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转化医学是什么?
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找到约2803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Science子刊 】吴殿青/何健行等发现急性肺损伤的潜在治疗药物
急性肺损伤(ALI)及其更严重的形式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由直接或间接对肺部造成的伤害引起的,代表严重的健康问题,死亡率很高。据报道,美国每年ALI / ARDS的发病率约为200,000,死亡率约为40%。目前,还没有针对这些疾病的药理干预措施。这些条件的护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支持性措施。因此,对于该疾病的治疗干预存在明显未满足的医学需求。 ALI的标志之...
【Nature子刊】找到肝癌发病的易感性机制,并鉴定出更高敏感的新生物标志物
"Is hepatic cyst liver cancer?" 来源:Fuda Cancer Hospital 肝细胞癌是全球范围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但同时是拥有高死亡率的原发性肝癌,是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率的第三大原因。 尽管已知细胞色素 P45...
【Cell子刊】新的顺序组合疗法为侵袭性癌症患者带来希望
由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琼森综合癌症中心研究人员领导的一项新的临床前研究表明,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侵袭性癌症患者,包括黑色素瘤、胰腺癌和结直肠癌,然后迅速进行突变靶向治疗,可以帮助克服治疗耐药性,帮助人们活得更长。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通过重新激活杀死肿瘤的免疫细胞或T细胞来发挥作用)和突变靶向疗法(杀死那些携带开启癌症驱动通路的特定突变的肿瘤。)彻底改变了晚期癌症患者...
【Nature子刊】零突破的希望!前脑类器官在脆性X综合症药物发现上突破小鼠模型障碍
脆性X染色体人脑类器官的显微镜图像, 绿色代表细胞质巢蛋白,红色代表核Sox2;两者都是神经前体细胞的标记物。 图片来源:Zhexing Wen,埃默里大学,https://doi.org/10.1038/s41593-021-00913-6 脆性X综合症是导致智力障碍和自闭症的主要遗...
【Cell子刊】找到了新的对抗疟疾目标!生物工程师发现应对耐药性的新靶点
除了全球性大流行病新冠在世界范围的爆发,目前仍每年有超过2亿新疟疾病例和近50万人死亡,而其中还主要发生在非洲的幼年儿童里。尽管在过去十年中,全球疟疾控制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是大多数已获批准的药物都出现了耐药性,由于其高传播性,这可能会破坏过去十年所取得的成果。因此,我们迫切需要新药。 寻找目标 为了帮助克服已产生的耐药性问题,科学家们现...
【Nature热议】癌细胞为何会卷土重来?读懂肿瘤细胞如何促进化疗耐药性以及如何克服耐药性
耐药性又称抗药性,一般是指病原体与药物多次接触后,对药物的敏感性下降甚至消失,致使药物对该病原体的疗效降低或无效。了解对化疗的耐药性是如何产生的,可能会促使更好的抗癌治疗。 当一部分被称为持续性细胞的肿瘤细胞在化疗中存活下来时,癌症就会复发。在治疗药物存在的情况下,这些持续存在的细胞大多数是不分裂的(静止的),但在治疗过程中,一个罕见的亚群可以重新进入细胞周期,从而使它们...
【Nature】从事科学研究的女性越来越多?
随着社会开放和民主意识的增强,男女问题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讨论。在职业女性、家庭煮夫、男才女貌等词语表达中就能看出新时代人们对两性之间分工和合作有了新的认识与看法。 从事不同职业的男女比率可以区别很大,例如带有性别特点的典型例子就如工程师和护士。而对于科学研究领域的男女比例状况,近期发表于《Nature》期刊的一篇名为“More women than...
直播预告丨脂质组学专题——如何提高脂质组检测可靠性?
各位小伙伴大家好,不知不觉已经到了八月,这也是我们阿趣空中课堂今年的第七次线上直播了,感谢各位对阿趣空中课堂的大力支持。我们会继续努力,把课程内容做得更丰富更全面。也欢迎各位在直播间内与我们多多互动,表达您的想法,抛出您的问题,大家一起分享交流,共同进步! 2021年6月9日,阿趣空中课堂推出了一期《脂质组学专题——全新角度探索生命奥...
重磅丨专为FFPE 样本,领星RNA-seq性能验证达CLIA/CAP最高标准!
早已获得CLIA/CAP国际双认证的领星医学检验实验室又传捷报,其RNA-seq Fusion基因检测产品性能验证达CLIA/CAP最高标准!这是国内为数不多临床检测机构进行过的一项验证,突出了领星医学严于律己、精益求精,对不断提高检测产品质量和服务管理水平的不懈追求。 领星RNA-seq Fusion基因检测产品,采用领星专利RNA-seq技...
【快讯】基于TMB的NSCLC免疫治疗分子标志物前瞻性多中心临床研究启动会成功召开
2021年7月31日,在“长城肿瘤高峰论坛”召开之际,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胡毅教授与求臻医学牵头,联合全国24家医院共同发起的《基于TMB的NSCLC免疫治疗分子标志物前瞻性多中心临床研究》项目启动会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以线下+线上的形式成功召开。 大会主席胡毅教授开场致辞 会议伊始,项目负责人及本次大会主...
【研究】GWAS分析发现与偏头痛密切相关的几十个基因位点,女性患偏头痛的几率往往更高
最近,一项新的GWAS发现了几十个位点,这些位点与偏头痛风险之间的联系此前从未被重视。GWAS被常常用于预测健康风险,它是指在全基因组层面上,利用现代基因芯片技术,通过对大样本人群DNA进行高密度遗传标记的分型检测,从而寻找多基因复杂病的遗传因素的一种研究方法,能够发现与疾病发生、发展相关的基因变异位点。 第一作者Hélène Choquet,也是北加州凯撒医疗机构...
【研究】梅奥诊所研究建议65岁以上的女性都应该进行遗传性癌症基因检测
梅奥诊所癌症中心的Fergus Couch博士和CARRIERS联合进行了一项新研究,他们建议为65岁以上的乳腺癌女性患者进行遗传性癌症基因检测,以确定他们是否存在某些基因突变,这些突变可能会增加其本人患上其他癌症及其血亲患癌的风险。这项研究发表在了7月22日星期四的《临床肿瘤学杂志》上。 经过医学研究证明:人类一切的疾病都跟基因有关系,基因就是人类生命密码,基因不...
【进展】科学家利用高度枝化聚(β-氨基酯)基因递送平台治疗遗传性皮肤病
非病毒基因疗法治疗遗传性皮肤病的前景十分广阔,然而,致力于这一领域的研究工作和有效的临床转化非常有限。2021年7月20日,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曾明副教授、副主任医师以第一作者,西安交通大学化工学院周德重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李明主任医师、爱尔兰都柏林大学王文新教授为通讯作者, 在Advanced Drug Delivery Reviews ...
【进展】在器官芯片上探索癌症的个性化免疫治疗
Wake Forest的研究人员和临床医生正在使用特定于患者的肿瘤“器官”模型作为临床前公司的平台,以更好地评估阑尾癌的免疫治疗。阑尾癌是最罕见的癌症之一,每10万人中只有1人受到影响。免疫疗法,也被称为生物疗法,通过激活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控制和消除癌症。 阑尾癌历来对全身化疗耐药,免疫疗法的效果明显未知,因为临床试验由于缺乏足够的病人,导致数据和研究模型欠缺,从...
《转》访迪赢生物CTO张满仓:合成生物学是一个革新性的行业,未来仍需核心技术突破
迪赢生物成立于2018年,是一家致力于合成生物学研发与应用的创新型高科技公司,创始团队由合成生物学和基因组学相关领域顶级科学家和资深产业人士组成,致力于突破高通量核酸合成等领域的原创“卡脖子”技术。 近日,转化医学网有幸采访到迪赢生物CTO张满仓先生。他分享了新一代合成技术的特点,生命科学上游原料试剂的竞争情况,以及合成生物学在中国未来发展的看法,以下是采访内容。 转化医学网:...
吴思涵国内首场肿瘤ecDNA学术报告|深度揭秘半个世纪ecDNA的研究成果及突破性进展
人类在130多年抗癌历史中,癌症治疗手段历经了3次革命,第一次革命:放疗和化疗;第二次革命:靶向疗法;第三次革命:免疫疗法。 直到近年来,染色体外DNA(ecDNA)再次被科学家发现及研究,有了第四次癌症治疗革命的说法。 科学大咖演讲 邀请到知名华人科学家、肿瘤ecDNA研究专家——吴思涵教授,举办国内首场肿瘤ecDNA学术报告,首次对外系统性梳理ecDNA50多年的...
【新研究】向日葵竟然有镇痛作用,可用于治疗慢性腹痛且无副作用
吗啡是最早的植物药物之一,200 多年前从罂粟中分离出来。它与大脑中的阿片受体结合,至今都被视为疼痛治疗的主要药物。然而,阿片类药物成瘾的风险很高,而且由于这种强烈的依赖性,过量服用会影响大脑呼吸中枢,导致呼吸抑制,最坏的情况会导致死亡。 由于处方阿片类药物的滥用,日益严重的阿片类药物危机已成为世界公共卫生负担。出于这个原因,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员...
随访10年,近50万人的大规模研究:所有咖啡类型均可降低慢性肝脏疾病风险
是人体重要的代谢和解毒器官,然而肝病却一直是中国居民的高发病和常见病,这让中国成为了一个肝病大国。 先前有研究表明,饮用咖啡对慢性肝病(具有保护作用,包括肝硬化和肝细胞癌(HCC)。但是, 近期,英国南安普敦大学和爱丁堡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饮用含咖啡因(研磨或速溶)或不含咖啡因的咖啡与患慢性肝病和相关肝脏疾病的风险降低有关。结论发表在《...
【新研究】研究人员确定乳腺癌患者如何对治疗产生耐药性
据美国癌症协会称,大约 80% 的乳腺癌病例是激素受体阳性,这意味着这些癌细胞需要雌激素或孕激素才能生长。目前,医生使用抑制雌激素水平和细胞周期活动的疗法来治疗雌激素受体阳性 (ER+) 乳腺癌患者。虽然这些疗法最初通常会使肿瘤缩小,但大约 90% 的乳腺癌转移患者和 50% 的Ⅱ期/Ⅲ期乳腺癌患者会产生耐药性。 由希望之城医学肿瘤学与治疗学系...
【Science子刊】间歇性禁食真的能减肥吗?科学家表示它并不是减肥的灵丹妙药!
近年来,间歇性禁食越来越受欢迎,很多人因为间歇性禁食后体重得到改善。然而,迄今为止关于禁食与传统饮食相比的有效性的证据是有限的,传统饮食的目的是在一周内减少热量的摄入。 在一项针对健康个体的小型临床试验中,研究人员发现间歇性禁食对减肥无效。即使限制每日摄入量,间歇性禁食降低身体脂肪含量的效果也较差,并且在代谢或心血管健康方面没有短期改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