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第七届上海国际癌症大会
第六届单细胞技术应用研讨会暨空间组学前沿研讨会

专家访谈

《转》访欧易生物总经理张志明:持续逆势快速增长!破解科研服务"不可能三角"的硬核逻辑
《转》访菲鹏数辉马步勇教授|AI与分子模拟引领生物医药创新,“构象选择机制”开辟药物动态设计新纪元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找到约54615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肠道微生物又立新功啦! 提供动脉粥样硬化治疗新思路!

2018-05-07

人类,与肠道微生物群密不可分! 最近一篇发表在journal Atherosclerosis上的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群在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因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与动脉粥样硬化之间存在着新颖的关系,是造成心脏病和中风的主要原因之一。 肠道微生物的角色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公布,生命科学共计15项,曹雪涛拿到2863万!

2018-05-07

来源:iNature 关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纳米科技”等5个重点专项2018年度项目安排公示的通知 根据《国务院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11号)、《国务院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发[2014]64号)、《科技部、财政部关于印发<国家重点研...

CRISPR专利之争重现science,张锋能否再次获胜?

2018-05-06

4月27号,science杂志上同一期刊登四篇有关CRISPR的文章,可见CRISPR技术在当今科研界是如此火爆。因此,作为CRISPR技术的先驱人物,麻省理工学院的华人科学家张锋教授,维也纳的伊曼纽尔·夏庞蒂埃教授 (Emmanuelle Charpentier)以及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的珍妮佛·唐纳教授(Jennifer...

美国科学家开发出通用型CART系统治疗癌症

2018-05-06

近日,来自MIT和波士顿大学的科学家们开发出了一种通用型CAR T细胞系统,相关研究发表在《Cell》上 ,文章题目为“Universal 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s for Multiplexed and Logical Control of T Cell Responses”。 图片来源:Cell ...

Lancet子刊最新全基因组分析!额颞叶变性与这些遗传变异有关!

2018-05-05

FTLD患者皆存在TAR-DNA结合蛋白43(TDP-43,一种调节转录的核蛋白)的异常磷酸化,GRN基因突变是FTLD的常见遗传因素,但不同患者发病年龄和临床表现存在差异,因此,近日有研究人员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对FTLD患者GRN突变外的的遗传因子进行了考察。 研究人员发现TMEM106B(rs199062...

【最后报名机会】北京大学120周年校庆“硅谷论坛”

2018-05-05

校友们通过自己的奋斗,在硅谷打拼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为“硅谷精神”注入北大元素。虽然与母校远隔重洋,北加州的校友们也期待为母校双甲子的生日献上自己的一份祝福,以切身经历来讲述在硅谷的创新创业、守身立业的故事;与母校师生们积极互动,面对面讲述校友们如何在海外传承“北大精神”,以及一起探讨“硅谷精神”。 2018年5月5日,北京大学120周年校庆"硅谷论...

疯狂的微生物(一) 科研热土、资本战场

2018-05-05

也许,现在能让科学家们如此痴迷和资本疯狂追逐的小东西,除了微生物菌群,再没有什么能这样大红大紫了。而这些小家伙中,与人类关系最密切、最炙手可热的,非肠道微生物莫属。 科研成果井喷 根据统计,Pubmed收录的微生物组相关文章逐年升高。从2016年开始明显加速,与201...

重大突破|表观遗传大牛张元豪连发Cell及Nature Medicine(总影响因子达60多),在表观遗传领域取得颠覆性进展

2018-05-05

2018年4月23日,美国斯坦福大学的表观遗传学大牛张元豪在Nature Medicine上在线发表了题为“Transcript-indexed ATAC-seq for precision immune profiling”的研究论文。研究人员利用T-ATAC-seq这种新型的工具,可用于分析克隆T细胞中的表观遗传学景观,并且应该对T细胞恶性肿瘤,免疫和免疫治疗的研究有价值。...

四川大学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佩戴式"人工肾"后年有望量产

2018-05-04

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材料科学很关键。在四川,有这样一群人,在国际材料科学界“领跑”,他们的科研成果应用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让我们的衣食住行变得更方便。他们就是四川大学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科研人员。 一、实验室里的“最前沿” 高分子材料改变衣食住行 ...

强生10亿美元收获溶瘤病毒平台; 药店违规销售处方药,直接降级、吊销GSP! 丨贝壳日报

2018-05-04

大公司 01 CAR-T疗法再下一城! Kymriah获批治疗淋巴瘤 药明康德:近日,美国FDA批准tisagenlecleucel(Kymriah)用于治疗患有复发或难治性大B细胞淋巴瘤(LBCL)的成年患者,其中包括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高度B细胞淋巴瘤和滤泡性淋巴瘤(...

为什么PD-L1阳性肿瘤用PD-1治疗无效?

2018-05-04

这几年,肿瘤治疗领域最大的进展,无疑是免疫治疗,尤其是PD-1/PD-L1抗体。毫无疑问,免疫治疗正在显著地改变着很多癌症患者的治疗前景。 我们已经看到了很多免疫治疗的成功案例。 例如来自美国田纳西州孟菲斯市的Philip,他于2012年被诊断出晚期肾癌。当用传统治疗无效并且无法手术以后,Philip参与了PD-1抑制剂Nivolumab(...

CRISPR立新功:“熊猫血”不再怕,使用CRISPR基因编辑增强红细胞输血相容性

2018-05-04

4月26日,英国布里斯托大学(University of Bristol)的科研人员在 EMBO Molecular Medicine 杂志发表题为:Enhancement of red blood cell transfusion compatibility using CRISPR-mediated erythroblast gene editing的论文,通过CRISPR基因编辑红细胞...

超热门!进击2018基因编辑CRISPR系统重磅研究盘点!

2018-05-04

1 新一代基因编辑工具CRISPR/Cpf1 CRISPR/Cpf1基因编辑系统最早出现于2015年,与CRISPR/Cas9基因编辑系统相比,新的CRISPR/Cpf1基因编辑系统具有如下优势,①只需一个协助RNA分子,C...

国家政策相继加持 基因测序市场一触即发

2018-05-04

大数据时代下,基于经济全球化、技术全球化之深入演绎,医疗全球化也在步步紧逼。加之,健康医疗体系不断扩张,对精准医学发展日益重视,备受瞩目的测序市场正在全球范围内开启新一轮发展态势。 纵观全球基因测序市场,近几年来全球基因测序市场迅速发展。从2007年的7.94亿美元增长到2013年的45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33.5%,预计未来几年依旧会保持快速增长,201...

六位华人当选2018年美国科学院院士,包括一位80后(组图)

2018-05-04

外籍院士: 南开大学校长曹雪涛 北京大学教授袁行霈 院士: 麻省理工学院理学院终身教授、基因编辑专家张锋 麻省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系讲席教授、纳米技术和能源转换专家陈刚 耶鲁大学尤金—希金斯讲席教授、干细胞专家林海帆 密歇根州立大学讲席教授、生态学专家刘建国 2018年美国人文与科学院院...

高山仰止:曹雪涛院士2018年3篇CNS文章系统解析,放走曹雪涛,二医大的损失~

2018-05-04

2018年,刚刚过去四个月,曹雪涛院士已作为通讯作者发表2篇Cell、1篇Nature,继续在开挂般的路上高歌猛进,BioWorld汇总了近几年曹雪涛课题组的CNS文章,并系统介绍2018年3篇CNS文章。 据BioWorld不完全统计,近五年以来,曹雪涛院士发表了8篇CNS文章(4篇Cell、2篇Nature、2篇Science),此外还包括5篇 Nature Immunolo...

《Nature》最新:耶鲁大学发现肠道细菌竟然会迁移到肝脏,成为自身免疫疾病的罪魁祸首

2018-05-04

引言 近日,最新一期《科学》杂志发表了一篇来自耶鲁大学的重磅文章,研究者们发现一种肠道细菌-鹑鸡肠球菌(Enterococcus gallinarum)竟然会迁移到肝脏、肠系膜等组织器官,造成自身免疫性疾病;采用抗生素或者疫苗来消灭鹑鸡肠球菌之后,能够有效地控制自身免疫性疾病。 近几年,科学界开始重视微生物,尤其是肠道细菌对人类的各个方面的影响。 ...

沸腾!新《Cell》杂志几十篇论文为这一即将全面爆发的领域疯狂打Call!微生物!!!

2018-05-04

引言 近日,最新国际著名期刊《Cell》杂志用了整个一期,刊登了二十几篇关于微生物研究的文章,以“live in their world”为主题,其中包括我国科学家高福院士以及张永振研究员的重要评述文章。 精准医学 ▶生命伊始◀ 地球上的生命是如何开始的? 也许电闪雷鸣、狂风骤雨让无机物形成了极其...

HER2+乳腺癌治疗新希望!增殖蔓延多步骤共同靶点被发现

2018-05-04

使用小鼠的HER2 +乳腺癌模型,研究人员发现AXL对于转移至关重要。研究人员明确AXL对于转移部位的血管内渗出,外渗和生长是必需的。同时发现AXL在HER2 +癌症中表达,其表现出上皮 - 间质转化(EMT)特征并有助于维持EMT。抑制AXL可减少HER2 +乳腺癌小鼠的出现转移的机率。该数据将使AXL成为治疗HER2 +乳腺癌的潜在抗转移的新...

重磅!这是史上性价比最高的癌症疫苗!

2018-05-04

随着宫颈癌疫苗的上市,人类抗癌斗争进入了一个全新阶段,其他癌症疫苗的探索也是从未间断。近日,研究者研制出了一种新的癌症疫苗-肽疫苗,其超高的性价比为癌症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众所周知,大多数癌细胞并非外来的,而是正常细胞发生某些突变时产生的,所以,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也是有一定的抗癌作用的。当今社会,免疫治疗已经变成了为数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