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太平洋生物科学第三季度营收增长83%,
在连续单季度营收创历史记录后,太平洋生物科学最终也迎来了首次产品扭亏为盈。与之对应的是,市场再次将太平洋生物科学股价拉回到30美元附近。
【Science】RNA药物的时代到来了,前途
11月3日,研究人员在《Science》发表的文章表明,个性化RNA药物很快可能就会用于更罕见的遗传疾病。RNA药物甚至有可能彻底打破药物研发一贯传统思维。该药物的设计思想是这样的:人体里有哪个蛋白质作怪让人得病,或者有哪个蛋白质只要消灭了就能治疗,就针对哪个蛋白质的RNA序列设计一个能和它互补结合的短RNA链条,注射到人体,就可以了。神经学家Tim Yu在ASHG上宣布开发了这种个性化的RNA药物,通过定制的ASO来治疗,以匹配DNA缺陷。ASO在RNA加工成成熟mRNA的过程中会粘附在RNA上,隐藏错误以便患者的细胞正确制造蛋白质。
【Nature子刊】重要进展!发现个性化放疗的
放射治疗是常见的有效癌症疗法,但并不是对所有人都有效。近期,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技术,用于快速筛查头颈癌,以确定与放疗耐药性相关的遗传靶标。最新研究确定了个性化放疗的肿瘤特征,有助于未来根据不同的肿瘤类型患者定制不同的治疗方法以改善对放疗的反应。这是发展个体化癌症治疗以提高放疗效果的重要进展!
【BMJ】惠及全人类!罕见病诊断之痛将成历史,
每4300人中就有1人患有线粒体病,并且会逐渐恶化为不治之症。线粒体病是最初常见的遗传性疾病之一,但是,因为这种病可以影响许多不同的器官,临床特征与许多其他疾病相似,很容易误诊。
【突破】科学家发现新冠变异病毒基因组中的缺失片
当前国外疫情持续扩散,国内多地出现散发病例和聚集性疫情,涉及十几个省市。10月26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本土病例50例:内蒙古32例,贵州5例,山东4例,甘肃4例,北京3例,宁夏2例。本轮疫情主要是由一起新的境外输入源头引起的,目前已经涉及12个省份。当前疫情传播风险极高,这给疫情防控工作面临重大考验。在变异病毒变本加厉的同时,科学家也加强了对多种变异病毒的研究,从而发现他们的特性,之后制定出更有效的应对方法。近日,一组科学家又有了新发现,这有望成为科学界和医学界在应对变异病毒历程中的一次重要突破!
【Nature热议】为什么全世界的科学家都在密
英国于7月19日曾宣布解封,解除疫情防护措施。而最早的α变异、传染性更强的Delta病毒株也都是在英国发现和报告的,随后Delta在世界各地传播。世界各地的医护人员在《The Lancet》上发表了公开信,指责了这一行为。11月2日,研究人员在《Nature》上发表了一篇文章,讨论了关于从英国的这一做法中,我们能学到些什么。即使疫苗接种率高,但也不是100%保证有效。贫困地区的人甚至没有得到第一针疫苗,疫情还未明朗,加上SARS-CoV-2 Delta变种的高传播性,仍需保持警惕和防护。
【突破】肥胖问题如何才能有效解决?科学家发现一
肥胖是体内脂肪积聚过多而呈现的一种状态。当人体进食热量多于消耗热量时,多余热量以脂肪形式储存于体内,其量超过正常生理需要量,且达一定值时遂演变为肥胖症。正常男性成人脂肪组织重量占体重的15%~18%,女性占20%~25%。随年龄增长,体脂所占比例相应增加。它导致的疾病有下丘脑疾病、垂体疾病、库欣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等等。近日,一组科学家对改善肥胖问题展开了研究......
【AACR子刊】新见解!胃癌图谱带来新的治疗策
胃癌是全球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在亚洲尤其常见。近期,新加坡科学家收集了世界上最大、分辨率最高的胃癌图谱,在单细胞水平上提供了胃癌进展以及不同患者的肿瘤之间的差异的新见解。研究团队从31名处于不同疾病阶段的患者身上采集了46个肿瘤样本。从这些样本中,他们分析了20万个独立的细胞,使用创新技术评估基因表达的各个模式。研究还发现了一些新的药物靶点,这可能为新的胃癌治疗策略铺平道路。
【Nature子刊】信号通路故障会致癌?科学家
科学家们已经锁定了控制细胞分裂、增殖和死亡的化学反应序列中的一个关键步骤,而这些化学反应的失灵会导致肿瘤的生长。
【Science】从转基因猪身上移植皮肤、神经
11月1日,研究人员在《Science》上发表的研究表明,上个月发表的首例猪肾移植到脑死亡人体未出现排异反应,经过改造的基因工程猪——一种编码alpha-gal(名叫alpha-gal的聚糖)的基因(会导致人类对猪器官的抗体介导的急性排斥反应),在供体猪的体内被去除,可以作为皮肤和神经移植物的捐赠者,长期心脏瓣膜的提供者,以及无过敏肉类的来源。但是这项研究并没有带来什么跨物种器官交换,现在只不过是对脑死亡的人异种移植的短期评估。异种器官移植可能会引起严重的排斥反应,造成自身的免疫细胞的杀伤;其次,可能存在病毒,给受体造成不可估量的伤害等等,真正的异种器官移植还需要大量科学实验和数据。
【AACR子刊】诊断恶性儿童脑肿瘤的新方法
髓母细胞瘤是颅内恶性程度最高的胶质瘤,是最常见的儿童恶性脑肿瘤。近期,新的检测方法被开发可以更容易地诊断髓母细胞瘤,且能够区分髓母细胞瘤病例是否需要放疗,有助于为患病儿童提供更具针对性的个性化治疗方案。新的检测方法有可能改善全球各地的儿童髓母细胞瘤的诊断和未来治疗!
【mBio】冠状病毒感染的罪魁祸首竟是细胞的“
在研究由COVID-19病毒的近亲引起的疾病这一过程中,一个科学家团队发现了一种化合物,这种化合物有缓解冠状病毒感染症状的潜力。
【Nature】新冠病毒的势力不减,而结核病也
结核病是一种对人类生命健康危害非常大的疾病,这种疾病每年夺去150万人的生命,它是一种需要引起人们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的疾病;然而,近几年由于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围的肆虐,大家的精力都主要集中在如何应对新冠病毒、如何研发新冠疫苗等等,这让科学界和医学界对于结核病的诊断、治疗和研究方面的工作大规模停滞,这种情况不禁让科学家和临床医生感到沮丧和焦急。他们在新冠疫情爆发之前对于结核病的这些研究已长达数十年,而如今却遭到了停滞......
【柳叶刀子刊】可怕!Delta变异病毒竟然能如
6月25日,钟南山院士说,Delta变异病毒在身体中的潜伏期比较短,两三天就会发病,甚至有些24小时就发病。这种变异病毒的传染性非常强,在它的传播早期,有的Delta病毒10天之内有5代传播。它的病毒载量是原始新冠毒株的1260倍,平均每个感染这种变异病毒的人可传给8-9个人。它的复制速度非常快,同时,感染Delta发病后,患者转成重型、危重型的概率要更高,恢复期也更长。这种病毒完全就是不要命的玩法,一旦感染,就有可能和宿主同归于尽!无数的新闻已经报导对于那些已接种两剂疫苗的人,仍然感染Delta病毒的人数不少,这种病毒可以狡猾地逃脱疫苗的免疫作用。近日,科学家发现了Delta具有的一个更加可怕的特点......
【Science子刊】如何更有效地治疗非小细胞
肺癌是目前临床中常见的一类恶性肿瘤,大概分为两类包括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肺癌可以根据以下方式划分:组织学类型、治疗方案、预后效果。但主要的分类方法是根据病理组织学而定。非小细胞肺癌包括鳞癌、腺癌、大细胞癌,还有一些黏液腺等等类型,临床上最常见的肺癌是非小细胞肺癌,大约占80%~85%,非小细胞肺癌的预后相对小细胞肺癌,应该更好一些,因为它的治疗方法较多,目前治疗的方法包括手术、放疗、化疗、靶向药物治疗和免疫治疗等等。最近,科学家又发现了一种新的方法,能够有效地治疗这种癌症。
【柳叶刀重磅】1200万人全球最大规模研究:新
2021年10月,中国诸多省市加强针接种持续铺开。截止10月12日,启动加强针接种的地区涉及至少12个省份,分别是黑龙江、山西、山东、重庆、湖南、湖北、云南、贵州、广西、安徽、福建、海南。在国外,科学界也十分关注加强针能跟人带来多少有效性,展开了很多研究和试验。近日,由哈佛大学牵头在以色列开展的一项全球最大规模研究证实了新冠加强针的有效性,这将对人们有怎样的启示呢……
【BMC】肠道微生物群与免疫系统的“沟通”究竟
一个国际研究团队发现了微生物组产生的某些分子与影响肠道炎症的蛋白质功能之间的新联系。这一发现让巴斯大学和马萨诸塞大学医学院(UMass Chan)的研究人员更深入地了解了肠道微生物的良好平衡与人体免疫系统和肠道健康之间的关联。这也增加了发现治疗炎症性疾病(如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新疗法的可能性。
【EMBO子刊】为什么癌症在染色体混乱中茁壮成
肿瘤中体细胞拷贝数的改变经常导致染色体数目的异常,称为非整倍体。非整倍体是一种与许多癌症类型的预后不良有关的染色体异常。近期,相关研究测试了未折叠蛋白反应(UPR)在机制上将非整倍体和局部免疫失调联系起来的假设,也解释了癌症在染色体混乱中茁壮成长的原因。
【Nature子刊】扩大全基因组关联研究的多样
目前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尚未捕捉到表型的种群和范围的充分多样性。为了扩大非欧洲人群中的基因关联图集,10月25日,研究人员在《Nature Genetics》发表的研究表明,研究团队旨在解决这些限制,并执行公平的GWAS。研究人员在日本生物库(n = 179,000)确定了220种人类表型的基因关联位点;与英国生物库和芬根的分析(n = 628,000)确定了 5,000多个新位点。研究团队还对其汇总统计数据进行了统计分解,确定了潜在的遗传成分,精确定位特定的遗传变异和与不同人群疾病相关的共同机制,这些机制反过来有助于从人类遗传学的角度重新评估和重组人类疾病。
【Nature子刊】治疗白血病的新方法!
2018年,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约占所有癌症相关死亡的10%,其中非霍奇金淋巴瘤和白血病是主要的血液系统癌症。目前对其的治疗仍以化疗和放疗为主,且伴有严重的副作用。近期,以色列巴伊兰(Bar-Ilan)大学的研究人员揭示了一种对抗血液癌症的新型治疗方法。
栏目推荐
【Nature子刊 |
【Science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