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见病基因检测费有望平民化 大部分市民均可承担
前日,第二届国际罕见病研究联盟会议在深召开。目前,世界上已经确定了4000多种罕见病的致病基因,目标在2020年达到7000多种。深圳华大基因目前可做600多种基因检测。预计3-5年内,大部分市民均可承担得起600种基因检测所需费用。
中国开展新药研发是否还有足够价值?
一直以来,中国本土医药企业的创新意愿常年饱受诟病,被认为不愿开展原创新药研发,甚至连仿制药的研发都不愿承担一定程度的创新风险。尽管近年来类似的批评依然存在,但随着行业整体水平的提升,该局面正在加速改变,最典型的例证就是药审中心每年公布的新药申报数字正在持续上升。
难抵市场诱惑 跨国药企在华投资复苏
继2006年以10 .72亿元(约合1.03亿欧元)收购了东盛科技以白加黑为主的一揽子抗感冒类业务后,拜耳集团本周一向南都记者证实,公司已经完成对滇虹药业集团公司所有股份的收购,该项收购让拜耳为之支付了36亿元人民币(约合4 .6亿欧元)的高价。而就在一个多月前,默克集团在南通的一个规模8000万欧元的新工厂破土动工。
中国生物材料学会官方期刊Regenerativ
牛津大学出版社(OUP)近日宣布出版新刊Regenerative Biomaterials (REGBIO),该刊与中国生物材料学会合作出版。
陈灏珠院士医学人才培养基金启动
以“医艺承扬”为主题,由复旦大学与复旦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主办,上海承扬文化承办的复旦大学陈灏珠院士医学人才培养基金启动仪式11月5日在复旦大学举行。
2014年生命科学领域薪酬调查报告
导读:11月1日,The Scientists杂志公布了“2014生命科学薪酬调查报告”。今年的调查数据显示,在不同领域、行业和地区的生命科学家的薪酬存在极大的差异。
【移动医疗】深入浅出,看懂该领域十大问题
导读:移动市场研究公司Research2Guidance早前曾发布了2014年度移动医疗应用开发者经济报告,现编译如下,希望可以为国内移动医疗创业者抛砖引玉。
成果转化需要厘清的问题
我们国家在科研成果转化上既有科研人员科研方式的先天不足,也有政策体制僵化的障碍,更有企业自身能力不足以消化所谓成果的缺憾,还有企业缺少长远眼光、不愿意持续跟踪带来的短视效应。那么成果转化过程中需要厘清哪些问题呢?
【独家首发】CFDA:达安基因测序仪和21/1
据CFDA官网11月5日最新消息,达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基因测序仪和唐氏无创检测试剂盒获得准产批件。
全球医疗精英提出8项变革战略
导读:由毕马威咨询KPMG组织的全球医疗大会于10月底举办,来自美国、日本、英国、巴西、瑞士、加拿大、新加坡、中国、印度等30个国家的65位医疗界专家探讨了什么是推进医疗变革的有效战略。
“生物银行”呼唤标准到来
生物样本库又称为“生物银行”,因为它不仅是各类基础科学研究和临床实验的基础,也是将科研成果快速产业化并投入临床应用,开展转化医学的物质基础。但是,生物样本库的标准尚未建立。
【重大收购】LabCorp将以61亿美元收购C
北京时间11月3日晚间消息,医疗诊断服务提供商Laboratory Corp. of America Holdings(简称LabCorp,股票代码LH)周一宣布,将通过一次现金加股票交易以大约61亿美元的价格收购药物研发服务提供商Covance Inc。
研究成果为什么大部分只停留在论文阶段?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国力的增长,国家资助的科研经费的增加,国内科研院所,大专院校所发表的科研论文增长迅速,发表在国际杂志上的SCI论文数量,也仅次于美国。但另一方面,由各大科研院所与大专院校,主导开发的实际工程应用技术反而相对越来越少,成为大家重点的诟病目标。
【榜单】2014胡润慈善榜 9位慈善家涉及医疗
《2014胡润慈善榜》出炉,有9位慈善家涉及医疗领域捐赠。马云以145亿的捐赠额排在榜单榜首,原国务院总理朱镕基也在榜单内。
2014年全球“生命科学领域最佳雇主”排名
《科学》杂志(Science)公布2014年生命科学行业最佳雇主榜单。榜单前10名中:生物技术公司Regeneron连续3年荣登榜首。
从HCA看中国医院改革路径
美国的前三大盈利性医疗服务公司分别是HCA、CHS(Community Health Systems)以及THC(Tenet Healthcare Corporation)。从规模上来看,HCA所经营的医院数量最大,就诊量也最高。本文从HCA模式看中国医院改革路径。
官办网络医院能否替代在线问诊创业公司?
上周,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正式上线全国首家获得卫生计生部门许可的网络医院。广东省计划在短期内建成1万个就诊点。广东省网络医院模式能否得到快速普及,未来对在线问诊创业公司会否成为重大威胁?
【数据解读】科研人员都去哪儿了?
科研人员的国际流动问题近来引起了国外科学界的关注。《自然》杂志曾对全球2300位读者进行调查,并与专家进行了交流,试图弄清楚科学人才流动的深层趋势,他们到底为什么流动,流动趋势会发生什么变化。
大数据能治愈癌症吗?
创业青年纳特 特纳(Nat Turner)和扎克 温伯格(Zach Weinberg)的大数据诊疗癌症梦想。
栏目推荐
| 第五届单细胞技术应 |
| 【快讯】翌圣生物完 |
腾讯登录