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纽约时报》评特约医疗:富人的“红毯医疗”

首页 » 医声医事 2017-06-26 丁香园 赞(7)
分享: 
导读
在长长的红色天鹅绒绳索外,一群患者在焦虑地排队等待,有几个人眼光充满厌恶地投向天鹅绒绳索内,里面有一名捂着嘴咳嗽的戴墨镜的女士从一豪华轿车上下车,穿绿色衣服的医护人员列队接待。

在长长的红色天鹅绒绳索外,一群患者在焦虑地排队等待,有几个人眼光充满厌恶地投向天鹅绒绳索内,里面有一名捂着嘴咳嗽的戴墨镜的女士从一豪华轿车上下车,穿绿色衣服的医护人员列队接待。

《纽约时报》的这张插画的含义很明显的契合了文章的主旨,富人的「金钱医疗」。

「天鹅绒经济」已经成为特权经济的一个术语,它在美国随处可见,在总量有限的公共秩序中也出现了它的身影,这种趋势让人不安。所以当「天鹅绒经济」出现在医疗领域时,你可以理解插画中排队人的厌恶眼神。

看病可能要等近2个月

中国的公立医院看起来是一个闹市,满眼都是人,神色匆匆的医生护士,每个角落都弥漫着一股等待不知何时终止的焦虑。

而在美国,医院安静整洁,通过预约来看病的人们非常有序地坐在椅子上等待,医生护士笑容满面,温和礼貌。若仅凭这点就觉得美国是民众医疗的天堂,那你太天真。

在美国医院巨大的安静背后,是不可预知的等待,你无法确定你见医生的时间,以及你无法选择医生。

根据达拉斯医疗咨询公司梅里特·霍金斯(MerrittHawkins)3月发布的一项调查,新患者的预约时间平均需要等待24.1天,在全美15个大型城市的调查中,波士顿的等待时间最长,达到了52.4天——你要等近两个月的时间才能看到病。

这种情况要是发生在中国,是难以想象的。

特约医疗:收入翻倍,患者量减半

但上述等待并不是对所有人一视同仁的,部分患者愿意出钱来避免这种情况,这就出现了「特约医疗」(Conciergemedicine)。

特约医疗(Conciergemedicine)或称预付费医疗(retainermedicine),是指患者向全科医生支付一定费用,便享受定制高级服务,包括更长的面诊时间,就诊0等待等。美国特约医疗的价格行情在800~5,000美元之间,价格不同服务内容也不同。

最近的纽约时报就这一潜力产业进行了详尽报道。

JohnBattelle先生的十几岁的儿子在郊区的足球比赛中腿部受伤,打电话给911,911将孩子带到了当地一家医院。但他们的特约医生JordanShlain博士,直接告诉他们应该选更有经验的骨科医生。

仅仅几分钟内,救护车就将孩子送到旧金山顶级医院,Shlain博士和他们在医院汇合,安排了顶级骨科医生给孩子进行治疗。

Shlain博士的私人医疗集团从不宣传,且每个家庭的年费是4万~8万美元,就这样,还客户源源不断。

医生来源也不愁,因为性价比高。据他介绍,纽约成功的内科医生一年收入也不过大约20万~30万美元。在他这里,医生的年收入可以达到50万~70万;而且一位普通的美国家庭医生有2千到3千名患者,特约医生的名单只有三分之一——400至1千名患者。

赚得多,患者少,自然是香饽饽,据2012年美国私立医师学院报告显示,美国有4400名特约医生,比上年增长了30%。

可这么一本万利的买卖也有苦恼的时候,特约医疗带来的患者优越感在诊疗中常常出现。

一位曾在纽约市某顶级医院工作医生就指出:「这些患者和家属,他们对治疗方法会有质疑,也会因为治疗手段和时间而与医生进行争辩。」

「特约医疗」在中国

有需求就有市场。

医疗资源分布不均,优质医疗资源稀缺,自由执业的环境尚在完善,「特约医疗」孕育而生,表现形式更加本土化。

就类似Shlain博士的高端医疗服务机构,更多是将中国的富人送到海外就医。不可否认,在中国赴美医疗的人越来越多,梅奥诊所的国际医疗主管说,中国是我们近年来业务量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

除此之外,还有类似处于灰色地带的医疗掮客,他们寄生在优质资源周围,靠「捕食」高价求号源救命的患者为生。

然而,若说以上两种是市场发展带来的产物,那下面的更多带有历史色彩。

2005年,加州一位医生给泰晤士报投稿,一天值班时她发现一名老人躺在一个猩红色的毯子下面,而其他病人盖的是白色亚麻织物。这里的红毯是一类标志。只有一些CEO,名人和受托人的朋友才可以盖这种红毯。

这样的「红毯病人」在中国也存在,只是他们更多与干部病房、干部招待所、疗养院这类字眼挂钩,在这里,有最优质的医疗资源、有随时待命的医生、有跨越界限的药品使用权;这是用金钱使鬼推磨的地带。

在公共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面对嗷嗷待哺的市场需求,怎样的杠杆才是最符合市场规律,是金钱?还是其他?

(转化医学网360zhyx.com)

评论:
评 论
共有 0 条评论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