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转化医学是什么?
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找到约6323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PNAS】牛奶和牛肉养活不地道的“邻居”!长期“骚扰”并最终导致大肠患癌!
大肠癌大,科学家们一直在努力寻找引发肠道肿瘤生长的确切机但细胞。 感染因子BMMFs——它能引发炎症,间接导致大肠癌。该研究发表于《PNAS》期刊上,题为“研究人员通过分析大肠癌旁组织中BMMFs Rep蛋白,对组织切片进行染色后发现:细胞本身并不含有Rep蛋白,而是肿瘤附近的细胞特别是,抗体检测到Rep蛋白在固有层,肠粘膜下的结缔组织层,特别是在肠隐窝附近。从这些rep阳性细...
《循环肿瘤细胞检测在结直肠癌中的应用专家共识》解读
《2020年全球最新癌症负担》数据显示,在全世界范围内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 CRC)发病率排名第三(193万),死亡率第二(94万),而在中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排名第二(56万),死亡率第五(29万),结直肠癌已经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随着手术、放化疗及靶向治疗等综合治疗手段的应用,CRC患者的预后得到有效改善。但目前,仍有一半以上患者在疾病进...
顶级医学期刊BMJ连续发表2篇 | 每天喝100毫升含糖饮料,增加患癌概率18%,果汁也不例外!英法已对其征收糖税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全世界的含糖饮料消费量都在增加;根据全球疾病负担,“总体暴露值”(考虑到风险水平的暴露程度和风险对疾病负担的贡献的严重程度)从1990年到2016年增加了40%以上。含糖饮料对心脏代谢健康的研究得到了很好的研究:它们与体重增加,超重或肥胖的风险增加有关; 2型糖尿病发病率更高(独立于肥胖); 高血压风险更高等。相比之下,含糖饮料与癌症风险之间的关联研究较少。很少有前瞻性研究...
海尔施基因携手桐树基因,国产首款核酸检测“金标准”平台造福更多MSI-H肿瘤癌者
2021年3月10 日,上海桐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桐树基因)与宁波海尔施基因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尔施基因”)正式宣布双方在“Sanger测序仪(又称基因分析仪)核酸检测的“金标准”平台上的市场开发及学术推广等多个领域”进行战略合作。 桐树基因董事长兼CEO严令华先生表示: 该试剂盒是中国首个基于“多重荧光PCR-毛细管电泳...
【新研究】夜间工作致癌的原因被发现,熬夜导致DNA损伤增加、修复效率降低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夜班工作者中癌症更为普遍,这也促使了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在2019年将夜班工作归类为“可能对人类致癌”。 但夜班工作究竟为何会增加癌症风险,现在仍不清楚。 此外,当代年轻人熬夜现象越来越严重,因为加班、玩游戏、刷短视频等等,主动或被动熬夜已成为许多人的新常态。 ...
【Nature子刊】胰腺癌小鼠进行这种治疗后,存活率显著提高,癌症扩散速度也降低了!
在美国,每12分钟就有人死于胰腺癌。该病通常诊断即晚期,扩散迅速,并且五年生存率约为10%。尽管该病可进行放疗、外科手术和化疗,但是它会产生抗药性。 胰腺是位于胃后面的大腺体,它制造有助于消化的酶和调节血糖水平的激素。胰腺导管腺癌(PDAC)是胰腺癌的一种亚型,其高度耐药性部分归因于肿瘤周围的硬壳状外层。 近日,研究人员揭...
ctDNA指导早期三阴乳腺癌的个体化治疗临床多中心研究等你加入
根据世卫组织发布的2020年国际癌症研究数据显示,全球乳腺癌新发病例高达226万例,乳腺癌已取代肺癌,成为全球第一大癌症。 三阴乳腺癌复发转移的问题始终困扰着临床,在众多评估复发风险的手段中,ctDNA因敏感性和便捷性被寄予厚望。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逸仙乳腺肿瘤医院刘强院长便携手吉因加,开启了ctDNA在早期乳腺癌患者中应用的前瞻性研究,发现高精度 ctDNA ...
【新发现】哈佛大学发现63岁患癌,19岁时癌细胞已开始在身体中出现了
众所周知,年龄是癌症的最大危险因素,所有癌症患者确诊的中位年龄为66岁。然而,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癌症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缓慢发展,然后才表现出明显的症状,因此,癌症被确诊之时,癌细胞往往已经秘密生长了数年之久。 但迄今为止,我们仍然没有弄清楚一个重要问题:癌症到底是...
【Nature子刊】乳腺癌患者手术后怎么重建乳房?再生组织填充物可解决这一难题
全球每年有近130万乳腺癌患者进行乳房切除术以彻底清除癌组织。 但如何保留乳房的形状、外观,以及顾及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由于肿瘤的大小、形状和位置的不同,组织在修复过程中充满不可预测性。当前,还没有恢复、重建或再生诸如乳房的软组织的商业产品,所以外科医生要预测此类手术的...
李智教授|5930例结直肠癌荟萃分析:中国人群中2B3D较单核苷酸多检出近30%的MSI-H患者
微卫星不稳定(MSI)是非常重要的泛癌种标志物,其检测结果在多个癌种中都具有多维度的临床检测意义,国内外指南共识推荐所有结直肠癌、胃癌、子宫内膜癌、小肠腺癌以及胰腺癌患者进行MSI检测。此外,林奇综合征相关癌种患者和有机会接受免疫治疗的实体瘤患者也推荐进行MSI的检测。因此,MSI应检尽检是上述肿瘤患者需要参考的检测策略。 PCR+毛细管电泳法由于方法稳定,检测灵...
【Science子刊】科学家发现有效治疗晚期卵巢癌的新方法
在美国,每年虽然只有不到25万卵巢癌病例。但是,早期卵巢癌通常是无症状的,而到晚期出现的症状通常是非特异性反应,例如:恶心、体重减轻或腹痛。 晚期卵巢癌的治疗越来越复杂化,因为出现腹水等继发性疾病,它会导致肿胀并将癌细胞转移到身体的其他部位。由于这些原因,卵巢癌可扩散到...
丁健院士出任浙江大学癌症研究院院长
3月3日,“浙大欢迎您”丁健院士求是讲座教授暨浙江大学癌症研究院院长聘任仪式在紫金港校区举行。 浙江大学发展委员会副主席、原浙江省人大副主任郑树教授出席仪式;浙江大学副校长周天华代表学校对丁健院士的加盟表示欢迎,并为其颁发浙江大学聘书,佩戴校徽。 丁健院士表示,浙大肿瘤学科一直以来坚持临床导向,涌现出一批具有国际学术影响力的专家学者,愿与各位同仁一道共克学科难题,勇担时代...
【快讯】臻和科技结直肠癌NGS多基因伴随诊断试剂盒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
2021年3月3日,由无锡臻和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臻和科技”)自主研发的结直肠癌NGS多基因联合检测产品“人KRAS/NRAS/BRAF/PIK3CA基因突变联合检测试剂盒(可逆末端终止测序法)”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国械注准20213400151)。这是国内首款专注于结直肠癌的NGS伴随诊断试剂盒。 此次获批上市的试剂盒为基于NGS平...
从肺癌患者7年随访数据看FR+CTC检测在肺癌预后预测中的价值
近日,由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联合格诺生物开展的关于叶酸受体阳性循环肿瘤细胞(FR+CTC) 水平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预后预测中临床价值的研究成果(Preoperative Folate Receptor-Positive Circulating Tumor Cell Level Is a Prognostic Factor of Long T...
【我的2020第17期】复旦大学肝癌研究所杨欣荣主任医师:患者往往是最好的教科书,善待每一位患者,和患者成为朋友
本期分享嘉宾是复旦大学肝癌研究所杨欣荣主任医师,想知道他分享了哪些精彩观点吗?点此即可观看完整版视频! 内容要点 新冠疫情突然爆发,虽然由于专业的原因未能去到抗疫前线,但也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如:线上患教、撰写科普文章。让广大患者在疫情之下做好防护,同时进行抗肿瘤治疗。 ...
【Science】“难治性”癌症新突破!粪便菌群移植有望扭转肿瘤对PD-1治疗的耐药性
这项二期原理循证研究表明,将某些粪便微生物引入患者的结肠,可能有助于个人对那些增强免疫系统,识别和杀死肿瘤细胞的药物产生反应。 该研究由NIH与UPMC希尔曼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员合作进行,并于 2021年2月5日发表在Science杂志,题为“Fecal microbio...
【新发现】癌症患者为何肌肉消瘦?宾州大学发现其中细胞机制
肌肉消瘦或肌肉组织丧失是癌症患者的常见问题,但是长期以来医生和科学家一直不知道其中机制。 现在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领导了一项新研究并发现了癌症患者为什么会发生肌肉消瘦的新线索。 ...
【直播倒计时1天】WES 在癌症研究中的应用及数据质量评估
直播将于2月4日13:30准时开始,期待您的参与! 扫描上方二维码,或点击次此处即可报名! (转化医学网360zhyx.com) ...
【我的2020第12期】大连理工大学特聘教授肖桂山博士:致力于胰腺癌早筛检测,促进人类疾病精准防治,让企业发展与国家命脉相结合!
2019年,转化医学网推出《我的2019》年度思考分享盛宴,行业专家、从业者聚焦癌症治疗、临床多组学、基因检测、新药研发、免疫治疗、精准医学、新技术新产品临床转化。2020年,新冠疫情打乱了一切。这一年的开端,没有拜年、没有喧嚣,更多的磨难、更多的思考。这一年,我们不忘初心、心怀梦想、勇往直前,跨越障碍、再创辉煌。您的故事讲给行业听!《我的2020》期待...
【直播】WES 在癌症研究中的应用及数据质量评估
癌症是多基因复杂疾病,癌症的致病机制、分型、治疗、预后等与外显子组的变异存在高度相关性,全外显子组测序(WES)已越来越多的应用于癌症研究。而通过 WES 绘制癌症突变谱有助于明确驱动基因、了解肿瘤进程中不同因素的作用,推进包括肿瘤用药在内的研究。 由于癌症的复杂性,特别是对于驱动基因分散且不固定的癌种,WES 的生信分析极为困难。在生信分析中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