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转化医学是什么?
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找到约54617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崛起!中国医药创新时代来临,莫错过!---2017国际创新药产业高峰论坛
大会特色 1.以患者为出发点 致力于改善患者用药疗效,从药物研发过程进行创新,改善药物有效性和不良反应,全面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2.以药物研发企业为切入点 重点关注新药研发相关国家政策和市场环境,全力推进药企新药研发进程并有效控制研发风险和成本; 3.以药物创新为核心 会议全面分析国内外...
Cell:科学家首次观察到CRISPR-Cas3切割DNA关键步骤,防止脱靶或成可能!
日前,哈佛医学院和康奈尔大学的科学家首次观察到CRISPR复合物捕获DNA的细节,且揭示了其作用机制的关键步骤。研究结果于6月29日发表在Cell杂志,为提高CRISPR医学应用的效率和准确性提供了必要的结构数据。 通过低温电子显微镜,研究人员首次观察到CRISPR复合物靶向目标DNA链,并准备通过Cas3酶切割DNA的全过程。研究人员说,这些高分辨率结构揭示了错误检测的过程,...
震惊!80%的新生儿出生缺陷 研究者并不清楚发病机制!
胎儿的发育,即从受精到出生的时刻,都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旅程,在大多数情况下女性都会孕育出一个完美健康的宝宝,然而其中大约会有3%的错误会发生,从而引发新生儿出生缺陷。也就是说,随着胎儿在母体子宫内发育的过程中,其机体会产生一些解剖学上的差异。 出生缺陷(先天性异常)是诱发新生儿出生后入院治疗和死亡的主要原因,这不仅会增加医疗护理上的成本,还会对新生儿及家庭带来巨大的影...
JAMA:新技术准确预测乳腺癌复发风险
近日,加州大学科学家成功开发了一项全新的癌症检测,这种技术可以在极大的程度上预测癌症的可恢复性,帮助成千上万的乳腺癌患者免除化疗。 这项称为MammaPrint的测试由加利福尼亚大学科学家设计和开发,能够在血液或唾液中检测70种不同癌症复发相关突变。 研究人员表示,这项技术可以预测哪些妇女可以通过手术彻底去除癌肿瘤,帮助一半的早期乳腺癌患者避免化疗以及化疗伴随的严重身...
新技术牢牢抓住CTC,让肿瘤诊断更精准!
恶性肿瘤是人类致命的敌人,它可以招募细胞形成血管支持它贪婪地生长、破坏周围健康组织,并采用各种策略躲避人体免疫系统的攻击。尽管如此,最致命的是肿瘤释放的恶性循环肿瘤细胞(CTCs),这些细胞在血液中循环,可以进入人体其他器官形成转移灶。尽管CTCS很危险,但是它们也可以预示病人疾病状态,因此CTCs正在成为肿瘤诊断的利器。但是要从血液正常细胞中找出CTCs无异于大海捞针:肿瘤患者...
重磅!科学家首次发现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食物可以提高肠癌病人生存期!
一项最新研究表明,食用鲑鱼、核桃和奇异子也许会增加肠癌患者的生存率。由于富含omega-3脂肪酸,这些食物可以防止致命的肿瘤转移到全身。科学家解释说,当这些食物被破坏之后,它们会释放能够直接攻击癌细胞的分子。这项研究由阿伯丁大学研究人员完成,这是首次表明使用这些食物与肠癌病人生存率有关。 研究是如何进行的? &em...
张锋、崔屹摘得布拉瓦尼克奖 各获25万美元
左起: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张锋、密歇根大学教授Melanie S. Sanford和斯坦福大学教授崔屹。 美国当地时间6月27日,美国布拉瓦尼克基金会与纽约科学院宣布,2017年度布拉瓦尼克青年科学家奖(Blavatnik National Awards for Young Scientists)授予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张锋、密歇根大学教授Melanie S. Sanfo...
【抢票啦】第十届中国生物产业大会精准医疗与伴随诊断论坛第三轮通知
第十届中国生物产业大会精准医疗和伴随诊断分论坛暨伴随诊断同仁凝聚,集结,交流,合作的大会将于7月3日下午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召开! 论坛邀请了(排名不分先后)科研院所、政府部门和药企的专家学者、行业领袖,李青(国家卫计委医疗技术发展中心主任)、高福院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吴一龙教授(广东省肺癌研究所所长)、Mark Fidock(阿斯利康副总裁,个性化治疗和生物标记...
聚焦罕见病 | 中国ALS研究网启动及研讨会近日召开
ALS,即肌萎缩侧索硬化,对于大众而言,这个艰涩的名词还有一个异常简洁的别名——渐冻人。2014年,冰桶挑战风靡全球,为这种罕见病带来了空前的社会关注度;而热潮消退之后,对抗ALS的战役却从未停歇,成千上万名医疗工作者仍然奋战在临床一线,用坚守为中国ALS患者带去希望。 2017年6月25日,中国ALS研究网启动及研讨会在国家会议中心召开。该活动由中国ALS研究...
培训 | 李扬,吴崇胜:生物医学统计方法与实务
2017年暑期中国人民大学统计专业知识系列培训班 ----生物医学统计方法与实务 主办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 北京生物医学统计与数据管理研究会 培训时间: 2017年7月22-23日 培训地点: 中国人民大学明德主楼 授课对象: 从事相关教学、科研、临床的医学院所的医生;高校教师及学生;制药企业、CRO等行业相关从业人员。 研修目标: 了解数据采集、数据管理和数据分析的...
PMF2017中美精准医疗合作发展论坛于上海圆满落幕
2017年6月22-23日,由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华东产业研究院和上海决策者经济顾问股份有限公司(CDMC)联合主办,火石制造协办,上海市生物医药行业协会支持下PMF 2017中美精准医疗合作发展论坛在上海明捷万丽酒店容重召开。国内外知名发言人应邀出席,2天的会议共吸引了来自国内外500名专业人事的参与。 应邀出席的嘉宾有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华东产业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许崇任,北京大学生命科...
第十届中国生物产业大会精准医疗与伴随诊断论坛第三轮通知
第十届中国生物产业大会精准医疗和伴随诊断分论坛暨伴随诊断同仁凝聚,集结,交流,合作的大会将于7月3日下午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召开! 论坛邀请了(排名不分先后)科研院所、政府部门和药企的专家学者、行业领袖,李青(国家卫计委医疗技术发展中心主任)、高福院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吴一龙教授(广东省肺癌研究所所长)、Mark Fidock(阿斯利康副总裁,个性化治疗和生物标...
人工智能时代 医疗行业的变革与新生 ——2017中美智能医疗大数据峰会成功在京召开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相关应用与理念的不断传播,越来越多曾经深入人心的观念被彻底撼动,当然,医疗行业也不例外。那么人工智能、大数据及其附加信息是如何变革医疗行业、又能为医疗行业带来怎么样的价值呢? 会议现场 ATA远程医疗协会会长冯雪 2017年6月24日由HC3i中国数字医疗网、中关村移动互联网产业联盟移动医疗专委会联合主办的...
为了预测下一场大规模流行病在哪里爆发,研究人员建了个数据库
这个病毒数据库由美国生态健康联盟创始人 Peter Daszak 及他的团队创建。 Daszak 的研究团队认为,目前人类社会中出现的新型传染病大部分是人畜共患的病毒。因此他们着重关注野生哺乳动物身上携带的病毒,尤其是能跨物种传染的病毒及它的传播模式。 感染埃博拉的病毒细胞图 图源: NIAID 他们创建的这个病毒数据库中包含了近 600 种病...
TOP 30国内外三类医疗器械研发制造企业7月汇聚上海——BIOMEDevice2017中国生物材料医疗器械论坛
如果您也专注第三类医疗器械, 但是 跟不上国内外三类生物医疗器械申报法规与技术指南的最新趋势 需要学习了解三类无源医疗器材性能与安全性研究的企业领先经验; 想要加速临床前与临床转化与试验进程 亟待通过工艺优化提升产品质量与稳定性 BIOMEDevice2017中国生物材料医疗器械论坛 由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创...
【快讯】艾德生物AmoyDx-ROS1伴随诊断试剂盒在日本成功上市并进入医保
2017年6月23日,辉瑞(Pfizer)日本在东京总部隆重召开上市会,宣布其肺癌靶向药物克唑替尼(Crizotinib)获得日本厚生劳动省批准用于治疗ROS1阳性的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同时,中国企业艾德生物的ROS1伴随诊断试剂盒也随之上市,并纳入日本全国医保。作为合作伙伴代表,艾德生物执行副总经理朱冠山博士以及国际业务总监黄青波先生应邀出席。克唑替尼亚太临床研究日本项目负责...
重磅!抗癌纳米“金箍棒”,打断肿瘤的腿!
癌细胞的转移往往会为癌症患者及其家属带来最为沉痛的打击。没有一个人愿意听到这一让人绝望的噩耗。 最常见的癌细胞转移方式是通过爬行离开原始肿瘤并重新根植于身体的其他重要部位。一旦这种状况发生,先前任何昂贵的治疗便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意义,癌症复发乃至死亡便将再次缠上人们。 日前,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科学家开发出一种全新的癌症物理疗法...
谁人能幸免?健康个体全基因组测序,竟发现罕见病遗传风险!
全基因组测序涉及对个体DNA中30亿个碱基的分析,是一项先进的生物技术,这项技术将迎来预测和预防疾病的新纪元。 然而,对健康人群使用基因组测序是有争议的,因为没有人完全确定具有稀有遗传病风险的变异以及患者和他们的医生将如何应对这些风险。 在哈佛医学院研究员6月26日发表的一篇新文章中,报告了NIH资助的MedSeq项目的研究结果,MedSeq项目是一个包含医生和患者的随机临床试...
儿科感染杂志 | NGS明确疑难神经性布病诊断
导读:布鲁氏菌感染的诊断一直是困扰临床的一大难题,由于布鲁氏菌感染引发的临床症状多样,且与结核感染症状极为相似,而常规的血清学检测法敏感性和特异性都不高,因此临床呼吁新的检测手段来帮助解决这一难题。本文报道了运用二代高通量测序方法 (NGS) 成功检测神经系统的布鲁氏菌感染的案例,展现了NGS在临床疑难感染病原检测应用的突出优势。 原文引用:Mongkolrattanothai...
《纽约时报》评特约医疗:富人的“红毯医疗”
在长长的红色天鹅绒绳索外,一群患者在焦虑地排队等待,有几个人眼光充满厌恶地投向天鹅绒绳索内,里面有一名捂着嘴咳嗽的戴墨镜的女士从一豪华轿车上下车,穿绿色衣服的医护人员列队接待。 《纽约时报》的这张插画的含义很明显的契合了文章的主旨,富人的「金钱医疗」。 「天鹅绒经济」已经成为特权经济的一个术语,它在美国随处可见,在总量有限的公共秩序中也出现了它的身影,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