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第七届上海国际癌症大会
第六届单细胞技术应用研讨会暨空间组学前沿研讨会

专家访谈

《转》访欧易生物总经理张志明:持续逆势快速增长!破解科研服务"不可能三角"的硬核逻辑
《转》访菲鹏数辉马步勇教授|AI与分子模拟引领生物医药创新,“构象选择机制”开辟药物动态设计新纪元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找到约54639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啥玩意?可检测HIV的USB神器--诞生啦!

2016-11-13

  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国家有约三千九百万HIV携带者,对于HIV感染者而言,快速准确地检测出HIV感染并予以治疗对于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降低传染风险至关重要。然而,虽然目前使用的HIV疗法即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可将血液中病毒数量降至几乎为0,但令人遗憾的是在一些病人身上,这种疗法可能会由于病毒产生耐药性而失效,失效后首先出现的现象就是血液中病毒数量升高。因此实时监控血液...

西门子医疗业务将被剥离上市或出售!

2016-11-12

德国工业制造巨头西门子公司10日宣布,计划将此前分拆的医疗保健业务Healthineers上市,该业务规模接近150亿美元,因为这减弱了他们在能源、交通以及工厂设备上的投入关注度。 西门子旗下的医疗保健业务三年前已成为公司利润最高的业务领域。2014年,西门子出于聚焦核心业务的需要,出售了临床IT、助听器等医疗保健业务部门,并将其他医疗保健业务部门分拆。 同日公布...

癌症治疗新技术——光动力学治疗

2016-11-12

众所周知,癌症的致死率极高,是危及人类生命安全的头号杀手,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据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称,到2030年每年癌症导致的死亡人数将超过1320万,而大多数死亡病例将出现在中低收入国家。当前,对于癌症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传统的手术切除、化学治疗、放射治疗和中医治疗以及上述各种不同方法的结合等,但是这些方法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存在对病人身体伤害较大的副作用,或易发生恶性肿瘤...

禁食或能够改善癌症治疗?

2016-11-12

在过去数十年中,癌症治疗的黄金标准是将移除肿瘤的手术、化疗和放疗结合使用。随着个性化医疗的发展,即通过确认肿瘤中特定的突变来选择合适的疗法,癌症治疗的存活率有了提升。 但是由化疗导致的对健康细胞的副作用方面仍然没有改善,这也限制了化疗可使用的剂量。 在过去20年中,动物研究表明,限制卡路里(周期性的禁食和喂食)可以促进对健康细胞的保护机制,同时增加能杀死...

最新研究:免疫疗法有望治疗艾滋病

2016-11-12

新华社华盛顿11月10日电(记者林小春)近年来,免疫疗法治疗癌症成为研究热门。但新一期美国《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布的一项研究显示,这种疗法也有望能用来治疗甚至功能性治愈艾滋病。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给24名艾滋病病毒携带者注射一种名为VRC01的广谱中和抗体,结果显示它能安全地诱导免疫系统产生大量这种抗体,从而在停药后适当延迟艾滋病病毒反弹的时间。但不足之处是这种病毒抑制在绝大...

糖尿病患者的福音 隐形眼镜可以监测血糖

2016-11-12

研究人员日前研发出一款安装在隐形眼镜上的透明传感器,可以帮助I型糖尿病患者监测血糖水平,从而控制胰岛素的注射量。 这种传感器使用一种纳米结构晶体管,具体来说是一种非晶态氧化镓场效应晶体管(IGZO FET),它可以从眼泪等生理缓冲液体中监测到血糖的细微变化。 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指出,这种传感器可以实时传递血糖信息到一种可穿戴泵,再由可穿戴泵传送调节血糖所需的激素,即胰岛素和胰...

维生素D治疗乳腺癌!

2016-11-12

不论种族或民族如何,乳腺癌是妇女中最常见的癌症形式。以前的研究表明维生素D可能对抗癌治疗有积极的影响,一项新的研究将乳腺癌生存率与维生素D水平联系起来。 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报告说,在美国,每年约有22万妇女被诊断患有乳腺癌。2013年,230,815名妇女被诊断患有乳腺癌,40,860名死于该病。 研究人员以前说维生素D可能有益于治疗癌症。 一些研究表明维生素D的活性代...

眼科检查对于糖尿病患者的必要性

2016-11-12

研究人员称,几乎三分之二的糖尿病患者没有每年进行眼科检查,然而糖尿病患者患严重眼病以及丧失视力的风险是很高的。 在美国,接近十分之一的人患糖尿病。如果每年能够更频繁地扩大眼部检查将可以预防95%与糖尿病相关的视力丧失问题。 本研究的主导者Ann Murchison博士在美国眼科年会上称,视力丧失是悲剧性的,特别是当它可以预防的时候。这就是为什么要提高人们的眼部检...

今年的“11.11”注定不平凡:Cell Research 报道 NgAgo 有效…

2016-11-12

11月11日晚上,光棍节,你在干嘛? 剁手党们:我在目不转睛的刷淘宝,抓住双十一的尾巴,屯上一年的货…… 马云:今年的双十一再创新高,我在想明年怎么搞出新花样,让大家继续剁手…… 韩春雨:我在想怎么解释下面的事情…… 11月11日晚上8点左右,Cell Research杂志以Letter to Editor形式在线发表了来自南通大学和复旦大学研究人员合作完成的题为“NgAg...

Nature:测序研究引发的思考,谁该拥有个人基因数据?

2016-11-12

大样本数据库是影响基因数据分析解读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测序产业链发展的瓶颈之一。如今,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将自己的基因数据贡献给科研,但是对于后续的数据反馈,却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近日,一位遗传学研究者在Nature网站上披露了如今遗传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是否有必要将原始数据反馈给参与者?以下为她的自述内容。 存在问题:参与者被拒绝访问原始数据 ...

韩启德院士:不提倡健康人群的普遍癌症筛查!

2016-11-12

早发现、早治疗……我们一直以为这样就能长命百岁,但是,请你看一组数字—— 2013年与1990年相比,癌症新发病例数增加81%,其中肺癌由26.2万到59.4万,增加1倍多;乳腺癌由9.8万到26.6万,增加近2倍;前列腺癌增到5倍。 而且,早发现,早诊治之后,死亡率并没有下降,那么,癌症的早发现到底好么? “越是技术发展,越需要懂得驾驭技...

Illumina发布癌症临床研究新品,可检测170个基因

2016-11-12

llumina公司(纳斯达克股票代码:ILMN)近日发布TruSight® Tumor 170,这是一个可以检测170个基因的新一代测序解决方案,标志着肿瘤谱分析从一系列单基因检测向多基因检测的方法转变,为肿瘤基因组提供了更加全面的视图。 TruSight Tumor 170提供了一套整合DNA与RNA的、基于富集的工作流程,靶向与癌症相关的基因突变,...

“十三五”重大专项——「常见单基因病及基因组病无创产前筛查及诊断技术平台研发及规范化应用体系建立」项目正式启动

2016-11-12

11月9日,国家科技部“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常见单基因病及基因组病无创产前筛查及诊断技术平台研发及规范化应用体系建立」项目启动会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召开。卫计委科技发展中心有关领导、解放军总医院领导出席会议并讲话。项目负责人以及参与单位在会上对项目目标及实施方案进行了汇报,并接受了专家组的评议指导。 「常见单基因病及基因组病无创产前筛查及诊断技术平台...

eLife:TCR基因疗法或可有效改善癌症免疫疗法安全性

2016-11-12

人类机体能够产生T细胞来识别并且抵御疾病,每个T细胞在其表面都有着特殊的T细胞受体(TCR),这些受体能够实时监视来自别的细胞呈递的蛋白质小片段,当检测到癌症或感染时,一类T细胞就会同疾病细胞结合并且促进这些细胞被清除,当肿瘤和感染不能够被自然消除时,研究者们就会采用免疫疗法来增强免疫系统的效力。 通过将编码肿瘤特异性TCR的基因插入到患者机体的T细胞中,研究者就开...

女性35岁后生二胎更好?脑力更佳

2016-11-11

究竟生不生二胎?很多“奔四”的妈妈因为年龄而纠结不已。不妨参考一下美国南加州大学的最新研究结果:生二胎的女性脑力优于只生一个的女性,35岁后生二胎的女性脑力更佳。 研究人员征募830名中年女性,让她们参加一系列测试,包括阅读、记忆单词表、复述故事情节等。结果显示,24岁后生头胎的女性解决问题和逻辑思维能力强于更早怀孕生子的女性;35岁后生育最后一个宝宝的...

DNA修复:解密癌细胞的端粒延长机制

2016-11-11

染色体末端,即端粒不断变短限制了细胞的寿命。一些癌症细胞通过一种名为端粒替代延长的机制来避免这一命运,但这一机制的具体分子细节还有待进一步探究。 细胞分裂期间,基因组的复制由DNA聚合酶实现。然而,每个染色体的末端是不完全复制的,这是因为DNA聚合酶需要5端'RNA引物,才能进行合成。这意味着DNA末端的重复序列——端粒在每次分裂时都会缩短。这种缩短限...

无须再恐惧于肿瘤转移,新技术实现对肿瘤的“瓮中捉鳖”

2016-11-11

  肝脏是胃肠道肿瘤转移的最主要器官,同时也是一系列其他肿瘤转移的高危器官。趋化因子CXCL12是一种可以激活CXCR4+肿瘤细胞迁移、生存及招募促转移免疫细胞的重要细胞因子,研究表明,降低肝脏CXCL12的表达可以抑制肿瘤肝转移。但是目前静脉注射的CXCL12小分子以及蛋白质抑制剂全身性免疫抑制功能太强,副作用较严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来自北卡罗莱纳大学的研究人员将半乳糖修饰...

摩尔定律是否已是过去,未来人类的财富增长真的要靠基因组科学吗?

2016-11-10

  正如互联网之父Gordon Moore所提出的摩尔定律一样,20世纪末科技创新经历着指数级的增长。事实上,科技创新毋庸置疑的改变着我们的世界和世界观,技术的进步使工业大生产成为可能,并创造了大量我们能负担得起的消费品。   1985年之前,计算机成本下降一半的周期是17年;1985年之后,这一数字下降至10个月。数据处理能力...

肠道菌将成为你的私人医生?看技术创新如何颠覆医学概念

2016-11-10

  生物合成学家正在对细菌进行基因改造,但令人奇怪的是目前还没有这些基因改造细菌的监管标准。   新型生物合成公司Synlogic创建于马萨诸塞州剑桥。该公司设计了一种基因工程改造菌用于药物实验。这些工程菌到达胃部,可以吸收大量的氨,从而达到治疗一种罕见的代谢性疾病的目的。   这项治疗计划定于2017年进行临床试...

新发现揭秘抗癌蛋白激活关键,或为癌症临床治疗提供新方法

2016-11-10

  日前,莱斯特大学的科学家们宣布他们取得了一个突破性的进展,为抗癌药物的发展奠定了一条新的道路。近日,来自莱斯特大学结构化学生物研究所的Ian Eperon博士、Cyril Dominguez博士以及他们的同事们在《自然化学生物学》期刊上发表了一篇名为“Identification of G-Quadruplexes in Long Functiona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