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第六届单细胞技术应用研讨会暨空间组学前沿研讨会
【系列直播】多组学解码,全链条破译生命密码--构建单细胞-时空多组学-精准代谢-高深度蛋白全链条深度挖掘
【直播】解析单细胞时空组学,破译生命空间微密码 —— 从时空组学技术前沿到实战案例

专家访谈

《转》访欧易生物总经理张志明:持续逆势快速增长!破解科研服务"不可能三角"的硬核逻辑
《转》访菲鹏数辉马步勇教授|AI与分子模拟引领生物医药创新,“构象选择机制”开辟药物动态设计新纪元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找到约54736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面对癌症,人工智能留给我们多少想象空间?

2016-12-03

用人工智能对抗癌症已经起步 帮助人类战胜癌症是人工智能应用的一个部分,毫无疑问,这种探索已经有明显的初步效果。 美国休斯顿卫理公会医院的研究人员新近研发的一个人工智能软件,已经能帮助医生较为准确和快速地诊断乳腺癌。这个软件能够准确解读乳腺X线影像结果,在很短时间内回顾几百万份纪录,通过解读病人的乳腺X线影像结果帮助医生确定病人患乳腺癌的风险,效率更高,同时也有望减...

多发性骨髓瘤的CAR-T细胞治疗现状

2016-12-03

多发性骨髓瘤(MM)是骨髓恶性浆细胞克隆增殖性疾病,导致骨髓造血受抑和溶骨性疾病。尽管应用传统化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以及靶向性药物治疗骨髓瘤,MM仍然不能完全治愈。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随着疾病进展而出现的免疫缺陷和免疫耐受。天然免疫系统中,MM患者NK细胞的细胞毒性和免疫调节功能都受到削弱,肿瘤相关性巨噬细胞被激活并分泌炎性因子如TNF-α、IL-6等促进MM细胞生长。MM...

中国科学家发现传统中药成分可靶向卵巢癌干细胞

2016-12-03

最近来自香港大学、香港浸会大学和台北医科大学的研究人员共同在国际学术期刊Oncotarget上发表了一篇文章,他们发现一种中药成分能够对癌症干细胞发挥有效的细胞毒性作用,有望治疗一些难治癌症解决化疗抵抗等问题。 化疗抵抗是阻碍癌症治疗的重大临床难题。癌症干细胞是导致肿瘤起始,进展和药物抵抗的一个主要原因,清除癌症干细胞或是治疗癌症解决药物抵抗问题的一个有效策略。 在...

2016年中国公立医院亏损元年 如何解答这道思考题

2016-12-03

2016年,是中国公立医院改革中值得记忆的一年。许多院长和学者将2016年称之为中国公立医院亏损元年。 表面上看,2016年中国公立医院的亏损主要源自医院药品零差价的政策。这一刀打破了中国公立医院赖以生存10多年的“以药养医”政策的反哺。事实上揭开中国公立医院近几年来盲目扩张、医院经营管理粗放的命门。 ...

重庆两票制来了!预热的“国家版”

2016-12-03

继安徽、陕西之后,重庆“两票制”将在28天后正式启动。 预热的“国家版” 从目前各方透露的信息来看,“重庆版”将成为现阶段最接近国家版“两票制”文件的预热版本。 今日,消息人士向赛柏蓝透露,《重庆市公立医疗机构药品采购“两票制”实施方案(试行)》将很快公布,并在2016年12月30日正式启动,2017年5月31日前为过渡期——2017年6月1日起,...

乳香能治疗癌症?真相是这样的

2016-12-03

乳香油来自乳香树,在民间医学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圣经中,它也是智者赠与耶稣的礼物之一,这可能是基于它具有明显的治愈能力。中药支持者认为乳香能带来许多健康益处,包括止血、加速伤口愈合、改善口腔健康、对抗炎症(如关节炎等)以及改善子宫健康等。不过,关于乳香的健康益处,最有前景的莫过于癌症的治疗。尽管对乳香有效性的研究十分有限,但早期研究展现出了一些积极的结果。 乳香能否作...

Cell重大突破:“诺奖得主”青蒿素或可治疗糖尿病!

2016-12-03

Immunofluorescence image of sectioned human islets treated with 10 mM artemether co-stained for nuclei (blue), ARX (white), glucagon (red) and C-peptide (green). Credit: Cell Press/Stefan...

阿司匹林到底何时服?

2016-12-02

阿司匹林是临床应用最为广泛的药物之一。除具有良好的解热镇痛作用外,还具有抑制血小板激活和抗血栓形成的良好作用,可用作冠心病和脑血管病的一级、二级预防,对防范和减少冠心病急性事件及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发展意义重大。那么阿司匹林何时服用才是正确的呢? 1.餐前OR餐后? 餐前理论 阿司匹林口服可对胃部造成强烈刺激 , 加上阿司匹林本身具有维持正常胃肠道血流功能、...

人类寿命已触“天花板”?

2016-12-02

无论是感性印象还是客观事实,人类似乎越活越久。不久前,美国顶尖医学研究中心艾伯特·爱因斯坦医学院的科学家们在Nature网站发表的一篇论文中则指出,人类不太可能比世界上目前已知最长寿的人活得更长了,并且这一点即使未来科学和医疗继续发展或许也无能为力。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健康而长寿,生而为人,我们到底能活多久? 最长寿命已达上限 从上世纪开始,随着饮食、环境、...

“飞人”与“肥人”患肝癌的风险相同

2016-12-02

根据《Cancer Cell》发表的一项新研究显示,常旅客(频繁乘坐飞机出差并倒时差的人士)与肥胖人士的癌症风险相同。 时差会增加肝脏中的胆汁酸含量,从而增加肝癌风险,这一现象与临床上肥胖人士的情况类似。 研究人员还指出,乘坐飞机旅行人数的增多是全世界范围内肝癌比例增加的原因之一。 这项由美国贝勒医学院主导的研究,建立在大量的关于生理节律扰乱的研究基础之上,...

不顾伦理争议,首个合法“三亲”宝宝有望在英国诞生

2016-12-02

  最新消息,英国将有望在一年之内成为全球首个明确许可三亲婴儿出生的国家。具备线粒体疾病遗传风险的婴儿将获得线粒体捐献者所提供的健康线粒体,通过胚胎改造来拥有三个人的DNA。   经过长达两年的相关研究和论证,一批科学家建议英国人类受精与胚胎管理局(UK Human Fertilisation and Embryology Authority ,HFEA)通过这类疗法的保守临床测试。通过将亲生母...

鸭嘴兽毒液糖尿病治疗新方法

2016-12-02

澳大利亚研究人员发现了国家最具代表性的两个当地动物物种 - 鸭嘴兽和针鼹对胰岛素调节的显著进化变化 - 这可能为人类2型糖尿病的新治疗开辟道路。 现在发表在“自然”杂志“科学报告”中的研究结果表明,在鸭嘴兽肠中产生的调节血糖的相同激素出人意料地在其毒液中也产生。 研究由阿德莱德大学的Frank Grutzner教授和弗林德斯大学的Briony Forbes副教...

BIOTREE 第一届2016组学数据分析美图秀

2016-12-02

无论是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或是脂质组学,组学的数据收集是科研人员面临的一个问题,但肯定不是最大问题。大多数人都同意,更大的问题是弄清楚组学数据集到底意味着什么。一年辛苦耕耘,在此2016年末之际,尽管组学数据分析仍存在巨大的瓶颈,但正所谓“高手在民间”,BIOTREE特此举办“第一届2016组学数据分析美图秀”的活动,望各位生物达人热烈参与,相互切磋,共同进...

科学家合成了抗化疗耐药性癌症的新药物

2016-12-02

由MIPT的Alexander Kiselyov教授领导的俄罗斯科学家团队合成了一种抗肿瘤化合物,可用于抗化疗耐药性癌症。研究结果发表在欧洲药物化学杂志上。 科学家合成了一系列新化合物,并使用海胆胚胎和人类癌细胞评估了它们的抗癌作用。其中一个分子被证明是有效的和可选择的,甚至足以对化学抗性卵巢癌的影响。合成的化合物称为氨基异噻唑类。 Alexander Kisely...

新研究,治疗晚期卵巢癌的新希望!

2016-12-02

     最近,来自新加坡癌症科学研究所(CSI Singapore)的PI Ruby Huang博士领导的一项研究发现了一个叫AXL的新分子,它可以促进Mes亚型恶性卵巢癌的转移。这是两种最恶性的卵巢癌之一,另一种叫做Stem-A,也是由huang的研究小组早期发现。这两种卵巢癌具有高度发生上皮间质转化(EMT)的能力,EMT是一个上皮细胞转化为间质细胞的过程,这个过程与恶性转移癌症...

老药新用:糖尿病药物摧毁肿瘤外衣

2016-12-02

     莱斯大学的生物科学家Daniel Carson及其校友Micaela Morgado共同研究发现用于治疗糖尿病的噻唑烷二酮类小分子药物可以抑制一种组成细胞和器官保护性黏液的糖蛋白的表达,而这些产生黏液的细胞也可能比肿瘤细胞操纵以防止它们受到化疗及免疫系统的伤害。   但是Carson认为在这种药物被用于治疗癌症之前还需要解决一些问题,事实上适合治疗糖尿病的小剂量药物还会增加糖尿病患者...

肿瘤是如何实现免疫逃逸的?

2016-12-01

肿瘤是致癌因素导致机体某些细胞丧失正常生长调控能力而引发克隆性异常增殖的病变。很多临床数据表明,肿瘤的发生与机体免疫功能存在密切的相关性,宿主免疫功能低下或受抑制往往都会导致肿瘤发生率的增高。科学家们针对肿瘤与免疫的关系提出“肿瘤免疫编辑”学说,即机体的免疫系统能够识别、监视并最终“清除”绝大多数的恶变细胞;但可能会有少数恶变细胞躲过清除而进入“平衡”期,此期间,免疫系统和恶变细胞互相塑造但...

我国启动中华基因组精标准计划 发力国家基因科学基准

2016-12-01

1日,记者从在京召开的“中国生物技术产业质量基础计量与标准会议”上获悉,我国正式启动中华基因组精标准计划(GSCG:Gold standard of China Genome),发力国家基因科学基准、基因组研究权威标准的建设。 当前,生物产业已经成为支撑国家科技、经济竞争优势的重要领域。使生物计量标准成为我国“五大生物重点产业”(即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能源、生物制造和生物环保...

盘点:艾滋病+基因=What?

2016-12-01

自1981年世界第一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发现至今,短短30多年间,艾滋病在全球肆虐流行,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据WHO最新公布的数字,迄今为止,全世界已超过3500万人携带艾滋病毒,大多数艾滋病人因缺少有效的治疗药物而最终过早的走向生命的终结。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性开放包容程度的日趋增加,艾滋病新增速度也以日剧增,仅2015年,全球新发艾滋病毒感染者已达到210万,...

上海市副市长翁铁慧参观考察亿康医学检验所

2016-12-01

2016年11月30日上午,上海市副市长翁铁慧在奉贤区委书记庄木弟,区委副书记、区长华源,副区长倪闽景等的陪同下莅临上海亿康医学检验所参观走访,并深入检验所实验室现场检查各项工作,亿康基因创始人陆思嘉博士给予了热情的接待和详细的讲解介绍。  陆思嘉博士首先向翁铁慧副市长一行介绍了关于亿康基因的组建历程、人员结构、专利技术和发展愿景等方面情况。在谈到专利技术时,陆博士表示亿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