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转化医学是什么?
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找到约54628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Nature子刊:免疫“间谍”是怎样炼成的
澳大利亚和新加坡的科学家们揭示了“间谍”免疫细胞的生成机制,这项发表在Nature Immunology杂志上的研究有助于人们更好的操纵免疫系统治疗相关疾病。 树突状细胞能够收集病毒、细菌、真菌和癌症的情报,帮助免疫系统对抗这些疾病。理解树突状细胞是怎样生成的,有助于增强对抗感染的免疫应答,或者抑制自身免疫疾病(比如红斑狼疮和风湿性关节炎...
周东明研究组最新文章:流感研究新型感染动物模型
5月20日,国际学术期刊Journal of Virology 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抗感染免疫与疫苗研究课题组的研究论文Repeated Low-dose Influenza Virus Infection Causes Severe Disease in Mice: a Model for Vaccine Evaluati...
方舟子PK樊代明:医学到底是不是科学?
近日他在“赛先生”微信号上连发三篇长文,即是他此前宣扬的观点中相对不那么荒诞的部分的总结,主要内容有二,第一是批评“医学是科学”的观点,认为医学不是科学的一个分支,现代医学(西医)和中医都不是科学:“有人狭义地认为中医不科学,其实西医也不科学,它本来就不应该是科学,至少不应该是纯粹的科学。”第二是提倡“整合医学”,认为现代医学有缺陷,要整合进其他内容,特别是中医。 ...
暴力伤医案又见频发 国家卫计委强烈谴责
5月下旬以来,多地暴力伤医事件频现。国家卫生计生委宣传司司长毛群安日前对这些伤医行为表示强烈谴责。专家呼吁,医疗机构也要提升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 6月5日,福建省立医院耳鼻咽喉科行政主任、主任医师李瑞玉被袭击。事件发生后,医院立即组织抢救,术中发现李瑞玉全身多处有刀砍伤(包括颈部一道刀痕),右手拇长伸肌腱断裂,左食指固有神经断裂。目前,李瑞玉病情稳定。 ...
笑死人不偿命!医生中流传的搞笑段子……
【知识改变命运】 微博雷语:某女,本可以当月嫂,月入超万。想休假就暂时挂职。但她吭哧吭哧读了博士,当了妇产科大夫,于是大夜班是常事,急救是便饭,遇疑难杂症食不知味,月入紧巴巴五千,被人怀疑收红包拿回扣,有被砍杀之危险。这就是--知识改变命运! 【装修】 和同学推病人到手术室开刀,隔壁是骨科手术,电锯、电钻等器械发出的声音此起彼伏:“咚...
手术室常见的职业危险因素有哪些?
1、意外损伤 手术配合中常使用的锐利器械较多,如刀、剪、针、钩,传递频繁,极易损伤自己或误伤他人。Johanet调查指出:约有11.7%的手术室工作人员存在着意外的血液直接接触。术中意外针刺伤,刀割伤,污血溅到皮肤或眼睛里。在可经针刺传播的20余种疾病中,最常见的也是最可怕的是乙肝、丙肝和艾滋病。它们通过血液传...
何川教授Cell阐析神秘的RNA表观遗传修饰
来自加州大学的研究人员报告称,他们揭示出了重要的RNA表观遗传修饰――N6-甲基腺嘌呤(m6A) 的一个新功能:调控了信使RNA(mRNA)的翻译效率。这一突破性的研究发现发布在6月4日的《细胞》(Cell)杂志上。 领导这一研究的是著名的华人化学生物学家、芝加哥大学的何川(Chuan He)教授。其主要从事化学生物学、核酸化学和生物学、遗...
JAMA子刊:无创产前检测的意外收获
无创产前检测(NIPT)是为了检测胎儿的染色体是否正常,但偶尔也会有意想不到的后果。根据《JAMA Oncology》杂志6月5日发表的一篇论文,这项检测也能发现准妈妈体内的恶性肿瘤。 比利时鲁汶大学的研究人员报告,在他们开展的4000例无创产前检测中,3例产生了异常的基因组结果,后被证实是母体肿瘤。这种检测“可以实现怀孕期间母体肿瘤的准...
Nature:CRISPR,数数那些有前景的应用领域
CRISPR, 这一强大的基因编辑技术成为了继PCR之后最大的游戏规则改变者,给生物界带来了巨大的冲击。6月3日,Nature网站发表了一篇题为“CRISPR, the disruptor”的长篇文章,向我们娓娓讲述了CRISPR的好,CRISPR的坏,和那些仍然未知的事情…… 编辑除去疾病 去年,麻省理工学院生物工程师Dan...
Nature癌症综述:如何用CRISPR进行癌症研究
CRISPR/Cas9系统可以很容易地改写多种生物的基因组,这一技术很快如风暴一般席卷了整个基因组工程领域。可想而知,以CRISPR/Cas9为基础的各种应用也将为癌症遗传学领域带来一场变革。麻省理工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的Tyler Jacks就是这方面的先行者,他去年连发两篇Nature文章向人们展示了CRISPR?Cas9快速建立癌症模型的强大实...
Cell,Science多篇文章:保持年轻的奥秘
随着我们年龄的增加,细胞损伤不断积累,虽然干细胞能补充组织,但是这种维持健康组织的能力也会下降,近期一些研究论文纷纷围绕这些方面进行了报道,Cell最新一期(6月5日)以“Secrets for Staying Young”为题,介绍了相关成果,这些研究成果将能让我们进一步了解干细胞如何保护机体免受损伤,以及如何发生变化的。 干细胞自身作用机制能保持自我健康,一种...
中国学者973项目发现粒细胞在HIV-1感染中的新功能
5月27日,国际学术期刊Journal of Virology 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王建华课题组的最新研究成果Human blood circulating basophils capture HIV-1 and mediate viral trans-infection of CD4+ T cells,该研究发现了人粒细胞...
华人女院士Cell发布衰老研究重要成果
来自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在一项新研究中报告称发现,使得我们的大脑能够学习及生成新记忆的一个过程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也导致了退化。 发表在《细胞》(Cell)杂志上的这些研究,有可能最终帮助研究人员开发出一些新的方法来防止诸如阿尔茨海默氏症一类的疾病出现认知能力衰退。 领导这一研究的是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麻省理工学院Picower...
Cell发现守望HIV的哨兵
Sanford-Burnham医学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发现了一个关键蛋白,它可以增强机体对HIV疫苗的免疫应答,进而阻断病毒的传播。这项研究发表在六月四日的Cell杂志上,对于预防HIV感染有重要的意义。 研究显示,蛋白PQBP1(polyglutamine-binding protein 1)是机体对HIV的一线感应器,对于免疫应答的起始非常关键。PQBP1遇...
Cell出版社特刊:干细胞与衰老
6月4日,Cell出版社旗下权威期刊Cell Stem Cell推出了一期干细胞与衰老的特刊,邀请这一领域的12位领军人物以多篇文章的形式回顾和展望了衰老生物学。 延长寿命的秘密?变成女人 人类的百岁老人至少有一点相同之处――95%以上都是女性。科学家们很早以前就观察到了在衰老方面两性之间存在差异,但却一直没有明确地解释为什么...
Cell:首次揭示表观基因组的全面重编程
由剑桥大学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第一次描绘出了在生成精子和卵子之前,人类的早期原始生殖细胞中表观基因组(epigenome)被全面擦除的机制。这项发表在6月4日《细胞》(Cell)杂志上的研究,还揭示出我们DNA中的一些区域,包括与肥胖和精神分裂症等疾病相关的区域抵制了完全重编程。 尽管我们的遗传信息――“生命的密码”是写在我们的DNA中,我们...
复旦大学肝癌研究刊登权威杂志
microRNAs(miRNAs)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类长度为18―24个核苷酸的非编码RNA分子。它主要通过与靶标基因3’UTR的完全或不完全配对,降解靶标基因mRNA或抑制其翻 译,从而参与调控个体发育、细胞凋亡、增殖及分化等生命活动。在人类疾病包括癌症中显示了异常的表达模式和功能异常,有实验证据表明,miRNA 可以担任抑癌基因或者癌基因,与肿瘤的形...
Cell最新文章:逆转干细胞衰老
随着我们年龄的增加,细胞损伤不断积累,虽然干细胞能补充组织,但是这种维持健康组织的能力也会下降,近期一些研究论文纷纷围绕这些方面进行了报道,Cell最新一期(6月5日)以“Secrets for Staying Young”为题,介绍了相关成果,这些研究成果将能让我们进一步了解干细胞如何保护机体免受损伤,以及如何发生变化的。 同样在酵母细胞...
护士必须知道的小常识
心三联是指肾上腺素,利多卡因,阿托品。 呼三联是指尼可刹米(可拉明),洛贝林,回苏灵。 哌替丁:(杜冷丁) 山莨菪碱(654-2) 甲氧氯普胺(胃复安): 去乙酰毛花苷(西地兰): 二丁酰环磷腺苷钙(力素): 地西泮(安定) 呋塞米(速尿) 间羟胺(阿拉明) 地塞米松(...
临床医生必须熟悉的150知识点
1、一般在服毒后几小时内洗胃最有效?4-6 小时内 2、 重金属中毒时用下列哪一种解毒药效果最好 ?二巯丁二钠 3 、抢救巴比妥类中毒所致呼吸衰竭的首要措施是什么?保持呼吸道通畅,人工辅助呼吸 4 、银环蛇咬伤致死主要原因?呼吸衰竭 5 、毒蛇咬伤最有效的早期治疗方法?单价抗蛇毒血清 6 、毒蛇咬伤最有效的局部早期处理是?胰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