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转化医学是什么?
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找到约2343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Cell Reports:新的胰腺癌联合治疗方案可逆转肿瘤微环境!
近日,罗切斯特大学的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新的联合疗法,该疗法将一种放射疗法和一种免疫疗法结合,不仅可以治愈小鼠的胰腺癌,而且还可以重编程小鼠免疫系统,形成“免疫记忆”,产生类似肿瘤原位疫苗的治疗效果。该研究为晚期胰腺癌的临床试验设计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意义。 胰腺癌是一种侵袭性很强且生存率很低的癌症。超过80%的患者确诊时已经是晚期,不能通过手术切除肿瘤组织...
Nature Medicine:肿瘤全基因组测序助力癌症个体化治疗
近年来,随着全基因组测序所需时间和成本的降低,个体化治疗将造福更多的癌症患者。近日发表于《Nature Medicine》的一项研究表明,开发新的机器学习算法对肿瘤全基因组序列信息进行分析,有助于预测患者的预后,帮助患者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 全基因组测序(Whole-genome sequencing,WGS)技术可获取患者几乎全部的遗传信息,包括癌细...
第二届上海国际癌症大会分论坛:肿瘤前沿高峰论坛、肿瘤前沿及新进展论坛
为了进一步推动癌症诊疗技术、方法创新,促进基础研究与临床转化合作,第二届上海国际癌症大会将于2019年10月11-13日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会议中心召开。本次大会特设肿瘤前沿高峰论坛、肿瘤前沿及新进展论坛两大肿瘤前沿分论坛,聚焦肿瘤及有关领域的新动态、新成果与新方法,诚邀国内外医学同行积极参与! 论坛报告嘉宾 肖智雄 教授 ...
砥砺奋进,筑梦肿瘤标志物创新之路 | 2019年中国肿瘤标志物学术大会第二轮通知
从古老而厚重的西安,到通达而包容的郑州,再到“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武汉,秉承兼容并蓄、合作共享理念的2019年中国肿瘤标志物学术大会暨第十三届肿瘤标志物青年科学家论坛(CCTB)将于2019年12月6-8日在湖北武汉隆重召开。本次大会由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标志专业委员会与中国抗癌协会青年理事会联合主办,紧密围绕一年来肿瘤标志物领域基础与转化最新研究成果、临床规范化应用、产业发展...
第二届上海国际癌症大会分论坛:肿瘤免疫与微环境
为了进一步推动癌症诊疗技术、方法创新,促进基础研究与临床转化合作,第二届上海国际癌症大会将于2019年10月11-13日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会议中心召开。本次大会特设肿瘤免疫与微环境分论坛,诚邀国内外医学同行积极参与! 肿瘤免疫与微环境 肿瘤的发生、发展是一个连续、复杂的生物学过程,大致可以概括为肿瘤的形成、进展和远处播散转移三个阶段,这一动态过程...
北大肿瘤医院《Nature》子刊发文:ctDNA可预测胃癌治疗效果
导 读:胃癌具有高度的瘤内异质性,因此想要通过解剖学、分子生物学或者细胞培养等方法准确地评估胃癌患者的化疗效果,准确性都有待提高。 近日,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的研究人员采集和分析了晚期胃癌患者在接受药物治疗期间,个体内ctDNA(循环肿瘤DNA)的基因组变化指标,以探究ctDNA的基因组不稳定水平变化能否用于监测晚期胃癌的药物治疗进展。 染...
第二届上海国际癌症大会主论坛:肿瘤免疫专场
为了进一步推动癌症诊疗技术及方法创新,促进基础研究与临床转化合作,第二届上海国际癌症大会将于2019年10月11-13日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会议中心召开。肿瘤免疫专场作为本次大会主论坛,诚邀国内外医学同行积极参与! 肿瘤免疫 生物细胞在正常分裂增殖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变异率,但突变的细胞不一定是恶变细胞,由恶变细胞形成的肿瘤是细胞分裂和分化障碍造成的结...
《转》访浙江省肿瘤医院宋正波博士:临床肺癌高通量基因检测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转》访是转化医学网的品牌专访栏目,是业内专家、大佬、知名企业智慧交流碰撞的平台,也是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转》访致力于打造转化医学领域最知名的专家访谈栏目。 本次我们邀请到了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浙江省肿瘤医院)胸部肿瘤内科宋正波博士,为我们带来肺癌高通量领域的相关知识。聆听大咖观点! 肺癌有着很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其中 80% ~ 85% 的病例...
Science子刊:新联合疗法截断肿瘤免疫逃逸之路
KRAS原癌基因突变在很多癌症中很常见。MEK和IGF1R抑制剂的联用对具有KRAS突变的癌症很有效,但部分癌症患者疗效较差。近日,研究人员利用功能基因组筛选技术发现了针对肿瘤免疫逃逸的药物联用方法,在该联合疗法中将MEK抑制剂替换为突变型KRAS抑制剂(KRAS-G12C和IGF1R、mTOR抑制剂三联)可降低毒性,而且在小鼠模型中有很好的疗效及耐受性,为KRAS-G12C突...
第二届上海国际癌症大会分论坛之肿瘤临床及转化,干货等你来
为了进一步推动癌症诊疗技术、方法创新,促进基础研究与临床转化合作,第二届上海国际癌症大会将于2019年10月11-13日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会议中心召开。本次论坛特设肿瘤临床及转化分论坛,诚邀国内外医学同行积极参与! 肿瘤临床及转化 肿瘤作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受到各国的重视,针对肿瘤疾病开展的研究在各国生物医学研究规划中均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
第二届上海国际癌症大会分论坛:肿瘤代谢与微环境
为了进一步推动癌症诊疗技术、方法创新,促进基础研究与临床转化合作,第二届上海国际癌症大会将于2019年10月11-13日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会议中心召开。本次论坛特设肿瘤代谢与微环境分论坛,诚邀国内外医学同行积极参与! 肿瘤代谢与微环境 肿瘤代谢重编程有助于满足癌细胞合成代谢需求,促进肿瘤发展。针对新陈代谢的化学疗法的成功表明癌症代谢研究将为恶性肿瘤治疗...
液体活检新技术:让肿瘤耐药性基因通通显形!
导 读:肿瘤异质性是恶性肿瘤的特征之一,可使肿瘤的生长速度、侵袭与转移、药物敏感性等多方面产生差异。之前的研究表明,液体活检(特别是cfDNA (无细胞DNA))可以很好地检测获得性耐药的肿瘤异质性。但该方法尚缺少大规模队列验证。 近日,由包括麻省总医院、麻省理工学院布罗德研究所、哈佛大学及IBM Research等在内的多家顶级癌症研究单位合作,在《Nature Med...
“打造研究协作平台,推进学术互通交流” ——“临床肿瘤研学联盟”暨“肺”畅学堂潍坊站顺利举办
2019年9月6日,应潍坊市中医院胸外科主任郑立军教授等邀请,“临床肿瘤研学联盟”如期走进潍坊市,“临床肿瘤研学联盟”——“肺”畅学堂(潍坊站)在潍坊富力铂尔曼酒店3楼会议厅顺利召开,来自潍坊地区多位临床肿瘤领域的专家受邀成为联盟的顾问,同时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潍坊市中医院等单位的资深学者也受邀成为联盟特邀讲师,共同致力于推进临床肿瘤领域的学术交流,建立行业信息,科研协作等方面互助互通机制,...
揭示ARID1A基因的悖论——使基因组不稳定来抑制肿瘤
ARID1A基因失活会导致细胞有丝分裂缺陷。然而,矛盾的是,ARID1A高突变与癌症细胞基因组稳定性并无明显关联。近日,威斯塔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现ARID1A失活可通过影响端粒凝聚来选择性消除染色体异常,即通过阴性选择维持了基因组稳定性,也解开了长久以来的关于ARID1A维持有丝分裂完整性与ARID1A突变肿瘤细胞缺乏基因组不稳定性的悖论。 AT丰富结合...
类器官——对抗肿瘤好帮手
近几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癌症“不治之症” 的标签。尽管取得了诸多进展,癌症依旧是全世界的一大健康难题。在癌症防治方面,除了预防和早期诊断之外,还需要更多的创新靶向疗法。然而,开发创新疗法并非易事,将创新的基础研究转化为有效治疗方法是癌症治疗过程中的一大瓶颈。 这背后的原因之一,是研究者所使用的癌症模型往往不能很好地再现肿瘤的组...
重磅!我国首批儿童血液病定点医院及恶性肿瘤协作组公布
近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公布第一批全国儿童血液病定点医院和恶性肿瘤(实体肿瘤)诊疗协作组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表示,按照《关于开展儿童血液病、恶性肿瘤的医疗救治及保障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卫医发〔2019〕50号)要求,各省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确定了第一批全国儿童血液病定点医院和儿童恶性肿瘤(实体肿瘤)诊疗协作组。 《通知》表示,要组织引导群众到符合条...
肿瘤微环境的组织细胞“返老还童”了?当心被癌细胞乘机“拖下水”!
肿瘤微环境(TME)是一个高度复杂的细胞区室,其功能决定了肿瘤的转移能力。转移最核心的步骤是形成转移前生态位,但该时期的细胞变化情况仍未有定论。近日,弗朗西斯克里克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转移前生态位的标签系统,发现了转移性生态位中有大量正常组织细胞“返老还童”,恢复了干性!而癌细胞趁机“腐蚀”了这些细胞,使之成为转移的巨大助力! 转移前生态位——转...
中国肿瘤基因图谱计划暨结直肠癌课题启动会在北京召开
2019年8月31日,中国肿瘤基因图谱计划暨结直肠癌课题启动会在北京成功召开。 2019年8月31日,由国家卫生健康委科学技术研究所/国家人类遗传资源中心支持、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牵头实施开展的中国肿瘤基因图谱计划结直肠癌课题(以下简称“CGAC结直肠癌课题”)启动会在北京会议中心成功召开。本次会议与第四届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专业委员会年会暨国家癌症中心结直肠癌国...
同日两重磅!国产基因测序仪获NMPA批准上市、首个基于国产高通量测序仪的肿瘤基因检测试剂盒获批
2019年8月29日,吉因加的Gene+ Seq-200和Gene+ Seq-2000基因测序仪双双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的批准上市。 据悉,测序仪应用范围为:在临床上用于对来源于人体样本的脱氧核糖核酸(DNA)进行测序,以检测基因变化,这些基因变化可能导致存在疾病或易感性。该仪器在临床上仅限于与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体外诊断试剂以及仪器...
【银丰咖秀厅】访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肿瘤内科李红梅主任 | 解读小细胞肺癌
近年来,随着分子靶向药物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大型随机临床研究数据的丰富和临床实践经验的增多,靶向药物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特点愈发被临床医生和肺癌患者所认知。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表明:分子靶向药物对特定敏感人群有效,而对非敏感人群疗效还不如第三代化疗药物。分子靶向药物的临床应用必须找到EGFR基因表达等相应的分子标记物,对于锁定的获益人群进行“有的放矢”的个体化治疗。对于EGFR基因没有突变的非小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