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转化医学是什么?
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找到约54639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热休克蛋白在肿瘤中的研究
清华大学罗永章团队所研发的肿瘤检测试剂盒已被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批准在临床中使用,这项成果对肿瘤诊断开创了新的局面,而其检测的肿瘤标志物即为热休克蛋白90α(hsp90α)。热休克蛋白是机体在应激(病毒感染、缺氧、紫外线照射等)状态下,合成的一组高度保守的蛋白质分子,故又称为应激蛋白。广泛存在于原核和真核生物中,多以分子伴侣的形式参与相关蛋白的折叠、装配、细胞内运输及蛋白质...
基因组研究再创佳绩,转录因子异常背锅小儿白血病
应用基因组测序技术、RNA测序技术、染色质免疫共沉淀测序技术等前沿手段,来自华盛顿大学附属美国圣裘迪儿童研究院儿童癌症基因组项目的研究人员完成了1900例儿童及成人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遗传信息的检测。他们发现这些白血病患者体内DUX4基因的多次重组与异构体的异常表达或删除引起的ERG功能缺失密切相关。该研究所对应的具体论文发表于最新上线的Nature Genetics杂志上,标题为“Der...
《干细胞制剂制备质量管理自律规范》正式发布
关于发布《干细胞制剂制备质量管理自律规范》的公告 中生协字〔2016〕039号 各有关单位: 为规范我国干细胞制剂制备,加强质量管理,促进行业自律,我会自2015年4月组织业内骨干企业及专家参照《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干细胞制剂质量控制及临床前研究指导原则(试行)》和《干细胞临床研究管理办法(试行)》等,经过一年多的研讨,制订了《干细胞制剂制备质量管...
惊人!学习与记忆基因竟与肥胖相关
虽然潜在的分子机制还不清楚,但科学家们在中枢神经系统对代谢性疾病和肥胖的影响研究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目前,一组来自贝勒医学院、国立卫生研究院和弗吉尼亚理工大学carilion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现小鼠大脑内似乎存在一个调节肥胖的新机制。这项新的研究发现最近发表在Cell Reports上,文章题为《神经元的Rap1基因调节能量平衡、血糖平衡及瘦素活动》,文章认为这一...
破坏线粒体的基因突变可能引发腓骨肌萎缩症
华盛顿大学和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了能够校正线粒体功能障碍的小分子,这些小分子有望治疗腓骨肌萎缩症和其它线粒体相关疾病。这项研究于十月二十四日发表在Nature杂志上。 破坏线粒体的基因突变可能引发腓骨肌萎缩症。这是一种严重的遗传疾病,患者会逐渐损失运动神经元最终瘫痪。目前还没有药物能延缓或阻止腓骨肌萎缩症的发展。mitofusin 2是腓骨肌萎缩症中的关键蛋白,对线粒体正常功能非常重要。...
修复一颗破碎的心,你需要两种细胞
使用哪种来源的细胞能更好地修复心脏,人们一直有争论。迈阿密大学的研究人员近日发现,使用两种不同类型的干细胞来治疗心脏病,可更好地改善心脏功能。他们在《Circulation Research》上发表了这一成果。 因冠状动脉疾病或病毒性心肌病而引发急性心脏损伤的患者可通过目前的疗法来稳定。不过,现代医学在修复心脏损伤方面能力有限,这会对整体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长期的影响。因此,通过干细胞治疗来促...
PNAS:首次发现miRNA家族共同的功能
德州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发现一组小RNA分子家族会影响进入胎盘的细胞发育,胎盘是氧气和营养物质给到胎儿的重要器官,研究人员指出 miRNA-515-5p 未来也许能作为血液检测,筛选先兆子痫患病风险。 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杂志上,文章通讯作者为西南医学中心生物化学教授Carole Mendelson博士。 Mendelson博士表示,这是首次发现大型多成...
山东大学特聘教授Nature Immunology文章
山东大学医学院,山东省医学科学院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E3 ubiquitin ligase RNF128 promotes innate antiviral immunity through K63-linked ubiquitination of TBK1”的文章,发现了TBK1激活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正调控因子:E3泛素连接酶 RNF128,这对于进一步了解泛素调控在机体固有免疫调节中的作用具有...
山中伸弥PNAS:提高干细胞重编程效率的新方法
最近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PNAS上发表的一项研究中,诺奖得主、首次制备了诱导多功能干细胞(iPSCs)的山中伸弥(Shinya Yamanaka)博士,和他Gladstone研究所的同事,通过对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疾病进行研究,找到了一种方法来提高干细胞重编程的效率。 iPSCs——从皮肤细胞制备而来的干细胞,可以转化成身体中任何类型的细胞,从而彻底改变了生物医学科学。它...
P4 China临床分子诊断技术开发与应用论坛
P4 China临床分子诊断技术开发与应用论坛 2016年,新一代测序、液体活检技术为主的新型分子诊断技术正在逐步进入临床实践,并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然而其在产品开发、临床开发与应用中的规范与标准仍在不断摸索,如实验室的操作规范、试剂开发的质控规范、样本来源及处理规范、临床指导的解读规范等亟待设立标准,建立各学科领域的行业共识。 定于12月17-18...
P4 China 2016 多组学与系统生物学论坛
P4 China 2016 多组学与系统生物学论坛 自从精准医学概念提出以来,它一直都是全球最热的研究领域,政府的大力支持也了推动精准医疗行业的蓬勃发展。对于任意一项划时代的大工程而言,基础科研永远是其第一驱动力。P4 China 2016 多组学与系统生物学论坛,从系统生物学出发,对生物信息学与生命组学技术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分享了科研成果应用于临床制药的详实案...
P4 China精准医药研发论坛
P4 China精准医药研发论坛 2016年,精准医疗之风热度不减。不断利好的政策也为医药研发者带来了福音:2016年3月发起了精准医学研究专项课题,目标在2017年至2019年推动一批精准治疗药物进入国家医保目录。“精准药学”在实现“精准医疗”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现如今肿瘤免疫治疗和靶向治疗药物研发白热化的时代,如何抛开固有药物开发的传统思维?免疫治疗...
清华Nature子刊发表表观遗传学新成果
高等生物的基因组DNA围绕着由四种组蛋白组成的八聚体,形成碟状的核小体结构。基因组DNA以这样的形式包装成为染色质,使DNA受到良好的保护。通过“读取”模块识别组蛋白共价修饰是表观遗传学调控的一个主要机制。 最近人们发现了多种组蛋白赖氨酸酰化,比如巴豆酰化(Kcr)、丁酰化(Kbu)和丙酰化(Kpr),它们大大拓展了组蛋白赖氨酸修饰的编码能力。清华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双PHD锌指(DP...
P4 China2016国际精准医疗大会-海内外精准医疗领域精英的专业年度盛典
P4 China2016国际精准医疗大会 海内外精准医疗领域精英的专业年度盛典 官网:www.bmapglobal.com/p4china2016 个体化精准诊疗医学是近年卫生保健领域发展最广泛、最快速的学科,涵盖遗传学、临床医学、检验医学、病理学、人类基因组学、药物基因组学和环境因素等各个领域。在系统生物学、网络化消费者不断增长以及通讯与信息技术数...
P4 China精准医药研发论坛
P4 China精准医药研发论坛 2016年,精准医疗之风热度不减。不断利好的政策也为医药研发者带来了福音:2016年3月发起了精准医学研究专项课题,目标在2017年至2019年推动一批精准治疗药物进入国家医保目录。“精准药学”在实现“精准医疗”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现如今肿瘤免疫治疗和靶向治疗药物研发白热化的时代,如何抛开固有药物开发的传统思维?免疫治疗...
CRISPR让治愈HIV再近一步
最近,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和Gladstone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使用一种新开发的基因编辑系统,发现了使人体免疫细胞抵抗HIV感染的基因突变。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10月25日的《Cell Reports》杂志。 该小组建立了一个高通量的细胞编辑平台,使用一种不同的CRISPR/Cas9技术变型,可让他们检测大量不同的遗传突变是如何保护免疫细胞抵御HIV的。研究人员说,这一新系统可以让研究人员...
P4 China精准医药研发论坛
P4 China精准医药研发论坛 2016年,精准医疗之风热度不减。不断利好的政策也为医药研发者带来了福音:2016年3月发起了精准医学研究专项课题,目标在2017年至2019年推动一批精准治疗药物进入国家医保目录。“精准药学”在实现“精准医疗”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现如今肿瘤免疫治疗和靶向治疗药物研发白热化的时代,如何抛开固有药物开发的传统思维?免疫治疗...
P4 China临床分子诊断技术开发与应用论坛
P4 China临床分子诊断技术开发与应用论坛 2016年,新一代测序、液体活检技术为主的新型分子诊断技术正在逐步进入临床实践,并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然而其在产品开发、临床开发与应用中的规范与标准仍在不断摸索,如实验室的操作规范、试剂开发的质控规范、样本来源及处理规范、临床指导的解读规范等亟待设立标准,建立各学科领域的行业共识。 定于12月17-18...
P4 China 2016 多组学与系统生物学论坛
P4 China 2016 多组学与系统生物学论坛 自从精准医学概念提出以来,它一直都是全球最热的研究领域,政府的大力支持也了推动精准医疗行业的蓬勃发展。对于任意一项划时代的大工程而言,基础科研永远是其第一驱动力。P4 China 2016 多组学与系统生物学论坛,从系统生物学出发,对生物信息学与生命组学技术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分享了科研成果应用于临床制药的详实...
Nature线粒体新发现颠覆老观点
华盛顿大学和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了能够校正线粒体功能障碍的小分子,这些小分子有望治疗腓骨肌萎缩症和其它线粒体相关疾病。这项研究于十月二十四日发表在Nature杂志上。 破坏线粒体的基因突变可能引发腓骨肌萎缩症。这是一种严重的遗传疾病,患者会逐渐损失运动神经元最终瘫痪。目前还没有药物能延缓或阻止腓骨肌萎缩症的发展。mitofusin 2是腓骨肌萎缩症中的关键蛋白,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