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转化医学是什么?
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找到约15188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Science: 详解美国大脑活动图谱项目
BAM何以同人类基因组计划相媲美,以及又如何值得数十亿美元的投资? 图片来源:Thomas Schultz/Creative Commons 美国《纽约时报》于2月18日披露:奥巴马政府将在下一财政年度的预算中为一项重大研究课题——大脑活动图谱(BAM)项目拨款,这项研究最终可以极大地拓展人们对人类大脑健康和患病状态的认知。《科学》最新撰文,详...
ClinSeqNews:测序市场 贝瑞和康无创DNA产前检测受关注
当数家美国企业群雄并起,争夺无创产前检测市场时,贝瑞和康正专注于为中国孕妇提供基于二代测序技术的无创DNA产前检测服务。 贝瑞和康成立于2010年,由CEO周代星带领的专长于第二代测序的基因组学专家团队创建,总部设在北京,在上海和青岛均设有专业的检验所。贝瑞和康除涉足无创DNA产前检测市场外,还对外周血中早期癌症的检测极为关注。 目前临床对...
赛默飞“离开” Life Tech出售进程遇冷
路透社纽约2月20日独家消息 本周,据内部知情人士透露,因为预期价格的差距,现市价为110亿美元的Life Technologies(以下简称:Life Tech)公司已经“离开”了潜在买家Thermo Fisher,同时其他收购公司提供的报价不多。 ...
Cell:暴露在寒冷空气中可能延长哺乳动物寿命
将近一个世纪以来,科学家们就已知诸如线虫、苍蝇和鱼之类的冷血动物在寒冷环境中都能够存活更长时间,但是却不知道其中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密歇根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研究人员鉴定出一种在寒冷环境中提高线虫寿命的遗传程序,而且这种遗传程序在包括人类在内的温血动物中也存在.相关研究结果于2013年2月14日发表在Cell期刊上,...
华大基因入选《Fast Company》2013年中国十大最具创新力企业
近日,美国最具影响力的商业杂志之一——Fast Company公布了2013年中国十大最具创新力企业,华大基因入选并名列第四。上榜理由是华大基因同时推动了遗传测序的科学发现及测序服务的产业化。报告中介绍,迈入2013年之际,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批准了华大基因对Complete Genomics发起的收购。Complete Genomics是第一批提供测序...
Cell:小分子NO的大功绩
对机体来说一氧化氮是一种多才多艺的气体,有助于增加血流、传递神经信号和调节免疫功能。现在一项新研究显示,一氧化氮还能够延长寿命,增强生物抵抗环境压力的能力。 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被广泛用于衰老研究,新研究显示当线虫以生产一氧化氮的细菌为食时,寿命得到显著延长。这说明,我们机体内生活着的大量微生物(微生物组)可能由此...
中山大学:鼻咽癌(NPC)的新型筛查方法
华南地区NPC高发,中山大学的研究人员设计的筛查方法由多部分组成,包括利用ELISA测定EBV衣壳蛋白抗原和核抗原-1相关的IgA抗体,并进行间接性鼻咽部镜检和/或淋巴结触诊。该方法已在华南地区共28,688人身上使用,早期发现NPC的效果良好。 来源:医学专业新闻 微博 原文链接: Two Epstein-Barr Virus–...
Cell:全面解析明星受体(EGFR)激活的全部机制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是一种细胞表面蛋白,与多种癌症密切相关,也是癌症治疗的主要靶标。日前,美国Lawrence Berkeley国家实验室和加州大学Berkeley分校的研究人员,通过前沿技术完善了EGFR激活的详细机制,文章发表在Cell杂志上。 “我们对EGFR以及细胞生长/增殖的复杂分子机制了解得越多,就能够更好的开发新癌症疗法...
Lancet:降钙素原或有助于早期诊断败血症
日前,在线发表于《柳叶刀·传染病学》杂志(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的一项荟萃分析表明,降钙素原(PCT)作为一种标志物,或有助于在危重病人中早期诊断败血症。当然,研究的结果还应当结合病史、体格检查和微生物学评估来仔细解读。 降钙素原是鉴别细菌感染的一个很有希望的标...
Science:本不应出现的蛋白挑战翻译法则
在额颞痴呆FTD(也称额颞叶变性FTLD)和肌萎缩侧索硬化ALS等遗传性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细胞内有一种神秘蛋白在累积。这些本不应被翻译出来的蛋白很可能就使疾病中的罪魁祸首。现在,研究人员揭开了上述蛋白的神秘面纱,有望使它们成为治疗的新靶标。 FTD 和ALS属于同一类神经退行性疾病,二者之间有许多重叠的症状,例如患者往往会发生痴呆、人格改变、语言能力和运动能力异常等等。患者往往在65岁前发病...
Cell子刊:新发现挑战免疫经典理论
只有当免疫系统遇到病原菌或通过疫苗接触其元件时,才会“记”下外敌以便日后更能够快的抵御它,这是免疫系统的经典规则。但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研究人员的新发现,对这一规则提出了挑战。 CD4细胞是血液和淋巴循环中的关键免疫成员,能够启动针对病毒、细菌、原生动物、真菌等病原体的免疫应答。研究人员发现,即使是机体从未遇到过的病原体,CD4细胞也能够通过交叉反应获得对它的记忆。文章于二月七日发表在Cell旗...
Science:没有硝烟的战争——肠道中有害菌如何战胜有益菌
科学家们一致很疑惑,在炎症性肠病IBD患者的肠道中,大肠杆菌E. coli这些有害菌是如何战胜众多有益菌取得生长优势的。现在,加州大学Davis分校的研究人员找到了答案,这将帮助人们开发能够更有效治疗IBD的新方法。 这项研究发表在二月八日的Science杂志上,描述了IBD中有害菌战胜有益菌并对肠道造成损害的生长机制。这项成果有望带来与现有IBD...
长期服用维C片或增加肾结石风险
瑞典研究人员在新一期《美国医学会杂志·内科》上报告说,长期服用维生素C片可能会增加罹患肾结石的风险。 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对瑞典2.3万名此前从未患过肾结石的男性进行了11年跟踪调查。研究结果发现,长期服用维生素C补充剂的男性患肾结石的概率是未服用者的1.89...
CCTV科技盛典:2012年度十大科技创新人物(团队)揭晓
2月7日晚20:30,CCTV 2012年度十大科技创新人物(团队)揭晓,其中有5位来自生物医药领域。他们分别是:1、解析出5个膜蛋白结构的颜宁(清华大学教授);2、开发出世界第一个包虫病诊断试剂盒的温浩(新疆医学院院长);3、发明了甾体皂苷的工业化提纯方法的李伯刚;4、有20多项新发明(40%已转化)的发明控王岩(301医院骨科主任);5、建立...
JNCI:蔬菜的摄入量与ER阴性乳腺癌发病率呈负相关
目前对雌激素受体(ER-)阴性的乳腺癌患者知之甚少,同时对于所能进行干预的可改变的危险因素也了解不多。因为在整个乳腺癌患者群中,ER阴性的患者仅占了15%至20%,为了精确评估水果蔬菜摄入和ER阴性的乳腺癌发病风险之间可能存在的反向联系,需要进行大型汇总分析。为了探究上述问题的答案,来自哈佛大学的Seungyoun Jung等进行了相关研究,他们的研...
Nature Com.:华人体内存在特殊基因 易感染H1N1流感病毒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1月31日消息,中国和英国科研人员发现,华人容易感染H1N1流感病毒,这同一个基因(RS12252-C)有关。这也说明为何新流感病毒总是先在亚洲出现,这项新发现也有助于医生尽早找出高风险人群。 领导这项研究的英国牛津大学人员在《自然—通讯》期刊中发表了这一结果,他们指出因为具有这个基因,华人感染H1N1流感后,病情加重的风险...
Science:供研究用的匿名遗传数据可泄露个人信息
那些发布在网上用于科研的个人遗传信息(来自1000多人的数十亿DNA信息)看起来是绝对匿名的,但是对一个遗传学研究者来说,他只要在网络上进行一些聪明的搜索,就能确定他随机选出来的5个人的身份。不仅如此,研究人员还可以挖掘出这些人的整个家族,即使这些人的亲属并没有参与到这项研究中来。 该研究人员没有透露他发现对象的姓名,这看上去保护了测序对象的隐私权...
J Biol Chem.:线粒体CYP2D6有望成为治疗帕金森氏病新靶点
科学家通常给予模型动物注射或食用化合物MPTP或者海洛因来模拟帕金森氏病。MPTP导致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产生包括震颤,走路困难等肌肉控制问题。 通常认为MPTP致病机制是MPTP进入神经系统之后被位于神经元线粒体上的MAO-B酶转化为毒性化合物MPP+。之后MPP+通过特异的转运体转到多巴胺能神经元内,抑制线粒体功能最终导致细胞死亡。 ...
Nat. Chem.:人类癌细胞中发现DNA四链螺旋结构
在James Watson和Francis Crick发现DNA双螺旋结构的6年后,科学家发现DNA还存在四链螺旋结构。这种结构由四条DNA链纠缠在一起,此前只能在实验室制出,由于在自然界中没有发现这种结构存在的证据而被视为奇事。不过现在最新的研究发现,在人类的许多癌细胞中就天然地存在这种四链DNA螺旋结构。 这种四链DNA螺旋结构被命名为...
腾讯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