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转化医学是什么?
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找到约15152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Science盘点2018可能被聚焦的研究领域 医学占近一半
动荡的政治变革将在新的一年塑造科学的进程。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领导的政府预计将继续致力于废除基于科学的环境法规。英国离开欧盟的决定已在研究资助和科学家迁移方面引发了难以解决的问题。中国立志成为科学和经济领导者的决心肯定会影响研究将以何种方式以及在何处开展。随着这些大趋势展现出来,《科学》杂志预测了2018年可能被聚焦的关于研究和政策的特定领域。 公共卫生 流行病卷土重来 ...
《Cell》子刊证实!食物中异雌激素会降低乳腺癌治疗效果!
来自斯克里普斯研究所(TSRI)的科学家发现,在许多食物中发现的两种雌激素模拟化合物似乎有力地逆转了palbociclib /来曲唑(一种常用药物组合)治疗乳腺癌的作用。最近发表在《Cell Chemical Biology》上的一项研究表明,暴露于被称为异雌激素的化合物可能会着降低抗雌激素治疗癌症的有效性。 TSRI斯克里普斯代谢组学研究中心资深作家兼高级主管Ga...
《Science》长文带您一览30年来基因编辑技术发展!
在刚刚过去的2017年,美国FDA首次批准了两种针对血液疾病的CAR-T细胞免疫疗法和一种针对眼科遗传病的疗法Luxturna。1月12日,Cynthia E. Dunbar等六名科学家联名在《Science》上以《Gene therapy comes of age》为题发表了综述,文中论述了基因治疗史上的几大重要进展,并展望了基因治疗的未来。今天小编据此文整理了基因治疗发展史上的重大进展,...
《Nature》、《Science》又两篇!肠道菌群助力绿色蔬菜抗癌!
当人们注意到肠道中的小家伙们——肠道菌群的时候,又在不经意间找到了一个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在过去的研究中,我们发现肠道菌群和人类的健康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很多以往我们不知道身体调节机制也在肠道菌群的研究中不断被揭开。 而在近日,又是两篇肠道菌群的文章发表在顶级期刊上面。 《Science》:肠道菌群——使坏的真菌! 在以往的研究中,我们发现免疫系统、肠...
华大智造测序仪适配10X Genomics的Chromium系统
2018年1月8日,在中国深圳和美国普莱森顿,华大智造(MGI)和10X Genomics公司同时宣布BGISEQ-500RS与10X Genomics设备的linked reads技术和单细胞转录组建库技术兼容。同时,华大表示,在第12届国际基因组学大会上发布的MGISEQ-2000和MGISEQ-200也将兼容10X Genomics系统。这两款测...
肿瘤分型新方法:外周血ctDNA中HER2拷贝数成为新的“标记物”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消化内科沈琳教授团队联合亿康基因研发团队共同发明了一种无创的HER2基因拷贝数检测技术,并通过该技术检测进展期胃癌患者(AGC)外周血 ctDNA中HER2基因拷贝数从而监测曲妥珠单抗在进展期胃癌治疗中的效果。 胃癌 胃癌是世界上致死率最高、临床预后较差的恶性肿瘤之一。据统计,约有70%的胃癌患者确诊分期为局部进...
专访 | 泛生子完成4亿多元人民币C轮融资——优势凸显,将聚焦新的“发力点”
据了解,泛生子是中国最早一批进入癌症精准医疗领域的基因科技公司之一,同时也是行业里少有的打通全产业链、产品覆盖全癌种全周期管理的企业。如今中国现存肿瘤患者约为750万人,预计中国肿瘤医疗服务市场规模约为3,200亿元。而基因测序全球总市场容量更是高达200亿美元,肿瘤诊断与治疗应用方向为120亿美元,占比为60%,是基因测序最大的应用市场,相信资本一定早早嗅到了这一前景领域,那是什么原因让V...
3篇《Science》、1篇《Nature》,肠道菌群近期4篇连发,癌症、测序都相关!
今日,最新一期的《Science》出炉,肠道菌群再次荣登封面。在本期《科学》杂志中,三篇肠道菌群相关的重磅研究同期发表。同时,1月3日的《Nature》也发表了肠道菌群在结肠炎治疗中的作用的相关文章。今天,小编就和大家一起看看,这段时间肠道菌群都“干”了什么。 1.Science:《Gut microbiome modulates response to anti–...
泛生子完成4亿多元人民币C轮融资
2018年1月4日,北京泛生子基因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完成4亿多元人民币C轮融资,本轮融资由中金康瑞领投,源星资本、深商兴业基金等数家机构跟投,并由华兴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 泛生子自创立以来,潜心四年夯实基础——已打造一支专业性强、多学科互补、经验丰富的团队,并不断完善覆盖癌症全周期、多癌种的检测服务及体外诊断产品,拥有中、美双研发中心及四家覆盖全国主要区域、总面积超过10,00...
CFDA今日正式发布:《生物制品批签发管理办法》
生物制品批签发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生物制品监督管理,规范生物制品批签发行为,保证生物制品安全、有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以下简称《药品管理法》)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
CAR-T新玩法:治疗艾滋病!有效表达时间超2年!
近日,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研究人员利用造血干细胞(造血干/祖细胞或HSPC)携带嵌合抗原受体基因,从而制造出能够检测并破坏HIV感染细胞的CAR-T细胞。 这些CAR-T细胞不仅可以摧毁HIV感染细胞,其活性时间还超过了两年,这就意味着接受工程细胞的患者或许可以对艾滋病的病毒产生长期的免疫力! 该研究以《Long-term per...
《Cell》子刊:调控免疫应答的全新因子!
美国拉霍亚过敏和免疫学研究所(LJI)的研究人员Klaus Ley博士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报告说,他们发现辅助性T细胞可以利用膜突起移动到发炎的组织,同时保持膜稳定性,并提供脉管系统的牵引力。研究小组表示,高分辨率显微镜和分子分析的结果显示,未成熟的T细胞缺乏膜突起,而成熟的T细胞能够开启基因表达程序,为成功构建膜突起提供材料。 2017年12月26日,这...
Illumina, PacBio,Nanopore,三个关键词带你看清高通量测序行业发展
岁末将走,新年即至,回顾2017年基因测序行业,政策大好,资本加持,测序大佬上市,行业热点不断,这其中,测序技术的快速发展在其中起强大的推动作用。 当我们在谈测序行业发展时,不得不谈测序技术经历的三次变革,第一代Sanger测序技术,以Sanger双脱氧终止法的测序原理进行测序,1986年,推出测序仪实现了商业化,其中最具里程碑的事件是人类基因组计划HGP,当年全球...
NEJM重磅!CAR-T用于治疗淋巴瘤,3年缓解率超70%!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是最常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1/3d的患者罹患的是这种肿瘤。在这些患者中。2/3患者可以同利妥昔单抗为基础的免疫化疗进行治疗。 然而一旦一线免疫化疗失败,对于大多数自利妥昔单抗治疗后的患者,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3年无事件存活率的预期值仅为20%。 滤泡性淋巴瘤患者是次发生率最高的非霍奇金淋巴...
饮食、脂肪、死亡率:《Science》年度最具争议研究,您还记得吗?
《柳叶刀三连发:用10年,13万人告诉你怎样吃才健康!》这篇文章获得了极高的关注度,在接近年尾的时候,依旧刮起了一阵大风。 这篇文章颠覆了很多人的想象,但是也再一次普及了健康饮食的知识。而在最近,《Science》选出了年度最受欢迎也是最受争议的文章,该篇文章雄踞榜首。 很...
《Science》首次明确结肠炎和IBD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发病起源!
轻微的细菌感染由于不需要做任何治疗身体也能自愈,所以很容易被大家忽视。例如轻度食物中毒,虽然症状微乎其微,但其最终会导致慢性炎症和可能危及生命的结肠炎。 发表在《Science》杂志上这项研究揭示了细微的细菌感染是如何逐渐病变成严重的累积性炎性疾病的。此项新发现可能有助于揭秘炎症性肠病(IBD)的秘密。该研究的负责人Marth博士说,“明确一种疾病的起源是非常重要的...
《Science》子刊重磅!肠道菌群免疫耐受时间确定!
肠道内的微生物达万亿计。在这些微生物中,宿主与健康肠道微生物之间是互利共赢的关系,宿主为微生物提供了生存的环境,而微生物则帮助宿主更好的生长发育、防御病原体以及促进新陈代谢。 但是在人体和微生物共生的过程中,有一个很重要的过程——那就是建立免疫系统和良好菌群之间的联系,防止在免疫过程中良好的肠道菌被清除。 在正常的免疫背景下当...
CFDA重磅发布!《细胞治疗产品研究与评价技术指导原则》(试行)相关问题解读
1.制定发布《细胞治疗产品研究与评价技术指导原则》的背景是什么? 细胞治疗技术是目前国际医学前沿重点发展领域,它给一些人类疑难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希望。近年来,细胞治疗领域不断取得新的研究成果,细胞治疗产品的研发与评价也日益受到国内外制药企业及各国政府部门的高度关注。针对当前细胞治疗产品研究迅猛发展和日趋激烈的态势,为...
《Lancet》超1000名儿童研究证实:校园干预措施减肥,无效!
过去三年,虽然世界范围内儿童超重和肥胖的患病率大幅度增加,但科学家依旧没有找到有效的预防肥胖的方法。Jenny Lloyd和他的同事进行了相关的实验,以确定9岁至10岁儿童的校园健康生活干预方案能否预防24个月后肥胖的发生,并发表了题为《Effectiveness of the Healthy Lifestyles Programme (HeLP) to prevent obesity in...
难受!《Science》子刊揭示脱发竟是癌症转移的现象之一!
随着癌症的研究不断深入,人们对于癌症的恐惧感相对来说减轻了不少,也开始明白转移性肿瘤和非转移性肿瘤有着极大的差别。非转移性肿瘤一般愈后较好,五年生存率较高,而一旦肿瘤转移,目前,依旧没有有效的方法治疗。 了解癌细胞如何进行转移——从原发肿瘤迁移到体内的远处——并开发治疗方法来抑制这一过程,这是全世界众多实验室的研究重点。 在这些实验室中,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