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转化医学是什么?
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找到约54940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超17万人研究表明:坚持这种饮食方式,结直肠癌风险降低22%
最近,发表在《BMC Medicine》上的一项研究发现,富含健康植物性食物(全谷物、新鲜水果和蔬菜)的饮食与男性患结直肠癌的风险降低有关。 https://bmcmedicine.biomedcentral.com/articles/10.1186/s12916-022-02623-7 研究背景 01 越...
维C能防治新冠?研究表明和锌一起服用还可刺激抗体产生
临床试验表明,维生素C可以改善由不同应激源引起的氧化失衡和血管重塑,并减弱内皮屏障通透性。因此,维生素C的抗氧化作用及其对内皮通透性的保护作用可能会在新冠感染过程中发挥作用,尤其是在感染后恢复过程中。锌是人体内含量仅次于铁的第二大微量金属,对T细胞的生长和活性以及细胞因子风暴具有调节作用。 口服锌与维生素C可刺激抗体产生 01 20...
即将开播 | 肿瘤融合基因靶向药物与检测技术新进展,大咖云集,直击热点,不容错过!
《药精准》是由泛生子联合转化医学网共同推出的“聚焦药靶,精准伴随”系列直播栏目,精准医疗,诊断先行,助力创新药高质量研发。 第十期 融合基因是一类驱动肿瘤发生发展非常重要的变异形式,融合突变分布于几乎所有的癌症类型,迄今为止,人们人们总共发现了超过10,000个癌症相关的融合基因突变[1]。肿瘤融合基因突变不仅在诊断和预后过程中起重要的指导作用...
橘子皮能减肥?不止于此,澳门大学研究揭示还能防止糖尿病患者的动脉硬化……
近日,澳门大学的研究人员在《Nutrients》上发布了研究论文,研究结果表明,CRP提取物通过抑制糖尿病大鼠AMPK激活时的血管炎症状态来保护内皮功能。 https://www.mdpi.com/2072-6643/14/24/5221 研究背景 01 先前的研究表明,不同类型的柑橘皮提取物对肥胖和糖尿病...
香港大学最新研究:肥胖会增加81%新冠重症风险和18%感染率
近日,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的研究人员发表了论文,研究表明,肥胖、吸烟会增加新冠的严重程度,重症风险增65%-81%,肥胖增加重症风险与ACE2受体有关。 https://doi.org/10.1002/jmv.28205 研究背景 01 肥胖、吸烟等增加了感染新冠肺炎的风险,而维生素D、血压和血糖特征的相...
【柳叶刀子刊】噩梦竟是老年痴呆前兆!研究表明每周做噩梦多于一次,痴呆风险增加120%
近日,发布于柳叶刀子刊《eClinicalMedicine》上一项基于三个大型前瞻性队列研究,发现了噩梦与认知能力下降之间的关联:较高频率的噩梦(每周1次及以上),与中年认知能力下降的风险提高近3倍、老年罹患痴呆症的可能性增加120%。 https://www.thelancet.com/journals/eclinm/article/PIIS2589-5370(2...
【Nature子刊】最新研究解释为何女性比男性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可能性高出50-75%
一项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新研究展示了生物医学中的这一基本假设。女性是男性的“较小版本”,不支持大多数临床前特征(例如葡萄糖水平)。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2-35266-6 研究背景 01 尽管这些差异现在已得到...
胃癌免疫治疗新靶点!南京大学魏嘉教授团队提出增强PD-1阻断治疗的新策略
2022年12月2日,南京大学魏嘉教授课题组在《Cancer Immunology Research》在线发表了研究论文,揭示了胃癌免疫微环境全新调控靶点DKK1及其诱导巨噬细胞免疫抑制促进胃癌进展的新机制,并且提出联合阻断DKK1与PD1是极具前景的胃癌免疫治疗新策略。 https://aacrjournals.org/cancerimmunolres/artic...
新冠病毒对癌症患者的影响以及肿瘤患者如何预防新冠?国内外最新指南来了
新冠病毒对癌症患者影响 01 2022年5月,《JAMA network open》期刊发表过一篇论文,研究表明,新冠感染者中患有癌症死亡风险更高。其中,年龄较小、肺癌和血液系统肿瘤也是与新冠不良结局相关的危险因素。也有研究指出,血液肿瘤患者感染新冠后死亡率是其他肿瘤患者的近2倍。 2022年11月1日,一篇发表在《JAMA net...
咖啡能预防新冠?西北大学近四万人研究揭示咖啡对新冠的抑制作用
美国西北大学研究人员在《Nutrients》杂志上发表了一项关于咖啡与新冠预防的研究。研究结果指出,每天至少喝一杯咖啡可以将患新冠病毒的风险降低10%。 https://www.mdpi.com/2072-6643/13/6/2114 研究背景 01 横断面分析可识别检测呈阳性后的患者特征和临床数据,从而告...
【Nature Medicine】华盛顿大学超500万人研究表明重复感染新冠,会显著增加死亡和后遗症风险
近日,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在《Nature Medicine》上发表了研究论文,该研究使用美国退伍军人事务部的电子医疗保健数据库,来解答新冠病毒重复感染是否会增加首次感染相关健康风险的问题。通过与未感染的对照组相比,评估了首次感染和重复感染的人感染相关累积风险。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1-022-0205...
超百万人前瞻性研究揭示食用橄榄油可显著降低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患病风险......
近日,西班牙研究人员对前瞻性队列研究和随机对照试验(RCT)进行了全局的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评估了橄榄油消费与4种不同结局的主要风险之间的关联:心血管疾病(CVD)、癌症、II型糖尿病(T2D)或全因死亡率。 https://www.clinicalnutritionjournal.com/article/S0261-5614(21)00503-3/fulltext...
【J ALLERGY CLIN IMMUN】为什么呼吸道感染在冬季更加常见?
近日,一项发表于《过敏与临床免疫学杂志》(Journal of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 study)的研究揭示了细胞外囊泡(EVs)在先天鼻粘膜免疫反应中的作用,探讨了EV对抗呼吸道病毒的抗病毒活性及其机制,并阐述了低温环境对EV的抗病毒免疫力的影响。 https://www.jacionline.org/articl...
【Nature子刊】最新!复旦孙爱军/葛均波/宋振举团队确定缺血性血管疾病的潜在治疗靶点
2022年12月6日,复旦大学孙爱军,葛均波及宋振举等合作在《Nature Communications》 发表了研究论文,该研究表明Tregs中GPR174的遗传缺失增强了后肢缺血后小鼠的血流恢复。GPR174缺乏症上调Tregs中的双调蛋白表达,从而增强内皮细胞功能并减少促炎巨噬细胞极化和内皮细胞凋亡。 https://www.nature.com/a...
用新冠病毒治疗癌症?美国科学家发现新冠刺突蛋白能抑制肺癌发展
近日,美国拉什大学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在《Cancers》 发表了研究论文,研究表明刺激ACE2可能是控制肺癌生长的重要机制。他们发现重组SARS-CoV-2刺突S1利用其与ACE2的相互作用诱导人肺癌细胞死亡,并且鼻内施用重组刺突S1导致NNK中毒小鼠体内肿瘤消退。因此,鼻内给药SARS-CoV-2棘峰S1可能对肺癌患者有益。 https://www.md...
【Nature】人也能“光合作用”!浙大最新研究让衰老细胞“返老还童”
2022年11月7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林贤丰、范顺武与浙江大学化学系唐睿康团队在《Nature》发布了研究论文。该研究实现了向哺乳动物细胞跨物种植入来自植物的天然光合系统,并让植入的光合系统独立提供关键能量代谢来可控增强细胞合成代谢,实现了光合作用系统的跨界医学应用,在衰老退行性疾病(骨关节炎)治疗中显示出了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https://www....
【Nature子刊】南开大学庞代文课题组:量子点单病毒示踪技术破解病毒动态感染机制
2022年11月30日,南开大学庞代文教授团队使用他们之前系统研究的病毒作为示例,为QSVT实施提供了详细的操作流程。描述了在活细胞中进行QSVT实验的具体程序,包括病毒制备,QD标记策略,成像方法,图像处理和数据分析。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6-022-00775-7 病毒追踪技术 &nb...
27岁成中科院最年轻博导,发布SCI论文60余篇,如今她又拿下这一国际大奖......
求学之路 顺风顺水 01 1994年8月,王秀杰走进南开大学生命科学院。大一时的她仍念念不忘自己的国际金融梦,一心想着要转系,但由于她成绩优异,生物学的老师实在不舍得这样的好学生转走,就劝她说:“你看现在生物学多热门啊,人家好多人都想挤着进都进不来,你却想走……”王秀杰被老师的话打动,也在一学期的学习中对生物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
【Gut】香港大学陈志伟教授团队确定治疗肝癌的新药物靶点!
2022年11月30日,香港大学陈志伟、谭志武及万钧共同通讯在《Gut》在线发表了研究论文,该研究表明同构型PD-1介导的免疫抑制是肝细胞癌患者对PD-1阻断剂耐药的基础。该研究发现不同的T细胞亚群不表达PD- 1,但表达其亚型Δ42PD-1,占未治疗HCC患者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的71%。Δ42PD-1+ T细胞具有肿瘤浸润性,与HCC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https...
中国1590家医院1.8万例患者研究:低温不仅会导致心脏疾病,还会引发肺栓塞,老年痴呆......
低温引起的死亡率显著高于高温 01 2015年7月,医学期刊《柳叶刀》的一项跨国研究就指出了适度低温的风险。研究共纳入分析7422万死亡案例,中国15个城市的数据显示可归因于温度的死亡率达11%,是最高的。总体看,低温引起的死亡率为7.29%,显著高于高温引起的死亡率0.42%。 低温对心脏,大脑健康等造成很大危害 &n...
腾讯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