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转》访欧易生物总经理张志明:持续逆势快速增长!破解科研服务"不可能三角"的硬核逻辑
《转》访菲鹏数辉马步勇教授|AI与分子模拟引领生物医药创新,“构象选择机制”开辟药物动态设计新纪元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找到约6503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Nature子刊】宾夕法尼亚大学发现肿瘤因子刺激肿瘤抗原的溶酶体降解并破坏其在肺癌中的交叉呈递

2023-01-03

2022年11月4日,宾夕法尼亚大学Serge Y. Fuchs等人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了题为“Tumor factors stimulate lysosomal degradation of tumor antigens and undermine their cross-presentation in lung cancer”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发现肿瘤微环境中的因...

【Nature】新研究首次发现导致结直肠癌转移复发的残留肿瘤细胞!

2023-01-03

2022年11月9日,西班牙巴塞罗那科学技术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Nature上发表了一项题为“Metastatic recurrence in colorectal cancer arises from residual EMP1+ cell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首次发现了隐藏在肝脏和肺部中的残余肿瘤细胞,并揭示了这些残余细胞如何演变为肝肺器官中出现的转移瘤。 https://doi.org/...

【Nature子刊】复旦/交大团队系统表征癌症转录组,促进抗癌药物发现!

2023-01-03

2022年11月10日,上海交通大学李胜利、Liu Teng团队与复旦大学何祥火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了题为“Systematic characterization of cancer transcriptome at transcript resolution”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大大扩展了癌症RNA库,并将促进抗癌药物的发现。 https://doi.org...

【ADV SCI】施裕丰/江赐忠/房静远/陈菊祥等揭示癌细胞对氧化磷酸化抑制的重要调控机制

2023-01-03

2022年11月16日,同济大学癌症中心施裕丰、同济大学生科院江赐忠、上海交大仁济医院房静远与上海长海医院陈菊祥共同通讯在Advanced Science上发表了题为“NNMT-DNMT1 Axis is Essential for Maintaining Cancer Cell Sensitivity to 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 Inhibition”的研究论文。该...

【Nature】重磅发现!经典癌基因能够形成蛋白质球体,保卫癌细胞的基因组

2023-01-03

MYC基因是较早发现的一组原癌基因,其编码的MYC蛋白是一种多能转录因子,在细胞增殖、代谢、血管生成、凋亡、粘附和分化等方面具有广泛的作用。最近,有研究团队发现MYC基因还具有对癌细胞的重要保卫作用。 2022年11月23日,来自德国维尔茨堡大学的由Martin Eilers和Elmar Wolf领导的研究小组在Nature杂志上发表了一项研究成果。该研究发现,MYC可以形成大量MYC蛋白,...

【PNAS】浙大团队发现肠道菌群失调促发肝癌的新机制

2023-01-03

近日,浙江大学梁廷波团队在PNAS上发表了题为“Gut flora disequilibrium promotes the initiation of liver cancer by modulating tryptophan metabolism and up-regulating SREBP2”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发现了肠道菌群失衡通过肠道和肝脏之间色氨酸代谢-AhR-SREBP2轴促进肝癌发生...

【柳叶刀子刊】癌症竟能“自发消退”!最新研究分析可能性有多大

2023-01-03

2022年11月24日,柳叶刀子刊eClinicalMedicine发表了一项题为“Objective response rate of placebo in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of anticancer medicines”的研究报告。该研究使用随机效应模型汇总了2015-2021年发表的晚期实体瘤抗癌药物安慰剂对照随机对照试验(RCTs)安慰剂组的总缓解...

【Hepatology】浙江大学徐骁教授团队揭示肝癌免疫治疗失效关键机制

2023-01-03

近日,浙江大学医学院徐骁教授团队在国际肝脏病学权威杂志 《Hepatology》(IF=17.298)上发表了研究论文,研究揭示了肝癌免疫治疗失效的关键机制 。 研究背景  01  原发性肝癌是临床面对的一个难题,肝癌是一种典型的炎症驱动的肿瘤,其往往由长期的慢性肝炎、肝硬化发展而来。在危险因素如乙型肝炎病毒或丙型肝炎病毒感染、黄曲霉素B1暴露、过度饮酒、...

再取进展!中科院研究人员揭示了 PPDPF 调控胰腺导管腺癌的新机制

2022-12-31

近日,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谢东课题组研究揭示了胰腺祖细胞分化增殖因子(PPDPF)在胰腺导管腺癌(PDAC)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提供了一种针对胰腺导管腺癌的潜在治疗策略。相关论文发表在《Advanced Science》上。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vs.202202448 研究背景...

中南大学研究证实肝癌病理分型与体液免疫缺陷有关!

2022-12-30

近日,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放射科教授容鹏飞、王维团队在Radiology发表题为“CT Radiomics to Predict Macrotrabecular-Massive Subtype and Immune Status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的原创研究论文。该研究使用CT放射组学模型准确预测肝癌病理分型(即富粗梁型肝癌亚型),并证实肝癌病理分型也与体...

癌症疗法新希望!最新研究发现“细胞信使”改善癌症治疗,提高癌症存活率

2022-12-30

近日,据瑞典卡罗林斯卡学院(Karolinska Institutet)的研究人员发表在《Cancer Immunology Research 》上的一项新研究表示:被称为细胞外囊泡的纳米级膜泡激活了小鼠的免疫系统,似乎使其肿瘤对一种称为检查点抑制剂的免疫治疗药物敏感。 https://doi.org/10.1158/2326-6066.CIR-22-0540 ...

CTC检测在结直肠癌动态监测的临床应用

2022-12-30

CTC检测在结直肠癌动态监测的临床应用液体活检标志物在肿瘤诊疗中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临床越来越接受和认可CTCs检测的应用价值,包括预后预测、复发转移监测、疗效评估、辅助诊断及高危筛查等多方面应用。本文分享3篇基于CTCBIOPSY系统检测的CTCs在结直肠癌中的疾病动态监测临床应用。 文献一:ROS/PI3K/Akt and Wnt/β-catenin signalings a...

全国首个!中山六院牵头制定胃癌微创手术并发症防治共识!

2022-12-29

胃癌微创手术并发症防治共识  01  9月8日下午,由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牵头组织撰写并制定的《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消化道重建相关并发症防治中国专家共识(2022版)》(以下简称“共识”)在广州发布。 该共识聚焦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并发症,由中山六院牵头,联合中国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胃肠外科学组,中国医师...

加州大学四种治疗癌症干预措施的成本效益分析!

2022-12-28

来自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综合癌症中心和辛辛那提大学的研究人员对六3岁患者一生中治疗CAT的四种可能干预措施进行了成本效益分析。干预措施包括依诺肝素、阿哌沙班、依度沙班和利伐沙班。在他们的分析中,作者发现阿哌沙班是成本最低的抗凝剂,并且比LMWH或依度沙班更有效。 沙班类药物  01  新型口服抗凝药(NOACs,达比加群酯、利伐沙班 、阿哌沙班、依度沙班)与...

【STTT】四川省肿瘤医院开发基于T细胞受体的肺癌诊断新策略!

2022-12-28

近日,四川省肿瘤医院检验科罗怀超课题组联合电子科技大学、华西医院等团队,在Nature旗下期刊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IF=38.1)发表了研究论文:Characteristics and significance of peripheral blood T-cell receptor repertoire features in p...

【NEJM】8万人10年随访,结直肠癌筛查金标准遇挑战

2022-12-28

目前国内外指南一致推荐的结直肠癌筛查技术包括结肠镜、乙状结肠镜、结肠CT成像技术、粪便潜血筛查(gFOBT和FIT)等,但对于最佳筛查策略仍缺乏高质量证据:迄今只有乙状结肠镜检查和粪便潜血筛查经过了“证据等级金字塔”——随机试验的考验,得到积极结果。 目前国内外大部分结直肠癌筛查指南/专家共识所推荐的筛查金标准是结肠镜检查——结肠镜筛查或许比乙状结肠镜检查更为有...

“西式饮食”会导致结直肠癌!13万人研究表明竟与这类大肠杆菌有关

2022-12-28

近日,发表在胃肠疾病领域《Gastroenterology》期刊上的一篇新研究表明,富含红肉和加工肉类、糖和精制谷物/碳水化合物的西式饮食,能通过肠道微生物(如特定类型的大肠杆菌)增加结直肠癌的患病风险。 https://www.gastrojournal.org/article/S0016-5085(22)00672-2/fulltext?referrer=htt...

【Nature子刊】“点击”化学的又一应用:精准识别癌细胞蛋白,助力疾病追踪

2022-12-28

10月25日,弗朗西斯·克里克研究所和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的研究者于《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了题为“Cell-specific bioorthogonal tagging of glycoproteins”的文章。此研究展示了称为“生物正交细胞系特异性标记糖蛋白(BOCTAG)”的新策略。运用该策略,研究者可以识别特定类型细胞释放的蛋白质(即使这些细胞处于具...

【Nature子刊】中国医学科学院詹启敏/刘芝华等:表征中国人群队列食管癌体细胞基因组结构变异

2022-12-28

10月22日,中国医学科学院詹启敏、刘芝华和山西医科大学崔永萍等研究者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题为“Characterization of somatic structural variations in 528 Chinese individuals with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的文章。该研究对52...

【Nature子刊】精准定量和定位!DNA纳米转运蛋白解决癌症治疗最大挑战

2022-12-28

治愈疾病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 始终维持药物最佳剂量  01  幸运的是,上述挑战有望从我们人体自身的生物学系统运作机理中找到解决方法。大自然已经发展出各种机制来实现分子的最佳自我调节剂量。例如,蛋白质转运蛋白在人体内扮演了分子缓冲剂的角色——通过类似于pH缓冲液的机制,这些蛋白质转运蛋白能够维持游离活性分子的精确浓度;此外,这些转运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