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JM发布惊人病例:寄生虫在人体恶变为肿瘤
研究人员在11月4日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上发布了一个异乎寻常但并非史无前例的病例:在一位受到感染的哥伦比亚男子体内,绦虫(tapeworm)留下了一些恶性细胞,这些细胞像一种侵袭性癌症那样扩散。
专家指南:如何选择CRISPR设计软件
CRISPR技术的广泛应用也带动了软件开发的热潮。自2013年1月以来,如今已有33个CRISPR软件工具发表。工具多本是好事,只是对于新手而言,到底该使用哪个软件,似乎很难决定。巴斯德研究所的专家Cameron MacPherson对此给出了一些建议。
循环肿瘤DNA实时跟踪癌症发展
据本周三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发表的一项新的研究中,科学家首次发现,流进入血液中的肿瘤DNA,可用于实时跟踪肿瘤的发展以及对治疗的响应。
高度统一的胚胎干细胞可3D打印
胚胎干细胞能够生成人体所有类型的细胞,就像“乐高”积木那样可以用来构建身体组织结构以及潜在的微观器官。如今,来自中国清华大学和美国德雷克赛尔大学的研究团队能够用3D方法打印这种胚胎干细胞了,且印制出的细胞胚体高度统一。
日本研制世界最细人工血管 直径仅0.6毫米
日本国立循环器官疾病研究中心宣布,该中心研究人员成功研制出直径仅为0.6毫米的人工血管。这是目前世界最细的人工血管,有望应用于脑和心脏的血管搭桥手术等领域。
北京大学团队发布肝癌无创早期诊断新技术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北京大学第九临床医学院)肝胆胰外科合作,研发了一种肝癌无创早期诊断新技术——甲基化CpG短串联扩增与测序(MCTA-Seq)。该项技术是通过对患者血浆游离DNA中异常高甲基化CpG岛进行全面测序分析,来实现对肝癌的早期诊断,是癌症诊断方法上的一个突破。研究结果在线发表于10月30日的《细胞研究》(Cell Research)杂志上。
浙江大学Nature子刊:H7N9病毒感染与肠
目前H7N9病毒感染和抗生素、益生菌治疗对病人肠道菌群的影响未知。来自浙江大学传染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及感染性疾病协同创新中心的李兰娟院士秦楠研究员及团队人员采用宏基因组技术对H7N9患者肠道菌群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抗生素治疗对肠道菌群产生的影响。
高龄妈妈如何圆“二孩梦”?产前筛查十分必要
怀二孩前,准妈妈必须接受常规的孕检,以确定是否患有内科疾病。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产科李映桃称,由于此次全面放开二孩,生育欲望更强烈的是一大波75年至85年出生的女性,更多需要关注的是出生缺陷高发需孕前优生咨询和产前诊断问题以及妊娠期并发症问题。
749万,40-64岁为主!国家癌症中心首次发
2015年10月9日,国家癌症中心主任陈万青带领团队在国际著名癌症专业期刊《癌症通讯》(Cancer Letters)上首次发布我国居民癌症现患数据。结果显示,我国5年内诊断为癌症且仍存活的病例数约为749万(其中男性患者368万人,女性患者381万人),总体5年癌症患病率为556/10万。与发病率相比,5年患病率更能从整体上反映疾病负担。
10月13个创新药通过FDA审批
近日,又迎FDA创新药物的审批大月,所涉及胰腺癌等多个疾病领域。十月份FDA批准的创新药物之多、涉及的疾病领域之广都堪称今年之最,除了以下我们即将介绍的一些重点药物之外,十月份美国FDA批准的药物还有镇痛药物MORPHABOND、骨关节炎治疗药物VIVLODEX等等,来看下详情吧!
肿瘤免疫治疗有望引领更长生存期
当前的肿瘤治疗水平,多数恶性肿瘤不能得到治愈。传统的肿瘤治疗不能完全满足患者的治疗愿望,新兴的肿瘤治疗随之而至,包括靶向治疗,激素治疗,特异性抑制剂,肿瘤免疫治疗等。其中,肿瘤免疫治疗将成为继手术、放化疗、靶向之后的“第五大疗法”。
肿瘤微环境和免疫治疗:深入研究生物标志物
来自Cell Immunity的预览报告。预测免疫治疗方法对癌症病人的治疗效果是十分重要的,预知治疗效果的好坏将大大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Garraway和他的同事证明新抗原(neoantigen),非同义突变以及过继免疫基因的频率和数量真正可以起到预测免疫治疗方法对病人治疗效果的好坏,想做到这一点,单单关注某一新抗原或者突变基因是远远不够的。
液体活检:收集肿瘤特异的指纹
如果医生想深入了解肿瘤,他们的选择很有限。他们可以扫描相关区域、采集组织活检,或监控血液的标志物,如PSA或CA 125。不过,这些都不太理想:成像的分辨率不高,活检是侵入性的,而良好的标志物是少之又少。
Cell子刊:维持干细胞的关键平衡
干细胞不仅有超强的自我更新能力,还能分化成各种类型的细胞。对于人体来说,生成干细胞过多可能引发癌症,生成干细胞过少又不足以支持机体修复,保持这种微妙的平衡是非常重要的。
猫与艾滋抗争6万年 进化出蛋白质变异体对抗病毒
研究发现,人们在一种帮助对抗猫艾滋病病毒的蛋白质中发现,猫与这种病毒已进行了漫长的斗争。
栏目推荐
聚焦药靶-NTR |
【精华回顾】李涛教 |
Cell重磅!樊嘉 |
CAR-T绝杀实体 |
“笑一笑十年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