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转化医学是什么?
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找到约6509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Nature子刊丨科学家发现癌基因失控的真凶—增强子插入突变!
近日,MIT Whitehead生物医学研究所科学家发现与原癌基因调控失调密切相关的增强子插入突变,这些突变在癌症的发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项新研究对应的论文发表于最新的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题为“Small genome insertions form enhancers that misregulate oncogenes”。 Whitehe...
为何随着年龄增加 机体患癌的风险会越来越大?
如今在澳大利亚,二分之一的男性以及三分之一的女性在85岁之前都会被诊断为某种类型的癌症,而且让我们更为担忧的是,所使用的统计学数据并不包含最为常见的皮肤癌症,比如皮肤基底细胞癌和皮肤鳞状细胞癌,据估计每年有成千上万的澳大利亚人都会接受癌症治疗。 在过去三十年里新发癌症患者的数量不断增加,在澳大利亚,1982年每年有47445名新发癌症患者,但2012年这一数字上升到了122093...
23名中国妇女早期宫颈癌抗原树被构建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陈志英团队与华大基因等合作的一项癌症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癌症医学》杂志。该项目开发了电子计算机算法,利用癌症基因组学构建了23名中国妇女早期宫颈癌的“癌症抗原树”,目的是帮助找出最佳癌症免疫治疗靶点,以提高疗效。 科学家利用人类基因不断突变、突变可以遗传到后代两大特点,做出人类起源于非洲的结论,并绘制了走出非洲衍化出不同人种的路线图。除了肤色不同,人类...
法国公共健康局:富人与穷人所患癌症不同
2月7日,法国公共健康局公布的一项医疗调查显示,穷人和富人得的病不一样。根据研究,穷人较易患口腔、咽喉、胃、肝等部位的癌症,富人则较患前列腺癌、卵巢癌。调查在2006年至2009年近19万名患癌症的病人中展开。该研究机构还表示,如果贫富差距逐步缩小,本可以减少15000名癌症患者。 法国公共健康局(Santé Publique France)研究结果显示,法国弱势男性...
免疫系统的“间谍”:竟能促进癌症转移
一项新研究表明,免疫系统在乳腺癌转移过程中扮演着两种截然相反的角色,一些免疫细胞可以促进癌症转移,而另一些免疫细胞则可以被激活,从而增强化疗疗效。 尽管癌症治疗方法一直在改进,但是乳腺癌仍然是女性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其中大部分病人死亡都是由于癌症转移。“我们知道免疫系统在癌症转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却不清楚其中的具体机制。”Kelly Kersten说道,她的...
美国癌症研究所NCI力推的抗癌“新饮食准则”
春节假期已过,大家都已经重新投入了新一年的工作和生活。假期期间,一顿接着一顿的大鱼大肉进肚,酒足饭饱之余有没有想过自己吃的食物哪些对身体有利的食物呢?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健康饮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下面就给大家分享一个顶级的抗癌食谱,希望可以为大家的饮食提供更好的选择。 1、 餐盘里的抗癌秘诀 没有单一的食物可以预防癌症,但正确的食物搭配可能会有所不同。...
精准医疗时代的乳腺癌研究
下一代测序技术揭示了不同癌症的遗传背景,也为发现新的癌症相关的遗传变异和研究这些变异的功能提供了依据。我们已经进入实施精准医疗的理想时代,但是尽管精准医疗具有令人兴奋的潜力,目前仅有少数几种疾病和分子亚型可以提供有效的治疗。其中一个例子就是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乳腺癌的靶向治疗。 乳腺癌是在妇女中诊断出的最常见的癌症,大约八分之一的生活在美国的女性具有终生患病风险。乳腺癌也是...
浙江省数理医学会大肠癌筛查项目正式启动!
由浙江诺辉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发起,浙江省数理医学学会开展,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牵头并联合杭州、宁波、嘉兴、湖州等地区八家医院共同实施,旨在通过线上和线下结合,利用分子标志物的精准科学手段,提高筛查便利性和顺应度,实现针对目标人群的大规模肠癌及癌前病变筛查。 社区初筛将采取FOBT+电子问卷的形式,充分考虑居民的家族史、饮食习惯、抽烟喝酒的情况、情绪状况、体重腰围等综合因素,通过风险分...
针对患家族性乳腺癌的中国女性的精准医疗:机遇与挑战
乳腺癌是中国女性最常见的癌症。虽然中国女性乳腺癌的发病率目前仍然低于白种人女性,但在中国的许多地方,尤其是在大城市,患病女性数量还在增加。此外,在中国女性中,早发型(即在40岁或之前诊断的)和绝经前乳腺癌比在白人女性中更为常见。 据估计,2015年中国女性诊断出乳腺癌的新病例有268,600例,乳腺癌占中国女性所有新癌症病例的15%,并且是中国45岁以下女性患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早期发现...
意想不到的研究新发现:抗癌药物能够促进损伤心肌再生!
开发中的抗癌药能够促进损伤的心肌再生 - 这是一个意想不到的研究结果,可能有助于防止充血性心力衰竭。充血性心力衰竭是指心脏当时不能搏出同静脉回流及身体组织代谢所需相称的血液供应。往往由各种疾病引起心肌收缩能力减弱,从而使心脏的血液输出量减少,不足以满足机体的需要,并由此产生一系列症状和体征。 身体的许多部位,例如血细胞和肠道内壁,能够在整个生命中不断更新。 其他的身体部位,例如...
科学家发现乳腺癌关键途径,开发新型口服药物!
一旦乳腺癌扩散至身体的其他部位,它可以降解患者的健康骨骼,造成许多问题。 犹他大学Huntsman癌症研究所(HCI)的科学家们发现了骨骼被癌症破坏的新途径。他们还掌握了如何用一种新药阻止这种破坏。对患者进行初步测试的结果是充满希望的。 近日,研究结果发表在“科学转化医学”杂志上。HCI的研究员兼犹他大学肿瘤科学副教授Alana Welm博士领导了这项研究。 每年有...
Cancer Dsicovery:攻克乳腺癌耐药机制,乳腺癌有望被彻底治愈!
乳腺癌细胞对于药物治疗有一种独特的逃逸机制,其能够找到方法绕过阻止其生长的药物。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特别的乳腺癌细胞类型所使用的抵抗机制,并揭示了一种可能的药物组合,可以阻止癌症生长,并有助于预防耐药。 在Cancer Discovery杂志中,UNC莱恩伯格综合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员报告了关于三阴性乳腺癌细胞如何能够绕过Tram...
胰腺癌预防治疗——精准医疗再掀新“浪潮”
胰腺癌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并且它现在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癌症类型之一。 来自欧洲的数据显示,在2014年,胰腺癌是导致死亡率增加的唯一癌症。 到2030年,相关人员估计胰腺癌的死亡率将仅次于肺癌。美国癌症协会报道,近40年来,恶性肿瘤患者的5年存活率总体上从49%增加到68%,而胰腺癌患者的5年存活率同期仅从2%上升到仅7%。 当下胰腺癌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
中国迫切需要实施胃癌精准医疗
据估计,2015年中国有超过50万人死于胃癌。我们迫切需要及早诊断,准确分类,寻找新的治疗靶点,个性化疗法以及胃癌的有效控制策略。随着美国提出精确医学倡议和癌症登月计划,率先开始了对于新型癌症治疗方法的探索,中国在这一方面也逐渐重视起来。 尽管过去几十年中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持续下降,胃癌仍然是全世界第五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和癌症死亡的第三大原因。仅2012年就有约100万新病例和723,00...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报道可预测早期肝癌术后复发可的甲基化标记物
研究背景 在全世界分范围内,每年因肝癌死亡的病例超过50万人,是主要的致死恶性肿瘤之一。在过去的十年中,随着影像学的进步以及健康体检的普及,越来越多的肝癌病人在患病早期被发现。但由于肝脏捐赠者的短缺,外科肝脏切除术仍然是治疗早期肝癌病人的最主要方法。目前对于术后患者缺乏准确预测体系或标志物。本研究建立了一种预测早期肝癌病人术后复发的模型。 研究结果 1. ...
肺癌为什么老治不好!新研究表明可能需要个性化治疗!
近日,犹他大学亨斯迈癌症研究所(HCl)的科学家发现小细胞肺癌有几种不同的亚型,各亚型的细胞表现不同,他们还发现一种组合靶向药物疗法对其中一个亚型的肿瘤很有效,这项最新研究发表在《Cancer Cell》上,表明小细胞肺癌病人也应该按照肿瘤亚型进行个性化治疗。 这项研究的领导者是Trudy G. Oliver博士,她是HCl的研究员...
【福音】研究发现23个癌转移基因!转移速度可降低75%!
由Wellcome Trust Sanger 研究所的科研人员所领导的一项研究发现了一个新的药物靶点,这个药物靶点能够降低癌症患者体内癌症转移的速度。近日,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上。研究对象为经过遗传修饰的小鼠,研究人员在体内一共发现了23个基因与癌症的转移速度相关。同时,研究人员表示Spns2基因能够将癌症转移速度降低75%。 癌症在体内的转移是导致癌症患者死亡...
高剂量维C杀死癌细胞,机理揭示!
大多数维生素C治疗都采用口服方式进行治疗。但是在这项新研究中,来自爱荷华大学(UI)的研究人员采用静脉注射的方式进行维生素C治疗,这种方式避开了正常的胃肠代谢及分泌通路,成功使血液中的维生素C浓度比口服高出100-500倍。他们证明血液中超高剂量的维生素C对杀伤肿瘤细胞至关重要,相关成果最近发表在《Redox Bi...
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新进展:从ROS1融合基因靶向药物临床研究到指南更新
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在近几年来取得了许多突破性的进展,推动了恶性肿瘤精准医疗的发展。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的靶向治疗领域, ROS1融合基因靶向药物临床取得了振奋人心的研究结果。 2016年3月,FDA批准克唑替尼(Crizotinib,辉瑞)用于ROS1阳性的转移性NSCLC的治疗,为NSCLC的治疗带来了新的选择。 ...
2016年非小细胞肺癌重磅临床研究盘点之ALK抑制剂
非小细胞肺癌治疗已进入精准医疗时代,针对驱动基因开发的靶向药物依然是今年各大肿瘤专业会议中关注的焦点。其中,今年ASCO、EMSO大会上,针对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的靶向治疗研究引人瞩目。第二代ALK抑制剂和第三代ALK抑制剂的研究数据令人鼓舞。 第二代ALK抑制剂:Brigatinib和Alectinib Brigatinib 是一种口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
腾讯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