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转化医学是什么?
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找到约54503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Olink黑科技直播】仅需1 µL即可高质量检测上百种细胞因子
导读小贴士 1.如果您需要同时快速检测上百种细胞因子 2.如果您的样品量非常少、且珍贵 3.如果您的样品中待测细胞因子丰度很低 4.如果您现在还被细胞因子多重检测稳定性差、重复性低而困扰 那您需要花上几分钟左右的时间了解一下Olink PEA技术具体应用。基于PEA技术开发的Inflammation Pa...
【Nature】全球首款无针DNA新冠疫苗即将在印度率先使用!经2.8万人群的调查研究,其有效性达67%,甚至可预防Delta
近日,印度已经批准了一种新的冠状病毒疫苗,该疫苗使用环状DNA链来启动免疫系统对抗SARS-CoV-2病毒。研究人员对全球首个获得批准的DNA疫苗的消息表示欢迎,并表示许多其他DNA疫苗可能很快就会紧随其后。 ZyCoV-D,无需注射即可“进”入皮肤,且无针系统可以显著减少副作用。ZyCoV-D含有称为质粒的环状DNA链,编码SARS-CoV-2的刺突蛋白,以及用于...
【柳叶刀子刊】警惕!200多万人群经过超900万次的BMI测量发现,18至24岁的年轻人在未来十年超重或肥胖的风险最高
根据WHO指南,BMI小于18·5 kg/m2定义为体重过低;BMI为18.5-24.9 kg/m2是正常体重;BMI为25·0–29·9 kg/m2是超重;非重度肥胖(1级和2级),BMI为30·0–39·9 kg/m2;以及BMI为40 kg/m2或更高的为严重肥胖(3级)。 伦敦大学学院的研究人员领导的一项新研究发现,与任何其他年龄组的成年人...
【PLOS Medicine】超好用的液体活检新方法,快速区分遗传病神经纤维瘤是否发生癌病
患有1型神经纤维瘤病(NF1)的遗传性疾病的人,通常会发展成沿神经生长的非癌性或良性肿瘤。这些肿瘤有时会转化为侵袭性癌症,但目前还没有一种好的方法来确定这种转化是否已经发生。 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CI)癌症研究中心(隶属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和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共同开发了一种血液检测方法。他们相信,总有一天,可以提供一种高度敏感且快捷简单的方法来检...
【研究】“万能“的肠道微生物群:4万数据确认抗生素导致患癌的直接原因
人结肠癌细胞株 来源:S. Schuller. 被称为人体“第二大脑“的肠道是身体各项功能管控和调节的第二大平台(第一为大脑)。而其中的微生物群就如其中的协调员,这同时导致菌群不平衡会引发多类疾病,影响范围包括肠道、肺部和心血管等。 肠道与肠菌 来源:pixabay...
战略升级!上海解码引入第二台华大T7测序仪,加速推进第四方检测服务!
2021年9月1日,解码(上海)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解码DNA”)正式引入第二台华大智造的高通量测序平台DNBSEQ-T7。 2020年7月18日,解码DNA引入长三角首台华大智造“超级生命计算机DNBSEQ-T7”,并于9月1日,成为国内首个“高通量测序创新应用示范中心”。 ...
一文读懂合成生物学的那些事
科学家一直在尝试从零开始制造全新的生命形式——用化学物质造出合成DNA(脱氧核糖核酸),由DNA合成基因,再由基因形成基因组,最终在实验室造出全新生物体的分子系统。 如果说1953年DNA双螺旋分子结构的发现让分子生物学家意识到,基因与细胞的关系就像计算机的软件和硬件,那么合成生物学正在做的就是设计新“软件”、开发新“硬件”...
【PLOS汇编】癌症筛查有何新进展?首尾相连:关于近期早筛和核查复发残留的5项新型创新性特色研究
最新一期的PLOS Medicine杂志刊登了五项研究,概述了检测癌症和识别微小残留复发疾病(因为当少量肿瘤细胞在治疗中存活下来时,可能因此导致癌症复发)的新策略。这五项研究由PLOS Medicine的编辑团队和客座编辑Chris Abbosh、Sarah-Jane Dawson和Charles Swanton共同选出。 癌症 ...
【Cell】警惕!缺少这种关键的免疫细胞可影响肠道微生物,甚至导致结肠直肠癌的发生
先天淋巴细胞(ILC),也被称作固有免疫细胞,是一类不同于T细胞和B细胞的淋巴细胞亚群,位于肠道粘膜表面中,增强免疫反应,维持粘膜完整性和促进淋巴器官形成。有研究表明,ILC3s可浸润肿瘤,并通过细胞因子的产生从而影响癌症的发生与发展。 根据威尔康奈尔医学院和纽约长老会医院研究人员领导的一项最新研究,一种称为先天性淋巴细胞(ILC3s)的免疫细胞亚群可以保护人体免受...
RWD知识星球-肿瘤精准医学系列分享会│自然语言处理在早期新药研发中的应用
RWD知识星球 上世纪末开始,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生物医药领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创新性变革,精准医疗也在此背景下蓬勃发展,真实世界研究(RWS)应运而生,通过对真实临床患者诊疗数据进行总结,最大程度地为特定类型临床患者的诊疗提供参考,并从临床实际出发,为满足临床需求而设计真实世界研究,产生数据,促进精准医疗的新发展。 ...
领星生物CEO许强博士受邀出席AIMS医学AI系列研讨会
人工智能(artifical Intelligence,AI)技术的发展颠覆了旧有的医疗格局,开创了全新的医疗决策体系。目前,AI在医学领域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医学影像、辅助诊疗、健康管理、医院管理、疾病预测、药物研发等方面,覆盖了筛查、诊断、治疗、预后管理等多个不同的临床环节。医疗AI体系的建立不仅能够减轻临床医生的负担,提升患者的就医体验,还有助于对偏远地区的医疗支持,从而...
文献解读 | FR+CTC可预测早期NSCLC术后复发和转移
肿瘤转移是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这些患者5年生存率仅4%。既往研究证实,大约50% NSCLC患者在术后5年内复发,鉴别术后复发高风险患者将有助于确定术后辅助治疗方案从而改善患者预后。当前主要基于影像学和病理学对肺癌患者进行诊断和分期,无法准确评估患者术后复发或转移的风险。一项长达7年随访的研究证实,术前叶酸受体阳性循环肿瘤细胞(FR+CTC)水平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
【Nature子刊】前所未有的清晰和高速:新的显微镜技术首次记录了100多万个神经元在整个小鼠大脑皮层的活动
捕捉错综复杂的大脑活动需要分辨率、规模和速度——当数以百万计的神经元在不到一秒的时间内,从大脑皮层的遥远角落主动发出信号时,我们就能以极其清晰的分辨率看到它们。 现在,研究人员已经开发出一种显微镜技术,使科学家能够完成这一壮举。以前所未有的清晰度,高速在大脑不同深度捕捉大量细胞活动的详细图像。这项研究发表在《Nature Methods》杂志上,研究人员发表了一篇题...
权威发布 | 科研经费管理有了哪些大变化?财政部详解来了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改革完善中央财政科研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中央财政科研经费管理有哪些变化?如何进一步为科研人员“松绑”?日前,财政部相关负责人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一一解答。 01 “四个扩大” 赋予科研人员更大的经费使用自主权 据了解,这些年,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出...
【NEJM】我们该换盐了!里程碑式的研究证明:简单地换点盐每年可以防止数百万人死亡
食用盐(NaCl,氯化钠)能帮助我们维持基本的身体健康和体内平衡。我们的神经系统利用钠离子传递神经信息,心血管和肌肉系统依赖于它维持心脏跳动和肌肉收缩,且肾脏依靠它保持体内水分平衡和血压平衡(过多钠离子会引发高血压,过少则会使体外水分大量进入细胞导致低血压)。而国内有一个南北区域现象则是:好盐和更青睐于腌制食品的北方地区人群的高血压比例远远高于好低盐和青睐于汤水的广东地区人群。 ...
【柳叶刀】重磅!高效“复合药丸”可将心血管疾病风险降低一半!有效证据终于问世
汉密尔顿(Hamilton)研究人员领导的一项国际研究发现,将阿司匹林(aspirin)、他汀类(statins)药物和至少两种固定剂量血压药物结合的联合治疗可以将致命性心血管疾病 (cardiovascular disease, CVD) 的风险降低一半以上。 该结果受到心血管研究领域中国际领先者的关注。 该研...
【柳叶刀子刊】4万多名基于全基因组测序确认的病例,首次报告感染Delta变体的住院风险是Alpha的2倍
最近,研究人员在《The 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Hospital admission and emergency care attendance risk for SARS-CoV-2 delta (B.1.617.2) compared with alpha (B.1.1.7) variants of concern: a cohort...
【倒计时1天】从形态到分子-细胞/组织微区及高通量多组学的前沿应用
蛋白质组学 、脂质组学的研究在新技术、新方法的推进下,正在经历深刻的变革和长足的进步。我们可以从整体及微观水平对生物样品进行分析和观测,从而系统解析和揭示生物分子功能和机制,加速后继研究,深度助力健康未来 。 多组学临床样本,样品的精确捕获至关重要。激光显微切割技术(Laser Microdissection, LMD ) 可以将样品组织或细胞样品进行精确切割,从而...
【Nature】解开人类身世之谜:一块带有DNA的化石追溯人类迁移历史
研究人员本周在《Nature》杂志上报道说,一具来自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岛,由一名青少年狩猎采集者的7000年前的骨骼,可能是从一种神秘的古老文化——托利亚人(音译)(Toaleans)中发现的第一具遗骸。研究人员发表了一篇题为“First ancient human DNA found from key Asian migration route”的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