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转化医学是什么?
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找到约54639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为什么肿瘤耐药性难以解决?因为耐药性的根源不仅限于单个基因!
一项新的研究表明,寻找更多的个体基因来预测对乳腺癌治疗的反应可能不起作用。相反,科学家和临床医生们需要注意基因网络中的异常基因。耶鲁大学的研究人员们于10月10日在《肿瘤学杂志》上发表的论文中报道。耶鲁大学研究了200名患有HER2阳性乳腺癌的患者的所有基因(约15%的乳腺癌具有大量HER2基因拷贝)。大约一半的患者对HER2靶向治疗反应良好,但一半对靶向治疗没有反应。然而,...
徐星:在韩春雨事件中我们更该关注什么?
河北科技大学的韩春雨副教授这几个月来成了媒体关注的焦点,这也不奇怪,因为他的NgAgo论文从发表到现在,整个过程充满了激发公众兴趣和讨论的要素:他发现的基因编辑技术有可能开辟生物学的一个新领域,这让热望“中国第一”的媒体有了大力渲染民族自豪感的机会;作为一个来自省属院校的不知名学者,在占用很少资源的情况下,却做出巨大的成果,再次凸显了中国科学界的一个现象:知名高校和普通高校,大...
食品药品监管总局药化注册司负责人谈新药临床数据核查
近日,针对有媒体刊发“新药注册申请中临床数据真实性问题”的报道,药化注册司负责人接受了记者采访。 药化注册司负责人介绍说,2015年7月22日,我局发布《关于开展药物临床试验数据自查核查工作的公告》,要求申请人对申请上市和进口的1622个注册申请的临床试验数据真实性、完整性、规范性进行自查,扣除免临床试验的193个,需要进行自查的品种共计1429个。申请人对临床试验存在问题的注册申请可以主动...
重磅肺癌新药Tagrisso诞生记:两年半从临床到获批的传奇
“我相信这款抗癌新药从首个人体试验到最终获批所经历的时间,是有史以来最短的。” 阿斯利康执行医学部主任Mireille Cantarini博士指的是Tagrisso(osimertinib),一款能靶向治疗EGFR T790M阳性肺癌的创新药。它在2013年3月开始了首个人体试验,并于2015年11月获批。和常规化疗相比,它能显着延长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客观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也有显着改善。它...
9月份,这63个IVD产品被CFDA批准上市(三类60个,二类3个)
2016年9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共批准注册IVD产品63个。其中,境内第三类IVD产品53个,进口第三类IVD产品7个,进口第二类IVD产品3个。 (转化医学网360zhyx.com) ...
重金创建基因组数据库 贝瑞和康卡位基因解读
目前我国婴儿的出生缺陷率达到5.6%,全民患肿瘤风险达到1/1000,如果能用基因测序的方式排除这些巨大的隐患,就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 “科研领域,任何一个项目都不可能有100%成功的把握,但是我会尽力而为。尤其是最有挑战性的技术项目,花再多的钱也值得尝试!”接受健康界采访时,北京贝瑞和康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贝瑞和康)CEO周代星如此评价公司正在重金建设的“神州基因组数据云”项目。...
《转》访首个抗癌基因治疗药发明人张维维博士:善于突破、自主创新是实现医药产业 “弯道超车”的关键
包括基因治疗在内的精准医疗不断受到各界的关注,今天我们有幸采访到世界上第一个进入市场的基因治疗创新药(抗肿瘤“今又生”)的发明人和技术产业化领导人张维维博士。“今又生”是中国SFDA于2003年率先全球基因治疗领域批准的国家一类新药。 转化医学网:张博士,您好!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接受转化医学网的访谈。据了解您是世界上第一个进入市场的基因治疗药(“今又生”)的发明人和技术产业化领导人,能...
第二日精彩继续 第七届分子诊断技术大会精彩落幕
10月22日,延续第一日的火爆气氛,第七届分子诊断技术大会持续奉上精彩内容。来自国内外的院士、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聚焦遗传及出生缺陷分子诊断、肿瘤分子诊断与个性化治疗两大主题进行交流和互动。 主题报告 出生缺陷一直是困扰我国国民健康的大问题。据统计数据显示,在单独两孩政策实施前,我国平均每年有90万的新生儿有缺陷性疾病,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落地,这一数据将呈上升趋势。 ...
CFDA:关于《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T21、T18、T13)检测试剂盒(高通量测序法)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
关于《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T21、T18、T13)检测试剂盒(高通量测序法)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近日发布了关于《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T21、T18、T13)检测试剂盒(高通量测序法)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 根据CFDA2016年度医疗器械技术审查指导...
美国FDA加速审批首个软组织肉瘤新药--拉特沃(Lartruvo)
40年前美国FDA批准了治疗软组织肉瘤的多柔比星,2016年10月19日美国FDA加快批准了拉特沃(Lartruvo)结合多柔比星治疗某些类型的软组织肉瘤的新疗法,拉特沃给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选择。 拉特沃是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受体-α阻断抗体。受到刺激时,PDGF受体会引起肿瘤生长。拉特沃通过阻断这些受体,从而减缓和阻止肿瘤生长。 拉特沃在...
Alkermes抗抑郁药物ALKS5461三期临床一胜两负,美国FDA或将再次面临考验
今天爱尔兰生物制药公司Alkermes宣布其抗抑郁药物ALKS5461在一个叫做FORWARD-5的临床试验中达到一级临床实验终点。该临床试验有407位对标准疗法应答不佳的受试者,按照Montgomery-?sberg抑郁评定量表和安慰剂相比患者的抑郁严重程度获得明显改善,但没有报道具体评分,据说副作用一般不是很严重。Alkermes公司的CEO Richard Pops披...
Nucleic Acid Research发布第一个人类自身抗原数据库
自身抗体是一类由B细胞免疫系统分泌,可识别自身蛋白(自身抗原)的抗体分子。它对于维持生物体自身平衡、区分正常与异常增殖细胞以及免疫系统紊乱中均扮演着关键的角色。鉴于其重要的生理功能,发现这些自身抗体的靶标抗原并阐明它们在临床肿瘤和自身免疫病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则显示出重要的科学意义。例如,2012年美国FDA批准了一组由七个肿瘤自身抗原(p53、NY-ESO-1、 CAGE、...
JMC:科学家成功改造抗癌药物结构 增强血脑屏障穿透能力
来自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科学家们对一种实验性药物的结构进行了改造,增强了这种药物穿过血脑屏障的能力,该研究以猴子为实验模型。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上。 这种叫做DON(6-重氮-5氧代-L- 正亮氨酸)的实验性抗癌药物是从70多年前在秘鲁土壤发现的一种细菌中培养获得,这种药物能...
癌症治疗方法蕴含阿尔茨海默病治疗新希望
研究人员最近开发了一种阻止阿尔茨海默病发生的新治疗方法,他们利用微脂滴携带药物将其送达脑部。这种方法本来用于将药物靶向输送到癌细胞,该研究首次成功地将其应用于阿尔茨海默病治疗,重新恢复了小鼠的记忆。 该项工作由英国兰卡斯特大学的研究人员完成,发表在学术期刊Nanomedicine: Nanotechnology,Biology and Medici...
罕见病制药公司TNT再获4500万美元融资
True North公司(又名TNT),是关注于罕见疾病和早期生物技术治疗的公司。该公司在最近的一轮融资中共筹集4500万美元,资金将用于TNT009药物的中期试验。 本次融资的大部分资金来自新投资者HBM医疗投资和Redmile集团,以及富兰克林邓普顿投资和原有投资者。此笔融资将用于推进这项研究的发展。这家位于南方旧金山的生物技术公司于去年四月获...
意念、偏方可治疗乳腺癌?专家:错误理念导致发病率居高不下
乳腺癌已成为全世界女性的“头号杀手”,发病率无论国内还是国外来看近年来都呈现上升趋势。我国城市乳腺癌发病率已达34.3/10万人,上海地区更是达到约100/10万人,位居上海女性恶性肿瘤排行榜首位。 然而,专家指出,我国乳腺癌发病率高居不下的背后,源于人们健康意识的薄弱,筛查、预防、治疗等理念滞后,以及一些错误的治疗理念,如用“意念”来治疗乳腺癌、用未经证实有治疗...
施一公携夫人惊艳登场,获何梁何利最高成就奖
北京时间10月21日,何梁何利基金2016年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著名生物学家施一公教授荣获最高奖项——何梁何利科学技术成就奖,跻身五位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六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行列。典礼上,施一公教授与夫人惊艳登场,留下罕见公开合影。 施一公教授 施一公教授1967年5月出生,1989年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生物系,1995年获得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生物物理学博士学...
论减肥的重要性:新研究告诉我们母亲超重儿遭殃
发表在BMC医学杂志上的这篇研究指出,母亲的身体质量指数(BMI)(甚至是怀孕前的BMI)与新生儿的染色体端粒长度之间有强烈的关联。 副教授Jeffrey Craig,是默多克儿童研究所的一个表观遗传学专家,说尽管母亲的高BMI是下一代出现慢性疾病的一个危险因素,但是目前还没有证据表明与新生儿端粒长度有关。 &ems...
第七届中国分子诊断技术大会在东莞松山湖盛大召开
2016年10月21日-22日,中国生物技术领域的行业盛会“第235场中国工程科技论坛——分子诊断技术暨第七届中国分子诊断技术大会”在美丽的东莞松山湖凯悦酒店举行。虽然有台风海马的登陆,但这并没有阻挡来自分子诊断领域各位参会代表的满满热情,大会开始前,会场已济济一堂,一场关于分子诊断、精准医学、人类健康相关的武林论剑如期开启。 本次会议由中国工程...
倒数20天!化学药开发论坛:仿、创结合 权威高效!
密集政策变革,疑惑点和机遇点如何切实抓住? 国产创新药如何突围,扎根本土,走向世界? 仿制药面临专利断崖机遇,48亿市场如何布局? …… 年末,吸引200多家药企决策层报名参与的【第二届中国国际化学药开发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