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转化医学是什么?
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找到约54739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Nature子刊】肝脏再生新见解!中科院周斌等团队合作发现胆道上皮细胞转分化的秘密
3月13日,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周斌团队与合作者在《自然》子刊Nature Genetics 发表了题为 “Bipotent transitional liver progenitor cells contribute to liver regeneration” 的研究论文;此研究发现了一种过渡性肝前体细胞(TLPC),它们起源于胆道...
新冠或加速癌症和人类衰老!德国科学家已证实会导致DNA损伤和细胞衰老
2023年3月9日,意大利AIRC分子肿瘤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Nature Cell Biology》上发表了研究论文。研究结果揭示了新冠病毒感染对细胞生物学的深远影响,它们威胁着最重要的细胞成分,即细胞核DNA。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56-023-01096-x 研究背景 01...
【倒计时1天】多因子检测助力临床生物标志物筛选与鉴定,3月16日下午两点开播,欢迎参加
会议背景 近年来,生物标志物已成为临床诊断和新药研发的重要主题,基于生物标志物检测的靶向疗法为肿瘤精准诊疗带来了希望,使得个性化医疗成为可能,药物研发机构为此也投入了巨额资金用于新型生物标志物的研发。如何在海量的数据中挖掘出有意义的信息并用于生物标志物的研发,如何更准确地推出有临床意义、经得起临床验证的生物标志物,成为了研究者们面临的一大挑战。 ...
攻克“肿瘤耐药性”?最新研究发现使用拮抗药物组合可选择性杀死耐药癌细胞
癌症治疗受到正常细胞毒性和癌细胞耐药性的限制。矛盾的是,对某些疗法的癌症耐药性可用于保护正常细胞,同时通过使用拮抗药物组合(包括细胞毒性和保护性药物)选择性地杀死耐药癌细胞。近日,国外研究团队在《Oncotarget》发表研究论文“Selective protection of normal cells from chemotherapy, while killing drug-resist...
【快讯】基于Agena MassARRAY平台的首张药物基因组检测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获批
2023年3月8日,Agena Bioscience(基纳生物)与先声诊断共同推进的“人CYP2C19基因分型检测试剂盒”正式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这也是国内首个基于飞行时间质谱技术进行药物基因组检测的获证试剂盒。该产品获批用于体外定性检测正在服用或将要服用氯吡格雷进行抗血小板治疗的冠心病和缺血性卒中患者外周血样本中CYP2C19基因的多态性...
最快15分钟见效!此类疗法首获FDA批准,有望治愈世界第二大致残原因
上月发布于《柳叶刀》子刊《柳叶刀神经病学》(Lancet Neurology)的3期关键试验数据显示,经Zavzpret治疗两小时后,疼痛症状及最烦人症状(MBS)成功消除的患者比例显著优于安慰剂组,且在15分钟内快速起效。 小分子CGRP受体拮抗剂 01 偏头痛是一种以严重头疼发作为特征的神经系统...
中科院王硕等发现肠道内的这种共生菌可促进肿瘤免疫监视,抑制结直肠癌!
近日,中科院微生物所王硕、北京大学夏朋延、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陈亿等在Cell Host & Microbe上发表了题为“Tissue-resident Lachnospiraceae family bacteria protect against colorectal carcinogenesis by promoting tumor immune surveillance”的研究。该研...
【Science】耗时12年!剑桥大学绘制最完整果蝇全脑图谱!3,016个神经元,548,000个突触!
2023年3月10日,迄今为止最完整的果蝇幼虫全脑神经元连接组图谱—“大脑地图”在线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Science》科学杂志上,这一研究成果将支持未来的脑科学研究,并启发人们设计出新一代AI系统。 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ence.add9330 研究背景 01 ...
优迅医学与菁良科技达成战略合作,进一步推动生育健康精准检测行业发展
近日,优迅医学生物科技与菁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强强联手、深度合作,在生育健康基因检测领域建立产品与检测流程评价体系并促进质量控制的精准化、规范化、标准化展开,联合推出生育健康基因检测产品及质控品,携手开拓市场,助力分子检测领域体外诊断产品的规范化与快速落地,共同推动生育健康精准检测行业发展。 生育政策的放宽和大众对基因检测认知水平的提高给基因检测业务提供了更...
【快讯】第二届大人群研究鼎峰论坛圆满召开,大人群基因组研究实现从0到1跨越,产学研医共议未来机遇与挑战
近年来,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的高速发展,大人群基因组研究逐步实现了从0到1的跨越,助力研究人员持续性深入挖掘"从个体到人群""从序列到序列"的奥秘,从而多维度地破解和解读医学与人类健康遗传的密码。大人群队列研究是一项需要国家、科研单位、产业公司以及商业资本一起携手和配合来共同推动的长期投入性工作。 2023年3月11日,由华大智造主办的“群”观 · “测”万象——第二届...
点赞!136页Nature论文打破国内外技术空白,30岁一作即将回国就职
近日,由胡鸿杰所在的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徐升团队完成的研究论文“A wearable cardiac ultrasound imager”,发表在《Nature》。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只有邮票大小的可穿戴超声贴片设备,可以24小时对心脏进行实时动态监测,即便剧烈运动时也能正常工作。而在此之前,人们要做类似的心脏监测,不仅需要笨重的医学设备和专业的技术人员,而且无法获取患者在运动当下的心脏状态。...
注意!这类检测在医疗机构开展需要三类证!
过去三年,新冠疫情的席卷使得检验医学快速发展。而随着新冠疫情逐渐落幕,后疫情时代的到来,各地各级医疗机构实验室的工作重心逐步回归到临床诊疗上。那么如何发挥此前“巨资”建设的PCR实验室功能,减少PCR实验室设备空闲,成为了一项值得思考的事情。 药物基因组学指通过药物反应相关基因的检测,从而对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估。荧光定量PCR是开展药物基因组学检测的常用方法学之一,因此...
资讯 | 行知荣获北航全球科创大赛三等奖
2022-2023北航全球科创大赛总决赛于3月12日在深圳举行。众多高技术、高壁垒、高成长的优秀企业及业内大咖亮相大赛,共启科创盛会。 赛果速递 行知生物拥有领先的数字PCR技术平台,专注于精准医疗液体活检技术开发和应用,在优生遗传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场景,最终在本次科创大赛中荣获三等奖。 大赛介绍 本届总决赛由畅联商...
Advanced Healthcare Materials|上海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苏佳灿教授课题组发表重要综述文章:骨靶向外泌体的策略及应用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骨科疾病日益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社会问题。外泌体作为天然细胞产物,因其优异的生物相容性、生物屏障穿透性和治疗效果,已被用于治疗骨科疾病。经修饰的外泌体显示出强大的骨靶向能力,可以提高疗效并避免系统性副作用,成为临床上治疗骨科疾病的潜在方法。 2023年3月7日,上海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苏佳灿教授研究团队在中科院1区杂志Advanced Healthcare ...
【ADV SCI】少吃红肉!新墨西哥大学揭示铁促进结直肠癌发展的机制!
近日,新墨西哥大学的研究人员在Advanced Science上发表了题为“Transferrin Receptor-Mediated Iron Uptake Promotes Colon Tumorigenesis”的研究。该研究描述了转铁蛋白受体(TFRC)基因在结直肠癌肿瘤生长中所起的作用。 https://doi.org/10.1002/advs.202207693 ...
【ADV SCI】尼古丁抗衰老有证据了!中科院李翔团队证实低剂量尼古丁改善糖代谢、认知功能以及衰老症状!
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脑认知与脑疾病研究所李翔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 上发表了题为“Nicotine rebalances NAD+ homeostasis and improves aging-related symptoms in male mice by enhancing NAMPT activity ”的研究。该研究发现,低剂量尼古丁可以激活NAD挽...
华中科技大学夏丽敏与黄文杰等揭示肝癌转移的新机制,开发新联合治疗策略!
转移仍然是肝细胞癌患者高死亡率的主要原因。目前,治疗晚期HCC的主要药物是多激酶抑制剂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遗憾的是,口服多激酶抑制剂的临床疗效有限。 华中科技大学夏丽敏与黄文杰团队在Journal of Hepatology上发表了题为“FGF19/FGFR4-mediated elevation of ETV4 facilitates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me...
甲流来袭,发烧嗜睡?《自然》揭秘:触发流感症状的“幕后操手”是我们用心良苦的大脑!
该论文的通讯作者为来自哈佛医学院细胞生物学系的Stephen Liberles教授;Liberles教授及其团队致力于研究大脑和身体之间是如何通过交流来控制生理机能的——例如,大脑是如何处理来自内脏器官的感觉信息,某些感觉信号又是如何引发或抑制恶心感的。在该篇最新论文中,Liberles实验室向人们展示了呼吸道感染疾病与大脑之间的联系:尽管感染源头不在大脑,但通过安插在远端的某类神经元,大脑...
二甲双胍“封神”之路再添一笔,《柳叶刀》预印本报告其为首个被证实可预防新冠长期后遗症有效的药物
近日,明尼苏达大学的研究人员在《柳叶刀》预印本平台发表了题为:Outpatient Treatment of COVID-19 and the Development of Long COVID Over 10 Months:A Multi-Center,Quadruple-Blind,Parallel Group Randomized Phase 3 Trial 的论文。这项大规模随机对照...
【Nature子刊】代谢重编程促癌!中山大学兰平、何真发现结直肠癌进展的调控新机制
3月7日,中山大学兰平及何真在《Cell Discovery》在线发表题为“Reprogramming of palmitic acid induced by dephosphorylation of ACOX1 promotes β-catenin palmitoylation to drive colorectal cancer progression”的研究论文,研究表明ACOX1去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