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第六届单细胞技术应用研讨会暨空间组学前沿研讨会
【系列直播】多组学解码,全链条破译生命密码--构建单细胞-时空多组学-精准代谢-高深度蛋白全链条深度挖掘
【直播】解析单细胞时空组学,破译生命空间微密码 —— 从时空组学技术前沿到实战案例

专家访谈

《转》访欧易生物总经理张志明:持续逆势快速增长!破解科研服务"不可能三角"的硬核逻辑
《转》访菲鹏数辉马步勇教授|AI与分子模拟引领生物医药创新,“构象选择机制”开辟药物动态设计新纪元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找到约54795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Cell Stem Cell揭示新癌症干细胞

2015-06-18

  日前,Lawson健康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结肠中鉴定到了与癌症生长有关的新干细胞群体。这项研究发表在Cell Stem Cell杂志上,将给结肠癌研究和治疗带来显著改变。   结肠癌(colon cancer)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发病率占胃肠道恶性肿瘤的第三位。随着饮食习惯的改变和人口老龄化,我国的结肠癌发病率逐年增加...

中科院位列自然指数全球首位

1970-01-01

日前出版的《自然》增刊《2015自然指数―全球篇》显示,中国对全球高质量科研产出的贡献在逐年增加,有6家领先机构位列自然指数全球50强。其中,中科院仍是自然指数中位列全球第一的科研机构,并继续在化学、物理学、地球与环境科学3大学科领域独占鳌头。 此次发布的《2015自然指数―全球篇》涵盖了2014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发表在68种世界一流科研期刊上的57501篇...

美国FDA批准治疗帕金森病的脑部植入设备

1970-01-01

上周五,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审批通过了一种可用于改善帕金森病症的脑部植入设备。 这种名叫brio neurostimulation system的脑部植入设备可以减轻帕金森病和特发性震颤的疾病症状,特发性震颤是震颤发生的一种最常见形式。有研究机构调查研究发现美国每年有大约50,000名帕金森病新增病人,而在年龄大于40岁的人群中,受特发性震...

Cell:内质网应激关键蛋白调节抗肿瘤免疫

1970-01-01

近日,来自美国的研究人员在著名国际学术期刊Cell在线发表了一项最新研究进展,他们发现内质网应激应答因子XBP1能够通过调节脂质代谢影响DC细胞功能,抑制T细胞抗肿瘤免疫,促进肿瘤进展,为肿瘤免疫治疗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重要线索。 本文亮点: ●肿瘤微环境中的DC细胞存在ER应激和IRE1a/XBP1激活 ●DC细胞内的XBP1...

CFDA雷霆风暴,又一提取物全线召回,行业再震荡

1970-01-01

在银杏叶事件之后,坊间一直流传的一个消息是,国家局已经有了下一步目标,相关企业已经被盯上了,具体名单都已经有了。 业界普遍的推测是,CFDA下一个目标或许还将是中药饮片,只不过是不知道具体哪个品种。 昨日(6月17日),CFDA的新整顿目标终于露出真容,不是中药饮片,而是生化药品。 CFDA官方网站发布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关于武汉华龙生物制药有限公...

欧莱雅、谷歌都在研发“人造皮肤”

1970-01-01

被涂抹或喷洒到人体面部等部位的化妆品,能保养或美化肌肤,但若没有事先充分的安全检测,也可能带来皮炎等刺激性风险。 一种直径不足一厘米的、称作“Episkin”的浅黄色材料正在替代原先化妆品行业的动物检测等方式来避免这些风险。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全球最大的化妆品公司法国欧莱雅公司就一直在开发这种人造皮肤,并已将之成功商业化。 ...

研究发现对疼痛感知起关键作用的基因

1970-01-01

  在线发表于《自然―遗传学》上的一项研究公布一个对疼痛感知能力起到重要作用的基因。由该基因产生的蛋白或许会成为开发疼痛缓解医疗新方法的一个潜在目标。   先天性疼痛感知缺乏(CIP)是一种罕见病,患者通常无法感受生理疼痛。其致病因素有多种且各有不同,从分子水平上弄清CIP的病因变化或有助于开发慢性疼痛的治疗手段...

全球生物科技业市值突破1万亿美元

1970-01-01

6月15日, 安永在其发布的第29 期年度生物科技业报告《超越边界:勇攀新高》(Beyond borders: Reaching new heights)中指出,2014 年全球生物科技业再创佳绩,几乎打破收入、盈利能力和融资规模等所有金融指标记录。积极的绩效指标,加之多个备受瞩目的成功产品与新药审批...

权威解读肉毒杆菌:毒性到底有多大?

1970-01-01

肉毒杆菌(Clostridium botulinum)又称肉毒梭菌,肉毒杆菌的菌体并没有毒性,但在严格的厌氧环境和适宜的温度(18~30℃)条件下,肉毒杆菌芽胞可能萌发、生长并形成肉毒毒素,该毒素才是致病的元凶,且是已知天然毒素中毒力最强的一类神经毒素。 不过,当食品的pH 值低于4.5或大于9.0时,或当环境温度低于15℃或高于5...

俄科学家研发新型传感器 可检出肝炎艾滋等疾病

1970-01-01

据《印度时报》6月10日报道,俄罗斯莫斯科理工学院的科研人员最新研发了一款灵敏度非常高的纳米机械传感器。这款传感器可用于检测恶性肿瘤及艾滋病、肝炎、疱疹等病毒性疾病标记。 这款传感器的主要功能是分析物质的化学成分及检测生物对象。它还可以帮助医生发现人体出现或生长的恶性肿瘤。研究人员称,对于通过其它方法无法检测出的疾病,这款传感器都可以被用来诊断,属新一...

地球所有DNA分子加起来有多大?装满十亿个集装箱!

1970-01-01

据科学家估计,地球上所有DNA分子加起来,足以装满十亿个集装箱。如果将地球上所有生命体――从细菌到鲸鱼――乘以它们细胞的数量(细胞中包含一个或多个DNA分子),所有的基因物质总重量将达到500亿吨。科学家还认为,存储在所有现在动植物DNA分子中的基因信息足以达到一百万兆台超级计算机的处理能力上限。 将生命分解为无数个储存着基因编码的...

辉瑞OUT!强生、罗氏或将收购GSK

1970-01-01

在过去的几周里,关于葛兰素史克成为辉瑞收购目标的谣言甚嚣尘上,不过这回英国的交易者们却瞄准了另外一个潜在交易:强生或是罗氏将有可能收购GSK,而非辉瑞。 在每日邮报的报道中,交易者们估计一般每股1900便士就可以收购一家大型制药公司。这个单股价格可以使得GSK的总估值超过920亿欧元(1430亿美元),但GSK周一的收盘价格1351便士/每股。 而不断...

Science:HIV家族树可揭示病毒传播机制

1970-01-01

HIV病毒非常善于躲避免疫系统的追踪同时也让HIV的疫苗研究停滞不前。这种“特异功能”或许也正可以成为HIV病毒的致命弱点。 最新一期的《Science》发表了一篇评论文章,分析了如何通过分析HIV病毒的家族进化树来研究病毒的传播扩散。HIV病毒是一种RNA病毒,变异速率很快。这就导致每一代的新的HIV病毒和他们的父辈在遗传物质上略有差异。如果两株分离的HIV病毒...

NatMed:细胞“对话”帮助开发糖尿病新疗法

1970-01-01

有时候倾听对话或许可以让我们获取更多的信息,近日一篇刊登于国际杂志Nature Medicine上的研究论文中,来自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表示,细胞间的交谈或可控制机体对糖类的反应,理解这种细胞间的交流或可帮助我们理解糖尿病的发病机理,并且帮助开发治疗糖尿病的新型疗法。 研究者表示,他们在胰腺细胞间鉴别出了一种关键的“对话”,即一种名为尿皮素3的激素...

带你熟练掌握术中常见止血方法

1970-01-01

1、大动脉活动出血 腹部大动脉出血速度快,失血量大,位置较深,视野不清。进行止血处理时,一般不能采用切断、结扎、缝扎等手段,否则会出现重要脏器严重功能障碍,甚至缺血坏死。应该先采用有效的暂时性方法控制出血,然后合理显露出血部位,直视下修补血管裂口。 对于大部分外科医生来说,发现大出血的第一反应就是压迫止血,纱布或纱垫填塞压迫。实际上压迫以前,应该先判断一下是静脉出...

男性才是真正的弱势性别?

2015-06-17

  长久以来,女性一直被认为是弱势性别,但事实上,她们通常都比男性活得久。这是为什么呢?近日,科学家终于解开了谜团。据英国《每日邮报》6月15日报道,研究表明,男性易从母体遗传缺陷基因,导致男性寿命减短。   新西兰奥塔哥大学的一位遗传学家尼尔 格默尔(Neil Gemmell)表示,这一缺陷基因会对男性身体机能造成多方面的影响,...

“好基因”能救命 科学家破解列宁格勒战役幸存者之谜

2015-06-17

  1941~1942年的冬天,当列宁格勒被德国军队围攻时,工人们因饥寒交迫而日渐衰弱,但仍不辞劳苦地清理积雪。   1941年9月,德国军队和芬兰同盟军包围了苏联列宁格勒,使生活在这个以运河著称、如今已被叫作圣彼得堡的波罗的海城市里的300万居民深陷其中。食物短缺愈发严重,一些居民不得不靠吃人活下来。等到872天围攻结束时,11...

专家敦促完善孕产妇产前血检异常后续机制

2015-06-17

  尽管一些提供产前血检的大型企业一直在推动这一领域前行,然而后续的临床信息空白却在阻碍人们对这一领域的了解。   女性正在通过产前检查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专家认为应该签署知情同意书,提高健康意识。   一名健康的孕期女性做了血检,以确定她的孩子是否存在某种缺陷,如唐氏综合征。一周后,一名基因顾问给她打电话说...

韩国中东呼吸道综合征疫情或度过高峰期

2015-06-17

  近日,韩国卫生部宣布了12例中东呼吸道综合征(MERS)新增病例和一例死亡病例。至此,该国MERS病例总计138例,死亡14例。但由国际和当地卫生专家组成的联合代表团对现状表示了审慎的乐观,他们认为该国情况可能正在好转,但同时疫情监督和感染防控工作仍不能放松。   在6月13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该小组督促韩国政府开放更多因担心M...

撤稿网站发布撤稿数量排名 日本学者居榜首

2015-06-17

  论文撤稿是学术界司空见惯的事,但你可知,日本一名研究人员撤稿数量接近200篇,着实吓人。这一数据来自Retraction Watch网站近日的一份统计,该统计列出了迄今为止学术界的论文撤稿数量排名。   1,日本前东邦大学麻醉学者Yoshitaka Fujii,撤稿183篇(科学网博客相关报道)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