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转化医学是什么?
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找到约1984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MC-1(T)趋磁球菌“生物导弹”,精准锁定攻击癌细胞
近日,自然杂志报道,蒙特利尔理工学院和麦克吉尔大学的研究人员在癌症治疗领域取得了新突破。利用一种特殊的生物细菌作为载药体,可精确的锁定癌细胞并投递药物,大大减少了用药量和副作用。 传统化疗有很大的局限性。化疗药物具有高毒性,可以杀死快速增长的癌细胞。但不幸的是,药物没有针对性,往往在杀死癌...
一款用于诊断癌症的生物传感器,你值得拥有!
如果能够早期诊断癌症患者的病情,那么对于他们的治疗是相当有益的,目前来说活检和血液检测是癌症病人筛查的主要手段,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样本必须要送到实验室中,费时费力而且价格比较昂贵,而且取材手段对于患者来说是有创的。 最近研发出的新的生物传感器可能会提供便宜、方便、精确的检查服务。生物传感器在研究领域迅速崛起,其特点是迅速、敏感而且稳定,但是鲜有设备能够投入到临床中...
生物制药创企Tioma Therapeutics获8600万美元A轮融资,罗氏、葛兰素史克参投
Tioma Therapeutics打算利用近期获得的巨额A轮融资中的一小部分资金,把办公室从圣路易斯搬到旧金山湾区。这个位于加州的总部,因为经验丰富的生物科技高管John Donovan的加入而发展突飞猛进。 Donovan最近一次的创业尝试是成立了Alio BioPharma,2014年底以17.5亿美元的价格出售给了强生公司。他不仅成立了该公司,还担任其首席生物官和...
研究发现生物钟影响人体对病毒抵抗力
英国剑桥大学15日发布的一项研究显示,人体在一天中不同时段对病毒感染的抵抗力会出现较大变化,这主要是因为人的生物钟会影响病毒复制以及扩散的能力。 他们说,当一种病毒入侵人体内后,会“劫持”细胞内的各种运行机制和资源,从而在人体内快速复制和扩散。然而在生物钟的调节下,这些资源的数量在不同时段会出现很大波动,这就对病毒相关活动产生影...
PLOS:肠道微生物也要睡觉?
昼夜节律、生理时钟,是机体内部的驱动机制,它能够24小时周期内告诉我们的身体,什么时候该睡觉,什么时候要醒来,什么时候要吃东西,但一项新的研究发现,生活在肠道内的细菌也有自己的“生物钟”。 “我们是肠道菌群生物钟的控制者,就像太阳指引我们的生理节奏一样,”Jiffin Paulose 表示,他是英国博士后学者,该研究相关文章发表于《PLOS ONE》杂志上。 Paulose 教授与生物...
成为生物医药时代弄潮儿的真相是...
1、把握疾病谱变化的大方向是医药投资的根本 对于研究工作,最重要的是把握住行业大趋势或者说行业大方向,这是我这几年行业研究工作下来最大的体会。用公司领导的话来说,刻画出时代背景,是研究的首要工作。对于医药行业来说,也不例外。决定医药产业长期发展的因素很多,如需求、政策、资本、创新等等,而其中又以需求最为根本。医药产业之所以能够长青,根本原因在于,随着社会的发展、财富的增加,活得更健康,成为人...
你知道吗?人体微生物竟影响大脑和免疫治疗
研究者开始研究不同的细菌群落与重要通路,如免疫和神经系统之间的关系。 作为人类,我们经常会认为自己是独一无二的。在古籍描述我们的存在时,一直围绕着人类中心论,我们沉浸在人类高于星球上其他一切生物的哲学思想。然而通常情况下,科学真实的本质树立起我们自大的想法,像Copernicus, Darwin, Watson和Crick这样...
会议通知-第二届国际再生医学健康产业论坛(2016 IRMF)暨第四届国际实验生物学和医学论坛(2016 IEBMC)
会议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 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贸发展局 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医学城 四川省再生医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四川大学华西再生医学研究中心 美国实验生物学与医学学会 学术期刊《实验生物学和医学》 SEBM/EBM中华区办公室 承办单位: 成都清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中国中清科华集团有限公司 指导单位: 四川省科学技术厅 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技局 成都高...
【盘点】世界各国微生物组计划
健康,一直都是人们追求的话题,是人类文明的产物。随着近十多年微生物的大力发展,人体微生物组学将是精准医疗的下一个风口。人体微生物组被称之为人体的第二套基因组。肠道微生物被称为“肠脑”。 人体微生物组的构成 从出生开始,微生物开始在我们人体肠道里定植,到我们日常接触的食物、空气都存在大量微生物,我们的皮肤、口腔、肠道诸多部位都存在大量的微生物。人体内大约有100万亿个微生...
全球生物标记物市场到2024年达到782亿美元
一份咨询公司Grandview新的研究报告预测,全球生物标志物市场在2024年将达到782亿,这主要归功于协助诊断和个性化医疗的发展。 预计影响增长的因素包括对于特定疾病诊断的生物标志物,增加研发经费,癌症和心血管疾病患病率上升(人口老龄化导致)。这些因素将在未来几年创造明显的增长机会。影响增长的其他因素包括政府增加研究支出,用于筛查高危患者人群的诊断试剂盒市...
梅奥诊所:微生物组对乳腺癌发展有何影响?
最近,美国梅奥诊所的研究人员在无菌条件下获取的乳腺组织中发现了细菌的证据,并发现了患有乳腺癌和不患乳腺癌的女性之间的微生物组差异。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8月3日的《Scientific Reports》杂志上。 梅奥诊所乳腺肿瘤外科的Tina Hieken说:“我们的研究发现,即使没有感染的迹象,在无菌条件下手术室获得的乳腺组织样本...
Cell&Nature&Science告诉你,从发胖到苗条,肠道微生物可以做什么!
上世纪70年代美国盛行这句谚语“You are what you eat”,随着近些年来人们对健康生活理念的关注,这句话也越来越多地被重提起。这句话翻译过来,大概就是你的饮食结构决定你的性格。不过,我们今天的主题并不是讨论各个地区的美食与文化,也不是讨论如何健康地吃喝,而是从另一个方面去解读这句话,即“You are what kind of bacterial you have”。 经过漫...
中国人群“生物年龄”标记物首次被发现
日前从首都医科大学临床流行病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糖基组学课题组获悉,该课题组近日发现一项可检测中国人群“生物年龄”的生物标记物,即免疫球蛋白G的糖基化水平,这是我国首次在这一领域有所突破。 该课题组在王嵬教授的带领下,收集了中国汉族人群的多项人口学信息、生化及血液学检查指标,利用国产的Clin-TOF飞行时间质谱仪,进行多次实验后,首次证实利用免疫球蛋白G的糖基化水平可分析...
2016人体微生物组创新未来者大会圆满结束,新的产业机会拉开序幕!
7月30日,由微生物组创新创业者协会、贝壳社联合主办,锐翌基因承办的“2016人体微生物组创新未来者大会”在北京成功举行! 本次会议集结了数十位专家及业内人士,围绕“人类微生物组与精准医疗”主题,聚焦于微生物组学产业发展,采取邀请报告与圆桌讨论相结合的形式,共同分享了肠道菌群、口腔微生物等研究在精准医疗及营养膳食中的最新进展,深入探讨了稳步推进微生物组及宏基因组研究转化与产业化的...
生物科技设计公司 Just Biotherapeutics 完成 1400 万美元 A2 轮融资
7 月 25 日,生物科技设计公司 Just Biotherapeutics 宣布完成 1400 万美元 A2 轮融资,由 The Bill & Melinda Gates Foundation 领投 800 万美元,现有投资者 Merck、Lilly Asia Ventures 和 ARCH Venture Partners 各参投200 万美元。公司计划利用本次融资...
2016人体微生物组创新未来者大会
2016人体微生物组创新未来者大会 2016 Innovator's Forum on Human Microbiome --Tiny work, wide world 时间:2016年7月30日(周六) 地点:北京 ● 歌华开元大酒店(国际新闻厅) 主办单位:微生物组创新创业者协...
你的好心情可能是被肠道微生物「吃掉了」
在生活中,如果你很容易因为一些事情焦虑、抑郁,久久不能自拔。这很可能跟最近新发现的一种微生物有关。这个微生物的饮食习惯极其变态,它以食用一种帮助我们缓解焦虑和抑郁的物质为生。到目前为止,它是科学家发现的第一种会食用大脑必需化学物质的微生物。 Illustration by Serge Bloch 上个月,2016年美国微生物学会微生物年会在波...
第十八届上海国际生物技术与医药研讨会在沪召开
6月20日-22日,第十八届上海国际生物技术与医药研讨会(BIO-FORUM 2016)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的生物技术与医药方面的专家学者、企业高管等汇聚一堂,在黄浦江畔演绎了一场世界级的生物技术与医药研讨大会。 上海国际生物技术与医药研讨会(BIO-FORUM)由上海市现代生物与医药产业办公室主办,得到国家科技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上海市科...
8人公司开启微生物检测新领域
Trace Genomics公司称已获400万美元的种子投资,将开始启动第一项检测服务。其内容为对12种会导致莴苣、草莓等作物生病的土源性病原体进行检测分析。 Trace Genomics介绍 Trace Genomics公司是一家专门针对土壤微生物检测的公司,其最初的目标是服务加利福利亚州中央谷的种植者,但后面发现这些检测也能为更多的人所用...
跨国医药企业裁员,只为转型生物医疗领域!
就在美国的明星细胞免疫治疗公司Juno Therapeutics因为临床试验失败被FDA叫停又放开之际,包括默克、GE医疗在内的跨国医药企业巨头却在生物治疗领域布局正酣。 7月13日,制药巨头默克公司发言人向《财富》等国外媒体证实了新的裁员通知,据称,此次裁员的目的是为了更快转型生物领域的探索。 “公司将要在研制、临床前期、早期开发等领域做一些内部组织调整。目前我们...
腾讯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