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转化医学是什么?
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找到约54736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蟑螂、砒霜……那些神奇的抗肿瘤药物!
据资料显示,未来10年,中国的癌症发病率与死亡率仍将继续攀升。癌症已成为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人们无不“谈癌色变”。骇人听闻的临床表现,治愈带来的身体疼痛以及高额的治疗费用,让人不寒而栗,但当你听说蟑螂、阿司匹林能对抗某些复杂性的肿瘤时,你是否又会瞠目结舌,感叹高大上的癌症居然也能被屌丝级的药物征服,一起领略这些“诺奖级”的神奇药物。 1.砒霜 近日,来自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上海血液...
性格终究由基因决定?新研究发现精神病更青睐这几种性格
人类的不同个性究竟是取决于于先天的遗传还是后天的培养?在历年历代的生物学家与心理学家圈子中,这个问题所引发的争论从未平息,对立观点的支持者们长期处于势均力敌的状态。然而就是在最近,一项新的发现或许会让大部分的心理学家跌掉眼镜,来自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UCSD)的研究团队通过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确定了人类基因组中的与人格特质显着相关的五个新的基因区域,并进一步揭示了人格特质基因与...
最新证据:高脂饮食有助于肿瘤扩散!
癌症难治和致命的关键在于扩散和转移,一旦癌细胞开始转移,通常治疗更加困难并且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Nature杂志在线发表了西班牙巴塞罗那研究所(IRB)的Salvador Aznar Benitah教授主导的研究:Targeting metastasis-initiating cells through the fatty acidreceptor CD36...
《时代周刊》2016全球最佳发明,属于生物医学领域的有哪些?
每到接近年尾的时候,美国《时代周刊》都以“让世界更美好、更智能、更有趣”为宗旨,在全世界各类行业的发明中评选中出本年度最佳的“25项发明”,在今年评选的25项发明中,很多产品充满了奇思妙想,除了有索尼 Playstation VR 这样全球爆款的VR设备,也有备受果粉各种吐槽的 AirPod 无线耳机,当然我国的天宫2号空间站也在入选之列,这些发明不仅倾注了科学家们的不懈努力,而且也从侧面反映出科...
NGS“惨败”,第三代测序首次成功诊断罕见病!
目前临床上主要利用短读长测序(SRS)来进行基因组学分析,比如二代测序。SRS的主要特点是通量高、准确基数高以及成本低,但它无法解决高度杂合的基因组、高度重复序列、高GC区域、拷贝数变异、大的结构变异等问题。相比而言,长读长测序(LRS)有着与之互补的优势,在临床上可以检测到SRS遗漏的遗传变异。第三代测序技术的显著特征就是读长比二代测序更长。近日,科学家们首次利...
多家药企被爆大裁员!
随着医疗反腐之风越刮越猛,药品招标降价给企业带来落标的压力,再加上跨国以及国内企业的不断推进的业务调整,不少药企开始大幅度裁员。同时,外企把成熟产品外包给国内药企或CSO,产品团队顺带转移给下家或者解散,也是一种变相裁员。 多家药企传出裁员消息 近日,据谢绝医药代表微信公众号报道,年底各司架构、政策调整,很多跨国药企在中国市场相继爆出裁员传闻。包括罗...
《转》访全球医生组织中国总代表时占祥博士:远程医疗,三米之外即为“远程”
改变未来临床诊疗和大健康领域,以及影响我们每个人健康和福祉的三件大事是:转化医学、远程医疗和人工智能在生命科学领域的应用。 ——时占祥博士 12月3日-4日2016全球精准医疗峰会在上海徐汇隆重召开,全球医生组织中国总代表时占祥博士围绕“转化医学、远程医疗和人工智能在生命科学领域里应用”三个方面作了精彩报告,转化医学网作为特邀媒体有幸在会议期间邀请到时博士...
Nature子刊揭示基因改变肠道细菌,肥胖治疗或有新希望
国家卫生研究院最新研究发现,倘若剔除小鼠体内的dusp6基因,将可改变体内肠道菌相,可达到抑制肥胖的效果,约可减少2成的体重及体脂肪,人体内也有dusp6基因,目前已掌握培养出具有抑制肥胖效果的肠道菌相的关键方法,正进一步筛选菌株进行测试,预计在1至2年内可以完成效果验证,约2至3年可应用在益生菌上。 国家卫生研究院免疫医学研究中心助研究员高承源率领其研究团队,发现宿主调...
专访浙江省医学科学院倪崖教授:伦理冲突是辅助生殖技术亟需解决的首要问题
辅助生殖技术是采用医疗辅助手段使不育夫妇妊娠的技术,包括人工授精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及其衍生技术两大类。试管婴儿就是使用该技术生育的婴儿。世界首例试管婴儿的诞生被誉为继心脏移植成功后20世纪医学界的又一奇迹,激发了全球许多国家研究这一高新技术的热潮。辅助生殖技术经过30多年的发展越来越成熟,但随之也凸显了很多问题。 近日我们有幸采访到浙江省医学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医学细胞生物学分...
Oxford Nanopore 宣布融资1亿英镑(1.26亿美元)
英国牛津 -- (BUSINESS WIRE) -- Oxford Nanopore Technologies 有限公司 (简称Oxford Nanopore)宣布在最近一轮融资中以普通股私人配售方式获得了1亿英镑(1.26亿美元)的投资。总部位于英国的Oxford Nanopore 科技公司研发并销售世界上唯一的便携式DNA/RNA测序仪。此轮融资的领投者包括...
分级诊疗“首创”的几点疑问
今年9月份,江西省新余市的医改创新在业内引起轰动,其主要创新点在于鼓励上级医院将符合下转条件的住院患者向下转诊,按每人次600元给予奖励,奖励经费由市财政给予预算安排。另一方面降低基层特殊慢性病门诊统筹起付线,提高封顶线和报销比例;经转诊的住院患者,报销比例在原来基础上提高5%,这在国内分级诊疗当中确实是“首创”。看到这,咱们先不讨论每人600元的奖励土不土豪,而是带着几点疑问来讨论推进难得...
“精准”防治心血管病 我国有望初步形成百万人群大型健康数据库
聚焦心血管病这一对民众健康影响较大的领域,我国已启动心血管高危人群早期筛查与综合干预项目,将初步形成百万人群大型健康数据库,为推动心血管病的精准医疗奠定基础。 这是记者从11日闭幕的中国精准心血管病学峰会上了解到的。“选择好人群和病人队列,组建有临床背景的生物信息‘双栖’科学家团队,是我国精准医学发展有的放矢、有所作为的关键。”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主任胡...
1个病例1篇NEJM!细胞免疫疗法获重大突破,Carl June发文点“赞”
在一项结直肠癌免疫疗法研究中,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CI)的研究小组鉴定出了一种靶向致癌蛋白的新方法。这一致癌蛋白由KRAS基因的突变形式产生。研究中使用的靶向免疫疗法成功让患者的癌症得以消退(regression)。这一突破性成果于12月8日发表在NEJM杂志上。 领导该研究的是NCI癌症研究中心的Steven A. Rosenberg博士。值得一提的是,这一研究仅包括一名患者...
医健产业奥斯卡——第二届中国健康产业创新“奇璞奖”(2016)颁出
12月10日,“2016中国健康产业创新峰会暨第二届‘奇璞奖’颁奖典礼”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隆重举行,在中国健康产业8大领域,评出2015-2016年度最佳——“奇璞奖”。中国健康产业创新平台(ChinaHealthcare Innovation Platform)(CHIP,奇璞)是由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卫生管理与政策中心主任蔡江南教授倡导发起,旨在连接实业、投资、学术、政府,提升...
北医三院骨科团队应用3D打印技术解决又一世界性难题
2016年10月17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以下简称「北医三院」)骨科主任刘忠军教授收治了一位4节颈椎被恶性肿瘤侵犯的重症患者。刘教授团队给患者实施了全世界首例4节颈椎切除手术,并给患者安装上全世界首个大跨度3D打印人工颈椎。 11月22日,距离手术结束仅一周,这个癌症患者在3D打印颈椎的帮助下已经可以起床活动了。这要是在3D打印出现之前,是没法想象的。 ▲刘忠...
IBM、强生与美国国会,都在搞什么医疗大新闻
IBM Watson联合辉瑞,将机器学习用于癌症药物研发 IBM的Watson for Drug Discovery是一个新的云平台,旨在帮助生命科学家发现新的药物靶点和替代性的药物的适应症。IBM本周与辉瑞达成了一项新协议,将用前者的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及其它认知推理能力,用于免疫肿瘤学(Immuno-oncology)中的新药物识别,联合疗法和患者选择策略。...
Science:开发出分泌胰岛素的人工β细胞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和中国华东师范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利用一种简单明了的工程学方法制造出人工β细胞。 这些人工β细胞能够做天然的β细胞做的任何事情:它们测量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产生足够的胰岛素来有效地降低血糖水平。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16年12月9日那期Scienc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β-cell–mimetic designer cells ...
19位科学家获“药明康德生命化学研究奖”
12月11日,中国生命科学研究领域权威奖项,第十届“药明康德生命化学研究奖”在京公布评选结果,来自国内高校、科研院所以及医院临床一线的19位优秀科研工作者和医院专家,分别凭借在化学、生物学、药学及医学等领域所做出的突出贡献奖项。 第十届药明康德生命化学研究奖“杰出成就奖”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副院长石远凯、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徐华强两位教授摘得,第三军医大学全军免疫学研究所叶丽林...
系统性异质性:一种理解肿瘤异质性的综合性方法
D.C. Wang, X. Wang于2016年8月发表在Semin Cell Dev Biol上的文章:Systems heterogeneity: An integrative way to understand cancer heterogeneity首次阐述了系统性异质性这一概念,为人们理解肿瘤异质性的重要性及复杂性提供更多方向。所谓系统性异质性,是指细胞、组织、器官...
2016年生命科学领域的八大突破性进展
过去一年从基因编辑到眼组织修复等领域,我们目睹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以下便是2016年部分令人激动的研究报道: 基因治疗:更精准 精准的基因组编辑将允许我们对一系列难治且有抗性的疾病进行治疗,来自哈佛医学院研究人员的研究(Nature 528, 490-495,2016)让我们离高度特异性的核酸酶更近了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