇休息,一口气说完,时间俨然已经过了3个小时。 正在倒时差的张教授显得有些疲惫,但说起中美医疗的差异,尤其是其所在医院--MD安德森癌症中心在肺癌防治和放射治疗方面的先进模式...

瑜伽 跑步 护腿袜……医生为完成手术使出洪荒之力

2016-11-23

器官移植外科医生有很多羡煞旁人的技能,连续数小时全神贯注地工作就是其中一项。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肝脏移植手术耗时可达8到10小时。手术期间,外科医生全程站立,弯着腰,在手术台上作业。即便如厕或饮食,他们也惜时如金。而且,他们还要枕戈待旦,随时待命,只要遇到合适移植的器官,就要立刻走上手术台。 蒙特菲奥雷移植中心的医生们在紧张工作。左边为中心主任金卡布瓦拉。 ...

对化疗say goodbye!DNA损伤修复技术将癌症扼杀在摇篮中!

2016-11-23

  为了弄清癌症发生的机制,莱斯大学和贝勒医学院的科学家决定利用合成生物学技术设计蛋白捕获DNA修复中间体。在DNA损伤发生、DNA修复以及DNA修复完成的过程中,细胞会产生DNA修复中间体,其对于DNA修复至关重要,由于它存在的时间仅是一秒钟的几分之一所以研究很困难,它的功能是作为酶催化一种分子转变成另一种分子。   Baylor癌症中心癌症研究项目的负责任人Rosenberg说:“DNA修复...

Cell重要发现:揭示表观遗传改变与自闭症的关系

2016-11-23

近日发表在《Cell》上的一项研究表明,罕见及常见类型自闭症谱系障碍(ASD)患者的脑中具有共同的表观遗传修饰模式——组蛋白乙酰化,超过68%的ASD患者都出现了这种表观遗传改变。这一表观遗传模式影响了脑中共同的分子通路,可能是这种精神疾病的多种表现的基础。 文章共同通讯作者、新加坡基因组研究所的Shyam Prabhakar说,“我们发现大多数ASD患者都存在表观...

Oncogene:又一项“饿死”癌细胞疗法 杀死难治性乳腺癌

2016-11-23

癌症可重新激活肿瘤细胞的代谢,将其转化为“瘦而狠”的复制机器。但是,就像奥运健儿们依靠特殊饮食来完成比赛一样,肿瘤细胞极度兴奋的代谢,也能让它们依赖于特定的营养物质来生存。 多年来,科学家一直在试图确定和了解这些细胞的“欲望”,以期开发新的癌症疗法,阻止肿瘤获得必要的营养物质,从而饿死肿瘤。 11月21日,杜克大学的科学家在Oncogene发表的一项新研究报道...

Nature Medicine:全基因组CRISPR筛选找到“癌中之王”的薄弱环节

2016-11-23

胰腺癌生长快而且转移率高,是一种非常致命的恶性疾病,被称为“癌中之王”。胰腺导管腺癌(PDA)是胰腺癌的一个主要类型,它拥有抵御化疗的物理屏障,能诱导多种免疫抑制。多伦多大学的研究人员最近通过全基因组CRISPR–Cas9筛选找到了PDAC细胞的弱点,这项研究于十一月二十一日发表在Nature Medicine杂志上。 规律成簇的间隔短回文重复CRISPR与内切酶C...

医保异地报销终于来了,全国八省份实现新农合跨省就医联网结报

2016-11-23

近日,从国家卫生计生委得到的消息,我国八省份签署了新农合跨省就医联网结报服务协议,明确协议省份内参合患者经转诊至协议省份的定点联网机构就医,便可享受出院窗口直接结算报销服务,异地看病报销将更加便捷。 18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在北京举行了新农合(城乡居民医保)跨省就医联网结报签约仪式,组织辽宁、吉林、黑龙江、海南、四川、贵州、陕西、甘肃八省份签署了新农合(城乡居民医保)跨省就医联网结报服务协议。...

三大基因编辑技术PK及市场分析,CRISPR技术易产生脱靶效应仍是重要隐患

2016-11-23

纵观基因编辑技术市场,其现状与八十年代索尼公司出产的Betamax录像机和JVC公司的VHS录像机之间的磁带格式战争非常相似。在当时虽然大多数专家都认为Betamax录像机更功能丰富、性能更好且更耐用,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VHS录像机的价格更偏宜,并且适用于长时间观影,因此在这场战役中最终的赢家是JV公司的VHS录像机。医疗市场分析公司Kalorama对基因编辑技术和公司进行梳理,动脉网(微信:v...

当心血管疾病研究踏上亚马逊云:医疗行业新风吹向数据共享

2016-11-23

心脏疾病和中风的诊疗越来越趋于定制化,而定制化意味着需要大量的数据信息。美国心脏协会(AHA )和亚马逊网络服务(AWS)近期宣布合作搭建了一个叫AHA 精准医疗云平台,可以为科学家们提供强大数据武器,用来抗击全球第一大健康杀手——心血管疾病。 “这个精准医疗平台会改变医学研究的游戏规则。”杜克临床研究所的执行理事Eric Peterson说道。杜克临床研究所管理着全球最大、历史最悠久的心血...

华东师大发现糖尿病人伤口难愈合新机制

2016-11-23

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赖玉平课题组揭示了糖尿病伤口难愈合的新机制,为糖尿病伤口愈合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靶点和新方法。相关成果日前在线发表于《自然—通讯》杂志。 糖尿病伤口不愈合(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会导致患者面临截肢危险。2012年,赖玉平课题组在《免疫学》杂志上发文,报导了胰再生源蛋白REG3A/RegIIIγ可通过诱导角质形成细胞的增殖促进皮肤...

Nature:华裔新锐将单细胞成像和CRISPR结合揭示细胞历史

2016-11-23

研究者们已经开发出了一种新的方法来阅读细胞的历史和“家谱”。这种方法的英文缩写为MEMOIR,即Memory by Engineered Mutagenesis with Optical In situ Readout(通过基因工程诱导突变与光学原位读出的记忆)。该技术可以记录动物细胞的生活史,它们与其它细胞的关系、通信模式和塑造了它们的重要事件。相关文章11月21日在线...

展望2017:大健康产业的机遇与“坑”,在哪里?

2016-11-23

2016年即将离去,展望2017年,大健康产业的机遇与“坑”会在哪里?记者采访了十多位大健康产业的上市公司投资高管、投资机构投资人等,试图把他们心中2017年大健康产业的机遇呈现出来。 多位采访嘉宾都提及的高频词汇(不完全统计)有:肿瘤新药、医疗器械、免疫治疗、人工智能、医疗机器人、康复养老、专科医院、现代中医药、可穿戴设备、基因、活检、互联网医疗、一致性评价、大分...

华人博士发表Cell最新成果:致死癌细胞为什么能扩散

2016-11-23

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 multiforme)是最为常见的高度致命性脑癌,而且因它的复发能力而闻名于世。近期来自得主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员发现了这种癌细胞在大脑中侵袭性地生长和扩散的一条关键途径,这为研发新的治疗方法开辟了道路。 这一研究成果在线公布在11月17日Cell杂志上,领导这一研究是国际知名肿瘤学家Ronald A. DePinho,其研究组主要研...

Nature医学:肝炎病毒的诡计,诱骗肝细胞破坏免疫防御

2016-11-23

11月14日,华盛顿大学的研究人员及其同事在《Nature Medicine》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导致丙型肝炎的病毒,本身可通过阻断“唤醒肝细胞中免疫防御”的信号,来保护自己。 这项研究的通讯作者、华盛顿大学医学院免疫学助理教授Ram Savan说:“这个发现有助于解释‘为什么许多患者对某些药物治疗没有反应’,并将帮助我们开发更有效的替代治疗方案。” 在美国,...

《转》访张志愿院士:肿瘤靶向治疗“单打”不现实,寻找最佳治疗方案是重点

2016-11-23

10月30日,2016上海张江国际精准医学高峰论坛成功召开,转化医学网作为独家媒体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期间我们有幸邀请到中国工程院张志愿院士接受我们的访谈。以下是访谈内容: 转化医学网:张院士您好!非常感谢您能接受转化医学网的访谈。了解到你一直专注于口腔癌的诊治,我们有一部分人对这方面并不是很了解,能跟我们简单介绍一下吗?目前的治疗现状是怎样的? 张院士:口腔癌属...

Nat Genet:为何癌症偏爱男性?是X染色体拯救了她们

2016-11-23

为何男性比女性更容易患癌?这是个古老的难题。在一项新研究中,波士顿的科学家给出了遗传学解释。相关结果于11月21日发表在Nature Genetics杂志。研究人员揭示,女性细胞中携带有一些能保护基因的额外拷贝,这些拷贝可以防御细胞生长失控。 “男性比女性患癌风险高出20%” “几乎每一种癌症,男性的发生率都比女性高。在某些情况下,这种差异可能很小,只有...

液体活检新发现——准确预测肺癌化疗效果

2016-11-22

  位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英国曼彻斯特研究所癌症研究中心的科学家从31个患有恶性小细胞肺癌的患者血液中分离出了从实体瘤脱落下来的肿瘤细胞,即循环肿瘤细胞。当他们分析这些细胞时,他们发现了一个令人吃惊的结果:这些细胞在化疗前的基因突变表型与患者化疗有效程度及有效时间密切相关,通过这样的活检可以准确预测小细胞肺癌患者对化疗是敏感还是耐受,他们的实验结果表明准确率高达8...

细胞的“邮局”,癌症转移的帮手

2016-11-22

根据德克萨斯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员的研究结果,称为高尔基体的细胞组件可能在肺癌转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这些研究结果在线发表于11月21日出版的临床研究杂志上。 高尔基体,通常被称为细胞的“邮局”,因为它可以包裹蛋白质进入囊泡,并运输至细胞内或细胞外的其他地点,可能提供预防转移一个新的治疗方法。 把囊泡认为是由脂肪外壳(内充满分泌液体)组成的微型邮件卡车,从高尔基旅行到细胞内需要的目...

【1103】首份《中国“癌症焦虑”大数据报告》发布(附全文)

2016-11-22

日前,360搜索联合中国平安健康险联合发布中国“癌症焦虑”大数据报告。报告不仅包含焦虑内容、年龄分布、地域分布等常规内容,还加入了星座分布、学历分布、致癌原因等年轻人衷爱的角度,方便用户从更多元的角度关注癌症人群。 以星座为例,报告显示十二星座焦虑榜前四名中土火风水四象兼备,其中,最焦虑罹患癌症的星座是处女座,虽然外表高贵冷艳,内心深处却深藏着对疾病的焦虑。排在第二位的是天蝎座,这可能与他们...

肿瘤免疫领域动作频频!罗氏斥资1亿美金成立肿瘤免疫卓越研究中心

2016-11-22

11月15日,罗氏公司发布声明称将斥资1亿美元构建一个卓越研究中心(imCORE),该中心由21个在全球范围内致力于肿瘤免疫疗法研发的学术研究中心组成。成立imCORE的目的是通过快速开展临床前和临床研究以及收集和共享数据来推进有潜力的新肿瘤免疫疗法。来自21个领先的肿瘤免疫研究机构的临床研究人员将与罗氏以及罗氏旗下Genetech公司的研究人员一起合作开展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