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转化医学是什么?
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找到约6323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行业动态】肺癌中国指南更新!2021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指南迎来大丰收
2021年4月23-24日,“2021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指南大会”正式在北京拉开帷幕。2021年CSCO系列指南迎来了大丰收,是迄今CSCO史上指南发布与更新数量最多的一年。 ...
【新研究】膳食氨基酸决定癌细胞的命运 | 致癌基因Src通过平行途径促进细胞死亡和增殖
在古希腊神话中,摩伊拉(Moirai)是命运三女神的总称。她们在凡人出生时就将命运分配给他们,所以人的命运是注定的,就连她们的宙斯也不能违抗她们的安排。然而,与希腊神话不同的是,癌细胞生死的命运(细胞增殖或细胞死亡)还没有被人们完全理解。 近日,RIKEN生物系统动力学研究中心(BDR)的研究小组专注于致癌基因Src,并研究了果蝇如何调控细胞增殖(...
【Nature】剑桥大学科学家开发出有治疗白血病潜力的新型抗癌药,首次将METTL3酶作为对抗癌症的靶点
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ML)是一种由骨髓性白细胞(而非淋巴性白细胞)异常增殖导致的造血系统癌症。一旦得此病,人们通常需要数月的强化化疗和长时间的入院治疗,且发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在英国,每年大约有3100人被诊断出患有这种疾病,其中大多数年龄超过65岁。 数十年来市场上主流治疗AML的方案没大改变,只有不到三分...
臻才有料 | 肖文华教授:结直肠癌患者为什么需要基因检测(中)
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肿瘤靶向及免疫治疗药物的获批上市,部分药物也纳入了医保惠及更多患者。基于NGS的肿瘤多基因检测,作为精准医学强有力的工具,其在肿瘤临床中的应用日新月异。作为专注肿瘤精准医疗领域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求臻医学特推出“臻才有料”系列活动,围绕肿瘤检测的临床应用,邀请权威专家共话肿瘤热点。 “臻才有料”首期节目,我们有幸邀请到了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肿...
对近2万名癌症患者的分析显示:多吃蘑菇与癌症风险降低有关,尤其是乳腺癌
蘑菇,是世界上人工栽培较广泛、产量较高、消费量较大的食用菌品种。蘑菇种类繁多,许多不仅味道鲜美,而且富含维生素,营养素和抗氧化剂等有益成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蘑菇的消费需求也不断增加。 近日,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在 Advances in Nutrition 期刊发表了题为:Higher Mushroom Consumpt...
【新研究】麻省理工研究发现:癌细胞在转移过程中会软化,这为治疗癌症转移提供新思路
癌症是世界性难题,大家都谈癌色变。一旦患上癌症,不仅要忍受身心的痛苦,还要承受人财两空的煎熬。 据美国癌症研究协会发现,大部分的癌症患者最后都死于癌细胞的转移,也是迄今为止癌症治愈率无法提高的最大绊脚石。如果科学家能够克服障碍,那么就可以找到新药,挽救生命。 近日,麻省理工学院研究人员发现当癌细胞转移时,它们通常会在血流中...
【新研究】癌细胞转移遇到强劲对手,科学家研发出“人字形微流体探针”,可成功逮捕“潜逃”的癌细胞
癌症是全球范围内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在转移之前及时发现并及早诊断的话,其存活率显著提高。而如果没有及时发现的话,这些肿瘤细胞会从原发位置脱落到血液中,从而使癌症发生转移,这些细胞就是循环肿瘤细胞(CTC)。 目前对于前列腺癌的常用检测手段主要是:直肠检查(DRE)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血清水平测定。但是,这些检查方式也有缺点:首先,这2种检测...
鹍远生物荣膺动脉网“年度领袖企业”,构建“First in class”产品竞争力,多模式推动癌症早筛商业化落地
2021年4月16日-18日,由动脉网主办,苏州市吴江区人民政府、广东省钟南山医学基金会联合主办,苏州市吴江东方国有资本投资经营有限公司协办的“第五届未来医疗100强大会”以“生命的计算”为主题,在苏州吴江盛大开幕。 4月16日晚,在第五届未来医疗100强大会颁奖晚宴上,动脉网对外发布了《2020-2021未来医疗100强系列榜单》。作为中国肿瘤早筛和...
【Nature】重磅| 纽约大学科学家发现新的肿瘤抑制因子,成为癌症潜在治疗方法
近日,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期待已久的酶,它能够通过分解驱动蛋白质来预防癌症。 与发育中的胎儿一样,限制细胞分裂是预防癌症中异常、侵袭性生长的关键,新研究发现,细胞已经进化到使用AMBRA1来抵御它。 该研究发表在《Nature》杂志上,题为“CRL4AMBRA1 is a master regulator of D-type...
臻才有料 | 肖文华教授:结直肠癌患者为什么需要基因检测(上)
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肿瘤靶向及免疫治疗药物的获批上市,部分药物也纳入了医保惠及更多患者。基于NGS的肿瘤多基因检测,作为精准医学强有力的工具,其在肿瘤临床中的应用日新月异。作为专注肿瘤精准医疗领域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求臻医学特推出“臻才有料”系列活动,围绕肿瘤检测的临床应用,邀请权威专家共话肿瘤热点。 在第27届肿瘤防治宣传周到来之际,我们邀请到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肿瘤内科的...
【Nature子刊】突破发现:几十年来一直被忽视,它竟然能提高肠癌患者的生存率
英国癌症研究所资助的科学家发现,由于某种原因,大肠癌患者死于癌症的风险降低了。 研究人员希望,在未来,医生可以利用这些信息来识别更具侵袭性的肠癌患者,以便他们能够接受最有效的治疗。 该研究发表在《Nature Metabolism》期刊上,题为“Respiratory compl...
【Nature】刷新近百年来人类对癌症代谢的认知,高速消耗葡萄糖的不是癌细胞本身
在过去20年中,癌症的代谢研究领域发生了爆炸式增长,且这些都基于德国著名医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Otto Warburg在1922年的研究:癌细胞以非常高的速率消耗葡萄糖,无论是否有充足的氧气,癌细胞糖酵解都很活跃。 这种癌细胞主要使用糖解作用取代有氧循环的现象,就称作“Warburg效应”(瓦氏效应)。这是现代医学利用正电子发射断...
19岁时基因突变,44年后才确诊癌症...哈佛团队揭示癌症是从何时出现的
一直以来,癌症被认为是人类的"头号杀手"。根据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去年全球新发癌症病例1929万例,癌症死亡病例996万例。这一惊人数字意味着,尽管全球社会经济发展在过去十年大幅增长,医疗水平空前提高,但仍无法阻挡癌症发病率和相关死亡的迅速增长。因此,绝大部分人仍会谈癌色变。对抗癌症任重道远。 然而,癌症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或者说,健康是从...
【Nature子刊】潜在治疗策略|阻止脂肪酸产生可降低已扩散到大脑的乳腺癌细胞
大约15- 30%的乳腺癌患者有脑转移(BM),基底样型乳腺癌(BLBC)是最常见的转移到大脑的癌症类型。当乳腺癌患者转移到大脑时,由于脑转移癌的治疗药物稀缺,所以总是令科学家们“头疼”。 先前,有研究人员针对乳腺癌患者的脑转移问题在《Science Advances》发表了一篇题为“Anti-EGFR VHH-armed dea...
【Nature子刊】首创!科学家发现治疗“癌症之王”——神经母细胞瘤的新方法,可阻止癌症进一步发展
神经母细胞瘤素有“儿童癌症之王”称号,是因为这种肿瘤在过去疗效极差,而且神经母细胞瘤起源于交感神经系统,多发于肾上腺或腹膜后,位置很深,早期不易发现。而这种肿瘤恶性度高,进展快,易发生骨髓、骨及器官转移。 最近,澳大利亚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针对神经母细胞瘤的治疗新方法。 该研究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
“错换人生”姚策因肝癌去世!乙肝的这些事你知道吗?
2020年2月,江西28岁青年姚策确诊肝癌,母亲许敏欲割肝救子却发现非亲生,揭开错换人生28年事件。据媒体报道,错换人生28年的姚策于3月23日上午,因肝癌晚期救治无效去世。 众所周知,乙肝给全球带来了巨大的医疗负担:全球约有3亿人受乙肝困扰,来自中国的乙肝病毒(HBV)感染者约占三分之一。乙肝病毒感染肝细胞后,...
【新进展】“饿死癌细胞”升级版来了!科学家发现一种药物可抑制黑色素瘤的生长,这对其他癌症也适用
不知道从何时开始,“饿死癌细胞”的说法流行了起来。据报道,因为癌细胞特别喜欢吃糖,如果患者严格限制碳水化合物摄入的话,体内的癌细胞就会因缺乏能量而被饿死。 很多研究证明,由于癌细胞生长太快,血管供应跟不上,癌细胞很早就学会了不依赖葡萄糖。当葡萄糖不足的时候,很多癌细胞会改换口味,开始吃别的东西,比如谷氨酰胺(Glutamine)。...
【新进展】“饿死癌细胞”升级版来了!科学家发现一种药物可抑制黑色素瘤的生长,这对其他癌症也适用
不知道从何时开始,“饿死癌细胞”的说法流行了起来。据报道,因为癌细胞特别喜欢吃糖,如果患者严格限制碳水化合物摄入的话,体内的癌细胞就会因缺乏能量而被饿死。 很多研究证明,由于癌细胞生长太快,血管供应跟不上,癌细胞很早就学会了不依赖葡萄糖。当葡萄糖不足的时候,很多癌细胞会改换口味,开始吃别的东西,比如谷氨酰胺(Glutamine)。...
【新研究】癌症幸存者注意了!你们患心血管疾病风险比正常人高,所以癌症预后也很重要
既往《柳叶刀》上的研究已经证明:与普通人群相比,青春期或成年早期确诊癌症的幸存者发生过早死亡的风险更高。 我们知道肥胖、癌症和心血管疾病具有一些共同的危险因素,除此之外,癌症患者还接受放射和化疗等会影响心血管健康的治疗,这种影响我们称之为“心脏毒性”。目前人们对于这种影响认知较少,所以科学家开始着手研究癌症幸存者罹患心血管疾病(C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