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转》访欧易生物总经理张志明:持续逆势快速增长!破解科研服务"不可能三角"的硬核逻辑
《转》访菲鹏数辉马步勇教授|AI与分子模拟引领生物医药创新,“构象选择机制”开辟药物动态设计新纪元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找到约6509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钟南山:农村肺癌患病率 相比城市低两倍

2015-12-04

  灰霾对人的危害有多大?听听呼吸专家钟南山怎么说——   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荣誉所长钟南山昨天表示,空气污染使得肺癌发病率快速攀升,希望推广早期肺癌免费筛查使“早诊早治”成为可能。   肺癌免费筛查惠及三万人   昨日,“爱肺计划”——广州市50岁以上低保低收入五保人员早期肺癌免费筛查公益活动在广州举行启动仪式。本次早期肺癌免费筛查活动主要为广州市50岁以上低...

Cell:谁主宰了癌细胞的生死

2015-12-04

  科学家们发现了癌细胞内的一个“主控开关”,其似乎压制了正常的应激反应,让癌细胞能够在通常致命的条件下生存下来。   这一机制有可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使得癌细胞能够在它们快速分裂及代谢超速运转时承受住巨大的压力。   发表在12月3日《细胞》(Cell)杂志上的一篇新研究论文详细描述了这一主控开关,其似乎在肺...

宫颈癌:人类可能最先消灭的癌症

2015-12-03

  宫颈癌,是严重威胁妇女生命的杀手。人们所熟知的梅艳芳、李媛媛等女明星均死于宫颈癌。宫颈癌的发病人群有逐渐年轻化的趋势,30岁左右的患者明显增多。宫颈癌虽然很可怕,但宫颈癌是恶性肿瘤中唯一具有“三个唯一”特点的癌症,即:唯一病因明确、唯一可以早期预防和治疗、唯一可能基本消灭的癌症。也就是说,只要早诊早治,宫颈癌完全可以预防、早期发现及治愈。  ...

JCS惊人发现:癌细胞可感染正常细胞,诱其癌变

2015-12-03

  我们身体内不断地生成癌细胞,我们的免疫系统能够识别及破坏其中的大多数癌细胞。然而,有一些癌细胞却能逃避这一先天的免疫监视系统,找到生存和生长之所。   肿瘤细胞排出的一些因子富集在称作为肿瘤微环境的肿瘤周围区域中。尽管已经确定这些因子支持并促进了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增殖,但却尚不清楚这些因子对邻近正常细胞的影响。  &ems...

癌症实验疗法起纷争 巴西医患因药“开撕”

2015-12-02

  巴西圣保罗州一家法庭近日切断了一种药物的供应,该药物被认为是“神奇”的抗癌疗法,尽管它尚未经过任何临床人体试验。   11月11日,很多癌症研究人员终于松了一口气,因为法院推翻了此前的一项判决批准巴西国立圣保罗大学向癌症晚期患者提供上述未经验证的药物。该校管理层估计,使用该药物的患者大多是圣保罗州的居民,占到总订单的80%左右。 &em...

物极必反!恶性肿瘤或有好转临界点

2015-12-02

  不稳定的基因组和遗传变异对于癌症进化成“杀手”至关重要,但物极必反,这有可能变成癌症的致命要害。这项发表于《自然—医学》杂志的研究,或许很快将改善干扰癌症基因组的疗法。   人们在10年前就知道,更有可能扩散的恶性癌症拥有容易产生DNA突变的不稳定染色体。这一过程导致了携带不同基因组合或基因组的相同肿瘤中的不同细胞。逻辑会告诉人们,肿瘤的基因组越不稳定,其随机产生突变的几率越高...

瑞银:下一个投资大主题是“癌症免疫疗法”

2015-12-02

  瑞银全球首席投资官Mark Haefele认为,癌症免疫疗法将是下一个最具潜力的长期投资主题之一,预计会带来极具吸引力的收益。   免疫疗法是近年来开始崛起的癌症治疗方法,能够让免疫系统识别癌细胞并主动发起攻击。通常情况下,机体不会将癌细胞视为威胁,过去数十年多种免疫疗法的研究方向就是要攻克这一难题。   在一些治疗...

肿瘤标志物检测助力肺癌临床诊疗

2015-12-01

  全球每年约有160万新发肺癌病例,每年因肺癌死亡的人数超过其他高发癌症死亡人数之和,肺癌也已成为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之首,分别占比19.59%和24.87%,每4例恶性肿瘤死亡者中就有1例是肺癌患者。在11月这一第15个“全球肺癌关注月”期间,多为临床专家呼吁关注肿瘤标志物检测,提高肺癌的规范性治疗。   肺癌主要分为小细胞肺...

PNAS惊人发现:癌细胞可反向生成癌症干细胞

2015-12-01

  所有的癌细胞都可以形成另一个肿瘤,还是只有挑选出来的癌症干细胞可以生成新癌细胞?一项新研究发现答案为两者皆是。   来自密歇根大学综合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员观测了人类卵巢癌细胞,发现在大多数情况下癌细胞是以一种可预测、有组织的方式生成后代细胞:母癌细胞生成子癌细胞,子癌细胞生成孙癌细胞。祖母细胞是可以引发癌症复发的稀有癌症干细胞,孙细胞...

【盘点】2015年癌症诊断领域研究突破性进展

2015-11-28

  一直以来,癌症的诊断研究领域都是科学家们关注的重点,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许多新型的癌症检测技术不断涌现,比如癌症液体活检技术,microRNA检测工具、成像追踪技术等,本文中小编就盘点了2015年癌症诊断领域的研究亮点。   【1】4篇权威期刊论文聚集癌症血液检测   虽然实体肿...

血浆Hsp90α:寻找肺癌的“帮手”

2015-11-27

  癌症中晚期患者的临床治愈率不高。但要做到“早发现”又并不容易。2013年,一项科技成果的成功转化引发了公众的关注和热议。有一种试剂盒可以快速高效地监测肺癌的病情与治疗效果,已成为肿瘤监测领域的“耀眼新星”。   在大家对这一小小试剂盒的功用啧啧称赞的同时,它背后的故事却鲜为人知。在这个试剂盒中,最功不可没的物质就是“热休克蛋白90α(H...

新平台可使癌细胞以卷纸形式生长

2015-11-27

  研究人员演示将以卷纸形式生长出的肿瘤展开的视频截图。   加拿大工程师研发出一种以卷纸形式生长癌细胞的新方式,不仅可模拟肿瘤的3D生长环境,还可在数秒钟之内展开。最新一期《自然·材料》杂志描述的此研究平台,为加速新药开发及理解癌症细胞行为方式提供了新手段。   利用传统培养皿研究癌细胞具有明显的缺点。肿...

癌症精准治疗的“纳米智能”

2015-11-26

  剃着光头、面色苍白、形销骨立……这是多数接受治疗的癌症患者给人的第一印象。   除去病痛的折磨和对死亡的恐惧,癌症患者的糟糕状态,相当程度上也源自药物毒性与过度治疗的过程。具有强毒副作用的化疗药物进入人体后,在抵达癌症病灶杀死癌细胞之前,大部分就已被肝脏、肾脏代谢,导致人体正常细胞与器官受损,甚至破坏免疫系统,对病人造成不可逆的伤害,“救命”变成了“要命”。   近日,...

Cell:CRISPR技术在癌症领域大放异彩

2015-11-26

  科学家们绘制出了让我们细胞存活的基因的图谱,为了解我们基因组的运作机制以及哪些基因对像癌症这样的疾病至关重要建立了一个期盼已久的立足点。   由多伦多大学Donnelly中心Jason Moffat教授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在药学系Stephane Angers的帮助下,逐个关闭了近1.8万个基因(整个人类基因组的90%)来寻找对细胞...

Nature子刊发布新癌细胞培养体系

2015-11-25

科学家们开发了一种卷纸形式的新癌细胞培养平台,可以更好的模拟肿瘤三维环境。这项成果发表在Nature Materials杂志上,有望加速抗癌药物的研发,帮助人们理解癌细胞的行为。 在传统培养皿中研究癌细胞有不少缺陷。这些细胞原本生长在肿瘤三维环境中,而培养皿只能提供二维环境。与肿瘤表面靠近血管的细胞相比,肿瘤中央的细胞更难获取氧和营养物质。这种微小的位置差异实际上对细胞行...

德国两院院士:在癌细胞转移前捕获它们

2015-11-25

许多肿瘤都会扩散:单个癌细胞随着血流通过全身,直到在新的组织中定植。这样,即使在主肿瘤治疗成功后,也可能形成转移。在早期阶段,我们很难在血液中检测到癌细胞:每十亿个健康细胞中才会遇到约1个恶性肿瘤细胞。现在,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KIT)和明斯特大学纳米技术中心(CeNTech)的研究人员,与德国Hamburg-Eppendorf 大学医学中心合作,开发出了一种临床诊断法,能...

基因有助预判前列腺癌病情

2015-11-25

  英国、荷兰以及澳大利亚的研究人员在新一期《英国癌症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发现了一种与前列腺癌有关的基因。医生可将其作为生物标记物来判断前列腺癌病情的发展程度,从而采取更合适的疗法。   研究人员分析了1475名前列腺癌患者的样本后发现,PDE4D7基因与前列腺癌相关。医生通过观察这种基因表达的变化,就能够判断前列腺癌发展到什么程...

癌细胞是如何扩散的?

2015-11-24

http://v.qq.com/boke/page/j/0/d/j0173ij0wfd.html “如果我们能够阻止癌细胞转移的某一过程,那么我们就可能找到减缓甚至阻止癌症扩散的新策略。”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Andrew Wong说。 通过芯片技术,科研人员首次观察到了癌细胞从发源地转移到别处的全过程。 癌症患者中90%是因为转移而死,通过仔细研究癌细胞是如何在...

Nature子刊惊人发现:抑癌的snoRNA分子

2015-11-24

根据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所说,一对原以为只是充当细胞管家的RNA分子,在超过四分之一的常见人类癌症中缺失。肿瘤中丧失这些RNA分子的乳腺癌患者相比于其他的乳腺癌患者生存率要低。 研究人员发现,这些RNA分子直接结合并抑制了一个众所周知的癌症相关蛋白KRAS。在缺失这些分子的情况下,KRAS会过度活化,向细胞持续发送信号促进细胞分裂。 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皮肤病学系...

Oncotarget:首次实现前列腺癌无创性体液检测

2015-11-24

前列腺癌是男性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前列腺癌的传统诊断方法是检测血清中特异性抗原(PSA)浓度,对PSA偏高的患者进行穿刺活检最终确诊。然而,该方法的主要缺陷是PSA的特异性较差(PSA 4-10ng/ml时,特异性只有25%-40%),其它如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等前列腺疾病也能引起PSA浓度的异常,所以会经常出现非必要的穿刺活检,给患者造成了极大的痛苦。因此,迫切需要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