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第七届上海国际癌症大会
第六届单细胞技术应用研讨会暨空间组学前沿研讨会

专家访谈

《转》访欧易生物总经理张志明:持续逆势快速增长!破解科研服务"不可能三角"的硬核逻辑
《转》访菲鹏数辉马步勇教授|AI与分子模拟引领生物医药创新,“构象选择机制”开辟药物动态设计新纪元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找到约54615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福音!这两种药联用,或可截断晚期黑色素瘤扩散!

2017-09-13

在皮肤活检中用H染色的黑色素瘤 图代表浅表性扩散性黑素瘤 位于澳大利亚悉尼的黑色素瘤研究所最近进行的两次国际药物试验的结果表明:这两种药物在三期患者中,成功的截断了黑色素瘤的传播!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 每三个确证为癌症的患者中就有一个是皮肤癌。 而澳大利亚是世界上黑素瘤发病率最高的国家之一,平均每五...

《Cell》:适当抑制调节性T细胞功能可增强癌症免疫治疗效果!

2017-09-12

癌症免疫疗法的预期效果是身体的抗肿瘤反应得到提升,但这种提升不是过度的。 例如,清除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cells,简称Tregs )可能会对机体造成严重危害,Tregs在调节机体免疫系统攻击癌症方面意义重大。 这种“轻举妄动”可能会引起危险的自身免疫反应从而影响身体健康。 近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人员提出,可以在不让机体免疫系统失控的情况下,适当抑制Tregs以加...

第二届北京国际医学工程大会暨产品与技术交易博览会邀您参加

2017-09-12

  以“推动医学工程发展,提升医学创新能力”为主题的第二届北京国际医学工程大会暨产品与技术交易博览会的招商工作目前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   据大会组委会的最新消息,截至目前已有多家知名药企报名参加了本次盛会,同时还有多家知名企业与大会组委会进行积极的接洽,准备参与本次盛会。   目前已参与到本次盛会的不乏业内各个领域突出的知名...

Science发文力证熬夜使人发胖,都是肠道微生物搞的鬼!

2017-09-12

Lora Hooper博士及其研究生Yuhao Wang 9月1日,国际顶级期刊《科学》在线刊登了一项重量级研究成果: 机体肠道微生物可以协同昼夜节律生物钟共同调节机体脂肪摄入和储存过程! 该项研究由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免疫研究所的Lora V. Hooper教授领导, Hooper教授长期致力于肠道微生物以及机体营养代谢之间的研究。...

PLOS:36万人研究!喝酒频率影响肥胖基因表达!

2017-09-12

近期发表在PLOS上的一篇文章,分析了来自英国Biobank资源的362,496名参与者的基因数据,展现了基因与环境间的相互关系,揭示了一些生活方式对基因表达的具体影响及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文章题目为Gene-environment interaction study for BMI reveals interactions between genetic factors and physic...

喝咖啡有助于预防2型糖尿病发生!

2017-09-12

你早上喝一杯咖啡可以帮助预防2型糖尿病的发生,但这可不是咖啡的功劳。 最近科学家们发现了咖啡里面一种新的生物活性化合物:cafestol,这种活性物质可以促进小鼠的胰岛素的分泌,降低其空腹血糖水平并且改善胰岛素敏感性。 这项研究由丹麦奥胡斯大学医院内分泌与内科部的Fredrik Brustad Mellbye和其同事在最近的“自然产品杂志”上发表。 ...

关于艾滋病:你需要了解的九个真相!

2017-09-12

1.感染艾滋并非被判死刑 三十五年前,人类才诞生第一批意识到艾滋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专家,但是他们依旧不知道这种疾病是怎么产生的,更不要说他们怎么传播以及如何正确的治疗。他们只能眼睁睁的看着病人与疾病苦苦挣扎,虽然八十年代初的病人被确诊之后幸存了八年。 但是30年对于艾滋病专门研究之后的今天,已经有几十种不同的药物可用于治疗艾滋病病毒。完全按照医...

2017第二届全球精准医疗(中国)峰会12月强势登陆上海, 会议亮点抢先看

2017-09-11

“2016全球精准医疗(中国)峰会”于去年在上海成功召开,汇聚全球精准医疗领域领军人物。 应学术及产业界的强烈呼吁,由上海万怡会展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举办的“2017第二届全球精准医疗(中国)峰会”将于今年12月1-2日在上海龙之梦万丽酒店再度盛大召开。本届峰会以“汇聚创新力量,洞悉发展前沿”为主题。届时,1000多位来自政府、行业协会、科研院校、医院、药企、基因测序、体外诊断...

发病率清零!这7个女超人向先天性盲发起宣战!

2017-09-11

2017年9月9日,华大基因首席产品官彭智宇博士在第十二届国际罕见病与孤儿药大会上宣布:华大基因的七位女性高管自发捐款,与深圳市关爱行动公益基金共同筹划成立“光基金”以救助眼病患者,并启动第一期主题为“精准防盲,大爱有光”的防盲公益活动。 《以NGS为代表的推动罕见病精准诊治新兴技术》—— 彭智宇博士 ...

吃夜宵会发胖?新研究告诉你:并不是这么回事!

2017-09-11

一项新的研究表明:食物摄取的时间和人进入生物睡眠节律(褪黑素为生物睡眠节律即生物夜的标志)与人的脂肪含量以及BMI指数有关,但是和你在实际的白天或是黑夜摄入的食物的量和成分无关。 这就意味着:吃夜宵并不会使我们发胖! BWH的睡眠和昼夜症患者研究员,该论文的主要作者Andrew W. McHill博士说道:“我们做的研究表明:您的生物钟时间对于消耗卡路里...

重磅研究:人类皮肤细胞可直接转化为运动神经元

2017-09-09

科学家们一直致力于开发人类神经退行性疾病治疗方法的研究,但却因为不能在实验室培养人类的运动神经元而显得困难重重。运动神经元驱动肌肉的收缩,一旦受损,则引发致死性疾病,比如肌萎缩侧索硬化与脊髓性肌萎缩症,两者最终都会导致瘫痪和早死。   在这项研究中,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科学家们将取自健康成年人的皮肤细胞直接转变为运动神经元,而实现这一...

Nature:20万人基因数据揭露长寿大秘密!

2017-09-08

人类正在以意想不到的基因选择来适应新的社会变迁! 一项巨大的基因研究正在试图弄清楚人类的基因突变如何演变,以此来如何摆脱那些会缩减人类寿命的有害基因突变。 在PLoS Biology发表的这项研究分析了215,000人的DNA,这是人类首次从宏观层面上来分析基因在人类一代二代之间怎样更迭的大型研究之一。 为了确定人类的基因组哪些会发生变化,...

新锐企业|走进瑞乐基因,消费级基因检测扬帆起航

2017-09-07

如今,基因,一个逐渐走下神坛走进生活的高科技,从十几年前的耗资30亿美元测出第一个完整的人类基因组,到今天的几千元甚至几百元就能做基因检测。基因带动了科研和医学的飞速发展,也带来无限商机。在马云的一句:“下一个比我富的人一定来自健康领域”和比尔盖茨的一句:“下一个世界首富将来自基因行业”的预测话语下,国内外的基因检测市场是风生水起。 Helix发布DTC基因检测的“APP Store”,23...

10秒完成癌症精准诊断!最新神器或颠覆肿瘤外科格局

2017-09-07

近日,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的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强大的检测工具,这种工具能够在手术过程中快速,准确地识别癌组织,其效率比现有的技术要快10倍左右。这种称为MasSpec Pen的手持式仪器可以帮助外科医生准确确定手术中需要切割或保留的组织,有效改善治疗水平并降低癌症复发风险。 该研究对应的文章则发表于最新上线的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杂志。 在进行肿瘤切除...

国际肿瘤精准医疗峰会——暨肺癌早期诊断及防治专项全国启动会顺利召开!

2017-09-07

由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湖北省临床肿瘤学会(ESCO)、中国(武汉)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中心主办、上海渥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独家承办的(武汉)国际肿瘤精准医疗峰会——暨肺癌早期诊断及防治专项全国启动会于9月2日在湖北武汉的东湖宾馆成功召开。 图1:会议开幕 会议由湖北省临床肿瘤协会(ESCO)胡钦勇秘书长、易铁男理事长、骆志国副理事长、卢宏达常务理事、曹风军常务理事等主...

2017亚太生物医药合作峰会倒计时10天,重磅嘉宾强势来袭!

2017-09-07

2017亚太生物医药合作峰会是亚太地区生物医药领域专注于“合作”主题的高端峰会。在国家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全球生物技术创新屡获突破,资本市场加速集中医药研发领域背景下,2017亚太生物医药合作峰会将以“开放式创新 战略性合作”为今年主题,展示生物医药前沿技术,解读风险投资决策依据,洞悉医药研发政策环境,发掘生物医药合作机遇,继续为贵司制定国际化研发战略,寻找商业合作伙伴带来最新的经验分享以...

诺奖晴雨表: 2017年拉斯克奖揭晓,重点关注女性健康

2017-09-07

9月6日,素有“美国的诺贝尔奖”之美誉的拉斯克奖结果公布。在雷帕霉素靶蛋白 (TOR) 激酶信号通路、HPV疫苗研发,以及妇女生殖健康领域做出卓越贡献的三位科学家和一家非盈利机构荣获了本届拉斯克奖的三大奖项。 拉斯克奖是美国最具声望的生物医学奖项,也是医学界最高荣誉之一。历史上有86位拉斯克奖得主曾获得过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于2015年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中国科学家屠呦呦,曾在2011年获得...

弘天生物加速大健康产业布局:肠道菌群成为新宠儿!

2017-09-06

当地时间7月24日上午, “2017弘天生物肠道菌群国际学术会议”在斯特拉斯堡大学分子生物学研究院举行。诺贝尔奖得主,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CNRS)理事会委员霍夫曼、巴黎Necker儿童医院生物免疫科主任Lucienne Chatenoud、弘天生物董事长王安祥、弘天生物科学顾问委员会委员Jean Francois Bach及诸多业内知名专家出席了会议,就进一步推动肠道菌群检...

致病病毒也可治病,寨卡病毒能杀死脑癌干细胞!

2017-09-06

最新研究表明Zika病毒具有靶向击杀脑癌细胞的潜力。虽然这一研究结果着实鼓舞人心,但研究人员仍然认为在达成安全有效的治疗之前,该研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研究人员发现,可以靶向破坏神经祖细胞Zika病毒可能被转化为一种抗胶质母细胞瘤的可行“武器”,进而对脑癌进行治疗。该研究对应文章则发表于最新上线的Medical News Today杂志。 该研究对应文章的主要作...

万万没想到!一个测试,就能让前列腺癌致死率大大降低!

2017-09-06

根据一项最新研究,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筛查与前列腺癌死亡风险的大幅降低密切相关。 该研究结果对美国预防性服务工作组(USPSTF)的现行指导方针提出了异议,该指导意见认为由于相应证据的缺乏,针对前列腺癌的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筛查并不能明显降低该疾病的死亡风险。 根据这项由华盛顿州西雅图Fred Hutchinson癌症研究中心Ruth Etzioni博士领衔的报告,目前现行的USP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