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第六届单细胞技术应用研讨会暨空间组学前沿研讨会
2025生命组学前沿技术及转化大会

专家访谈

《转》访欧易生物总经理张志明:持续逆势快速增长!破解科研服务"不可能三角"的硬核逻辑
《转》访菲鹏数辉马步勇教授|AI与分子模拟引领生物医药创新,“构象选择机制”开辟药物动态设计新纪元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找到约690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久坐不动竟有死亡风险?数十万人大型研究证实久坐增加12种疾病风险和20%死亡风险

2023-01-31

久坐增加12种疾病风险 权威期刊《柳叶刀》子刊发表研究,近日,天津医科大学在著名医学期刊柳叶刀子刊《EClinicalMedicine》上发表了一篇文章“Associations of sedentary time and physical activity with adverse health conditions: Outcome-wide analyses using i...

【PLOS MED】伦敦大学25年研究发现:睡眠不足这个数,多种疾病风险升高!

2023-01-03

2022年10月18日,伦敦大学的研究团队在PLOS MEDICINE上发表了题为“Association of sleep duration at age 50, 60, and 70 years with risk of multimorbidity in the UK: 25-year follow-up of the Whitehall II cohort study”的研究论文。该研究使...

【Nature子刊】“点击”化学的又一应用:精准识别癌细胞蛋白,助力疾病追踪

2022-12-28

10月25日,弗朗西斯·克里克研究所和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的研究者于《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了题为“Cell-specific bioorthogonal tagging of glycoproteins”的文章。此研究展示了称为“生物正交细胞系特异性标记糖蛋白(BOCTAG)”的新策略。运用该策略,研究者可以识别特定类型细胞释放的蛋白质(即使这些细胞处于具...

【Nature Medicine】人类细胞图谱找回了基因、疾病和疗法之间缺失的联系

2022-12-27

《自然医学》(Nature Medicine)杂志的一篇观点性文章描述了细胞图谱对塑造医学未来的潜力——通过了解复杂疾病的机制,单细胞图谱能够开发更精确、更具特异性的诊断工具,并在基因和疾病之间建立了原本缺失的联系。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1-022-02104-7 组织内细胞和细胞生态系统的畸变是...

超百万人前瞻性研究揭示食用橄榄油可显著降低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患病风险......

2022-12-27

近日,西班牙研究人员对前瞻性队列研究和随机对照试验(RCT)进行了全局的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评估了橄榄油消费与4种不同结局的主要风险之间的关联:心血管疾病(CVD)、癌症、II型糖尿病(T2D)或全因死亡率。 https://www.clinicalnutritionjournal.com/article/S0261-5614(21)00503-3/fulltext...

【Nature子刊】最新!复旦孙爱军/葛均波/宋振举团队确定缺血性血管疾病的潜在治疗靶点

2022-12-27

2022年12月6日,复旦大学孙爱军,葛均波及宋振举等合作在《Nature Communications》 发表了研究论文,该研究表明Tregs中GPR174的遗传缺失增强了后肢缺血后小鼠的血流恢复。GPR174缺乏症上调Tregs中的双调蛋白表达,从而增强内皮细胞功能并减少促炎巨噬细胞极化和内皮细胞凋亡。 https://www.nature.com/a...

中国1590家医院1.8万例患者研究:低温不仅会导致心脏疾病,还会引发肺栓塞,老年痴呆......

2022-12-27

低温引起的死亡率显著高于高温  01  2015年7月,医学期刊《柳叶刀》的一项跨国研究就指出了适度低温的风险。研究共纳入分析7422万死亡案例,中国15个城市的数据显示可归因于温度的死亡率达11%,是最高的。总体看,低温引起的死亡率为7.29%,显著高于高温引起的死亡率0.42%。 低温对心脏,大脑健康等造成很大危害 &n...

【重磅】新“基因魔剪”按需敲入长DNA序列,或可治疗多突变疾病

2022-12-27

2020年,CRISPR技术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并且这项奖励颁发给了发现这项技术的两位伟大女性科学家——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教授Jennifer Doudna和德国马普感染生物学研究所教授Emmanuelle Charpentier。自此,CRISPR技术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治疗中。 治疗遗传疾病  01  2019年2月,研究人员首次使用...

你有好好刷牙吗?新研究表明口腔疾病会引发阿尔兹海默症

2022-12-27

近日,研究人员在《Journal of Alzheimer's Disease》杂志上报告了牙龈疾病与阿尔兹海默症之间的联系,并就牙龈卟啉单胞菌与阿尔兹海默症患者大脑中两个重要的病理病变即β淀粉样蛋白斑块(Aβ)和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引起的神经原纤维缠结的相互作用提出了新的发现。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6031895/ ...

戒烟战略!超五十万人前瞻性研究揭示吸烟增加56种疾病风险、22种死亡风险

2022-12-02

12月1日,中国医学科学院王辰院士团队、牛津大学陈铮鸣教授团队、北京大学李立明教授团队联合开展的一项我国50万人队列研究《obacco smoking and risks of more than 470 diseases in China: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发表在《The Lancet Public Health》上,结果显示,吸烟会增加56种疾病发生...

【Nature子刊】疾病进展风险降低49%!研究发现预测结直肠癌治疗效果的新基因!

2022-11-23

近日,西班牙瓦尔德西布伦大学医院Elena Elez和瓦尔德西布伦肿瘤研究所Rodrigo A. T oledo团队在Nature Medicine杂志上报告了RNF43突变型组患者的ORR翻倍,疾病进展风险降低49%,死亡风险降低68%,提出RNF43突变类型可作为预测BRAF/EGFR联合抑制疗效的生物标志物。 https://doi.org/10.1038/s41591-022-019...

世界糖尿病日|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治疗管理与合理用药 世界糖尿病日

2022-11-18

世界糖尿病日 每年的11月14日是“联合国糖尿病日”,其前身为“世界糖尿病日”。该活动由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糖尿病联盟于1991年共同发起,其宗旨是引起全球对糖尿病的警觉和醒悟。2022年11月14日是第16个“世界糖尿病日”,今年的宣传主题为:教育保护明天,希望可以加强人们对糖尿病的正确认识,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达到防治糖尿病的目的。 ...

新型基因筛选方法,应对抗生素相关肠道疾病

2022-11-10

艰难梭菌感染 (CDI) 是抗生素相关肠道疾病的主要原因,可导致严重腹泻和致命的伪膜性结肠炎。TcdB是这种细菌分泌的基本毒力因子之一,通过一种知之甚少的机制诱导宿主细胞凋亡。 根据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最近的统计数据,艰难梭菌在2017年造成了约230,000例病例,其中12,800例死亡,导致约1亿美元的治疗费用。作为一个全球性的医疗保健问题,迫切需要了解感染机制...

“人造红细胞”首次用于人体试验!或将彻底改变血液疾病患者的治疗

2022-11-09

如果试验被证明安全有效,人造血细胞或将彻底改变镰状细胞和稀有血型等血液疾病患者的治疗。对于某些患有这些疾病的人来说,很难找到足够匹配的献血。 全部是“新鲜出炉” 01 研究人员预期,人造红细胞用于输血将产生比输普通血液更好的效果,因为红细胞的生命周期通常在120天左右,普通血液中的红细胞有“新”有“旧”,而人造红细胞全部是“新鲜出炉”。若人造红细...

2022青橙奖得主研究的RNA剪接,对于疾病治疗有什么作用?

2022-11-01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RNA剪接究竟是什么,以及它在癌症等疾病治疗领域的作用。 此次重大突破,使施一公研究组在继2015年首次解析世界上第一个剪接体结构、2017年解析第一个人源剪接体结构之后,再次成为世界上首个解析了次要剪接体高分辨率三维结构的团队。 2020年11月27日,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施一公教授研究组就剪接体的机理...

土真的能吃?最新研究成果表明吃土能治疗肠道疾病

2022-10-28

微生物群与其定植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介导了从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到人类健康稳态的关键途径。一个由纳米结构矿物、淀粉颗粒和液态金属组成的土壤化学系统。通过自下而上的合成,受土壤启发的化学系统可以实现微生物群落的化学再分配和调节。 土壤启发的系统丰富了肠道细菌的多样性,纠正了四环素诱导的肠道微生物组生态失调,并改善了体内啮齿动物模型中葡聚糖硫酸钠诱导的啮齿动物结肠炎症状。发表...

【快讯】脑部神经系统疾病诊断和药物研发产业沙龙于上海嘉定顺利举办

2022-10-24

2022年10月21日,脑部神经系统疾病诊断和药物研发产业沙龙在上海嘉定顺利举办,近十余位业内专家进行了主题分享,话题围绕药物研发、精准诊断、脑机接口、单细胞测序技术和质谱技术等在脑部神经系统中的应用,分别从不同的专业角度分享了有关脑部神经系统疾病诊断及药物治疗的相关内容,为本次沙龙带来了多元化和前瞻性的精彩分享。 上海嘉定先进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常务...

【同步直播】脑部神经系统疾病诊断和药物研发产业沙龙将于10月21日14:00-17:30同步在线直播,欢迎收看!

2022-10-16

邀请函 大脑对于人体极为重要,且解剖结构复杂,因此研究进展大多局限于理论假设,体外大脑模型的欠缺限制了研究人员前进的脚步,近年来,脑类器官等新的技术手段则为体外研究脑部神经系统疾病提供了很好的实验模型。脑部神经系统疾病的早期筛查、辅助临床诊断以生物标志物检测为主,借助微流控诊断等技术,逐步实现了临床症状-生物标志物模式的转化,有力推动了神经系统疾病的早期诊断。 ...

【Cell子刊】坐着也能减肥!激活比目鱼肌可提高代谢,预防慢性疾病

2022-09-23

休斯顿大学教授马克·汉密尔顿发现了最佳激活方法,该研究发布于《iScience》,他开创了“比目鱼肌俯卧撑”(SPU),该方法有效地提高了肌肉新陈代谢数小时,即使一个人坐着也是如此。比目鱼肌是人体600块肌肉之一,是一种从膝盖以下到脚跟的后腿肌肉。 https://www.cell.com/iscience/fulltext/S2589-0042(22)0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