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转化医学是什么?
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找到约15152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Nature Medicine : 这种细菌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已得到临床实验验证!
作者:Paris 近20年来,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明显提高和生活方式的快速改变,我国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及死亡率显著升高。心血管病无论对于国家的卫生资源还是个人的生命质量,都是沉重的负担和严峻的挑战,这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科研人员对其进行了夜以继日的探索。 曾有研究表明,肠道细菌与心血管疾病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但有利有害,众说纷纭。近日,发表...
《The Lancet Neurology》重磅!帕金森竟也可以早期筛查,影像扫描来助力
近日,伦敦国王学院的研究人员在《The Lancet Neurology》杂志上发表的研究报告中描述了帕金森患者临床前阶段大脑中最早出现的迹象,该研究结果对传统的疾病观点提出了挑战,为帕金森人群的筛查提供了理论依据。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继阿尔兹海默病之后的第二大类神经系统变性疾病,PD是一种慢性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
2019最新SCI影响因子出炉:祝贺CBT杂志的影响因子从3.4升到5.097,在近35年的历史中首次突破5分!
6月20日,汤森路透Journal Citation Reports2018年SCI期刊影响因子发布。 Cell Biology and Toxicology(CBT, 《细胞生物学与毒理学》)是一本国际期刊,在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和细胞毒理学等领域发表高水平的科学论文。该杂志包括亚细胞和细胞系统的研究源自原核和真核细胞类型和动物研究。该杂志主要的焦点是有关基本生物学和细胞系统的...
Science advances │王红霞团队研究揭示乳腺癌循环肿瘤细胞异质性
2019年6月20日,Science advances在线发表了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王红霞团队的研究成果“Epithelial-type systemic breast carcinoma cells with a restricted mesenchymal transition are a major source of metastasis”。研究表明肿瘤细胞EMT并非“全”或“无...
大神又放大招!“跳跃基因”取代Cas,开启基因编辑新篇章!
近日,有着“CRISPR之父”之称的张锋教授及其团队发布了一种新型CRISPR工具,利用被忽略的跳跃基因(即转座子)将治疗基因插入靶基因组,实现了不切割DNA前提下的基因编辑!而且该工具在大肠杆菌中的实验成功率达到了80%! CRISPR/Cas技术自问世以来,在短短两三年之内成为了生物科学领域最炙手可热的研究工具。该技术精准、廉价、易于使用,且功能强...
Cancer Cell:揭示肿瘤与免疫细胞的“秘密对话”
此次研究主要目的是研究在肿瘤微环境中肿瘤细胞与免疫细胞究竟如何进行信息传递,这对于整个肿瘤组织的存活和机体抗肿瘤免疫的启动至关重要。同时,该研究所揭示的研究意义一方面可以为临床肿瘤明确更可靠的生物标记物,另一方面也会帮助临床医生更好的利用肿瘤微环境来治疗各类肿瘤。路德维希癌症研究所洛桑分院负责人George Coukos教授表示,“他们发现两种关键的趋化因子CCL5和CXCL9与所有实体肿瘤...
【2019 ASCO】福建省肿瘤医院生物免疫治疗中心、病理科团队研究成果亮相2019 ASCO
万众瞩目的2019 ASCO年会于5月31日至6月4日在美国芝加哥举行。福建省肿瘤医院郑雄伟院长带领的病理科团队,陈刚教授,和肿瘤生物治疗免疫中心郭增清教授、陈誉教授团队联合吉因加研究院以壁报(Poster)形式展示了针对EGFR L858R亚型新抗原预测筛选的最新研究进展,陈誉教授代表团队在ASCO做壁报展示,受到国内外同仁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
Scientific Reports:如何从“源头”遏止帕金森病的发生
虽然帕金森病在60岁以上的人群中更为常见,但其也可在任何年龄段内发病,其全球患病数占全球总人数的0.01%。虽然帕金森病本身并不致命,但帕金森病会产生进行性神经变性,这是导致患者继发性死亡的主要原因。近日,大阪大学的研究团队合成了酰氨基桥接的核酸(AmNA)修饰的反义寡核苷酸(ASO),其可靶向帕金森特征性病理病变α-突触核蛋白(SNCA),进而从源头遏止帕金森病的产生。该研究...
关注CRlSPR: 基因编辑的“阿特拉斯”
CRISPR是一种是原核生物基因组内的一段重复序列,是细菌和病毒进行斗争产生的免疫武器,简单说就是病毒能把自己的基因整合到细菌,利用细菌的细胞工具为自己的基因复制服务,细菌为了将病毒的外来入侵基因清除,进化出CRISPR-Cas9系统,利用这个系统,细菌可以不动声色地把病毒基因从自己的染色体上切除,这是细菌特有的免疫系统。 既往以来,CRISPR是一种具有发展前...
ASCO | “中国声音”最新发布
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年会 (ASCO) 是肿瘤领域规模最大、水平最高、最具权威性的国际性学术会议之一。2019ASCO年会以 "Caring for Every Patient, Learning from Every Patient" 为主题,汇聚数万世界专业的肿瘤专家、学者以及药品审批官员、患者组织,开启了一场围绕临床肿瘤学研究结果发布和交流的盛宴。 值得关注的是,...
ASCO 2016~2019|中国精准医疗企业变化
5月31日-6月4日,新一届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将于芝加哥召开,小编借ASCO这个窗口,来带大家看看国内精准医疗企业数量及学术成果在近几年来的ASCO年会上有哪些变化。(如有遗漏欢迎补充) 2016 世和基因 世和基因作为中国第一家亮相ASCO的二代测序公司,其研究Circulating tumor DNA mutational pr...
Science子刊 | 揭秘细菌耐药性传播之谜,破解多重耐药菌不是梦!
感染,曾是造成人类死亡的第一大疾病,是抗生素的发明,让这一曾经意味着死亡的疾病变成了几天就可治愈的"小病"。但正在人们为之欢呼之时,抗生素的耐药性问题不断凸显。在美国,每年至少有23,000人死于耐抗生素感染,作为抗生素滥用大国,中国的情况只会更严峻。今天,具有多重耐药基因的“超级细菌”兵临城下,为人类的抗生素滥用敲响了警钟。不仅如此,细菌耐...
Science子刊 | 鳗鱼中提取的这种物质可治疗脑细胞胶质瘤
近日,由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和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一组科学家进行的研究发现,VLR作为一个“特洛伊木马”发挥了重要作用:帮助药物通过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以进入老鼠的大脑,大大延长了脑胶质瘤小鼠的生存率。相关文章以“Identification of variable lymphocyte receptors that can tar...
盘点 | CAR-T疗法新研究进展
CAR-T(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ell, T细胞嵌合抗原受体)免疫疗法为近年来涌现的明星抗癌疗法。两年前,FDA批准Kymriah上市,标志着第一款CAR-T疗法应运而生,在癌症的治疗中展现出巨大的潜力。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梳理一下关于CAR-T免疫疗法的近期新的研究进展。 遏制毒副作用有新招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与南加州大学的研究人员开...
科学家将开发基于CRISPR基因编辑技术的永久性心脏病预防针
根据最新《卫报》报道,美国科学家 Sekar Kathiresan的Verve Therapeutics公司宣布研发永久性心脏病预防针,使用CRISPR基因编辑技术修改肝脏中的“坏胆固醇基因”,以达到永久预防心脏病的效果。 当心脏病专家Sekar Kathiresan博士对与冠状动脉疾病相关的基因进行编目时,他发现近60种可以预防或治疗心脏病的基因:一些可以降低血...
BioMind ™:神经影像AI探路者,亮相2019CMEF引关注
5月14日, 2019年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CMEF)在上海召开,神经影像AI领域领军者BioMind ™一亮相就吸引了众多业内专家的目光。 其实,早在3月21日国家卫健委召开的“智慧医院建设工作”官方新闻发布会上, BioMind ™就被两次点名:一次来自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副局长焦雅辉的发言,一次则出自天坛医院副院长周建新的口中。 在逐渐热闹的医疗AI赛道上,...
为什么PD-1检测位点阻断治疗会有不同的反应?《Science》给出了答案!
具有错配修复缺陷(MMR-d)的肿瘤可出现多重序列改变并且可累积数千个基因突变。这种高突变负荷使肿瘤具有免疫原性并对程序性细胞死亡-1(PD-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敏感。然而,尽管这些患者的肿瘤具有免疫原性,MMR缺陷肿瘤患者对现有免疫治疗的反应变化很大,大约一半的患者难以治疗。 约翰斯·霍普金...
Cell | 中风治疗新篇章-抑制细胞铁死亡
研究发现神经元通过诱导硒蛋白(包括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对铁死亡相关刺激做出反应。硒(Se)可在铁死亡过程中增强GPX4和其它基因的转录,通过共激活转录因子TFAP2c和Sp1来保护神经元,在中风的营养和治疗中有重要意义。 铁死亡(ferroptosis)是2012年Dixon发现的一种的铁依赖性的程序性细胞死亡形式,...
《Molecular Cell》:PD-1的细胞内“博弈术”
作者:Michael 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也称为B7-H1)是免疫检查点蛋白,其通过其与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受体的结合来抑制免疫功能。临床上批准的抗体可阻断细胞外PD-1和PD-L1结合,但对细胞内PDL1在癌症中的作用仍然知之甚少。来自梅奥诊所的研究给出了一些答案,这篇研究结果发表于《Molecular Ce...
【行业动态】细菌耐药新关注丨首家抗生素抗性基因检测(qPCR篇)
然而,自第一支青霉素出现之后,抗生素的种类逐年增加,抗生素用量和使用范围也不断增大。抗生素使用过量、不足、错用的问题在日常生活中大量存在,不仅导致在医疗业中出现了很多耐药的致病菌,而且也造成了自然环境中细菌耐药性的大幅增长和广泛传播。细菌耐药的问题已成为全球共同的问题。 今天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使用qPCR进行ARGs的检测的流程。抗生素抗性基因(antibiot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