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转化医学是什么?
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找到约113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突破】抑制一种与痴呆相关的酶,或可逆转糖尿病患者的血管损伤
BACE1(β-分泌酶1),又称为淀粉蛋白前β-分解酶1。是在外周神经细胞中形成髓鞘的一种重要的天冬氨酸蛋白酶,是一种包含两个活性位点的跨膜蛋白,可以在细胞外形成二聚体。 BACE1与阿尔茨海默氏病的联系 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原因目前还没有完全了解,但是有证据表明,当人体内开始过量生产BACE1的酶...
【新进展】ApoE4基因是如何损伤大脑,进而引发阿尔茨海默症的?
载脂蛋白E(ApoE)是人脑的一种传递服务。它为神经元提供重要的营养物质,包括多不饱和脂肪酸,而多不饱和脂肪酸是神经元周围细胞膜的组成部分。此外,某些不饱和脂肪酸被转化为所谓的内源性大麻素。这些内源性信号分子调节神经系统的许多功能,如记忆,但也控制免疫反应,从而保护大脑免受炎症。 ApoE通过一种叫做sortilin的膜受体到达神经...
【重磅】哈佛大学权威专家:COVID-19会损害人的神经系统,引发不同程度的大脑功能损伤
近日,《阿尔茨海默症杂志》(The Journal of Alzheimer’s Disease)上发表了一篇论文,研究人员对COVID-19对神经系统的影响进行了全面综述,将COVID-19导致的脑损伤分为了三个阶段。北弗吉尼亚神经生长大脑健康中心的医学主任、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的工作人员、全国公认的神经专家、该研究的共同作者之一马吉德·佛杜希(Majid Fotuhi)博士鼓励采用三阶...
【Science】眼损伤“元凶”竟成“帮手”!通过近红外光刺激可恢复视力!
近日,巴塞尔分子和临床眼科研究所(IOB)的科学家与哥根廷的德国灵长类动物研究中心(DPZ)-莱布尼兹灵长类动物研究所的同事一起,在基于基因疗法的基础上,利用近红外光激活退化的光感光器,开发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法,致力于造福盲人恢复视力。这项研究发表在《科学》杂志上。 视网膜退行性疾病可致盲,在进展过程中,视网膜中的光敏感和光不敏感的光感受器区域共存。例如,...
【新发现】肠道微生物群紊乱会导致大脑的损伤?有研究有真相
一项新的研究表明,患有一种罕见的导致大脑出血的遗传疾病的的人与没有患病的人有不同的肠道微生物。此外,正是这种细菌失衡所产生的分子导致了这些病人大脑的损伤。 这些结论在人类神经血管疾病中尚属首次,它们对治疗疾病和监测其他可能受人肠道微生物群影响的神经血管疾病都有意义。 这...
【重磅】美国西北大学医学院:COVID-19会损伤孕妇的胎盘,可能对胎儿有影响
根据西北大学医学院的一项最新报道,在胎儿娩出后立即进行的病理学检测显示,16名在孕期检测COVID-19阳性的女士的胎盘中检测到了胎盘受损的迹象。 在胎盘中看到的损伤类型表明,子宫中母亲与胎儿之间的血流出现异常,这表明出现了COVID-19的新的并发症。这一发现有助于告知在大流行期间如何对孕妇进行临床监测。 该研究在...
CTM期刊 |COVID-19感染患者的急性肺损伤
2019年12月一种叫COVID-19的新型冠状病毒在中国爆发,出现大量病人。截至2020年3月6日,在中国有80710名COVID-19确诊病例,482名疑似病例,53813名治愈,尚存5737名重症监护病例,死亡3045人。此外在中国以外有17665名确诊病例,1761名治愈,343人死亡。2020年3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把这次疫情定性为世界大流行。根据医疗设施,疗效,地理位置和 疾...
《Nature》重磅!饮酒引起的DNA损伤竟可以修复?新方法安全又高效!
导语:2018年,《Nature》曾发文指出,酒精(乙醇)代谢产物—乙醛会导致DNA双链断裂,导致染色体重排,并永久地改变DNA序列,从而提高罹患癌症的风险。一石激起千层浪,很多酒精发烧友为此慢慢远离了各种酒局。 近日,《Nature》再次发文,酒精引起的DNA交联可以通过两种不同的机理修复,有望因此找到治疗FA(范可尼贫血)的策略,甚至降低...
COVID-19患者急性肾损伤潜在机制大揭秘:全身炎症反应与细胞毒性作用协同作用!
导语:截至2020年2月23日,实验室测试已诊断出77150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例,包括2592例死亡病例。此外,在世界其他24个国家中也发现了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患者。新冠肺炎患者中,肾损伤的情况比较常见,这可能会导致多器官衰竭和死亡。 近期,由第二军区巩里医院泌尿外科领导的研究团队就COVID-19爆发期间急性...
修复大脑损伤,逆转认知功能,二甲双胍对女性还真是偏爱呢!
从作为降糖药诞生,到抗炎、减肥、抗癌甚至于近日的抗衰老作用的开发,神药“二甲双胍”迈向巅峰,走向“神坛”之路毫无波折,简直不能再顺利了。而就像命中注定一般,“有些人”天生就是注定的王者,来自唐纳利细胞和生物分子研究中心(Donnelly Centre for Cellular and Biom Biomolecular Research)的教授辛迪·莫尔希德(Cindi Mor...
世界首例:日本批准使用iPS干细胞治疗脊髓损伤的试验
北京时间2月18日消息,在日本,每年大约有5000人遭受脊髓损伤,而患有某种脊髓相关损伤的人数估计超过10万人。对此,日本厚生省批准世界首例使用iPS干细胞治疗脊髓损伤的试验,使得这项研究有望于造福这些患者。 据报道,日本厚生省(卫生部)当地时间2月18日,批准了世界上通过人造干细胞治疗脊髓损伤病人的首例临床试验。日本庆应义塾大学的一组研究人员向日本厚生省提出了这项...
Nature子刊:衰老竟可这样逆转!通过修复线粒体DNA损伤!
在医疗技术日趋完善的今天,健康不再是人们唯一所追求的,养生、保养等越来越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人人都想要永葆青春,而这其中最大的敌人便是“衰老”。之前《Science》杂志有报道称衰老与线粒体DNA损伤相关,一直以来,科学家们将衰老归因于遗传及基因的损伤,却并未深思过这种损伤是否可逆。而来自阿拉巴马大学伯明翰分校的Keshav Singh博士及...
又撤稿!?《Scientific Reports》宣称撤回一篇有关HPV疫苗能引起神经损伤的论文!
前有韩春雨撤稿事件,后有Nature Methods撤稿斯坦福大学基因编辑文章事件,今又一撤稿事件发生!好不热闹! 5月11号,Scientific Reports撤回了一篇有争议的论文,该论文声称接受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PV)疫苗注射的小鼠表现出神经损伤的迹象。 声称对人乳头状瘤病毒疫苗有害的妇女在2016年在东京召开新...
大麻对脑“无害”?其损伤远不及酒精!
近两年来,我们总能在新闻报道中看到某某明星因吸大麻被抓。身为植物的大麻作为毒品被大家所熟知,长期食用更是有较强的心理成瘾性。然而大麻似乎并非百害无一利,除了用作麻醉剂外,不断地有报道指出大麻其实对机体健康有很多好处,如大麻可用于治疗皮肤病、大麻可逆转人类大脑衰老。 而在去年的转化医学网上我们更是报道了《PANS》指出大麻中的有效成分可以缓解肠炎(旧闻阅读链接在文末相关推荐中)。 ...
地铁噪音可致聋?新研究揭示短期低分贝噪音亦可造成听力损伤!
近期,《Journal of Otolaryngology - Head & Neck Surgery》上刊登了一项新的研究:人们每天搭乘公共交通或骑车通勤时被噪音围绕,在长时间重复作用下可能引起耳聋。 多伦多大学的研究人员建议人们使用隔音材料或设备来进行噪音管理,同时提倡人们在搭乘公共交通时注意保护听力。 ...
《科学》突破研究!新蛋白逆转癌症药物治疗导致的DNA损伤!
TDP2通过何种途径控制DNA解螺旋 治疗癌症药物在杀死癌症细胞的时候会诱导产生DPCs,这种物质可以杀死细胞,但是其对正常细胞也具有杀灭作用。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科研人员发现:一种被命名为ZATT的蛋白可以在TDP2的作用下消除细胞中累积的DPCs!这将为癌症药物治疗打开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我们在进行癌症治疗的时候,使用的药...
损伤健康的基因变异也会让人变蠢
是什么让一些人比其他人更聪明?一项对英国苏格兰家庭进行的遗传分析显示,聪明的人拥有较少的损伤智力和总体健康的DNA突变,而非拥有更多的使其更聪明的遗传变异。 毫无疑问,智力部分取决于人们生长的环境。比如,和贫困儿童相比,在安全、不受污染和具有促进作用的环境中成长的营养良好的儿童,在智力测试中的平均成绩要更好一些。 不过,人类基因也发挥了一定...
重磅 | 母体竟把未修复损伤DNA传给了孩子!
近日,美国科罗拉多大学波尔得分校(CU Boulder)的科学家研究表明,一些在母体内分裂的细胞能够将低水平的DNA损伤传给后代,导致子代细胞随机发生分裂停顿。在这项研究之前,这种细胞因为DNA损伤而产生的分裂静止通常被认为是正常的细胞休眠。 该研究对应论文题为“Endogenous Replication Stress in Mother Cells Leads to Quiescence...
意想不到的研究新发现:抗癌药物能够促进损伤心肌再生!
开发中的抗癌药能够促进损伤的心肌再生 - 这是一个意想不到的研究结果,可能有助于防止充血性心力衰竭。充血性心力衰竭是指心脏当时不能搏出同静脉回流及身体组织代谢所需相称的血液供应。往往由各种疾病引起心肌收缩能力减弱,从而使心脏的血液输出量减少,不足以满足机体的需要,并由此产生一系列症状和体征。 身体的许多部位,例如血细胞和肠道内壁,能够在整个生命中不断更新。 其他的身体部位,例如...
日本研究团队称:HPV疫苗可能导致小鼠脑损伤,同行要求撤稿
一项日本研究团队的研究搅动了人类乳头瘤病毒(HPV)疫苗的池水。但很快,在论文发表后的一个月多,这项研究因被认为在实验设计上不合理,遭到同行批评。 11月11日,日本东京医科大学医学部教授Toshihiro Nakajima在自然出版集团旗下的《科学报告(Scientific Reports)》发表论文。在论文中,Nakajima表示,在小鼠身上注射HPV疫苗和百...
腾讯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