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第七届上海国际癌症大会
第六届单细胞技术应用研讨会暨空间组学前沿研讨会

专家访谈

《转》访欧易生物总经理张志明:持续逆势快速增长!破解科研服务"不可能三角"的硬核逻辑
《转》访菲鹏数辉马步勇教授|AI与分子模拟引领生物医药创新,“构象选择机制”开辟药物动态设计新纪元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找到约54629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Nature:多篇文章细述癌症信号的精确调控

1970-01-01

  ――抑癌蛋白PTEN主要分布在细胞的胞质中,拘束在胞内体囊泡中,这种定位调控了PTEN对特殊脂质的活性,以及影响了其对细胞生长的调控 PTEN抑癌蛋白功能缺失是许多种人类癌症的一个常见特征,比如胶质母细胞瘤,前列腺癌,肾细胞癌,甲状腺癌和乳腺癌等。除了在零星肿瘤中出现的遗传变异以外,编码PTEN蛋白的基因中出现的胚系突变也会引起譬如PTEN...

中科院团队PNAS解析重要的免疫机制

1970-01-01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在调控先天和适应性免疫应答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DEC205(CD205)是树突状细胞上一种主要的内吞受体,具有抗原呈递功能,被广泛用于制造抗病毒和抗肿瘤的疫苗。不过,人们对这一受体的结构和作用机制还知之甚少。 中科院的研究团队日前通过冷冻电镜技术,获得了人类DEC205胞外域的分子结构,揭示了这种...

Nature:不同常规的癌症逃生之路

1970-01-01

一项国际研究报告称发现,卵巢癌可以通过锁定生存模式,避免被化疗毁灭。相关论文发布在5月28日的《自然》(Nature)杂志上。 昆士兰大学分子生物科学研究所的Sean Grimmond教授说,卵巢癌细胞至少通过4种不同的途经避免了被以铂类为基础的化疗摧毁。 “其中一条途径涉及打断和重排一大批的基因――染色体。这与其他癌症有着根本的不同,在其他的癌症中疾...

食药监总局医疗器械监管司长童敏被调查 器械药品采购是腐败重灾区

2015-05-29

  近期,一批医疗领域腐败案引发社会关注,其中医疗器械和药品采购堪称重灾区。今天,医疗反腐的大火烧到食药监总局。据中纪委监察部网站,驻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纪检组监察局消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医疗器械监管司司长童敏涉嫌严重违纪,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   2007年,前药监局长郑筱萸案震惊全国。他因玩忽职守、贪污腐败最终被...

华裔学者解开百年医学疑问

2015-05-29

  最近,在国际著名期刊《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发表的一项研究中,科学家们对于医学界百年来的一个现象做出了解释,这个现象就是:如果你最终只有一个肾脏,那么剩下的这只独肾会变大。   当由于损伤或移植而切除一个单肾时,剩余的肾脏能迅速增大50%到60%,显然有一种生理力量扩大了它的容积。...

NEJM:FDA被批监管基因检测的体系已经过时

2015-05-29

  随着基因组测序逐渐步入临床,相应的监管也成了热门话题。顶级医学期刊《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近日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强调了临床基因组检测的承诺与挑战,特别是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对这些检测的监管。   休斯顿大学法律中心的Barbara Evans联合华盛顿大学的两名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The FDA and Geno...

Science首次报道一种关键沉默机制

2015-05-29

  适当的时间保持适当的沉默,这不仅适用于我们的为人处事,也同样适用于体内遗传物质的表达方式。关于基因沉默的方式有很多,近期来自英国剑桥医学研究所,Wellcome Trust研究院的一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新型蛋白复合物:人源沉默中心(Human Silencing Hub,HUSH,生物通译),这种复合物是人体细胞基因组中沉默组件。 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5...

诺贝尔奖得主夫妇Nature预卜先知你的行为

2015-05-29

  有没有可能通过接入大脑中的信号来弄清楚你下一步将去到哪里?挪威科技大学(NTNU)的研究人员Hiroshi Ito现在给出了肯定的答案。在本周的《自然》(Nature)杂志上,Ito描述了这种情况是如何发生的。   Ito和他的导师、2014年诺贝尔奖得主夫妇May-Britt、Edvard Moser以及同事们选取了一条特异...

Cell惊人发现:转移癌细胞具有传染力

2015-05-29

  在发表于5月21日《细胞》(Cell)杂志上的一篇论文中,来自Hubrecht研究所的科学家们描述了一个关于癌症转移研究的重大发现。科学家们证实转移的癌细胞可以将这种行为复制给低度恶性的癌细胞。这一研究发现提供了有关癌症行为的一些重要新见解,并有可能改善癌症的诊断和治疗(延伸阅读:Cancer?cell惊人发现:癌细胞具“传染力”)。   癌症是由细胞...

吃货们,你知道应该怎么吃吗?

2015-05-29

  众所周知,热量限制有助于健康长寿,这一效果已经在多种动物(从酵母到灵长类)中得到证实。不过,这种饮食控制会令吃货们倍感煎熬,事实上能够坚持下来的人并不多。   所幸的是,科学家们最近发现低蛋白高碳水化合物的饮食结构可以获得与热量限制类似的效果,这项研究发表在五月二十八日的Cell Reports杂志上。   热量限制食谱是哥伦比亚大学的Clive McCay于1930...

新型皮下生物传感芯片或助力个体化精准医学疗法的研究

2015-05-28

  医学的未来在于更好的精确度,而并不仅仅只是诊断,更在于使用药物的剂量,近日,来自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EPFL)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种新型的生物传感芯片,这种设备可以在尽可能长的一段时间内进行持续性的分析。   研究者Carrara博士表示,这种新型的生物传感芯片是世界上第一个可以同时测定pH和温度的设备,而且其还可以测定机体代谢相关的分子,比如葡萄糖、乳酸和胆固醇...

Sci Transl Med:工程化改造的发光细菌或可进行癌症诊断

2015-05-28

  近日,发表于国际杂志Sci Transl Med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MIT和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设计了一种新方法,其可以在益生菌的帮助下来检测扩散到肝脏中的癌症;许多类型的癌症,包括结肠癌、胰腺癌其都可以转移到肝脏中,医生们发现患者机体的癌症越早,就越有可能对患者成功治疗。   文章中研究者利用一种无害的大肠杆菌,让其在肝脏中繁殖,随后研究人员对细菌进行重...

《转》访张丽英:国内应该尽快建立起公开、透明的准入和监管体系

2015-05-28

  在2015基因检测与健康产业论坛见到了从美国纽约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 (Memorial Sloan Kettering Cancer Center)专程飞来参加论坛的特邀嘉宾张丽英(Dr. Liying Zhang)副教授。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私立癌症中心,最近被 US News 评为美国排名第一的癌症医院。百年...

Naturemedicine:亲环素A-CD147促进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增殖和归巢

1970-01-01

近日,来自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在国际学术期刊nature medicine在线发表了一项最新研究进展,他们发现亲环素A-CD147信号途径在B细胞恶性肿瘤在骨髓中的归巢式克隆增殖发挥重要作用。 B细胞恶性肿瘤经常在骨髓中进行克隆增殖,但这种增殖性归巢现象的具体机制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了解。 在该项研究中,研究人员以多发性骨...

Juno牵手Editas引入基因编辑技术推动CAR-T疗法开发

1970-01-01

随着生物医药产业对肿瘤免疫疗法研究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医药厂商在进入该领域的同时还将目光放在了多技术平台结合的方向。最近,CAR-T疗法的先驱Juno公司就在这一方面再向前迈进一步。公司表示已经和基因编辑技术开拓者Editas公司签订了一项为期三年的合作协议。这项协议包括了4700万美元预付款和6亿9千万美元的里程碑奖金。 根据双方披露的消息,Juno公司将借助E...

生物物理所揭示自噬基因参与学习记忆功能的调节

1970-01-01

Nes-Wdr45fl/Y小鼠出现学习记忆功能障碍和轴突水肿 通过线虫遗传筛选的方法,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张宏课题组的早期工作发现,epg-6基因是一个重要的多细胞生物特有的自噬基因。epg-6基因在哺乳动物中的同源基因为WDR45/WIPI4。WDR45编码一个含有WD40重复序列的PtdIn(3)P结合蛋白。 人类遗传学研究...

医药股上演翻倍涨幅 精准医学或将成为下一战场

1970-01-01

  5月19日,备受瞩目的《中国制造2025》规划正式对外公布,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等十大产业被提升为“国家战略”。同一天,沪深大宗交易平台共有63只个股出现114笔大宗交易,其中医药股揽下11席。   这是一个信号?伴随着政策红利的不断释放,各路资本集合押宝以精准医学为主导的医药股。另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今...

老年人常用抗生素大盘点

1970-01-01

感染性疾病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小编为您总结常用的抗感染药物用法。 一、老年人感染的特点 1. 感染的临床症状不典型; 2. 起病方式特别; 3. 易于出现意识障碍; 4. 容易发生多脏器功能衰竭; 5. 容易引起水、电解质紊乱。 二、老年人常用抗生素 青霉素类 青霉素类是一类重...

中国,母亲!请您听听孩儿的“医声”吧!!

1970-01-01

中国,母亲! 我是您的孩儿―中国医生。昨天,中国医师执业状况白皮书发布了。母亲,借这个机会,工作的事情,我想向母亲谈谈。 母亲,您还记得吗?曾几何时,我是你三月视线里翱翔在蓝天的雏鹰,你是我五月梦境里高挂在渡口的灯笼。但如今孩儿的工作环境真的很糟糕。执业成本高、医患关系紧张、工作强度大是哥哥、姐姐、弟弟、妹妹们的共同心声。职称级别越高的大哥大姐对医疗执业环境不满...

科学家发现控制痛觉的单个基因,感觉人生从此不一样了!

2015-05-28

  数十年来,研究人员一直在苦苦寻找疼痛的根源。得益于本周公布的一项新研究成果,科学家们已经向该目标迈出了坚实的一步:研究人员已经识别出一个单个基因,而该基因正是许多先天性无痛症(congenital insensitivity to pain,CIP)的根源。   对于先天性无痛症患者而言,他们从一出生开始就感觉不到任何疼痛。研究人员最新发现的基因被称为“PRDM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