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转》访欧易生物总经理张志明:持续逆势快速增长!破解科研服务"不可能三角"的硬核逻辑
《转》访菲鹏数辉马步勇教授|AI与分子模拟引领生物医药创新,“构象选择机制”开辟药物动态设计新纪元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找到约6509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陈竺院士、陶生策教授PNAS发表癌症研究新成果

2015-11-24

来自上海交通大学、中科院等处的研究人员,通过系统鉴别砷结合蛋白揭示出砷剂抑制了己糖激酶2(hexokinase-2,HK2)。这项研究发布在11月23日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 上海交通大学系统生物医学协同创新中心的陈竺(Zhu Chen)院士及陶生策(Sheng-ce Tao)教授是这篇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陈竺院士的主要研究方向是白血病靶向治疗相关的分子...

【盘点】癌症基因组研究亮点研究速览

2015-11-23

        癌症基因组图谱计划(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是国际癌症基因组联盟(International Cancer Genome Consortium)最大的项目。该项目于2006年启动,耗资1亿美元,目的是绘制1万个肿瘤基因组图谱。如今来自16个国家的科学家合作完成了该项目,揭示了近10000个与癌症相关的基因突变。下一步科学家们该做什...

可攻击癌症的“智能”凝胶

2015-11-23

最近,蒙特利尔大学医院研究中心(CRCHUM)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的注射“生物凝胶”,可有效地将抗癌药物直接送入肿瘤并杀死它们。这一技术已在实验室测试成功。如果在患者身上起作用,这种治疗方法有望彻底改变许多种癌症的治疗。这一研究结果发表在最近的国际顶级生物材料期刊《Biomaterials》。 不同于“凝胶物”,这种生物凝胶在室温下是液体,在37摄氏度(人体温度)条件...

ctDNA外显子测序揭示了乳腺癌进化的过程

2015-11-23

  虽然这项工作仍然需要在更大规模的群体中进行验证,但是其鉴定了随机突变的特异群体,这些随机突变可能是理想的用于监测肿瘤负荷,指导治疗或者跟踪癌症患者治疗反应的ctDNA。然而,研究成果也表明,目前在临床中使用的ctDNA存在的一些潜在的缺陷。   转化基因组研究所的无创性诊断中心共同主任和副教授Muhammed Murtaza,在由RainDance Technol...

不用开腹就能“击穿”癌细胞 沪上首例胆管细胞癌纳米刀消融术诞生

2015-11-23

图说:瑞金医院介入科用纳米刀消融技术为失去外科手术机会的胆管细胞癌患者治疗。瑞金医院 供图 图说:医生在CT引导下利用纳米刀探针,为肿瘤消融区域精确定位。瑞金医院 供图       利用局部1500伏高压脉冲电“击穿”癌细胞,使其自我凋亡瓦解,日前,瑞金医院为一名失去外科手术机会的胆管细胞癌患者进行治疗...

Nature:乳腺癌研究的4大热点问题

2015-11-23

2015年11月18日Nature在线发表专家观点,系统性阐述目前乳腺癌治疗和研究现状,并提出了新的问题,展望未来乳腺癌研究的可能的进展。   1、哪种类型的乳腺癌需要治疗?   问题的重要性:治疗乳腺癌可以造成乳腺癌患者形体改变、花费大量金钱,给患者造成巨大的痛苦。鉴别切实对患者生存造成威胁的乳腺癌的类型可以...

鸽子辨癌 不输专家

2015-11-23

自从电子通讯使鸽子作为信使的技能被废弃,它们的工作机会变得非常稀少。不过,如今看来,鸽子或许能被用于分析医学图像。最近,一个团队训练了鸽子区分健康以及发生癌变的乳腺组织。 来自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Richard Levenson和同事向鸽子展示了乳腺组织的显微镜图像。随后,在鸽子正确啄食与癌变或健康组织相对应的彩色按钮时,研究人员便会奖励它们。在每次持续1个小时、共1...

关于肺癌,你必须知道的那些事。。。

2015-11-20

冬季时节,北方已开始供暖。上周辽宁省PM2.5爆表破1400的新闻刷爆朋友圈。PM2.5 1400是什么概念?就是伸手不见五指,“白天已懂夜的黑”,当然这么说可能有点夸张,不过你懂得。。。 天空飘来五个字……东方饺子王! 出门时的装备 雾霾天,呼吸系统与环境接触频繁,且表面积较大,导致数百种大气颗粒物能直接进入并粘...

为什么肥胖会增加癌症风险?

2015-11-20

最近,研究人员确定了一种机制,当血糖浓度升高时,可让癌细胞作出反应并迅速增长。这可能有助于解释“为什么长期血糖水平高的人(如肥胖者),患上某些类型癌症的风险也很高?”。 该研究结果发表在最近的《eLife》杂志上,是由英国医学理事研究会(MRC)临床科学中心代谢和细胞生长研究组带头人Susumu Hirabayashi和西奈山伊坎医学院的Ross Cagan指导完成的。 ...

两篇NEJM:孩子为什么会得癌症

2015-11-20

近年来,我们对儿童癌症的理解已经越来越深入。医生们现在面临的挑战是,如何更好的利用这些知识为患者提供治疗和指导。随着越来越多的儿童在癌症中幸存下来,这样的医学指导应当持续终生。 孩子们为什么会得癌症?科学家们一直认为将基因视为这个问题的关键。顶级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癌症患儿的癌症易感基因比人们想象的还要普遍。“即使家族史中没有出现过癌症,儿童也...

华人女学者开发新的癌症诊断治疗技术

2015-11-20

最近,乔治亚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方法,可以更好地追踪肿瘤中的变化,更好地治疗前列腺癌和肺癌,而没有辐射相关的局限性。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十一月十七日的Nature子刊《Scientific Reports》。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的显像剂,他们命名为ProCA1.GRPR,并证明它会导致强烈的肿瘤渗透,并能靶定癌变细胞表面表达的胃泌素释放肽受体,包括前...

中科院:空气污染促使致肺癌关键因子CXCL13分泌激增

2015-11-19

  近日,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膜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发布科研文章:周光飚研究组发现炎症因子CXCL13在环境污染引起肺癌中的关键作用。   文章称,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在每年180万新发肺癌病例及159万肺癌死亡病例中,90%为吸烟及空气污染所引起。多环芳烃是吸烟及空气细颗粒污染物中重要的致癌物,也是重要的食品污染物,可持续...

手机app可认痣识别皮肤癌 准确率达83%

2015-11-19

随着一款新手机应用程序的出现,自拍不仅可以用来晒美,还能识别皮肤癌。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目前有一款名为“皮肤视觉”(SkinVision)的手机应用程序,可以利用用户的自拍照追踪体表黑痣的大小和形态变化,分析判断后作出是否发生癌变的“风险评估”,准确率达到83%。 体表的黑痣可千万不能小看,因为黑痣,尤其是那些异常生长的黑痣,是皮肤癌的早期信号,而皮肤癌中最致命的一...

Sci Trans Med:血液检测可预测乳腺癌药物抵抗

2015-11-19

  科学家最近开发出一种具有高灵敏度的血液检测方法,可以确定乳腺癌何时对标准激素治疗法产生抵抗,他们还证明这种检测方法能够指导病人如何进行进一步治疗。   研究人员表示这种方法能够在乳腺癌细胞对芳香酶抑制剂产生抵抗的早期阶段给予病人警告,芳香酶抑制剂是治疗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的常用药物。他们发现这种新方法能够检测雌激素受体基因ESR1发生的基因突变,特别是接受了芳香酶抑...

乳腺癌遗传风险预测公司Color Genomics获批CAP/CLIA 认证

2015-11-18

  Color Genomics近日已经从美国病理学协会(CAP)获得了Certeficate认证,其位于柏林盖姆的临床实验室也通过了相关检测。为了获得CAP的认证,实验室必须证明其具有最高标准的质量、准确性和一致性。CAP对实验室的验证过程会着重检查实验室的几个部分:实验的验证数据,项目管理质量,样品跟踪程序,实验室人员资格和实验室设备,安全性是兼容的...

王红阳院士、李忠教授Molecular Cancer发表癌症新成果

2015-11-18

来自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的研究人员证实,A20通过抑制Twist1表达阻止了肝细胞癌增殖及转移。这一研究发现发布在11月4日的《分子癌症》(Molecular Cancer)杂志上。 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的王红阳(Hong-yang Wang)院士及李忠(Zhong Li)教授是这篇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王红阳院士长期从事恶性肿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对肿瘤发生...

【盘点】基因测序推动癌症研究进展

2015-11-18

一项新技术或产品的问世,在给人们带来欣喜的同时,也必然会引起一定的担忧,当然基因测序技术便是其中之一。近年来,基因测序技术被看作自疫苗问世以来进行疾病预防及诊断治疗最为重要的科学技术突破,该技术不仅可以大大降低遗传相关的疾病发生率,减少婴儿出生缺陷,还能够实现对疾病预测、预防、预警及个体化诊疗;但目前,国内的基因测序市场却并不让人满意,甚至乱得已无章可循。   基因...

【盘点】癌症生物标志物亮点研究速览

2015-11-17

      生物标志物(Biomarker)是指一类可以标记系统、器官、组织、细胞及亚细胞结构或功能的改变或可能发生改变的生化指标,具有非常广泛的用途,目前生物标志物可用于疾病诊断、判断疾病分期或者用来评价新药或新疗法在目标人群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个体化医疗正越来越受到临床医学界的重视,而生物标志物是实施个体化医疗的基础。近年来随着免疫学、分子生物学和基因组学技术的...

VIVA中国儿童癌症基金项目在沪启动

2015-11-17

致力于引进国际先进的医疗手段、科研成果及教育培训提高大陆地区儿童癌症治愈率。日前,VIVA中国儿童癌症基金在沪启动,全球最大的护肤品和彩妆品直销企业玫琳凯通过上海宋庆龄基金会玫琳凯感恩公益基金向VIVA捐赠100万元,参与儿童癌症中最常见的儿童白血病的临床科研。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每年有40000名儿童被诊断出癌症,其中约有14000名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在这种最常见的...

朋友圈兜售癌症疫苗 一针1200元称任何人群适用

2015-11-17

“我的朋友圈居然有人开始卖癌症疫苗了!”昨天,沙区袁女士向重庆时报记者展示了朋友圈售卖的一种名为“加卫苗”的针剂,一针1200元,号称只要注射就会免于妇科类癌症困扰。 这样的疫苗是真是假?是否有效?有没有国家的批文?在朋友圈售卖合符规定吗?记者进行了深入调查。 朋友圈里兜售癌症疫苗 昨天,在沙坪坝区烈士墓附近上班的袁女士向记者展示了她朋友圈里某微商的其中一条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