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转化医学是什么?
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找到约15152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TOP 30国内外三类医疗器械研发制造企业7月汇聚上海——BIOMEDevice2017中国生物材料医疗器械论坛
如果您也专注第三类医疗器械, 但是 跟不上国内外三类生物医疗器械申报法规与技术指南的最新趋势 需要学习了解三类无源医疗器材性能与安全性研究的企业领先经验; 想要加速临床前与临床转化与试验进程 亟待通过工艺优化提升产品质量与稳定性 BIOMEDevice2017中国生物材料医疗器械论坛 由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创...
Cell:肠道“味蕾”感知炎症和压力
你是否曾在压力沉重的时候或者吃了很辣的食物后急着去厕所?这或许是因为肠道内的味蕾能感知炎症化学物质并且向大脑发出警告。相关成果日前发表于《细胞》杂志。 人们对这种被称为肠嗜铬细胞的味蕾知之甚少。它们最早激起科学家的好奇心,是在研究发现肠嗜铬细胞产生了体内90%的血清素时。血清素是一种大脑化学物质,最为人熟知的是能调控心情、食欲和睡眠。 为阐明为何肠道细胞...
AGENA BIOSCIENCE 宣布将与ASSUREX HEALTH展开更为广泛的合作关系,MassARRAY®系统被Assurex Health公司应用于GeneSight检测服务
2017年6月20日,位于美国加州圣迭戈的Agena Bioscience公司宣布,其生产的MassARRAY®核酸质谱系统被Myriad Genetics旗下的全资子公司Assurex Heath深入应用于其GeneSight检测服务,以打造快捷高效的实验室样品处理工作流程。 GeneSight精神类药物检测采用由数十个SNP位点组成的panel对...
Cell突破认知:几乎任何基因都可以影响疾病
研究人员发现,细胞内各基因间相互关联,几乎任何基因都可以影响疾病。 因此,大多数疾病的遗传特性不能归因于少数的核心基因,而是来自在众多在疾病途径之外起作用的外周基因的微小贡献。 这项工作在6月15日Cell发表的一篇论文中有所描述。 遗传与生物学教授Jonathan Pritchard博士是论文的资深作者。 研究人员将其对疾病基因的新认识称为“全能模型”,以表明几...
CGOG2017:一场胃肠肿瘤精准医疗的学术盛宴
癌症治疗一直是全球性的事件。随着在该领域的不断探索,科学家已经在癌症治疗中取得诸多重大突破:2011年至2016年期间,全球一共有68款抗癌新药上市,涵盖22种适应症;靶向疗法在管线占到的比例高达90%;处于中后期研发阶段的独特新药分子共有631款。这些成绩为人类,尤其是肿瘤患者带来了更多的选择和福音。 六月的北京,初夏已至。随着气温的不断攀升,人体内的每一个细胞也开始躁动不安。...
Cell:让“基因”和“症状”之间划等号!寻找新型疗法!
肝癌在世界范围内死亡率居世界第二位,但治疗方案仍然有限。要了解更多关于这种癌症的遗传原因,并确定潜在的新的治疗靶点。一个全球范围内的基因组学研究团队,由癌症基因组学总监David Wheeler和人类基因组测序中心(HGSC)教授共同领导 。研究分析了全球各地的363例肝癌病例,通过DNA甲基化,RNA转录和蛋白表达分析肝癌患者的基因组突变以及表观遗传改变情况。 该研究日前发表在Cell...
Cell重磅!免疫疗法无效?这个分子是关键!
匹兹堡大学医学院和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个线索,即可以挖掘免疫治疗药物的潜力以成功治疗更多癌症。该项研究成果已发表在国际著名期刊Cell,研究结果显示靶向一种称为调节性T细胞的免疫细胞亚群可能是治疗癌症的有效方法。 促进免疫系统检测和杀死癌细胞的免疫治疗药物已经成功地用于数种癌症,但它们在约10%至30%的某些肿瘤类型...
谁是谁非?“CRISPR导致基因突变”论战持续升温
近日,《自然·方法》发表文章《体内CRISPR—Cas9编辑引发的不可预测基因突变》,称基因编辑工具CRISPR可能引起基因组内大量基因突变。全球很多实验室正要将CRISPR—Cas9用于人类疾病的相关基因治疗研究,有的甚至已开始用于临床试验,这时候说它可能造成大规模基因突变,着实让人惊讶。 然而剧情很快反转。几天前,两家基因编辑公司Editas药物和...
BIOMEDevice中国生物材料医疗器械论坛重磅嘉宾全面曝光!
对于三类无源植介入医疗器械的申报法规与质量监管,有细节疑问?对于领先企业质量与安全性研究进展,保有学习借鉴意向?对于临床转化与试验优化、工艺质量与稳定性提升,有探讨交流需求? 针对以上需求,由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创新服务专委会和商图信息共同举办的中国生物材料医疗器械论坛(BIOMEDevice 2017)将于2017年7月21日—22日在上海盛大开启。30余位国内外TOP企业临床...
最新 | 2017 SCI影响因子更新啦!!
一年一度,又到了影响因子更新的季节!虽然Web of science 尚未正式发布JCR报告,但各大期刊的影响因子已经陆续涌出。 2017年6月13日,2017年度SCI期刊影响因子在Web of Science上可查询。备受中国学者关注的期刊影响因子都有哪些变化呢? 去年拔得头筹的期刊CA-A CANCER JOURNAL FOR CLI...
“诺奖级技术”争议升级:基因编辑公司为CRISPR平反!
日前,两家基因编辑公司正在反击导致该公司股票暴跌的一篇文章,基因编辑公司称该文章的结论充满错误,并表示出版社不应该发表该文章。 在寄给《Nature Methods》的一封信件中,来自Intellia Therapeutics和Editas Medicine公司的科学家批评了该杂志上的一篇文章,该文章声称基因编辑工具CRISPR已经在小鼠基因组中引发了意想不到的...
维生素C联合抗生素,抗癌效果竟高达常规药物100倍!
最新研究表明,维生素C与抗生素搭配使用竟然能起到远远高于常规临床药物的100倍并具有相对更小的毒副作用。 该研究对应论文发表于最新上线的Oncotarget杂志,题为“NADH autofluorescence, a new metabolic biomarker for cancer stem cells: Identification ...
颜宁2017年首篇《Cell》文章:脂类转运蛋白ABCA1三维结构
颜宁研究组一直以来都在针对胆固醇代谢调控通路进行系统的结构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研究,在近年开始取得进展。去年其研究组在Cell上发文,报道了人源胆固醇胞内转运蛋白NPC1的冷冻电镜结构,在此基础上,他们又首次解析了人源ABCA1全长蛋白的近原子分辨率冷冻电镜结构,为理解ABCA1作用机制及相关疾病致病机理奠定了重要基础。 人源ABCA1蛋白的结构模型及其介导磷脂外向转运和初生H...
中国资本6.05亿美元收购美国药企,CFDA政策放开后中国或将有大动作
美国药企SciClone Pharmaceuticals(赛生制药)于本月8日宣布,该公司正式接受中国财团6.05亿美元的收购,并表示此次收购能够在满足公司主要股东利益的同时满足该公司产品在中国市场的营销需求。 这是在CFDA放开“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限制与境外药物之后,中国资本的第一个亿美元级别的收购大动作。(http://www.sda.gov.cn/WS...
2017BCD生物药临床发展峰会即将召开!名额有限,报满即止
2017年6月11-12日 | 中国 宁波 主办方:易贸医疗 战略合作伙伴:宁波杭州湾 & 杭州湾生命科技园 展台赞助仅剩1席 2017BCD(第一届)生物药临床发展峰会,是由易贸医疗今年重磅打造的临床品牌论坛,6月11-12日在宁波,邀您前来。本次会议总共涵盖16余篇发言,3场访谈。更有临床融资专场,及晚间沙龙活动。 ➤➤ 特邀嘉宾 ...
ASCO:癌症液体活检展现巨大潜力
即便仍然处于早期阶段,但液体活检已经在癌症早期筛查中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在最近开展与美国芝加哥的第53届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上,研究人员公开了一项涉及124名晚期癌症患者的研究。在这项研究中,科学家们证明了早期液体活检对至少一个突变的有效筛查率高达89%。 与其他基于探究癌症患者具体遗传特异性的其他研究与实验有所不同...
【昂瑞医药CEO史跃年专访】探秘原发性卵巢癌治疗性疫苗临床IIb期突破性进展
第六届中国国际免疫治疗创新论坛(ITIC 2017)即将于今年7月1-2日于武汉中国光谷科技会展中心盛大召开。 今年的ITIC 大会主题为:聚焦分子及细胞药物免疫与联合治疗的研发进展。大会共两天,分为分子药物和细胞药物两大分会场。特邀了40多位国内外知名临床与科研专家学者、领先企业研发科学家,将解析国内外相关免疫治疗政策,分享国内外最新免疫治疗临床实例与数据,讨论各...
张锋连发两篇Nature子刊文章 细述可能超越CRISPR-Cas9的新编辑技术
CRISPR-Cas9在全球各地的实验室中大放光彩,并且已经被应用到了临床上且证明了其威力。但CRISPR-Cas9有其局限性:上个月末Nature Methods上的一篇“Unexpected mutations after CRISPR–Cas9 editing in vivo”就指出了在全基因组测序研究中,CRISPR-Cas9编辑会令小鼠产生了上千个非目标基因突变,...
“CRISPR-Cas9魔剪”失灵了?谷峰:三大操作问题或为脱靶“元凶”
近日,Nature Methods刊登一篇论文,来自哥伦比亚大学、斯坦福大学、艾奥瓦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WGS全基因组测序技术,检测到使用CRISPR技术治疗的小鼠产生上千个意外的基因突变,发生大量基因脱靶现象。该爆炸性文章立即引起业界高度关注和热烈讨论,也让备受推崇的CRISPR技术陷入短暂的“滑铁卢”。为此,贝壳社邀请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国内...
醛类致癌终坐实!BRCA2变异和饮酒者更危险!
根据一项发表于Cell的最新研究,从汽车尾气,烟雾,建筑材料,家具到化妆品和洗发水在内的各种化学物质都能够破坏预防我们基因产生缺陷的细胞分子修复机制,增加癌症的发病风险。 该研究对应文章名为A class of environmental and endogenous toxins induces BRCA2 haploinsufficiency and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