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第七届上海国际癌症大会
第六届单细胞技术应用研讨会暨空间组学前沿研讨会

专家访谈

《转》访欧易生物总经理张志明:持续逆势快速增长!破解科研服务"不可能三角"的硬核逻辑
《转》访菲鹏数辉马步勇教授|AI与分子模拟引领生物医药创新,“构象选择机制”开辟药物动态设计新纪元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找到约54628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科学家揭示了健康人寻求个人基因组测序的动机

2015-06-10

伴随着这项技术成本的不断降低,可以预见,基因组测序将会变的更加普遍,最终使成千上万,数以百计的人们获得自己的基因组信息。鉴于可以遇见的未来,如何最好的解读这些数据对受教育程度和沟通能力,以及临床结果和心理因素的影响,将会变得十分重要。 “当我们过度到精密医学的新时代的时候,个人基因组测序将会和核磁共振成像,血液测试一样普遍,而我们对此看到...

安诺优达和Illumina正式宣布合作 共同开发NGS生育健康诊断平台

2015-06-10

  北京时间2015年6月10日,安诺优达基因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和美国Illumina公司(NASDAQ:ILMN)在北京和美国圣迭戈同时宣布双方就联合开发应用于生育健康的高通量测序平台进行合作。该合作表明基因组学技术在改善中国医疗水平中的作用日益重要。   近年来,高通量测序技术发展迅猛,而且被视作是实现精准医学的关键因素之一。安诺优达和Illumina的合作将聚焦于...

FDA授予罗氏单抗ACTEMRA/RoACTEMRA治疗系统性硬化症(SSc)的突破性药物资格

1970-01-01

瑞士制药巨头罗氏(Roche)单抗药物ACTEMRA/RoACTEMRA(欧洲以外名为ACTEMRA,通用名:tocilizumab,托珠单抗)在美国监管方面传来喜讯。FDA已授予ACTEMRA/RoACTEMRA治疗系统性硬化症(SSc)的突破性药物资格(BTD)。BTD是FDA在2012年创建的一个新药评审通道,旨在加快开发及审查治疗严重的或威胁生命的疾病的新药。获得BT...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201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1970-01-0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中国药典》,2015年版)经第十届药典委员会执委会全体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15年12月1日起实施。《中国药典》(2015年版)目录见附件。 特此公告。 附件:《中国药典》(2015年版)目录 食品药品监管总局 2015年6月5日 下载附件登陆...

FDA发布最新生物类似药政策解读文件

1970-01-01

美国第一个生物类似药已经获批,FDA正在积极促进制药企业上市新产品。近期,该机构发布了一个新的解读文件,主要是针对如何有计划地监管新出现的产品类别。 最新的解读文件提供了更为详细的指导相关药品研发公司进行生物类似性验证的资料,FDA首次表示生物类似药与原研对照品互换是允许的。不过,FDA坚持认为,当前情况下,作为一个学术问题,给未来生物类似药申请者建立互换性标准是困...

世卫驻华代表:MERS类疾病传播将是人类常态

1970-01-01

自5月20日确诊首个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病例后,MERS疫情在韩国持续蔓延。6月9日,代行总理职务的韩国副总理兼企划财政部长官崔炅焕表示,需将疫情级别从目前的“注意”上调至最高级别的“严重”。同一天,世界卫生组织(WHO)考察组启动对韩国疫情的考察。韩国的疫情也给周边国家和地区带来“恐惧”,中国香港、澳门严阵以待,与此同时,MERS登陆中国内地也已超过两周……MERS疫情...

震惊!德国102岁老太获博士学位

1970-01-01

英格博格・拉波波特终于在102岁高龄获得了博士学位证书 现年102岁的德国妇女英格博格・拉波波特(Ingeborg Rapoport)星期二(6月9日)由德国汉堡大学授予博士学位,成为世界上最年长的博士学位获得者。 英格博格・拉波波特(曾经名叫英格博格・西尔姆Ingeborg Syllm)1937年在汉堡大学完成医学博士学业,撰写了有关白喉疾病的博士论文...

好消息!深企成功研制检测试剂 两小时诊断中东呼吸综合征

1970-01-01

昨日,位于宝安区桃花源科技创新园的易瑞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宣布,该公司已成功研制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最快2小时可出诊断结果,有效缩短检测时间、降低检测成本。目前该试剂盒已经面市,可接受卫生部临检中心、疾控中心等单位的订购。 深圳市易瑞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卢和华介绍说,研发团队仅用一周时间就成功研制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试剂...

肿瘤药物潜在靶点PDK1

1970-01-01

3-磷酸肌醇依赖性蛋白激酶1(PDK1)是AGC蛋白激酶家族的主要调节器,是肿瘤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上的一个重要蛋白质,PDK1已经成为一类有潜力的肿瘤药物靶标。目前,尚未有成熟研发阶段的药物出现,对PDK1靶标的研发激起了研究者相当大的兴趣。 1.在研药物分析 以PDK1为靶标进行药物研发可以达...

2015 中国大陆 SCI 期刊影响因子(IF)预测

1970-01-01

按照 Thomson-Reuters 惯常的做法,今年最新 SCI 期刊影响因子即将在 6 月中下旬发布。1 年以来,中国大陆 SCI 期刊变化较大,大家在这篇短文里面可以提前预测自己关注的生物医学期刊最新影响因子是多少。 本文将中国大陆目前被 SCI 收录的 37 本生物医学期刊的最新影响因子做了初步预测。作者通过 Web of Scienc...

一位外科医生的论文风波—学术不端行为震惊瑞典学术界

1970-01-01

近日一项调查发现:瑞典卡罗林斯卡学院访问教授、外科医生Paolo Macchiarini在描述手术结果的若干论文中存在学术不端行为。 Macchiarini曾为十几位患者移植组织工程气管,因此在该领域颇有名气。2014年8月,对Macchiarini质疑之声出现后,该学院委托外部机构进行了审查。 调查者、乌普萨拉大学退休教授B...

中国医师协会、中华护理学会关于谴责暴力伤医的联合声明

1970-01-01

2015年5月28日到6月7日十天内,我国连续发生了九起伤医事件; 与此同时,十天内约有两亿人次患者正在接受治疗(以2014年统计数据估计);五十三名医护人员为了诊治首例输入性中东呼吸综合症,冒着被感染的危险,轮班救治、照顾、看护着病人...... 面对国民,中国的医护人员可以自豪地说:中国的医疗可及性在全世界值得骄傲! 面对...

360与国药合资成立医药电商公司

1970-01-01

昨日,360与国药集团下属国药国华宣布,两家公司已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将共同出资成立一家电商公司,用互联网思维构建一个全新的医药电商平台。业内人士认为,对于国药集团来说,这是机遇也是挑战。 根据介绍,双方合作旨在搭建一个药品种类最全、数量最多、最安全的在线售药平台。国药集团将为新公司提供尽可能广泛的资源和药品品类,全面支持电商平台的发展;360协助电子商务交易平台...

还在看星座?让大数据来告诉你生日健康密码吧

1970-01-01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人员近来开发出一种新的计算方法,可以了解人们的出生月份和患病风险之间的关系。研究者检测了纽约市医疗数据库之后发现有55种疾病与人们出生的季节有关。研究结果总体显示,五月份出生的人们患病的风险最低,而生日在十月的人们则风险较高。该结果发表在本周最新一期的Journal of American Medical Informatics Association...

愤怒!昆明护士众目睽睽下被砍

2015-06-10

  持刀男子左手按住护士,右手持刀   护士伸手欲夺刀   男子举刀向护士头部等部位连砍数刀   警察制服男子,护士乘乱抱头逃出,满身是血 ...

在中国做医生真的不容易……

2015-06-10

  医生工作压力超过其他很多行业,属于典型的“高压族”。今天总结出医生的几大压力。希望全社会能真正理解、体谅医生。   他们不是超人   微博上“急诊科女超人于莺”用调侃的文字描述了 “超人医生”的一个个片断。医生不是超人,但他们工作起来真的像超人。   记者去采访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骨关节科副主任...

【必读攻略】遇到“医闹”怎么办?

2015-06-10

  在「医闹」事件的新闻报道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医护人员被歹徒殴打,人身安全受到威胁,却仍然坚守岗位,带着伤、流着血、忍着泪坚持工作,继续给患者(甚至是歹徒一方)提供医疗服务;歹徒打砸医院时,医护人员与之搏斗,保卫医办室、病房,保护医院财产。   不但媒体把这种做法渲染成正面形象,就连我们医护人员自己也经常认为这是一种正面做法。医护人员往往...

吴柏林系列访谈:微小型企业在基因检测产业如何胜出(二)

2015-06-10

     “以特色创新服务在竞争中发展”   转化医学网:中国的医疗体制改革正在不断深化,医疗及健康服务机构的创新与竞争正在全面展开。对此,您认为医疗及健康服务机构应该如何借力基因检测产业与健康产业的同步发展,发展创新服务能力?   吴柏林:基因检测在基因组医学/个体化医学/精准医学中的应用是多元化的,想开展特色创新服务的微小型创业企业,必需了解基因检测产业的不同层面检测和服...

第17届上海国际生物技术与医药研讨会 精准医疗风持续吹

2015-06-10

  6月9日第17届上海国际生物技术与医药研讨会(BIO-FORUM)在国际会议中心盛大开幕,BIO-FORUM历时17年发展,已成为全国生物医药领域规模最大的国际性研讨会。本届大会以“变革中的产业发展机遇与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为主题,就医药新政、新药研发、仿制药发展、抗体药物、疫苗研发、机遇检测、精准医疗、大数据、生物医学工程等领域内的心境、新发展进行研讨...

精准医疗:疾病诊断治疗的新契机 将让患者直接受益

1970-01-01

在世界范围内,“精准医疗”早已是行业焦点。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的发展及其所带动的癌症基因组图谱计划等重大项目的进展,尤其是今年1月,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出“精准医疗”的概念后,人们对“精准医疗”的关注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随着基因检测能力日益强大,成本逐步降低,其所积累的个人医疗健康数据将更加丰富。通过大数据的积累、挖掘,以及个人信息的融合,“基因检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